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概自考真题(马概考试试题)

前沿拓展:

马概自考真题

你好,我有江苏自考试卷。各个科目,索取吧!记得给分了,各个科目都有!


2013—2014学年第一学期

马 克 思 主 义 基 本 原 理 概 论 考 试 卷 A)

题号

总分

合计人

分数

下列每题的选项中,有一项是符合题意的。请在答题卡上将所选项的字母涂黑。(每小题1分,共50分)

1、马克思主义有广义和狭义之分,从广义上说,马克思主义是( )

A、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学说的体系 B、列宁主义

C、科学发展观 D、包括继承者对它的发展,即实践中不断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

2、马克思主义最鲜明的政治立场是( )

A、理论联系实际 B、实事求是

C、一切从实际出发 D、致力于实现以劳动**为主体的最广大**的根本利益

3、马克思主义最崇高的社会理想是( )

A、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B、实现以劳动**为主体的最广大**的根本利益

C、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

D、实现**社会

4、哲学是关于( )

A、自然、社会和思维发展一般规律的科学 B、世界观和方**的科学

C、一切知识总汇的科学 D、理论化、系统化的世界观

5、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对立的根本点是( )

A、对世界本原问题的不同回答 B、对意识能动性问题的不同回答

C、对运动是否是物质的根本属性的不同回答 D、对世界的本原是一个还是两个的不同回答

6、从现象界的角度看,人类世界的万事万物归结起来有两种现象( )

A、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B、物质和意识

C、主体和客体 D、运动和静止

7、马克思主义以前的旧唯物主义都是“半截子唯物主义”,其含义是( )

A、世界观是唯物主义,方**是唯心主义 B、自然观是唯物主义,历史观是唯心主义

C、自然观是唯物主义,认识论是唯心主义 D、自然观是唯心主义,历史观是唯心主义

8、意识是“客观世界的主观映象”,是指( )

A、意识的内容是客观的,形式也是客观的

B、意识的内容是主观的,形式也是主观的

C、意识的内容是客观的,形式是主观的

D、意识的内容是主观的,形式是客观的

9、物质的唯一特性是( )

A、客观实在性 B、运动

C、时间和空间 D、同一性

10、“人一次也不能踏入同一条河流”是( )的命题

A、辩证法 B、形而上学

C、唯心主义 D、相对主义

11、“物、物质无非是各种物的总和,而这个概念就是从这个总和中抽象出来的”,这说明哲学上的物质概念和自然科学上物质具体形态的概念是( )

A、绝对和相对的关系 B、有条件和无条件的关系

C、共性和个性的关系 D、有限和无限的关系

12、世界统一于( )

A、 存在 B、 精神 C、 感觉 D、物质

13、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 )

A、实践 B、物质

C、运动 D、前进

14、“观念的东西不外是移入人的头脑并在人的头脑中改造过的物质的东西而已。”这是( )

A、唯心主义的观点 B、旧唯物主义的观点

C、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 D、庸俗唯物主义的观点

15、唯物史观认为,( ) 是历史的创造者。

A、英雄人物 B、**群众

C、工人阶级 D、无产阶级

16、阶级斗争是阶级对立社会发展的( )

A、决定力量 B、根本动力

C、推动力量 D、直接动力

17、生产力的基本要素不包括( )。

A 、科学技术 B、 劳动资料 C 、劳动对象 D、 劳动者

18、在社会进步发展过程中,社会形态更替的反复甚至倒退,是时常出现的。这体现了社会形态更替的( )

A、前进行B、渐进性 C、曲折性D、必然性

19、大众心理影响经济走势,能正确解释这一现象的观点是( )

A、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决定作用 B、社会心理可以左右社会发展方向

C、只有正确的社会意识才能影响社会发展 D、社会意识反作用于社会存在

20、辩证唯物主义认为,认识的本质是 ( )

A、主体对各种认识要素的建构 B、主体通过实践对客体的能动反映

C、主体对客体本质的内省 D、主体对客体信息的选择

21、马克思主义认识论所讲的主体 ( )

A、人的主观意识 B、主体不一定是人,人一定是主体

C、具有思维能力并能从事实践活动和认识活动中的人 D、社会生活中任何个人

22、实践决定了认识,认识对实践具有反作用,这种观点是( )

A、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的观点 B、客观唯心主义认识论的观点

C、旧唯物主义认识论的观点 D、主观唯心主义认识论的观点23、费尔巴哈说“自然界是一本不隐藏自己的大书,只要去读它,就可以认识它”,他的观点代表了 ( )

A、辩证唯物主义的可知论 B、客观唯心主义的可知论

C、旧唯物主义的可知论 D、主观唯心主义的可知论24、我们吃过苹果后,在一定的时间内,在我们的记忆中依然有苹果的形象,这就是( )

A、苹果的感觉 B、苹果的知觉

C、苹果的概念 D、苹果的表象

25、对于特定的认识对象来说,真理性的认识只有一个,不因主体认识的差别和变化而变化,这种观点就是( )

A、真理的有用性 B、真理的一元性

C、真理的主观性 D、真理的稳定性

26、“只要再多走一小步,仿佛是同一方向迈的一小步,真理便会变成错误”这句话意味着

( )

A、谬误在一定的条件下可以转化为真理 B、真理在一定的条件下可以转化为谬误

C、任何真理都有自己适用的条件和范围 D、真理终将战胜谬误

27、虽然现在科技高度发达,但是目前人类的实践依然无法检验诸如“宇宙中到底有没有外星人”这样的问题,这种现象说明了( )

A、实践标准的相对性 B、世界是不可知的

C、实践标准的绝对性 D、实践标准的不可靠性

28、任何一个客体,由于具有多方面的属性,就能够满足不同主体的不同需要,就建构起了多种价值关系,这种现象说明价值具有( )

A、客观性 B、主体性

C、社会历史性

D、**性

29、有关价值的客体,说**确的是( )

A、价值的客体一定是物 B、价值的客体一定是人 C、价值的客体可以是物或者人 D、价值的客体就等同于客观

30、形成商品价值的劳动是( )

A、活劳动 B、潜在的劳动

C、具体劳动 D、凝结的劳动

31、市场经济的本质特征是( )

A、市场机制在社会资源配置中发挥重要作用

B、市场机制在社会资源配置中发挥基础性作用

C、市场机制在社会资源配置中发挥决定性作用

D、市场机制完全取代**宏观调控的作用

32、理解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枢纽是马克思的( )

A.劳动价值论 B、剩余价值论

C、关于资本主义上层建筑的理论 D、生产商品的劳动二重性学说

33、两种不同的商品可以按一定比例相互交换的原因在于( )

A、有不同的使用价值 B、对人们有共同的效用

C、都凝结了一般人类劳动 D、都是具体劳动的产物

34、如果部门劳动生产率下降,同一劳动在单位时间内创造的( )

A、使用价值量减少,单位产品的价值量增加B、使用价值量减少,单位产品的价值量减少

C、价值量增加,单位产品的价值量增加 D、价值量减少,单位产品的价值量减少

35、商品的二因素是对立统一的,这对矛盾的解决有赖于( )

A、劳动生产率的不断提高 B、商品物质实体的灭失

C、商品交换的实现 D、货币的出现并充当交换的媒介

36、马克思指出:“如果把商品体的使用价值撇开,商品体就剩下一个属性,即劳动产品这个属性。”这句话表明,商品的本质属性是价值,价值的本质是( )

A、体现着商品生产者之间交换劳动的社会经济关系 B、商品的交换价值

C、商品的效用 D、商品的个别价值

37、商品的二因素,从表面上看是使用价值和交换价值,在本质上是使用价值和价值,这是因为( )

A、交换价值是价值的基础和内容,价值是交换价值的表现形式

B、价值是交换价值的基础和内容,交换价值是价值的表现形式

C、价值是商品的社会属性 D、使用价值是商品的自然属性

38、价值规律对社会经济生活调节作用的实现形式是( )

A、市场价格围绕生产成本上下波动 B、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与个别劳动时间的矛盾运动

C、价格依据市场供求变化围绕价值波动 D、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矛盾运动

39、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实质是( )

A、生产过剩的危机 B、生产不足的危机

C、生产相对过剩的危机 D、生产绝对过剩的危机

40、马克思指出:“生产剩余价值或**,是这个生产方式的绝对规律。”这表明:资本主义的基本经济规律是( )

A、价值规律 B、剩余价值规律 C、劳动力成为商品规律 D、部门之间竞争规律

41、最鲜明体现资本主义国家实质的国家职能是( )

A、政治职能 B、经济职能 C、社会职能 D、对外交往职能

42、价值规律在商品生产领域具体表现为( )A、价值决定规律   B、价值实现规律  C、价值变动规律  D、剩余价值规律

43、经济全球化的主要表现有生产的全球化、贸易的全球化、金融的全球化和( )A、企业经营的全球化 B、公司的全球化

C、资本的全球化  D、市场的全球化

44、垄断统治形成后,垄断与竞争的关系是( )

A、垄断消除了竞争  B、垄断与竞争并存使竞争更加剧烈C、垄断削弱了竞争   D、垄断削弱了竞争资本主义的性质

45、在垄断资本向全球扩展的过程中,输出资本的来源有两类,分别是私人资本输出和( )A、企业资本输出  B、国家资本输出C、借贷资本输出   D、生产资本输出

46、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是指国家政权和(  )融合在一起的垄断资本主义

A、国家垄断资本 B、金融垄断资本 C、银行垄断资本 D、私人垄断资本

47、由工业垄断资本和银行垄断资本融合在一起的垄断资本称为( )

A、金融寡头 B、金融资本 C、商业资本 D、联合资本

48、常见的垄断组织的形式主要有卡特尔、辛迪加、( )和康采恩

A 、托拉斯 B、 企业联盟 C、 国际垄断同盟 D、跨国公司

49、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国家可以先于资本主义国家进入社会主义,其根本原因是由于 ( )

A、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国家具有较高的精神文明

B、革命的客观形势和条件所决定的

C、它是以高度社会化的资本主义大生产作为社会主义革命的物质前提的

D、社会主义生产关系可以在旧社会的内部孕育生长起来

50、在展望未来社会问题上,马克思主义与空想社会主义的根本区别( )

A、是否对资本主义进行了辛辣地批判 B、是否看到了资本主义旧制度灭亡的命运

C、是否坚持科学的立场、观点和方法 D、是否对未来社会进行了描绘

1-5DDDDA; 6-10BBCAA; 11-15CDACB; 16-20DACDB;

21-25CACDB; 26-30BADCD; 31-35CDCAC; 36-40ABCCB

41-45AAABB; 46-50DAABC;

二、下列每题的选项中,至少有一项是符合题意的。请在答题卡上将所选的字母涂黑。少选、多选、错选,该题不得分。(每小题2分,共10分)

51、马克思认为人类社会是从低级向高级发展的,社会形态的发展依次为原始社会、奴隶社会( ABD

A、封建社会B、资本主义社会 C、社会主义社会 D、**社会

52、承认真理的相对性,就是承认 AC

A、人们对世界的认识具有近似的性质,认识有待于深化 B、真理本身包含着错误

C、世界上尚有未被认识的东西,认识有待于扩展 D、相对真理中不包含绝对性真理的颗粒

53、马克思主义的物质观包括( ABCD

A、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 B、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和存在方式

C、物质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 D、时间和空间是物质运动的存在形式

54、“离开身体的手不再是手”的命题是( BC )的观点

A、唯物论 B、唯心主义

C、辩证法 D、形而上学

55、之所以说无产阶级革命是迄今为止人类历史上最广泛、最彻底、最深刻的革命 ( ABD )

A、是因为无产阶级革命是彻底消灭一切私有制的革命

B、是因为无产阶级革命是彻底消灭一切阶级和阶级统治的革命

C、是因为无产阶级革命是一个阶级推翻另一个阶级的革命

D、是因为无产阶级革命是不断前进的历史过程

51ABD; 52AC; 53ABCD; 54BC; 55ABD

三、问答题:(每小题5分,共20分)

1、简述哲学基本问题的内容及重要意义。

2、简述**共产**的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

3、运用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的辩证关系原理说明该如何对待马克思主义?

