山东文科状元(山东文科状元EZ)

前沿拓展:

山东文科状元

2016山东省文科状元李斯璞,来自诸城一中。裸分总分658分,其中数学141,语文135,英语147,文综135


大清道光二十四年(1844年)甲辰科状元,乃山东济宁人氏孙毓溎。由于如今归济宁市管辖的曲阜,在唐代便已经出了好几位状元郎,因而,孙毓溎便只能算是清代的首位济宁状元了。孙毓溎中状元的时间,比清代的第二位山东状元邓钟岳,晚了123年之久。对于孔孟之乡的学子而言,这样的等待,实在是太久了一些。

在清代,济宁孙家系名门望族,盛极一时。史称,孙家“家门之盛,无以相比,堪称山左之冠。”孙毓溎的爷爷,名叫孙玉庭,系乾隆四十年(1775年)乙未科进士出身,历任湖南、安徽、湖北三省布政使,广西、云南两省巡抚,云贵、湖广、两江三任总督,堪为资深封疆大吏。孙玉庭还曾被授予体仁阁大学士头衔,基本做到了清代文官的最高级别。孙玉庭能力超群,从政勤勉。在查禁**、整治河道、管理漕运等方面,多有建树。治理地方,所到之处也颇有政声。在清代中晚期,作为朝廷重臣的孙玉庭,是位影响很大的政治人物。

孙玉庭的长子、孙毓溎的大伯父(一说为父亲)孙宝善,曾做过江苏巡抚这样的封疆大吏。孙玉庭的三子孙瑞珍,担任过礼部、户部两个部门的一把手(尚书)。孙瑞珍的儿子、孙毓溎的堂弟孙毓汶,乃咸丰六年(1856年)丙辰科榜眼得主,也就是第二名。这一科的状元,是大名鼎鼎的晚清名臣翁同龢。孙毓汶跟自己的老爸一样,也出任过两个****部门的一把手(刑部、兵部尚书),是慈禧太后最为赏识信任的汉族官员之一,还曾跟著名太监李莲英拜过把子。

同自己的爷爷孙玉庭不同,孙毓汶的历史名声不太好。比方说,《马关条约》草签后,朝野哗然,大臣们纷纷建议朝廷不要批准这一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就连草签人李鸿章也认为应当暂缓批准,唯有孙毓汶力主马上批准实施。当光绪皇帝因为割让**而痛心不已时,孙毓汶还劝解道,反正怎么打也打不过人家,不如趁早割了省事。因为在这个问题上的表现,孙毓汶遭到了天下人的唾骂。估计汉奸**贼这样的骂辞,孙毓汶在当时肯定是担了不老少。

从孙氏家族成员这一串炫目的任职履历,可以看出这个家族在当时是何等的显赫。值得一提的是,驰名大江南北的酱菜园“玉堂酱园”,曾经是孙家的家族产业。“玉堂酱园”的酱菜,风味独具,曾被清廷选定为皇家贡品,名气品质一点也不逊色于北京的“六必居”。说到“六必居”,很多人恐怕不知道,这家酱菜园的招牌,出自明代奸臣、也是历史上一等一的大奸臣严嵩。都说是字如其人,但是“六必居”三个字端庄浑厚、雍容大气,一点也不像严嵩的品行为人。

笔者上世纪八十年代初在曲阜读大学时,常常买点“玉堂酱园”的酱菜佐餐,对那浓郁浑厚的味道,至今难以忘怀。如今人们常说什么米饭馒头杀手之类,在笔者看来,“玉堂酱园”的酱菜,才是真正的米饭馒头杀手。尤其是用芥菜丁、花生米、核桃仁、龙须菜制成的“合锦菜”,吃起来有一种非常独特醇厚的香味儿,在口腔中久久不散。无论做什么事情,贵在坚持。只要持之以恒地认真去做、有心去做,把它做到极致,便有可能把它做成一种文化。比如“玉堂酱园”,就基本已经形成了一种酱菜文化。

文化没有高低贵贱,酱菜文化也是文化。文化,是坚持不懈、薪火相传的结果,是虔心敬业、精益求精的结果,是以人为本、诚实守信的结果。近些年来,见钱眼开、急功近利,总想多**、快**的心态和行为,已经毁掉,或者正在毁掉多少传承久远的民间文化!笔者衷心地希望,“玉堂酱园”能够抵御住各种干扰诱惑,把这种文化发扬光大下去。