4、简述社会主义在曲折中前进的客观性。

1. 简述哲学基本问题的内容及其重要意义。(5分)

哲学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主要内容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思维和存在何者为第一性的问题,对这个问题的不同回答,是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唯一标准;(1分)二是思维和存在有无同一性的问题,对这个问题的不同回答形成了可知论和不可知论两大对立的哲学观点。(2分)

重要意义:把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确立为哲学的基本问题,揭示了哲学的本质;(1)揭示了哲学的根本路线和方向,揭示了哲学斗争的焦点;(1)揭示了人类实践活动的基本矛盾。(1)

2. 简述**共产**的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5分)

唯物史观关于**群众是历史创造者的原理,要求我们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群众观点,贯彻**的群众路线。(1分)

马克思主义群众观点的主要内容包括:坚信**群众自己解放自己的观点,全心全意为**服务的观点,一切向**群众负责的观点,虚心向群众学习的观点。(2分)

群众路线即: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群众路线是我们**的生命线和根本工作路线,也是我们**的优良传统作风。(2分)

3. 运用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辩证关系的原理说明该如何对待马克思主义?

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向的辩证关系原理是指,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相互、相互包含,真理永远处在由相对向绝对的转化和发展中,是从真理的相对性走向绝对性、接近绝对性的过程。(3分)

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的辩证关系原理,对我们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具有重要意义。马克思主义是客观真理,是绝对性和相对性的统一。马克思主义正确地反映了人类社会发展的规律,是经过长期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所证明了的真理,具有绝对性的一面。正是因为马克思主义具有绝对性,所以我们必须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又因为它具有相对性,所以我们必须在实践中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既坚持又发展,才是对马克思主义的正确态度。(2分)

4、简述社会主义在曲折中前进的客观性。

几千年的人类社会发展史表明,每一次社会制度的根本变革,舞步经过去这反复的斗争;每一个新生的社会制度,无不有一个从不成熟到成熟,从不完善到完善的发展过程。(2分)

社会主义作为新生事物,其成长不会一帆风顺。(1分)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推动社会发展,是作为一个过程而展开的,人们对它的认识也有一个逐渐发展的过程。(1分)经济全球化对社会主义的发展及有机遇又有挑战。(1分)

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

第一,在生产资料公有制基础上组织生产,满足全体社会成员的需要是社会主义生产的根本目的。

第二,对社会生产进行有计划的指导和调节,实行等量劳动领取等量产品的按劳分配原则。

第三,合乎自然规律地改造和利用自然。

第四,无产阶级革命是无产阶级进行斗争的最高形式,必须以建立无产阶级**的国家为目的。

第五,社会主义事业必须坚持无产阶级政**的领导。

第六,通过无产阶级**和社会主义高度发展,最终实现向消灭阶级、消灭剥削,实现人的全面而自由发展的**的过渡。

一方面,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任何时候都不能违背;另一方面,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在实践中不能僵化地教条地对待它。

新 乡 医 学 院

2014—2015学年第一学期

马 克 思 主 义 基 本 原 理 概 论 考 试 卷 A)

题号

总分

合计人

分数

下列每题的选项中,有一项是符合题意的。请在答题卡上将所选项的字母涂黑。(每小题1分,共50分)

1、从古至今人们根本对立的世界观是( )

A、有神论与无神论 B、可知论与不可知论

C、**与唯意志论 D、唯物论与唯心论

2、解决精神与物质、思维与存在、主体与客体、人与自然对立统一关系的基础和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作用的基本途径是( )

A、物质 B、精神 C、自然界 D、实践

3、物质和物质形态的关系是( )

A、**与元素的关系 B、共性和个性的关系

C、整体和部分的关系 D、第一性和第二性的关系

4、相对主义诡辩论的错误在于否认( )

A、事物运动的客观性 B、事物运动的绝对性

C、事物的绝对静止 D、事物的相对静止

5、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对立的根本点是( )

A、对世界本原问题的不同回答 B、对意识能动性问题的不同回答

C、对运动是否是物质的根本属性的不同回答 D、对世界的本原是一个还是两个的不同回答

6、辩证法和形而上学斗争的焦点在于是否承认( )

A、发展的观点 B、物质的观点

C、实践的观点 D、矛盾的观点

7、马克思主义以前的旧唯物主义都是“半截子唯物主义”,其含义是( )

A、世界观是唯物主义,方**是唯心主义 B、自然观是唯物主义,历史观是唯心主义

C、自然观是唯物主义,认识论是唯心主义 D、自然观是唯心主义,历史观是唯心主义

8、意识是“客观世界的主观映象”,是指( )

A、意识的内容是客观的,形式也是客观的

B、意识的内容是主观的,形式也是主观的

C、意识的内容是客观的,形式是主观的

D、意识的内容是主观的,形式是客观的

9、物质的唯一特性是( )

A、客观实在性 B、运动

C、时间和空间 D、同一性

10、“人不能两次踏入同一条河流”是( )的命题

A、辩证法 B、形而上学

C、唯心主义 D、相对主义

11、“物、物质无非是各种物的总和,而这个概念就是从这个总和中抽象出来的”,这说明哲学上的物质概念和自然科学上物质具体形态的概念是( )

A、绝对和相对的关系 B、有条件和无条件的关系

C、共性和个性的关系 D、有限和无限的关系

12、世界统一于( )

A、 存在 B、 精神 C、 感觉 D、物质

13、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 )

A、实践 B、物质 C、运动 D、前进

14、“观念的东西不外是移入人的头脑并在人的头脑中改造过的物质的东西而已。”这是( )

A、唯心主义的观点 B、旧唯物主义的观点

C、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 D、庸俗唯物主义的观点

15、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是( )

A、唯物的观点和辩证的观点 B、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观点

C、联系的观点和整体的观点 D、联系的观点和发展的观点

16、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是( )

A、新事物是不可战胜的规律 B、对立统一规律

C、质量互变规律 D、否定之否定规律

18、“如果偶然性不起任何作用的话,那么世界历史就会带着非常神秘的性质”这一哲学论断体现了( )。

A 、必然性比偶然性重要 B、偶然性比必然性重要

C 、偶然性对事物发展的重要作用 D、必然性对事物发展的重要作用

18、人类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是( )

A、人与自然界的矛盾 B、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矛盾

C、社会基本矛盾 D、人与人的矛盾

19、无产阶级政**的根本观点是( )

A、阶级观点 B、群众观点 C、领袖观点 D、劳动观点

20、恩格斯:“社会一旦有技术上的需要,这种需要就会比十所大学更能把科学推向前进”这句话反映了什么哲学道理?

( )

A、实践产生了认识的需要 B、实践为认识提供了可能

C、实践是检验认识是否正确的标准 D、实践使认识得以发展

21、马克思主义认识论所讲的客体 ( )

A、客体就是客观 B、客体一定是物,而不能是人

C、客体在一定的条件下可以是人,也可以是物 D、客体一定是人,而不能是物

22、康德认为:“知识是人本身所固有的认识能力,并**于经验”这种观点是

( )

A、辩证唯物主义反映论 B、客观唯心主义先验论

C、旧唯物主义反映论 D、主观唯心主义先验论23、关于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和旧唯物主义认识论的区别,正确的说法是( )

A、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是可知论 ,而旧唯物主义是不可知论

B、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是反映论,而旧唯物主义是先验论

C、辩证唯物主义把实践和辩证法引入认识论,而旧唯物主义则不然

D、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是被动反映论,而旧唯物主义是能动反映论

24、我们通过我们的感官感知苹果,获得的是苹果=红!+甜!+硬!…的整体形象,

这就是( )

A、苹果的感觉 B、苹果的知觉

C、苹果的概念 D、苹果的表象

25、**说:“感觉到的东西,我们往往不能立刻理解它,只有理解了的东西才能更深刻地感觉它”这句话体现了什么哲学道理?( )

A、感性认识有待于发展为理性认识 B、理性认识比感性认识更为重要

C、感性认识是不可靠的,理性认识才是真正的知识 D、感性认识比理性认识更为重要

26、在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过程中曾脱离基本国情,出现跑步进入**的错误认识,这种错误的认识从马克思主义认识论来看,是犯了什么错误?( )

A、主观与客观的具体的统一 B、“右的错误”

C、“左的错误” D、主观与客观历史的统一

27、在中世纪,伽利略因坚持哥白尼的日心说而遭到教会的迫害,300年后的1989年罗马教皇不得不为此**公开表达道歉。这说明 ( )

A、真理具有相对性 B、真理具有不确定性

C、真理具有绝对性 D、谬误在一定的条件下可以转化为真理

28、药物对于健康人没有直接的价值,而对于病人则具有直接的价值,这种现象表现了价值的什么特性?( )

A、客观性 B、主体性

C、社会历史性

D、**性

29、人类对圆周率的认识经历了一个过程,三国时代数学家刘幑计算圆周率是3.1416,南北朝时期的祖冲之计算圆周率是3.1415926—–3.1415927,现代计算机计算出的圆周率的位数达到数千位,这个认识过程说明了 ( )

A、真理不一定是正确的认识 B、真理在一定的条件下可以转化为谬误

C、真理不一定具有一元性 D、真理不断地由相对向绝对转化

30、价值是凝结在商品中的( )

A、一般人类劳动 B、潜在人类劳动 C、具体人类劳动 D、流动人类劳动

31、形成商品价值的劳动是( )

A、抽象劳动 B、具体劳动 C、活劳动 D、物化劳动

32、理解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枢纽是马克思的( )

A.劳动价值论 B、剩余价值论

C、价值及其价值规律的理论 D、生产商品的劳动二重性学说

33、两种不同的商品可以按一定比例相互交换的原因在于( )

A、有不同的使用价值 B、对人们有共同的效用

C、都凝结了一般人类劳动 D、都是具体劳动的产物

34、如果部门劳动生产率下降,同一劳动在单位时间内创造的( )

A、使用价值量减少,单位产品的价值量增加B、使用价值量减少,单位产品的价值量减少

C、价值量增加,单位产品的价值量增加 D、价值量减少,单位产品的价值量减少

35、商品的二因素是对立统一的,这对矛盾的解决有赖于( )

A、劳动生产率的不断提高 B、商品物质实体的灭失

C、商品交换的实现 D、货币的出现并充当交换的媒介

36、价值作为商品的本质属性,体现着( )

A、商品生产者之间交换劳动的社会经济关系 B、商品的交换价值

C、商品的使用价值 D、商品的自然属性

37、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商品价值量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成正比 B、商品价值量与社会劳动生产率成反比

C、商品价值量与个别劳动生产率无关 D、商品价值量与个别劳动时间有关

38、价值规律对社会经济生活调节作用的实现形式是( )

A、市场价格围绕生产成本上下波动 B、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与个别劳动时间的矛盾运动

C、价格依据市场供求变化围绕价值波动 D、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矛盾运动

39、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实质是( )

A、生产过剩的危机 B、生产不足的危机

C、生产相对过剩的危机 D、生产绝对过剩的危机

40、马克思指出:“生产剩余价值或**,是这个生产方式的绝对规律。”这表明:资本主义的基本经济规律是( )

A、价值规律 B、剩余价值规律 C、劳动力成为商品规律 D、部门之间竞争规律

41、最鲜明体现资本主义国家实质的国家职能是( )

A、政治职能 B、经济职能 C、社会职能 D、对外交往职能

42、价值规律在商品生产领域具体表现为( )A、价值量决定规律   B、价值实现规律  C、价值变动规律  D、剩余价值规律

43、垄断与竞争的关系是( )

A、垄断消灭了竞争 B、垄断缓和了竞争 C、垄断与竞争并存,使竞争更加激烈

D、垄断取代了竞争

44、跨国公司是( )

A、发达国家共同出资建立的 B、是由一国或一国的垄断组织为主建立起来的;

C、是多国垄断组织的联盟 D、有关国际经济组织投资建立的

45、在垄断资本主义阶段,占垄断地位的资本是( )

A、工业资本 B、银行资本 C、金融资本 D、产业资本

46、经济全球化发展的客观基础是( )

A、生产和资本的国际化 B、社会分工 C、科学技术革命 D、国际互联网

47、科学社会主义的直接理论来源是( )

A、空想社会主义的学说 B、空想平均主义的学说C、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

D、19世纪三大空想社会主义

48、社会主义各个阶段的划分依据最终应以 ( )

A、生产力的发展为标准 B、生产关系为标准 C、生产资料的公有制程度为标准

D、以阶级斗争为标准

49、社会主义的根本目的在于( )

A、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B、建立无产阶级**

C、巩固共产**的领导D、**资产阶级的反抗

50、无产阶级政**的组织原则是( )

A、集体领导 B、理论联系实际C、实事求是D、民主集中制

1-5 DDBDA; 6-10 DBCAA ; 11 -15 CDACD ;

16 – 20 BCCBA;21 -25 CDCBA ; 26 -30CCBDA;

31 -35AACAC ; 36 -40 ADACB;41-45 AACBC;

46 -50ADAAD

二、下列每题的选项中,至少有一项是符合题意的。请在答题卡上将所选的字母涂黑。少选、多选、错选,该题不得分。(每小题2分,共10分)

51、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不可分割的主要组成部分是( ACD

A、马克思主义哲学 B、空想社会主义 C、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 D、科学社会主义

52、马克思主义认识论认为,认识的主体与客体之间的关系包括:ABC

A、实践关系   B、认识关系 C、价值关系 D、主从关系

53、马克思主义的物质观包括( ABCD

A、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 B、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和存在方式

C、物质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 D、时间和空间是物质运动的存在形式

54、下列说**确的是( ABD

A、劳动生产率与使用价值量成正比

B、劳动生产率与单位产品的价值量成反比

C、劳动生产率与单位时间创造的价值总量有关

D、劳动生产率与单位时间创造的价值总量无关

55、战后以来,对世界经济和国际经济秩序产生较大影响的国际经济经组织主要有( BCD )

A、海牙国际** B、国际货币基金组织 C、世界银行 D、世界贸易组织

51 ACD; 52 ABC ; 53ABCD; 54 ABD; 55 BCD

三、问答题:(每小题5分,共20分)

1、牛顿力学作为真理,它的绝对性和相对性分别是什么?(5分)

2、简述罗斯福新政对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影响。(5分)

3、什么是价值规律,价值规律的基本内容和客观要求是什么,价值规律对社会经济生活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对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有什么指导意义?(10分)

3.什么是价值规律,价值规律的基本内容和客观要求是什么,价值规律对社会经济生活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对搞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有什么指导意义?(10分)

价值规律是商品经济的基本规律,决定着商品生产,决定着商品交换,是决定商品经济全过程的客观规律。(3分)价值规律的基本内容和客观要求有两个方面,即:在商品生产过程中,商品的价值量是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在商品交换过程中,应以价值量为基础,实行等价交换。(3分)价值规律对社会经济生活的影响主要有三个方面:通过市场机制自发调节社会经济资源在各个生产部门的配置,但对社会经济生活的调节具有事后性、盲目性的缺陷,极易导致资源浪费、甚至生产部门间比例失调,甚至爆发经济危机;自发**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但容易导致技术垄断的发生;自发调节社会收入分配,通过优胜劣汰,一方面提高了整个社会的劳动生产率和经济效益,另一方面极易导致两极分化。(2分)作为从事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的主体,必须充分尊重价值规律在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中的客观要求要求(价值量决定规律和价值实现规律);作为**,应当充分发挥价值规律在配置社会经济资源中的基础性、决定性作用,同时又要发挥**宏观调控的职能,把这两个方面结合起来,才能保证市场经济健康发展,保证经济社会和谐发展。(2分)

新 乡 医 学 院

2015—2016学年第一学期

马 克 思 主 义 基 本 原 理 概 论 考 试 卷 A)

题号

总分

合计人

分数

下列每题的选项中,有一项是符合题意的。请在答题卡上将所选项的字母涂黑。(每小题1分,共50分)

1、对于什么是马克思主义的问题,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去理解。从它的阶级属性来讲,马克思主义是( )

A、由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并由其后各个时代、各个民族的马克思主义者不断丰富和发展的观点和学说的体系。

B、无产阶级争取自由解放和整个人类解放的科学理论,是关于无产阶级斗争的性质、目的和解放条件的学说。

C、无产阶级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是关于自然、社会和思维发展普遍规律的学说,是资本主义发展和转变为社会主义以及社会主义和**发展普遍规律的学说。

D、关于人类的最普遍规律的科学。

2、自然界只是观念的“外化”,它在时间上不能发展,只是在空间中展现自己的多样性。这一观点是( )

A、客观唯心主义 B、主观唯心主义 C、形而上学 D、唯心主义又是形而上学

3、物质和物质范畴的关系是( )

A、**与元素的关系 B、共性和个性的关系

C、整体和部分的关系 D、第一性和第二性的关系

4、从动物心里发展到人的意识的决定性环节是( )

A、社会的产生 B、手脚分工

C、生产劳动 D、语言的产生

5、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对立的根本点是( )

A、对世界本原问题的不同回答 B、对意识能动性问题的不同回答

C、对运动是否是物质的根本属性的不同回答 D、对世界的本原是一个还是两个的不同回答

6、辩证法和形而上学斗争的焦点在于是否承认( )

A、发展的观点 B、物质的观点

C、实践的观点 D、矛盾的观点

7、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 )

A、实践的 B、存在的

C、感性的 D、精神的

8、唯物辩证法总的特征是( )

A、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对物质具有反作用

B、联系的观点和发展的观点

C、实践第一的观点

D、对立统一的观点

9、列宁对辩证唯物主义物质范畴的定义是通过( )

A、物质和意识的关系界定的 B、一般和个别的关系界定的

C、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关系界定的 D、主体和客体的关系界定的

10、“人不能两次踏入同一条河流”是( )的命题

A、辩证法 B、形而上学

C、唯心主义 D、相对主义

11、在对现存事物肯定的理解中同时包含着对现存事物的否定的理解,即对现存事物必然灭亡的理解。这是一种( )

A、形而上学的观点 B、唯物辩证法的观点

C、相对主义的观点 D、庸俗进化论的观点

12、是就是,不是就不是,除此之外,都是鬼话。这是( )

A、 辩证法的观点 B、形而上学的观点

C、 肯定的观点 D、否定的观点

13、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在这里,孔子“和”的思维( )

A、体现了同一性和斗争性相结合的辩证思维

B、割裂了同一性和斗争性辩证关系的形而上学的思维

C、体现了朴素的唯物主义思想

D、体现了其唯心主义世界观

14、“观念的东西不外是移入人的头脑并在人的头脑中改造过的物质的东西而已。”这是( )

A、唯心主义的观点 B、旧唯物主义的观点

C、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 D、庸俗唯物主义的观点

15、人们以一定的思想、观念为指导,通过实践把“观念地存在着”的模型、蓝图实现出来,变为客观现实。这说明了:( )

A、人的意识可以创造客观世界 B、人的意识规定了客观规律

C、人的意识具有指导实践改造客观世界的作用 D、人的意识依赖于物质世界

16、揭示事物普遍联系的本质和永恒发展动力的规律是( )

A、新事物是不可战胜的规律 B、对立统一规律

C、质量互变规律 D、否定之否定规律

19、人的本质属性在于:( )

A 、自然属性 B、社会属性

C 、精神属性 D、阶级属性

18、人类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是( )

A、人与自然界的矛盾 B、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矛盾

C、社会基本矛盾 D、人与人的矛盾

19、社会意识相对**性的最重要、最突出的表现是( )

A、社会意识的历史继承性 B、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反作用 C、社会意识的发展与社会存在的发展的不平衡性 D、社会意识与经济水平发展水平的不平衡性