虽然家世显赫一时,但是孙毓溎的科举之路,却并不是很顺畅。孙毓溎中状元的时候,已经四十有一,是个标准的中年人了。根据这种情况推断,孙玉庭以及他的儿子们,虽然位高权重,却没有利用手中所掌握的权力,对孙毓溎参加科举考试过多施加影响。换句话说,孙毓溎参加科考试,应该靠的是个人努力而非家族势力。这件事情也说明,古代的科举考试,有些时候还真是很有正事儿的。封建王朝的**们,也不全都是些违法乱纪、拉关系走门子的贪腐胡来之徒。孙玉庭和他的儿子们,在后代参加科举考试这个问题上,还是比较注意影响,也能够自律的。

中了状元之后,孙毓溎按惯例被任命为翰林院修撰。进入****机关工作的孙毓桂,很受最高领导道光赏识,不到两年,就被委任为云南最高教育长官(学政)。在清代,学政这个职位比较受朝廷重视。上班这么短的时间,就被安排出任学政的情况,在清代状元中并不多见。孙毓溎到云南任职之时,距离震惊世界的“虎门销烟”,已经过去了七八年的时间。一代名臣林则徐在遭到诬陷打击、贬官流放之后,被朝廷重新起用,此时正在云贵总督任上,孙毓溎因此而开始了同民族英雄林则徐的工作交集。这种经历,也是孙毓溎身上的一大看点。

林则徐同孙毓溎家族,颇有一些渊源关系。林则徐在做低级地方官员的时候,孙毓溎的爷爷孙玉庭曾经做过他的顶头上司,时任两江总督。孙玉庭很欣赏林则徐的人品和才干,认为这个人日后必有大出息,成为国家栋梁之才。因此,孙玉庭曾极力保举林则徐,建议朝廷对其提拔重用。后来发生的事情证明,孙玉庭没有看走眼。作为**,能够出以公心地注意发现提携有发展潜力的青年官员,是一种应尽的职责和义务,同时也是一种很可贵的政治品质。请注意,做这种事情,出以公心是关键。否则,就成了拉帮结伙、培植个人势力。

林则徐曾出任过河道总督一职。这个职位的主要任务,是管理山东、河南境内的运河,以及黄河河道防修疏浚方面的事务。济宁,历来就是运河重要的大码头,系运河之要冲。林则徐出任河道总督尽管时间不长,但时常莅临济宁视察指导工作,是可以想见的事情。

据有关史料记载,林则徐对老上级孙玉庭十分敬重,认为这位老先生能“体察百姓疾苦,直陈无隐”、“努力奉公,竭衰暮之余年”,是个勤政爱民、一心为公的好官。能从林则徐口中得到这样的评价,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在到济宁公干期间,林则徐不止一次前去看望退休在家的老领导孙玉庭,两人相谈甚欢。孙玉庭老先生去世以后,林则徐还派专人送去奠仪以示悼念。

有了这层关系,孙毓溎到云南与林则徐做了同僚之后,两人之间的关系也相处十分融洽。对于算是自己晚辈兼相当于下级的孙毓溎,林则徐就像朋友一样以诚相待。因为学政级别虽然比总督低不少,但却不能视为其属官,所以笔者才会说,孙毓溎相当于林则徐的下级。据有关地方史志之类的资料称,同在云南任职的时候,林则徐、孙毓溎两人于工作之余,经常一起把酒对酌、吟诗作对,畅谈天下大事。所谓英雄所见略同,可见对于孙毓溎的学识见地,林则徐还是比较认可的。

有一回,林则徐、孙毓溎一起畅游黑龙潭。饱览秀美河山,使林则徐诗兴大发。事后,他赋诗二首,特意派人送给孙毓溎请和。林则徐还有一首和孙毓溎原韵的诗,充分表达了二人亲密无间的关系:“碧鸡台畔拓荒庄,准备披襟共纳凉。药笼知君搜采遍,间看秋士踏槐黄”。在给孙毓溎的书信中,林则徐还诙谐地称孙毓桂为“梧江(孙毓桂号梧江)学使四兄大人”,语气很是热络近乎。