20、马克思说:“蜜蜂建造的蜂房使人间的许多建筑师感到惭愧,但是它在本质上只是一种本能活动,即使是最蹩脚的建筑师,从一开始就比最灵巧的蜜蜂高明的地方,是他在用蜂蜡建筑蜂房之前,已经在自己的头脑中把它建成了”这句话反映了什么哲学原理?( )

A、实践具有直接现实性 B、实践具有自觉能动性

C、实践具有社会性 D、实践具有历史性

21、在主客体关系中“客体满足主体需要的关系”是指 ( )

A、价值关系 B、现实关系

C、实践关系 D、认识关系

22、“要想知道梨子的味道,必须亲口尝一尝”这句话反映了什么哲学原理?( )

A、实践是认识的目的 B、实践锻炼人的认识能力

C、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D、实践提供了认识工具23、孟子认为“不虑而知,不学而能”这种观点是( )

A、辩证唯物主义反映论 B、主观唯心主义先验论

C、旧唯物主义反映论 D、客观唯心主义先验论

24、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与旧唯物主义认识论的根本区别在于( )

A、认识论是否引进实践和辩证法 B、认识论是否是反映论

C、认识论是否是先验论 D、认识论是否是可知论

25、从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来看,人们头脑中的“鬼神观念”是( )

A、人的头脑中主观自生的 B、人脑对鬼神的虚幻反映

C、不能在人世间找到它的客观来源 D、人的认识能动性的体现

26、我们通过我们的感官感知苹果,获得“苹果是红色的”的认识是( )

A、感觉 B、知觉 C、判断 D、概念

27、据说牛顿曾坐在苹果树下,熟透的苹果落下来砸到了牛顿的脑袋上,促使牛顿思考为什么苹果熟了要落地,从而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这个故事反映什么哲学原理 ( )

A、感性认识是理性认识的基础 B、感性认识依赖于理性认识

C、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相互渗透 D、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相互包含

28、如果取得正确的理论,只是把它束之高阁并不实行,那么这种理论再好也没有意义。这说明( )

A、认识的真理性在实践中检验 B、正确的理论有时并没有太大的意义

C、认识世界的目的是改造世界

D、理论不一定能转化为改造世界的力量

29、意大利科学家乔尔丹诺·布鲁诺勇敢捍卫哥白尼的日心说,在1600年被罗马宗教裁判所活活烧**火刑,但罗马宗教裁判所却无法推翻真理“哥白尼的日心说”,这说明( )

A、真理具有绝对性 B、真理具有主观性

C、真理具有相对性 D、真理是因人而异的

30马克思指出:“如果物没有用,那么其中包含的劳动也就没有用,不能算作劳动,因此不形成价值。”这句话说明(  )

A、只要物是有用的,它就有价值  B、价值的存在以物的有用性为前提

C、价值的存在与物的有用性互为前提  D、物越是有用就越有价值

31、货币转化为资本的决定性条件是(  )

A、劳动产品成为商品  B、生产资料成为商品

C、劳动力成为商品  D、资本家手中集中了很多商品

32、商品的价值量由生产商品的必要劳动时间所决定,它是在(  )

A、同类商品的生产者之间的竞争实现的 B、不同商品的生产者之间的竞争中实现的

C、商品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的竞争中实现的 D、商品生产者与销售者之间的竞争中实现的

33、复杂劳动可以折合为倍加的简单劳动,这种折合比例(  )

A、参加交换的商品生产者自觉协商出来的 B、由经纪人规定并取得买卖双方同意的

C、在无数次交易中自发形成的  D、由社会职能部门自觉计算出来的

34、商品内在的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矛盾,其完备的外在表现形式是(  )

A、具体劳动与抽象劳动的对立  B、商品与货币之间的对立

C、私人劳动与社会劳动之间的对立  D、商品与商品之间的对立

35、货币的基本职能是(  )

A、价值手段与流通手段  B、支付手段与世界货币

C、储藏手段与支付手段  D、流通手段与储藏手段

36、在生产过程中劳动力商品所创造的新价值是(  )

A、剩余价值  B、商品价值  C、劳动力自身价值  D、剩余价值和劳动力价值之和

37、从整个社会来讲,在不延长工作日且实际工资还有所提高的情况下(  )

A、工人所受剥削就会有所减轻   B、剩余价值率仍会提高

C、资本家攫取的剩余价值量不会增加  D、剩余价值量不会增加

38、剩余价值转化为利润掩盖了资本主义剥削关系的实质,是因为(  )

A、剩余价值被视为不变资本的产物   B、剩余价值被视为所费资本的产物

C、剩余价值被视为全部预付资本的产物  D、剩余价值被视为超过**格的部分

39、平均利润形成后,商品价格上下波动围绕的中心是(  )

A、**格   B、生产价格

C、同一部门商品的平均价格  D、同一部门商品的平均成本

40、货币资本循环的公式是(  )

A、G – W…P…W´- G´  B、G – W – G´  C、W – G – W  D、G – G´

41、垄断资本主义阶段占统治地位的金融资本是(  )

A、私人资本与国家垄断资本融合而成的资本 B、各银行资本融合而成的资本

C、银行垄断资本与工业垄断资本相融合而成的资本D、银行资本加上工业资本的混合物

42、研究社会资本再生产的核心问题是(  )

A、资本积累的实质问题   B、资本运动的形式问题

C、社会总产品的实现问题  D、剩余价值的产生问题

43、纺织厂的资本家购买了棉花是作为(  )

A、流动资本  B、固定资本  C、可变资本  D、剩余资本

44、相对剩余价值生产是作为各个资本家追求超额剩余价值的结果而实现的。这表明了(  )

A、超额剩余价值的源泉是雇佣工人创造的剩余价值

B、超额剩余价值与相对剩余价值的关系

C、相对剩余价值生产就是靠增加雇佣工人数量来进行的

D、商品个别价值与社会价值的差额关系

45、当前资本主义国际垄断组织的主要形式是(  )

A、国际卡特尔  B、国际康采恩  C、混合联合公司  D、跨国公司

46、经济全球化发展的客观基础是( )

A、生产和资本的国际化 B、社会分工 C、科学技术革命 D、国际互联网

47、任何真理都是在一定条件下对客观事物一定程度、一定层次的正确反映,这是指 ( )

A、真理的相对性 B、真理的绝对性C、真理的一元性 D、真理的客观性

48、人类对原子的认识,从古希腊德谟克利特的原子学说到近代道尔顿的原子论,发展为现代原子结构理论,这个认识过程说明了( )

A、真理一定是正确的认识 B、真理在一定的条件下可以转化为谬误

C、真理具有一元性 D、真理不断地由相对向绝对转化

49、牛顿力学作为真理,它的适用范围是宏观低速运动物体,超越了这个范围,牛顿力学就转化为谬误,这说明( )

A、真理和谬误没有原则的界限 B、真理和谬误在一定的条件下相互转化

C、真理和谬误不是对立的 D、真理和谬误不可能相互转化

50、实践作为检验真理的标准,既有相对性又有绝对性,实践标准之所以具有相对性,原因在于( )

A、真理不一定是正确的认识 B、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C、实践是具体的、历史的,总具有一定的局限性

D、实践最终一定能检验认识是否具有真理性

二、下列每题的选项中,至少有一项是符合题意的。请在答题卡上将所选的字母涂黑。少选、多选、错选,该题不得分。(每小题2分,共10分)

51、下列现象属于物质的是( )BCD

A、计划、方案 B、水中月 镜中花

C、阶级斗争 D、实践活动

52、古语说:“祸兮福所依,福兮祸所伏”,“祸福相因”。这说明祸与福这一对矛盾是 :( ABCD;

A、相互依存的 B、相互转化的

C、相互贯通的 D、相互包含的

53、从感性认识向理性认识飞跃需要的条件( ABCD )

A、拥有十分丰富的感性材料   B、拥有合乎实际的感性材料

C、用辩证思维方法分析和整理感性材料 D、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

54、社会资本简单再生产的条件是(  AB )

A、Ⅰ部类内部交换Ⅰ(c+v+m) B、Ⅱ部类内部交换Ⅱ(c+v+m)

C、Ⅰ部类内部交换Ⅰ(c+v+m) D、Ⅱ部类内部交换Ⅱ(c+v+m)

55、资本输出的形式主要有(  ABCD )

A、借贷资本输出 B、商品资本输出

C、生产资本输出 D、私人资本输出

三、论述题:(每小题5分,共20分)

1、试述马克思主义物质概念的定义及其重要意义是什么。

2、试述价值评价的特点及其功能。

3、试述利润率的计算公式及影响利润率的因素。

4、张三:“世界上没有绝对的东西。”李四:“你这句话本身就是绝对的,所以,世界上有绝对的东西。”你是如何评价张三和李四观点的,谈谈你对绝对和相对的理解?

三 、论述题

1、试述马克思主义物质概念的定义及其重要意义。(5分)

物质的定义:物质是不依赖于人的意识**存在并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2分)

重要意义: 第一,坚持了客观实在性原则,坚持了唯物主义

基本原则,同唯心主义、二元论划清了界限。(1分)第二,坚持了辩证唯物主义反映论和可知论,同不可知论划清了界限。(1分)第三,体现了唯物论和辩证法 、唯物主义自然观和历史观的统一,为彻底的唯物主义奠定了理论基础。(1分 )

2.试述价值评价的特点及其功能。(5分)

价值评价的特点:价值评价是以主客体的价值关系作为评价对象(1分)评价结果与评价主体有直接关系,是依主体的特点而转移的。(不同的主体对同一价值关系的评价是不同的)(1分)评价结果正确与否依赖于相关的知识(即了解主体的需要以及客体具有什么样的属性)(1分)

价值评价的功能是:激励、制约、导向的作用。

1、 利润率计算公式: P’=m/k=m/c+v (2分)

2、 利润率的影响因素:①剩余价值率带来正比例影响(1分);②资本有机构成带来反比例影响(1分);③资本周转速度带来正比例影响(1分)。

4.你是如何评价张三和李四观点的,谈谈你对绝对和相对的关系?(5分)

张三和李四的观点割裂了绝对和相对的辩证关系,犯了片面性的形而上学的错误。(1分)

绝对和相对是任何事物都具有的两种相反的基本属性,而不是两种不同的具体事物,任何事物都是二者的统一(1分)。绝对即事物的无条件、无限、永恒的属性,相对即事物有条件、有限、暂时的属性。(1分)二者是辩证统一,是相互依存、相互包含的,不包含绝对的相对和不包含相对的绝对都是不存在的。(1分)。绝对存在于相对之中,并通过相对表现出来。(1分)。

拓展知识:

马概自考真题

**近代史学纲要

前沿拓展:

马概自考真题

你好,我有江苏自考试卷。各个科目,索取吧!记得给分了,各个科目都有!