在云南做学政任期未满(一般为三年),孙毓溎又被破格提拔为山西按察使,成了一名担任要职的副省级官员。按察使,俗称臬台,是主管一省司法、治安、监察等事务的最高行政长官。这样的进步速度,实在是够快的,也说明孙毓桂在某些方面必有过人之处。比方说,在做好本职工作的同时,孙毓溎曾协助林则徐做过不少事情,尤其是为林则徐顺利平定云南当时发生的社会动乱,出了不少有价值的建议和计谋。孙毓溎之所以能被破格提拔,大约也离不开林则徐的保举推荐。朝廷要想提拔重用云南学政任上的孙毓溎,不可能不征求云南总督林则徐的意见。这也反证了孙毓溎的官品和工作能力。“苟利国家生**以,岂因祸福避趋之”的林则徐,在选人用人这个重大的政治问题上,是不太可能徇私情的。

咸丰做了皇帝以后,孙毓溎也比较受重用,被从山西按察使任上,调任做了地位更为重要的浙江按察使,并且**了布政使的工作。布政使,俗称藩台,是主管一省民政、户籍、财政等事务的最高行政长官,级别也相当于副省级,但地位要高于按察使。孙毓溎的身体状况不是太好,调任浙江之后,只干了一年就吃不消了。无奈之下,只好请假回家养病。这一年,孙毓溎才不到五十岁。

根据相关情况分析,孙毓溎的寿命不是太长。这一点,跟他的长寿爷爷不同。辞职回家养病之后,孙毓溎就再也没有复出过,直到病**在家中。跟古代有些托病不出、不愿为朝廷服务,甘愿做闲云野鹤的状元不同,孙毓溎的病还真不是装出来的。至于孙毓溎于何年去世、活了多大岁数,笔者没查到出处,因此不好乱说。

有些资料称,孙毓溎这个人能力政绩平平,是历史上没有什么作为的状元之一。这样的说法,其实对于孙毓溎不够公允客观。一个被林则徐认可肯定的官员,怎么可能是个能力平平的无为庸官?至于孙毓溎的政绩事迹史籍记载不多,与他担任地方大员时间不长,便因病辞官回家有关。在任期间,孙毓溎又不断被调来调去的,在哪个地方工作时间都不太长。因此,也缺乏足够的时间留下显眼政绩和相应的记载。综合各方面的情况看,孙毓溎还是很有些才干的,只是没有得到充分的施展机会而已。这位孙状元,应该属于那种壮志未酬身先**的人物。

孙毓桂那个名叫孙瑞珍的叔叔,跟自己的儿子孙毓汶不同,人品官声很不错。对铁骨铮铮、一身正气的林则徐,孙瑞珍十分敬佩。咸丰接班做了皇帝以后,孙瑞珍积极建议起用受到不公正处理而赋闲在家的林则徐,认为选好用好一个总督、巡抚这样的封疆大吏,对于国家、对于民众,都是至关重要的事情。而林则徐就是一个难得的人才,公正无私,从政经验丰富,政绩突出,“近今督抚中似尚无出其右者”。孙瑞珍这话的意思是,若论官德人品、能力才干,当时所有的总督、巡抚,无一人能与林则徐比肩。林则徐病逝以后,孙瑞珍悲痛不已,特意撰写一副挽联以示哀悼:“威望震华夷,仰绩奏岩疆,中外倾心文潞国;大名垂宇宙,痛身歼军务,后先接迹武乡侯。”这副对联,把林则徐比作历史名臣文彦博和诸葛亮,评价够高。

作者简介:王离京,笔名谷荻,男,山东寿光人,1958年生于北京,毕业于曲阜师范大学中文系。做过知青、工人、教师、机关干部,曾任山东警察学院副院长,二级警监。散文作家,系**作协会员,发表出版作品累计三百余万字,多次获奖并入选多种选本。相关作品成为普林斯顿大学、斯坦福大学、北京大学、**大学等著名高校图书馆馆藏书目,两度入选山东省中小学生寒暑假读一本好书活动前十位重点推荐书目。

壹点号谷荻

本文内容由壹点号作者发布,不代表齐鲁壹点立场。

找记者、求报道、求帮助,各大应用市场下载“齐鲁壹点”APP或搜索微信小程序“壹点情报站”,全省600多位主流媒体记者在线等你来报料! 我要报料

拓展知识:

前沿拓展:

山东文科状元

2016山东省文科状元李斯璞,来自诸城一中。裸分总分658分,其中数学141,语文135,英语147,文综135


大清道光二十四年(1844年)甲辰科状元,乃山东济宁人氏孙毓溎。由于如今归济宁市管辖的曲阜,在唐代便已经出了好几位状元郎,因而,孙毓溎便只能算是清代的首位济宁状元了。孙毓溎中状元的时间,比清代的第二位山东状元邓钟岳,晚了123年之久。对于孔孟之乡的学子而言,这样的等待,实在是太久了一些。

在清代,济宁孙家系名门望族,盛极一时。史称,孙家“家门之盛,无以相比,堪称山左之冠。”孙毓溎的爷爷,名叫孙玉庭,系乾隆四十年(1775年)乙未科进士出身,历任湖南、安徽、湖北三省布政使,广西、云南两省巡抚,云贵、湖广、两江三任总督,堪为资深封疆大吏。孙玉庭还曾被授予体仁阁大学士头衔,基本做到了清代文官的最高级别。孙玉庭能力超群,从政勤勉。在查禁**、整治河道、管理漕运等方面,多有建树。治理地方,所到之处也颇有政声。在清代中晚期,作为朝廷重臣的孙玉庭,是位影响很大的政治人物。

孙玉庭的长子、孙毓溎的大伯父(一说为父亲)孙宝善,曾做过江苏巡抚这样的封疆大吏。孙玉庭的三子孙瑞珍,担任过礼部、户部两个部门的一把手(尚书)。孙瑞珍的儿子、孙毓溎的堂弟孙毓汶,乃咸丰六年(1856年)丙辰科榜眼得主,也就是第二名。这一科的状元,是大名鼎鼎的晚清名臣翁同龢。孙毓汶跟自己的老爸一样,也出任过两个****部门的一把手(刑部、兵部尚书),是慈禧太后最为赏识信任的汉族官员之一,还曾跟著名太监李莲英拜过把子。

同自己的爷爷孙玉庭不同,孙毓汶的历史名声不太好。比方说,《马关条约》草签后,朝野哗然,大臣们纷纷建议朝廷不要批准这一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就连草签人李鸿章也认为应当暂缓批准,唯有孙毓汶力主马上批准实施。当光绪皇帝因为割让**而痛心不已时,孙毓汶还劝解道,反正怎么打也打不过人家,不如趁早割了省事。因为在这个问题上的表现,孙毓汶遭到了天下人的唾骂。估计汉奸**贼这样的骂辞,孙毓汶在当时肯定是担了不老少。

从孙氏家族成员这一串炫目的任职履历,可以看出这个家族在当时是何等的显赫。值得一提的是,驰名大江南北的酱菜园“玉堂酱园”,曾经是孙家的家族产业。“玉堂酱园”的酱菜,风味独具,曾被清廷选定为皇家贡品,名气品质一点也不逊色于北京的“六必居”。说到“六必居”,很多人恐怕不知道,这家酱菜园的招牌,出自明代奸臣、也是历史上一等一的大奸臣严嵩。都说是字如其人,但是“六必居”三个字端庄浑厚、雍容大气,一点也不像严嵩的品行为人。

笔者上世纪八十年代初在曲阜读大学时,常常买点“玉堂酱园”的酱菜佐餐,对那浓郁浑厚的味道,至今难以忘怀。如今人们常说什么米饭馒头杀手之类,在笔者看来,“玉堂酱园”的酱菜,才是真正的米饭馒头杀手。尤其是用芥菜丁、花生米、核桃仁、龙须菜制成的“合锦菜”,吃起来有一种非常独特醇厚的香味儿,在口腔中久久不散。无论做什么事情,贵在坚持。只要持之以恒地认真去做、有心去做,把它做到极致,便有可能把它做成一种文化。比如“玉堂酱园”,就基本已经形成了一种酱菜文化。

文化没有高低贵贱,酱菜文化也是文化。文化,是坚持不懈、薪火相传的结果,是虔心敬业、精益求精的结果,是以人为本、诚实守信的结果。近些年来,见钱眼开、急功近利,总想多**、快**的心态和行为,已经毁掉,或者正在毁掉多少传承久远的民间文化!笔者衷心地希望,“玉堂酱园”能够抵御住各种干扰诱惑,把这种文化发扬光大下去。