2013—2014学年第一学期

马 克 思 主 义 基 本 原 理 概 论 考 试 卷 A)

题号

总分

合计人

分数

下列每题的选项中,有一项是符合题意的。请在答题卡上将所选项的字母涂黑。(每小题1分,共50分)

1、马克思主义有广义和狭义之分,从广义上说,马克思主义是( )

A、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学说的体系 B、列宁主义

C、科学发展观 D、包括继承者对它的发展,即实践中不断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

2、马克思主义最鲜明的政治立场是( )

A、理论联系实际 B、实事求是

C、一切从实际出发 D、致力于实现以劳动**为主体的最广大**的根本利益

3、马克思主义最崇高的社会理想是( )

A、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B、实现以劳动**为主体的最广大**的根本利益

C、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

D、实现**社会

4、哲学是关于( )

A、自然、社会和思维发展一般规律的科学 B、世界观和方**的科学

C、一切知识总汇的科学 D、理论化、系统化的世界观

5、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对立的根本点是( )

A、对世界本原问题的不同回答 B、对意识能动性问题的不同回答

C、对运动是否是物质的根本属性的不同回答 D、对世界的本原是一个还是两个的不同回答

6、从现象界的角度看,人类世界的万事万物归结起来有两种现象( )

A、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B、物质和意识

C、主体和客体 D、运动和静止

7、马克思主义以前的旧唯物主义都是“半截子唯物主义”,其含义是( )

A、世界观是唯物主义,方**是唯心主义 B、自然观是唯物主义,历史观是唯心主义

C、自然观是唯物主义,认识论是唯心主义 D、自然观是唯心主义,历史观是唯心主义

8、意识是“客观世界的主观映象”,是指( )

A、意识的内容是客观的,形式也是客观的

B、意识的内容是主观的,形式也是主观的

C、意识的内容是客观的,形式是主观的

D、意识的内容是主观的,形式是客观的

9、物质的唯一特性是( )

A、客观实在性 B、运动

C、时间和空间 D、同一性

10、“人一次也不能踏入同一条河流”是( )的命题

A、辩证法 B、形而上学

C、唯心主义 D、相对主义

11、“物、物质无非是各种物的总和,而这个概念就是从这个总和中抽象出来的”,这说明哲学上的物质概念和自然科学上物质具体形态的概念是( )

A、绝对和相对的关系 B、有条件和无条件的关系

C、共性和个性的关系 D、有限和无限的关系

12、世界统一于( )

A、 存在 B、 精神 C、 感觉 D、物质

13、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 )

A、实践 B、物质

C、运动 D、前进

14、“观念的东西不外是移入人的头脑并在人的头脑中改造过的物质的东西而已。”这是( )

A、唯心主义的观点 B、旧唯物主义的观点

C、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 D、庸俗唯物主义的观点

15、唯物史观认为,( ) 是历史的创造者。

A、英雄人物 B、**群众

C、工人阶级 D、无产阶级

16、阶级斗争是阶级对立社会发展的( )

A、决定力量 B、根本动力

C、推动力量 D、直接动力

17、生产力的基本要素不包括( )。

A 、科学技术 B、 劳动资料 C 、劳动对象 D、 劳动者

18、在社会进步发展过程中,社会形态更替的反复甚至倒退,是时常出现的。这体现了社会形态更替的( )

A、前进行B、渐进性 C、曲折性D、必然性

19、大众心理影响经济走势,能正确解释这一现象的观点是( )

A、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决定作用 B、社会心理可以左右社会发展方向

C、只有正确的社会意识才能影响社会发展 D、社会意识反作用于社会存在

20、辩证唯物主义认为,认识的本质是 ( )

A、主体对各种认识要素的建构 B、主体通过实践对客体的能动反映

C、主体对客体本质的内省 D、主体对客体信息的选择

21、马克思主义认识论所讲的主体 ( )

A、人的主观意识 B、主体不一定是人,人一定是主体

C、具有思维能力并能从事实践活动和认识活动中的人 D、社会生活中任何个人

22、实践决定了认识,认识对实践具有反作用,这种观点是( )

A、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的观点 B、客观唯心主义认识论的观点

C、旧唯物主义认识论的观点 D、主观唯心主义认识论的观点23、费尔巴哈说“自然界是一本不隐藏自己的大书,只要去读它,就可以认识它”,他的观点代表了 ( )

A、辩证唯物主义的可知论 B、客观唯心主义的可知论

C、旧唯物主义的可知论 D、主观唯心主义的可知论24、我们吃过苹果后,在一定的时间内,在我们的记忆中依然有苹果的形象,这就是( )

A、苹果的感觉 B、苹果的知觉

C、苹果的概念 D、苹果的表象

25、对于特定的认识对象来说,真理性的认识只有一个,不因主体认识的差别和变化而变化,这种观点就是( )

A、真理的有用性 B、真理的一元性

C、真理的主观性 D、真理的稳定性

26、“只要再多走一小步,仿佛是同一方向迈的一小步,真理便会变成错误”这句话意味着

( )

A、谬误在一定的条件下可以转化为真理 B、真理在一定的条件下可以转化为谬误

C、任何真理都有自己适用的条件和范围 D、真理终将战胜谬误

27、虽然现在科技高度发达,但是目前人类的实践依然无法检验诸如“宇宙中到底有没有外星人”这样的问题,这种现象说明了( )

A、实践标准的相对性 B、世界是不可知的

C、实践标准的绝对性 D、实践标准的不可靠性

28、任何一个客体,由于具有多方面的属性,就能够满足不同主体的不同需要,就建构起了多种价值关系,这种现象说明价值具有( )

A、客观性 B、主体性

C、社会历史性

D、**性

29、有关价值的客体,说**确的是( )

A、价值的客体一定是物 B、价值的客体一定是人 C、价值的客体可以是物或者人 D、价值的客体就等同于客观

30、形成商品价值的劳动是( )

A、活劳动 B、潜在的劳动

C、具体劳动 D、凝结的劳动

31、市场经济的本质特征是( )

A、市场机制在社会资源配置中发挥重要作用

B、市场机制在社会资源配置中发挥基础性作用

C、市场机制在社会资源配置中发挥决定性作用

D、市场机制完全取代**宏观调控的作用

32、理解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枢纽是马克思的( )

A.劳动价值论 B、剩余价值论

C、关于资本主义上层建筑的理论 D、生产商品的劳动二重性学说

33、两种不同的商品可以按一定比例相互交换的原因在于( )

A、有不同的使用价值 B、对人们有共同的效用

C、都凝结了一般人类劳动 D、都是具体劳动的产物

34、如果部门劳动生产率下降,同一劳动在单位时间内创造的( )

A、使用价值量减少,单位产品的价值量增加B、使用价值量减少,单位产品的价值量减少

C、价值量增加,单位产品的价值量增加 D、价值量减少,单位产品的价值量减少

35、商品的二因素是对立统一的,这对矛盾的解决有赖于( )

A、劳动生产率的不断提高 B、商品物质实体的灭失

C、商品交换的实现 D、货币的出现并充当交换的媒介

36、马克思指出:“如果把商品体的使用价值撇开,商品体就剩下一个属性,即劳动产品这个属性。”这句话表明,商品的本质属性是价值,价值的本质是( )

A、体现着商品生产者之间交换劳动的社会经济关系 B、商品的交换价值

C、商品的效用 D、商品的个别价值

37、商品的二因素,从表面上看是使用价值和交换价值,在本质上是使用价值和价值,这是因为( )

A、交换价值是价值的基础和内容,价值是交换价值的表现形式

B、价值是交换价值的基础和内容,交换价值是价值的表现形式

C、价值是商品的社会属性 D、使用价值是商品的自然属性

38、价值规律对社会经济生活调节作用的实现形式是( )

A、市场价格围绕生产成本上下波动 B、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与个别劳动时间的矛盾运动

C、价格依据市场供求变化围绕价值波动 D、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矛盾运动

39、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实质是( )

A、生产过剩的危机 B、生产不足的危机

C、生产相对过剩的危机 D、生产绝对过剩的危机

40、马克思指出:“生产剩余价值或**,是这个生产方式的绝对规律。”这表明:资本主义的基本经济规律是( )

A、价值规律 B、剩余价值规律 C、劳动力成为商品规律 D、部门之间竞争规律

41、最鲜明体现资本主义国家实质的国家职能是( )

A、政治职能 B、经济职能 C、社会职能 D、对外交往职能

42、价值规律在商品生产领域具体表现为( )A、价值决定规律   B、价值实现规律  C、价值变动规律  D、剩余价值规律

43、经济全球化的主要表现有生产的全球化、贸易的全球化、金融的全球化和( )A、企业经营的全球化 B、公司的全球化

C、资本的全球化  D、市场的全球化

44、垄断统治形成后,垄断与竞争的关系是( )

A、垄断消除了竞争  B、垄断与竞争并存使竞争更加剧烈C、垄断削弱了竞争   D、垄断削弱了竞争资本主义的性质

45、在垄断资本向全球扩展的过程中,输出资本的来源有两类,分别是私人资本输出和( )A、企业资本输出  B、国家资本输出C、借贷资本输出   D、生产资本输出

46、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是指国家政权和(  )融合在一起的垄断资本主义

A、国家垄断资本 B、金融垄断资本 C、银行垄断资本 D、私人垄断资本

47、由工业垄断资本和银行垄断资本融合在一起的垄断资本称为( )

A、金融寡头 B、金融资本 C、商业资本 D、联合资本

48、常见的垄断组织的形式主要有卡特尔、辛迪加、( )和康采恩

A 、托拉斯 B、 企业联盟 C、 国际垄断同盟 D、跨国公司

49、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国家可以先于资本主义国家进入社会主义,其根本原因是由于 ( )

A、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国家具有较高的精神文明

B、革命的客观形势和条件所决定的

C、它是以高度社会化的资本主义大生产作为社会主义革命的物质前提的

D、社会主义生产关系可以在旧社会的内部孕育生长起来

50、在展望未来社会问题上,马克思主义与空想社会主义的根本区别( )

A、是否对资本主义进行了辛辣地批判 B、是否看到了资本主义旧制度灭亡的命运

C、是否坚持科学的立场、观点和方法 D、是否对未来社会进行了描绘

1-5DDDDA; 6-10BBCAA; 11-15CDACB; 16-20DACDB;

21-25CACDB; 26-30BADCD; 31-35CDCAC; 36-40ABCCB

41-45AAABB; 46-50DAABC;

二、下列每题的选项中,至少有一项是符合题意的。请在答题卡上将所选的字母涂黑。少选、多选、错选,该题不得分。(每小题2分,共10分)

51、马克思认为人类社会是从低级向高级发展的,社会形态的发展依次为原始社会、奴隶社会( ABD

A、封建社会B、资本主义社会 C、社会主义社会 D、**社会

52、承认真理的相对性,就是承认 AC

A、人们对世界的认识具有近似的性质,认识有待于深化 B、真理本身包含着错误

C、世界上尚有未被认识的东西,认识有待于扩展 D、相对真理中不包含绝对性真理的颗粒

53、马克思主义的物质观包括( ABCD

A、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 B、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和存在方式

C、物质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 D、时间和空间是物质运动的存在形式

54、“离开身体的手不再是手”的命题是( BC )的观点

A、唯物论 B、唯心主义

C、辩证法 D、形而上学

55、之所以说无产阶级革命是迄今为止人类历史上最广泛、最彻底、最深刻的革命 ( ABD )

A、是因为无产阶级革命是彻底消灭一切私有制的革命

B、是因为无产阶级革命是彻底消灭一切阶级和阶级统治的革命

C、是因为无产阶级革命是一个阶级推翻另一个阶级的革命

D、是因为无产阶级革命是不断前进的历史过程

51ABD; 52AC; 53ABCD; 54BC; 55ABD

三、问答题:(每小题5分,共20分)

1、简述哲学基本问题的内容及重要意义。

2、简述**共产**的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

3、运用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的辩证关系原理说明该如何对待马克思主义?