虽然家世显赫一时,但是孙毓溎的科举之路,却并不是很顺畅。孙毓溎中状元的时候,已经四十有一,是个标准的中年人了。根据这种情况推断,孙玉庭以及他的儿子们,虽然位高权重,却没有利用手中所掌握的权力,对孙毓溎参加科举考试过多施加影响。换句话说,孙毓溎参加科考试,应该靠的是个人努力而非家族势力。这件事情也说明,古代的科举考试,有些时候还真是很有正事儿的。封建王朝的**们,也不全都是些违法乱纪、拉关系走门子的贪腐胡来之徒。孙玉庭和他的儿子们,在后代参加科举考试这个问题上,还是比较注意影响,也能够自律的。

中了状元之后,孙毓溎按惯例被任命为翰林院修撰。进入****机关工作的孙毓桂,很受最高领导道光赏识,不到两年,就被委任为云南最高教育长官(学政)。在清代,学政这个职位比较受朝廷重视。上班这么短的时间,就被安排出任学政的情况,在清代状元中并不多见。孙毓溎到云南任职之时,距离震惊世界的“虎门销烟”,已经过去了七八年的时间。一代名臣林则徐在遭到诬陷打击、贬官流放之后,被朝廷重新起用,此时正在云贵总督任上,孙毓溎因此而开始了同民族英雄林则徐的工作交集。这种经历,也是孙毓溎身上的一大看点。

林则徐同孙毓溎家族,颇有一些渊源关系。林则徐在做低级地方官员的时候,孙毓溎的爷爷孙玉庭曾经做过他的顶头上司,时任两江总督。孙玉庭很欣赏林则徐的人品和才干,认为这个人日后必有大出息,成为国家栋梁之才。因此,孙玉庭曾极力保举林则徐,建议朝廷对其提拔重用。后来发生的事情证明,孙玉庭没有看走眼。作为**,能够出以公心地注意发现提携有发展潜力的青年官员,是一种应尽的职责和义务,同时也是一种很可贵的政治品质。请注意,做这种事情,出以公心是关键。否则,就成了拉帮结伙、培植个人势力。

林则徐曾出任过河道总督一职。这个职位的主要任务,是管理山东、河南境内的运河,以及黄河河道防修疏浚方面的事务。济宁,历来就是运河重要的大码头,系运河之要冲。林则徐出任河道总督尽管时间不长,但时常莅临济宁视察指导工作,是可以想见的事情。

据有关史料记载,林则徐对老上级孙玉庭十分敬重,认为这位老先生能“体察百姓疾苦,直陈无隐”、“努力奉公,竭衰暮之余年”,是个勤政爱民、一心为公的好官。能从林则徐口中得到这样的评价,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在到济宁公干期间,林则徐不止一次前去看望退休在家的老领导孙玉庭,两人相谈甚欢。孙玉庭老先生去世以后,林则徐还派专人送去奠仪以示悼念。

有了这层关系,孙毓溎到云南与林则徐做了同僚之后,两人之间的关系也相处十分融洽。对于算是自己晚辈兼相当于下级的孙毓溎,林则徐就像朋友一样以诚相待。因为学政级别虽然比总督低不少,但却不能视为其属官,所以笔者才会说,孙毓溎相当于林则徐的下级。据有关地方史志之类的资料称,同在云南任职的时候,林则徐、孙毓溎两人于工作之余,经常一起把酒对酌、吟诗作对,畅谈天下大事。所谓英雄所见略同,可见对于孙毓溎的学识见地,林则徐还是比较认可的。

有一回,林则徐、孙毓溎一起畅游黑龙潭。饱览秀美河山,使林则徐诗兴大发。事后,他赋诗二首,特意派人送给孙毓溎请和。林则徐还有一首和孙毓溎原韵的诗,充分表达了二人亲密无间的关系:“碧鸡台畔拓荒庄,准备披襟共纳凉。药笼知君搜采遍,间看秋士踏槐黄”。在给孙毓溎的书信中,林则徐还诙谐地称孙毓桂为“梧江(孙毓桂号梧江)学使四兄大人”,语气很是热络近乎。

在云南做学政任期未满(一般为三年),孙毓溎又被破格提拔为山西按察使,成了一名担任要职的副省级官员。按察使,俗称臬台,是主管一省司法、治安、监察等事务的最高行政长官。这样的进步速度,实在是够快的,也说明孙毓桂在某些方面必有过人之处。比方说,在做好本职工作的同时,孙毓溎曾协助林则徐做过不少事情,尤其是为林则徐顺利平定云南当时发生的社会动乱,出了不少有价值的建议和计谋。孙毓溎之所以能被破格提拔,大约也离不开林则徐的保举推荐。朝廷要想提拔重用云南学政任上的孙毓溎,不可能不征求云南总督林则徐的意见。这也反证了孙毓溎的官品和工作能力。“苟利国家生**以,岂因祸福避趋之”的林则徐,在选人用人这个重大的政治问题上,是不太可能徇私情的。

咸丰做了皇帝以后,孙毓溎也比较受重用,被从山西按察使任上,调任做了地位更为重要的浙江按察使,并且**了布政使的工作。布政使,俗称藩台,是主管一省民政、户籍、财政等事务的最高行政长官,级别也相当于副省级,但地位要高于按察使。孙毓溎的身体状况不是太好,调任浙江之后,只干了一年就吃不消了。无奈之下,只好请假回家养病。这一年,孙毓溎才不到五十岁。

根据相关情况分析,孙毓溎的寿命不是太长。这一点,跟他的长寿爷爷不同。辞职回家养病之后,孙毓溎就再也没有复出过,直到病**在家中。跟古代有些托病不出、不愿为朝廷服务,甘愿做闲云野鹤的状元不同,孙毓溎的病还真不是装出来的。至于孙毓溎于何年去世、活了多大岁数,笔者没查到出处,因此不好乱说。

有些资料称,孙毓溎这个人能力政绩平平,是历史上没有什么作为的状元之一。这样的说法,其实对于孙毓溎不够公允客观。一个被林则徐认可肯定的官员,怎么可能是个能力平平的无为庸官?至于孙毓溎的政绩事迹史籍记载不多,与他担任地方大员时间不长,便因病辞官回家有关。在任期间,孙毓溎又不断被调来调去的,在哪个地方工作时间都不太长。因此,也缺乏足够的时间留下显眼政绩和相应的记载。综合各方面的情况看,孙毓溎还是很有些才干的,只是没有得到充分的施展机会而已。这位孙状元,应该属于那种壮志未酬身先**的人物。

孙毓桂那个名叫孙瑞珍的叔叔,跟自己的儿子孙毓汶不同,人品官声很不错。对铁骨铮铮、一身正气的林则徐,孙瑞珍十分敬佩。咸丰接班做了皇帝以后,孙瑞珍积极建议起用受到不公正处理而赋闲在家的林则徐,认为选好用好一个总督、巡抚这样的封疆大吏,对于国家、对于民众,都是至关重要的事情。而林则徐就是一个难得的人才,公正无私,从政经验丰富,政绩突出,“近今督抚中似尚无出其右者”。孙瑞珍这话的意思是,若论官德人品、能力才干,当时所有的总督、巡抚,无一人能与林则徐比肩。林则徐病逝以后,孙瑞珍悲痛不已,特意撰写一副挽联以示哀悼:“威望震华夷,仰绩奏岩疆,中外倾心文潞国;大名垂宇宙,痛身歼军务,后先接迹武乡侯。”这副对联,把林则徐比作历史名臣文彦博和诸葛亮,评价够高。

作者简介:王离京,笔名谷荻,男,山东寿光人,1958年生于北京,毕业于曲阜师范大学中文系。做过知青、工人、教师、机关干部,曾任山东警察学院副院长,二级警监。散文作家,系**作协会员,发表出版作品累计三百余万字,多次获奖并入选多种选本。相关作品成为普林斯顿大学、斯坦福大学、北京大学、**大学等著名高校图书馆馆藏书目,两度入选山东省中小学生寒暑假读一本好书活动前十位重点推荐书目。

壹点号谷荻

本文内容由壹点号作者发布,不代表齐鲁壹点立场。

找记者、求报道、求帮助,各大应用市场下载“齐鲁壹点”APP或搜索微信小程序“壹点情报站”,全省600多位主流媒体记者在线等你来报料! 我要报料

拓展知识:

统招专升本 免费一对一报考指导、院校选择、专业规划,赠送全套专升本考试资料
专业老师为您指导统招专升本 帮您规划如何报名、选择院校、专业规划、保证100%拿证,现在预约即可获赠一整套专升本考试资料
请在浏览器中启用 JavaScript 来完成此表单。
填写您当前所在的省份

原创文章,作者:笔者,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mingpinfang.com/7403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