4、简述社会主义在曲折中前进的客观性。

1. 简述哲学基本问题的内容及其重要意义。(5分)

哲学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主要内容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思维和存在何者为第一性的问题,对这个问题的不同回答,是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唯一标准;(1分)二是思维和存在有无同一性的问题,对这个问题的不同回答形成了可知论和不可知论两大对立的哲学观点。(2分)

重要意义:把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确立为哲学的基本问题,揭示了哲学的本质;(1)揭示了哲学的根本路线和方向,揭示了哲学斗争的焦点;(1)揭示了人类实践活动的基本矛盾。(1)

2. 简述**共产**的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5分)

唯物史观关于**群众是历史创造者的原理,要求我们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群众观点,贯彻**的群众路线。(1分)

马克思主义群众观点的主要内容包括:坚信**群众自己解放自己的观点,全心全意为**服务的观点,一切向**群众负责的观点,虚心向群众学习的观点。(2分)

群众路线即: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群众路线是我们**的生命线和根本工作路线,也是我们**的优良传统作风。(2分)

3. 运用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辩证关系的原理说明该如何对待马克思主义?

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向的辩证关系原理是指,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相互、相互包含,真理永远处在由相对向绝对的转化和发展中,是从真理的相对性走向绝对性、接近绝对性的过程。(3分)

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的辩证关系原理,对我们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具有重要意义。马克思主义是客观真理,是绝对性和相对性的统一。马克思主义正确地反映了人类社会发展的规律,是经过长期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所证明了的真理,具有绝对性的一面。正是因为马克思主义具有绝对性,所以我们必须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又因为它具有相对性,所以我们必须在实践中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既坚持又发展,才是对马克思主义的正确态度。(2分)

4、简述社会主义在曲折中前进的客观性。

几千年的人类社会发展史表明,每一次社会制度的根本变革,舞步经过去这反复的斗争;每一个新生的社会制度,无不有一个从不成熟到成熟,从不完善到完善的发展过程。(2分)

社会主义作为新生事物,其成长不会一帆风顺。(1分)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推动社会发展,是作为一个过程而展开的,人们对它的认识也有一个逐渐发展的过程。(1分)经济全球化对社会主义的发展及有机遇又有挑战。(1分)

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

第一,在生产资料公有制基础上组织生产,满足全体社会成员的需要是社会主义生产的根本目的。

第二,对社会生产进行有计划的指导和调节,实行等量劳动领取等量产品的按劳分配原则。

第三,合乎自然规律地改造和利用自然。

第四,无产阶级革命是无产阶级进行斗争的最高形式,必须以建立无产阶级**的国家为目的。

第五,社会主义事业必须坚持无产阶级政**的领导。

第六,通过无产阶级**和社会主义高度发展,最终实现向消灭阶级、消灭剥削,实现人的全面而自由发展的**的过渡。

一方面,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任何时候都不能违背;另一方面,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在实践中不能僵化地教条地对待它。

新 乡 医 学 院

2014—2015学年第一学期

马 克 思 主 义 基 本 原 理 概 论 考 试 卷 A)

题号

总分

合计人

分数

下列每题的选项中,有一项是符合题意的。请在答题卡上将所选项的字母涂黑。(每小题1分,共50分)

1、从古至今人们根本对立的世界观是( )

A、有神论与无神论 B、可知论与不可知论

C、**与唯意志论 D、唯物论与唯心论

2、解决精神与物质、思维与存在、主体与客体、人与自然对立统一关系的基础和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作用的基本途径是( )

A、物质 B、精神 C、自然界 D、实践

3、物质和物质形态的关系是( )

A、**与元素的关系 B、共性和个性的关系

C、整体和部分的关系 D、第一性和第二性的关系

4、相对主义诡辩论的错误在于否认( )

A、事物运动的客观性 B、事物运动的绝对性

C、事物的绝对静止 D、事物的相对静止

5、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对立的根本点是( )

A、对世界本原问题的不同回答 B、对意识能动性问题的不同回答

C、对运动是否是物质的根本属性的不同回答 D、对世界的本原是一个还是两个的不同回答

6、辩证法和形而上学斗争的焦点在于是否承认( )

A、发展的观点 B、物质的观点

C、实践的观点 D、矛盾的观点

7、马克思主义以前的旧唯物主义都是“半截子唯物主义”,其含义是( )

A、世界观是唯物主义,方**是唯心主义 B、自然观是唯物主义,历史观是唯心主义

C、自然观是唯物主义,认识论是唯心主义 D、自然观是唯心主义,历史观是唯心主义

8、意识是“客观世界的主观映象”,是指( )

A、意识的内容是客观的,形式也是客观的

B、意识的内容是主观的,形式也是主观的

C、意识的内容是客观的,形式是主观的

D、意识的内容是主观的,形式是客观的

9、物质的唯一特性是( )

A、客观实在性 B、运动

C、时间和空间 D、同一性

10、“人不能两次踏入同一条河流”是( )的命题

A、辩证法 B、形而上学

C、唯心主义 D、相对主义

11、“物、物质无非是各种物的总和,而这个概念就是从这个总和中抽象出来的”,这说明哲学上的物质概念和自然科学上物质具体形态的概念是( )

A、绝对和相对的关系 B、有条件和无条件的关系

C、共性和个性的关系 D、有限和无限的关系

12、世界统一于( )

A、 存在 B、 精神 C、 感觉 D、物质

13、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 )

A、实践 B、物质 C、运动 D、前进

14、“观念的东西不外是移入人的头脑并在人的头脑中改造过的物质的东西而已。”这是( )

A、唯心主义的观点 B、旧唯物主义的观点

C、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 D、庸俗唯物主义的观点

15、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是( )

A、唯物的观点和辩证的观点 B、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观点

C、联系的观点和整体的观点 D、联系的观点和发展的观点

16、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是( )

A、新事物是不可战胜的规律 B、对立统一规律

C、质量互变规律 D、否定之否定规律

18、“如果偶然性不起任何作用的话,那么世界历史就会带着非常神秘的性质”这一哲学论断体现了( )。

A 、必然性比偶然性重要 B、偶然性比必然性重要

C 、偶然性对事物发展的重要作用 D、必然性对事物发展的重要作用

18、人类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是( )

A、人与自然界的矛盾 B、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矛盾

C、社会基本矛盾 D、人与人的矛盾

19、无产阶级政**的根本观点是( )

A、阶级观点 B、群众观点 C、领袖观点 D、劳动观点

20、恩格斯:“社会一旦有技术上的需要,这种需要就会比十所大学更能把科学推向前进”这句话反映了什么哲学道理?

( )

A、实践产生了认识的需要 B、实践为认识提供了可能

C、实践是检验认识是否正确的标准 D、实践使认识得以发展

21、马克思主义认识论所讲的客体 ( )

A、客体就是客观 B、客体一定是物,而不能是人

C、客体在一定的条件下可以是人,也可以是物 D、客体一定是人,而不能是物

22、康德认为:“知识是人本身所固有的认识能力,并**于经验”这种观点是

( )

A、辩证唯物主义反映论 B、客观唯心主义先验论

C、旧唯物主义反映论 D、主观唯心主义先验论23、关于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和旧唯物主义认识论的区别,正确的说法是( )

A、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是可知论 ,而旧唯物主义是不可知论

B、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是反映论,而旧唯物主义是先验论

C、辩证唯物主义把实践和辩证法引入认识论,而旧唯物主义则不然

D、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是被动反映论,而旧唯物主义是能动反映论

24、我们通过我们的感官感知苹果,获得的是苹果=红!+甜!+硬!…的整体形象,

这就是( )

A、苹果的感觉 B、苹果的知觉

C、苹果的概念 D、苹果的表象

25、**说:“感觉到的东西,我们往往不能立刻理解它,只有理解了的东西才能更深刻地感觉它”这句话体现了什么哲学道理?( )

A、感性认识有待于发展为理性认识 B、理性认识比感性认识更为重要

C、感性认识是不可靠的,理性认识才是真正的知识 D、感性认识比理性认识更为重要

26、在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过程中曾脱离基本国情,出现跑步进入**的错误认识,这种错误的认识从马克思主义认识论来看,是犯了什么错误?( )

A、主观与客观的具体的统一 B、“右的错误”

C、“左的错误” D、主观与客观历史的统一

27、在中世纪,伽利略因坚持哥白尼的日心说而遭到教会的迫害,300年后的1989年罗马教皇不得不为此**公开表达道歉。这说明 ( )

A、真理具有相对性 B、真理具有不确定性

C、真理具有绝对性 D、谬误在一定的条件下可以转化为真理

28、药物对于健康人没有直接的价值,而对于病人则具有直接的价值,这种现象表现了价值的什么特性?( )

A、客观性 B、主体性

C、社会历史性

D、**性

29、人类对圆周率的认识经历了一个过程,三国时代数学家刘幑计算圆周率是3.1416,南北朝时期的祖冲之计算圆周率是3.1415926—–3.1415927,现代计算机计算出的圆周率的位数达到数千位,这个认识过程说明了 ( )

A、真理不一定是正确的认识 B、真理在一定的条件下可以转化为谬误

C、真理不一定具有一元性 D、真理不断地由相对向绝对转化

30、价值是凝结在商品中的( )

A、一般人类劳动 B、潜在人类劳动 C、具体人类劳动 D、流动人类劳动

31、形成商品价值的劳动是( )

A、抽象劳动 B、具体劳动 C、活劳动 D、物化劳动

32、理解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枢纽是马克思的( )

A.劳动价值论 B、剩余价值论

C、价值及其价值规律的理论 D、生产商品的劳动二重性学说

33、两种不同的商品可以按一定比例相互交换的原因在于( )

A、有不同的使用价值 B、对人们有共同的效用

C、都凝结了一般人类劳动 D、都是具体劳动的产物

34、如果部门劳动生产率下降,同一劳动在单位时间内创造的( )

A、使用价值量减少,单位产品的价值量增加B、使用价值量减少,单位产品的价值量减少

C、价值量增加,单位产品的价值量增加 D、价值量减少,单位产品的价值量减少

35、商品的二因素是对立统一的,这对矛盾的解决有赖于( )

A、劳动生产率的不断提高 B、商品物质实体的灭失

C、商品交换的实现 D、货币的出现并充当交换的媒介

36、价值作为商品的本质属性,体现着( )

A、商品生产者之间交换劳动的社会经济关系 B、商品的交换价值

C、商品的使用价值 D、商品的自然属性

37、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商品价值量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成正比 B、商品价值量与社会劳动生产率成反比

C、商品价值量与个别劳动生产率无关 D、商品价值量与个别劳动时间有关

38、价值规律对社会经济生活调节作用的实现形式是( )

A、市场价格围绕生产成本上下波动 B、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与个别劳动时间的矛盾运动

C、价格依据市场供求变化围绕价值波动 D、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矛盾运动

39、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实质是( )

A、生产过剩的危机 B、生产不足的危机

C、生产相对过剩的危机 D、生产绝对过剩的危机

40、马克思指出:“生产剩余价值或**,是这个生产方式的绝对规律。”这表明:资本主义的基本经济规律是( )

A、价值规律 B、剩余价值规律 C、劳动力成为商品规律 D、部门之间竞争规律

41、最鲜明体现资本主义国家实质的国家职能是( )

A、政治职能 B、经济职能 C、社会职能 D、对外交往职能

42、价值规律在商品生产领域具体表现为( )A、价值量决定规律   B、价值实现规律  C、价值变动规律  D、剩余价值规律

43、垄断与竞争的关系是( )

A、垄断消灭了竞争 B、垄断缓和了竞争 C、垄断与竞争并存,使竞争更加激烈

D、垄断取代了竞争

44、跨国公司是( )

A、发达国家共同出资建立的 B、是由一国或一国的垄断组织为主建立起来的;

C、是多国垄断组织的联盟 D、有关国际经济组织投资建立的

45、在垄断资本主义阶段,占垄断地位的资本是( )

A、工业资本 B、银行资本 C、金融资本 D、产业资本

46、经济全球化发展的客观基础是( )

A、生产和资本的国际化 B、社会分工 C、科学技术革命 D、国际互联网

47、科学社会主义的直接理论来源是( )

A、空想社会主义的学说 B、空想平均主义的学说C、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

D、19世纪三大空想社会主义

48、社会主义各个阶段的划分依据最终应以 ( )

A、生产力的发展为标准 B、生产关系为标准 C、生产资料的公有制程度为标准

D、以阶级斗争为标准

49、社会主义的根本目的在于( )

A、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B、建立无产阶级**

C、巩固共产**的领导D、**资产阶级的反抗

50、无产阶级政**的组织原则是( )

A、集体领导 B、理论联系实际C、实事求是D、民主集中制

1-5 DDBDA; 6-10 DBCAA ; 11 -15 CDACD ;

16 – 20 BCCBA;21 -25 CDCBA ; 26 -30CCBDA;

31 -35AACAC ; 36 -40 ADACB;41-45 AACBC;

46 -50ADAAD

二、下列每题的选项中,至少有一项是符合题意的。请在答题卡上将所选的字母涂黑。少选、多选、错选,该题不得分。(每小题2分,共10分)

51、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不可分割的主要组成部分是( ACD

A、马克思主义哲学 B、空想社会主义 C、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 D、科学社会主义

52、马克思主义认识论认为,认识的主体与客体之间的关系包括:ABC

A、实践关系   B、认识关系 C、价值关系 D、主从关系

53、马克思主义的物质观包括( ABCD

A、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 B、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和存在方式

C、物质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 D、时间和空间是物质运动的存在形式

54、下列说**确的是( ABD

A、劳动生产率与使用价值量成正比

B、劳动生产率与单位产品的价值量成反比

C、劳动生产率与单位时间创造的价值总量有关

D、劳动生产率与单位时间创造的价值总量无关

55、战后以来,对世界经济和国际经济秩序产生较大影响的国际经济经组织主要有( BCD )

A、海牙国际** B、国际货币基金组织 C、世界银行 D、世界贸易组织

51 ACD; 52 ABC ; 53ABCD; 54 ABD; 55 BCD

三、问答题:(每小题5分,共20分)

1、牛顿力学作为真理,它的绝对性和相对性分别是什么?(5分)

2、简述罗斯福新政对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影响。(5分)

3、什么是价值规律,价值规律的基本内容和客观要求是什么,价值规律对社会经济生活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对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有什么指导意义?(10分)

3.什么是价值规律,价值规律的基本内容和客观要求是什么,价值规律对社会经济生活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对搞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有什么指导意义?(10分)

价值规律是商品经济的基本规律,决定着商品生产,决定着商品交换,是决定商品经济全过程的客观规律。(3分)价值规律的基本内容和客观要求有两个方面,即:在商品生产过程中,商品的价值量是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在商品交换过程中,应以价值量为基础,实行等价交换。(3分)价值规律对社会经济生活的影响主要有三个方面:通过市场机制自发调节社会经济资源在各个生产部门的配置,但对社会经济生活的调节具有事后性、盲目性的缺陷,极易导致资源浪费、甚至生产部门间比例失调,甚至爆发经济危机;自发**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但容易导致技术垄断的发生;自发调节社会收入分配,通过优胜劣汰,一方面提高了整个社会的劳动生产率和经济效益,另一方面极易导致两极分化。(2分)作为从事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的主体,必须充分尊重价值规律在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中的客观要求要求(价值量决定规律和价值实现规律);作为**,应当充分发挥价值规律在配置社会经济资源中的基础性、决定性作用,同时又要发挥**宏观调控的职能,把这两个方面结合起来,才能保证市场经济健康发展,保证经济社会和谐发展。(2分)

新 乡 医 学 院

2015—2016学年第一学期

马 克 思 主 义 基 本 原 理 概 论 考 试 卷 A)

题号

总分

合计人

分数

下列每题的选项中,有一项是符合题意的。请在答题卡上将所选项的字母涂黑。(每小题1分,共50分)

1、对于什么是马克思主义的问题,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去理解。从它的阶级属性来讲,马克思主义是( )

A、由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并由其后各个时代、各个民族的马克思主义者不断丰富和发展的观点和学说的体系。

B、无产阶级争取自由解放和整个人类解放的科学理论,是关于无产阶级斗争的性质、目的和解放条件的学说。

C、无产阶级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是关于自然、社会和思维发展普遍规律的学说,是资本主义发展和转变为社会主义以及社会主义和**发展普遍规律的学说。

D、关于人类的最普遍规律的科学。

2、自然界只是观念的“外化”,它在时间上不能发展,只是在空间中展现自己的多样性。这一观点是( )

A、客观唯心主义 B、主观唯心主义 C、形而上学 D、唯心主义又是形而上学

3、物质和物质范畴的关系是( )

A、**与元素的关系 B、共性和个性的关系

C、整体和部分的关系 D、第一性和第二性的关系

4、从动物心里发展到人的意识的决定性环节是( )

A、社会的产生 B、手脚分工

C、生产劳动 D、语言的产生

5、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对立的根本点是( )

A、对世界本原问题的不同回答 B、对意识能动性问题的不同回答

C、对运动是否是物质的根本属性的不同回答 D、对世界的本原是一个还是两个的不同回答

6、辩证法和形而上学斗争的焦点在于是否承认( )

A、发展的观点 B、物质的观点

C、实践的观点 D、矛盾的观点

7、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 )

A、实践的 B、存在的

C、感性的 D、精神的

8、唯物辩证法总的特征是( )

A、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对物质具有反作用

B、联系的观点和发展的观点

C、实践第一的观点

D、对立统一的观点

9、列宁对辩证唯物主义物质范畴的定义是通过( )

A、物质和意识的关系界定的 B、一般和个别的关系界定的

C、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关系界定的 D、主体和客体的关系界定的

10、“人不能两次踏入同一条河流”是( )的命题

A、辩证法 B、形而上学

C、唯心主义 D、相对主义

11、在对现存事物肯定的理解中同时包含着对现存事物的否定的理解,即对现存事物必然灭亡的理解。这是一种( )

A、形而上学的观点 B、唯物辩证法的观点

C、相对主义的观点 D、庸俗进化论的观点

12、是就是,不是就不是,除此之外,都是鬼话。这是( )

A、 辩证法的观点 B、形而上学的观点

C、 肯定的观点 D、否定的观点

13、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在这里,孔子“和”的思维( )

A、体现了同一性和斗争性相结合的辩证思维

B、割裂了同一性和斗争性辩证关系的形而上学的思维

C、体现了朴素的唯物主义思想

D、体现了其唯心主义世界观

14、“观念的东西不外是移入人的头脑并在人的头脑中改造过的物质的东西而已。”这是( )

A、唯心主义的观点 B、旧唯物主义的观点

C、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 D、庸俗唯物主义的观点

15、人们以一定的思想、观念为指导,通过实践把“观念地存在着”的模型、蓝图实现出来,变为客观现实。这说明了:( )

A、人的意识可以创造客观世界 B、人的意识规定了客观规律

C、人的意识具有指导实践改造客观世界的作用 D、人的意识依赖于物质世界

16、揭示事物普遍联系的本质和永恒发展动力的规律是( )

A、新事物是不可战胜的规律 B、对立统一规律

C、质量互变规律 D、否定之否定规律

19、人的本质属性在于:( )

A 、自然属性 B、社会属性

C 、精神属性 D、阶级属性

18、人类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是( )

A、人与自然界的矛盾 B、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矛盾

C、社会基本矛盾 D、人与人的矛盾

19、社会意识相对**性的最重要、最突出的表现是( )

A、社会意识的历史继承性 B、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反作用 C、社会意识的发展与社会存在的发展的不平衡性 D、社会意识与经济水平发展水平的不平衡性

20、马克思说:“蜜蜂建造的蜂房使人间的许多建筑师感到惭愧,但是它在本质上只是一种本能活动,即使是最蹩脚的建筑师,从一开始就比最灵巧的蜜蜂高明的地方,是他在用蜂蜡建筑蜂房之前,已经在自己的头脑中把它建成了”这句话反映了什么哲学原理?( )

A、实践具有直接现实性 B、实践具有自觉能动性

C、实践具有社会性 D、实践具有历史性

21、在主客体关系中“客体满足主体需要的关系”是指 ( )

A、价值关系 B、现实关系

C、实践关系 D、认识关系

22、“要想知道梨子的味道,必须亲口尝一尝”这句话反映了什么哲学原理?( )

A、实践是认识的目的 B、实践锻炼人的认识能力

C、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D、实践提供了认识工具23、孟子认为“不虑而知,不学而能”这种观点是( )

A、辩证唯物主义反映论 B、主观唯心主义先验论

C、旧唯物主义反映论 D、客观唯心主义先验论

24、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与旧唯物主义认识论的根本区别在于( )

A、认识论是否引进实践和辩证法 B、认识论是否是反映论

C、认识论是否是先验论 D、认识论是否是可知论

25、从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来看,人们头脑中的“鬼神观念”是( )

A、人的头脑中主观自生的 B、人脑对鬼神的虚幻反映

C、不能在人世间找到它的客观来源 D、人的认识能动性的体现

26、我们通过我们的感官感知苹果,获得“苹果是红色的”的认识是( )

A、感觉 B、知觉 C、判断 D、概念

27、据说牛顿曾坐在苹果树下,熟透的苹果落下来砸到了牛顿的脑袋上,促使牛顿思考为什么苹果熟了要落地,从而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这个故事反映什么哲学原理 ( )

A、感性认识是理性认识的基础 B、感性认识依赖于理性认识

C、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相互渗透 D、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相互包含

28、如果取得正确的理论,只是把它束之高阁并不实行,那么这种理论再好也没有意义。这说明( )

A、认识的真理性在实践中检验 B、正确的理论有时并没有太大的意义

C、认识世界的目的是改造世界

D、理论不一定能转化为改造世界的力量

29、意大利科学家乔尔丹诺·布鲁诺勇敢捍卫哥白尼的日心说,在1600年被罗马宗教裁判所活活烧**火刑,但罗马宗教裁判所却无法推翻真理“哥白尼的日心说”,这说明( )

A、真理具有绝对性 B、真理具有主观性

C、真理具有相对性 D、真理是因人而异的

30马克思指出:“如果物没有用,那么其中包含的劳动也就没有用,不能算作劳动,因此不形成价值。”这句话说明(  )

A、只要物是有用的,它就有价值  B、价值的存在以物的有用性为前提

C、价值的存在与物的有用性互为前提  D、物越是有用就越有价值

31、货币转化为资本的决定性条件是(  )

A、劳动产品成为商品  B、生产资料成为商品

C、劳动力成为商品  D、资本家手中集中了很多商品

32、商品的价值量由生产商品的必要劳动时间所决定,它是在(  )

A、同类商品的生产者之间的竞争实现的 B、不同商品的生产者之间的竞争中实现的

C、商品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的竞争中实现的 D、商品生产者与销售者之间的竞争中实现的

33、复杂劳动可以折合为倍加的简单劳动,这种折合比例(  )

A、参加交换的商品生产者自觉协商出来的 B、由经纪人规定并取得买卖双方同意的

C、在无数次交易中自发形成的  D、由社会职能部门自觉计算出来的

34、商品内在的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矛盾,其完备的外在表现形式是(  )

A、具体劳动与抽象劳动的对立  B、商品与货币之间的对立

C、私人劳动与社会劳动之间的对立  D、商品与商品之间的对立

35、货币的基本职能是(  )

A、价值手段与流通手段  B、支付手段与世界货币

C、储藏手段与支付手段  D、流通手段与储藏手段

36、在生产过程中劳动力商品所创造的新价值是(  )

A、剩余价值  B、商品价值  C、劳动力自身价值  D、剩余价值和劳动力价值之和

37、从整个社会来讲,在不延长工作日且实际工资还有所提高的情况下(  )

A、工人所受剥削就会有所减轻   B、剩余价值率仍会提高

C、资本家攫取的剩余价值量不会增加  D、剩余价值量不会增加

38、剩余价值转化为利润掩盖了资本主义剥削关系的实质,是因为(  )

A、剩余价值被视为不变资本的产物   B、剩余价值被视为所费资本的产物

C、剩余价值被视为全部预付资本的产物  D、剩余价值被视为超过**格的部分

39、平均利润形成后,商品价格上下波动围绕的中心是(  )

A、**格   B、生产价格

C、同一部门商品的平均价格  D、同一部门商品的平均成本

40、货币资本循环的公式是(  )

A、G – W…P…W´- G´  B、G – W – G´  C、W – G – W  D、G – G´

41、垄断资本主义阶段占统治地位的金融资本是(  )

A、私人资本与国家垄断资本融合而成的资本 B、各银行资本融合而成的资本

C、银行垄断资本与工业垄断资本相融合而成的资本D、银行资本加上工业资本的混合物

42、研究社会资本再生产的核心问题是(  )

A、资本积累的实质问题   B、资本运动的形式问题

C、社会总产品的实现问题  D、剩余价值的产生问题

43、纺织厂的资本家购买了棉花是作为(  )

A、流动资本  B、固定资本  C、可变资本  D、剩余资本

44、相对剩余价值生产是作为各个资本家追求超额剩余价值的结果而实现的。这表明了(  )

A、超额剩余价值的源泉是雇佣工人创造的剩余价值

B、超额剩余价值与相对剩余价值的关系

C、相对剩余价值生产就是靠增加雇佣工人数量来进行的

D、商品个别价值与社会价值的差额关系

45、当前资本主义国际垄断组织的主要形式是(  )

A、国际卡特尔  B、国际康采恩  C、混合联合公司  D、跨国公司

46、经济全球化发展的客观基础是( )

A、生产和资本的国际化 B、社会分工 C、科学技术革命 D、国际互联网

47、任何真理都是在一定条件下对客观事物一定程度、一定层次的正确反映,这是指 ( )

A、真理的相对性 B、真理的绝对性C、真理的一元性 D、真理的客观性

48、人类对原子的认识,从古希腊德谟克利特的原子学说到近代道尔顿的原子论,发展为现代原子结构理论,这个认识过程说明了( )

A、真理一定是正确的认识 B、真理在一定的条件下可以转化为谬误

C、真理具有一元性 D、真理不断地由相对向绝对转化

49、牛顿力学作为真理,它的适用范围是宏观低速运动物体,超越了这个范围,牛顿力学就转化为谬误,这说明( )

A、真理和谬误没有原则的界限 B、真理和谬误在一定的条件下相互转化

C、真理和谬误不是对立的 D、真理和谬误不可能相互转化

50、实践作为检验真理的标准,既有相对性又有绝对性,实践标准之所以具有相对性,原因在于( )

A、真理不一定是正确的认识 B、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C、实践是具体的、历史的,总具有一定的局限性

D、实践最终一定能检验认识是否具有真理性

二、下列每题的选项中,至少有一项是符合题意的。请在答题卡上将所选的字母涂黑。少选、多选、错选,该题不得分。(每小题2分,共10分)

51、下列现象属于物质的是( )BCD

A、计划、方案 B、水中月 镜中花

C、阶级斗争 D、实践活动

52、古语说:“祸兮福所依,福兮祸所伏”,“祸福相因”。这说明祸与福这一对矛盾是 :( ABCD;

A、相互依存的 B、相互转化的

C、相互贯通的 D、相互包含的

53、从感性认识向理性认识飞跃需要的条件( ABCD )

A、拥有十分丰富的感性材料   B、拥有合乎实际的感性材料

C、用辩证思维方法分析和整理感性材料 D、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

54、社会资本简单再生产的条件是(  AB )

A、Ⅰ部类内部交换Ⅰ(c+v+m) B、Ⅱ部类内部交换Ⅱ(c+v+m)

C、Ⅰ部类内部交换Ⅰ(c+v+m) D、Ⅱ部类内部交换Ⅱ(c+v+m)

55、资本输出的形式主要有(  ABCD )

A、借贷资本输出 B、商品资本输出

C、生产资本输出 D、私人资本输出

三、论述题:(每小题5分,共20分)

1、试述马克思主义物质概念的定义及其重要意义是什么。

2、试述价值评价的特点及其功能。

3、试述利润率的计算公式及影响利润率的因素。

4、张三:“世界上没有绝对的东西。”李四:“你这句话本身就是绝对的,所以,世界上有绝对的东西。”你是如何评价张三和李四观点的,谈谈你对绝对和相对的理解?

三 、论述题

1、试述马克思主义物质概念的定义及其重要意义。(5分)

物质的定义:物质是不依赖于人的意识**存在并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2分)

重要意义: 第一,坚持了客观实在性原则,坚持了唯物主义

基本原则,同唯心主义、二元论划清了界限。(1分)第二,坚持了辩证唯物主义反映论和可知论,同不可知论划清了界限。(1分)第三,体现了唯物论和辩证法 、唯物主义自然观和历史观的统一,为彻底的唯物主义奠定了理论基础。(1分 )

2.试述价值评价的特点及其功能。(5分)

价值评价的特点:价值评价是以主客体的价值关系作为评价对象(1分)评价结果与评价主体有直接关系,是依主体的特点而转移的。(不同的主体对同一价值关系的评价是不同的)(1分)评价结果正确与否依赖于相关的知识(即了解主体的需要以及客体具有什么样的属性)(1分)

价值评价的功能是:激励、制约、导向的作用。

1、 利润率计算公式: P’=m/k=m/c+v (2分)

2、 利润率的影响因素:①剩余价值率带来正比例影响(1分);②资本有机构成带来反比例影响(1分);③资本周转速度带来正比例影响(1分)。

4.你是如何评价张三和李四观点的,谈谈你对绝对和相对的关系?(5分)

张三和李四的观点割裂了绝对和相对的辩证关系,犯了片面性的形而上学的错误。(1分)

绝对和相对是任何事物都具有的两种相反的基本属性,而不是两种不同的具体事物,任何事物都是二者的统一(1分)。绝对即事物的无条件、无限、永恒的属性,相对即事物有条件、有限、暂时的属性。(1分)二者是辩证统一,是相互依存、相互包含的,不包含绝对的相对和不包含相对的绝对都是不存在的。(1分)。绝对存在于相对之中,并通过相对表现出来。(1分)。

拓展知识:

马概自考真题

**近代史学纲要

统招专升本 免费一对一报考指导、院校选择、专业规划,赠送全套专升本考试资料
专业老师为您指导统招专升本 帮您规划如何报名、选择院校、专业规划、保证100%拿证,现在预约即可获赠一整套专升本考试资料
请在浏览器中启用 JavaScript 来完成此表单。
填写您当前所在的省份

原创文章,作者:名品学习小编,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mingpinfang.com/5470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