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宁在职学历怎么提升(洛阳学历提升)

洛宁在职学历怎么提升(洛阳学历提升)洛西书院古今谈洛宁县地处豫西山区,山青水秀,有仓颉造字、伶伦制管等文化渊源,又有诸多仰韶文化遗址,堪称民族文化发祥地之一。洛宁的教育也起源较早,据有关资料显示,洛宁办学始于汉,但是,历史虽久,发展甚缓。元世祖时,县名定名永宁,县治设在如今老城。元惠宗至元元年(1335),翰林学士薛友谅,承其父薛玄之志,把位于县城东北隅的祖居故宅捐献,创建为书院。作为“萃学校之英华而栽培陶淑之地”,县主簿完颜光祖拨给费用资助。“其事闻于上,惠宗敕赐院额为《洛西书院》”。书院“置山长以执教事”,成为洛宁特有的教育机构。洛西书院是文人学士聚议会文、研修学业之地,也是当时科举考试的

洛宁在职学历怎么提升(洛阳学历提升)

洛西书院古今谈

洛宁县地处豫西山区,山青水秀,有仓颉造字、伶伦制管等文化渊源,又有诸多仰韶文化遗址,堪称民族文化发祥地之一。洛宁的教育也起源较早,据有关资料显示,洛宁办学始于汉,但是,历史虽久,发展甚缓。

元世祖时,县名定名永宁,县治设在如今老城。元惠宗至元元年(1335),翰林学士薛友谅,承其父薛玄之志,把位于县城东北隅的祖居故宅捐献,创建为书院。作为“萃学校之英华而栽培陶淑之地”,县主簿完颜**拨给费用资助。“其事闻于上,惠宗敕赐院额为《洛西书院》”。书院“置山长以执教事”,成为洛宁特有的教育机构。

洛西书院是文人学士聚议会文、研修学业之地,也是当时科举考试的童试场所。院内清静幽雅,文人学士研修学习的内容是儒家经典“四书五经”。

洛西书院奉祀多位儒家先贤,昌明正学。主院“燕居堂”正殿奉祀孔圣,以颜回、曾参、子思、孟轲为四配,左为“五贤祠”,祀文潞公、司马温公、程明道、伊川、邵康节五先生。右设“二妙祠”,祀书院开创者薛玄、薛友谅父子。

几十年后, 到明宣德三年(1428),河南佥事刘咸巡视永宁,见书院院舍破损,就拨给银两,予以修缮。宣德四年(1429)开始,书院学员学习内容除了学习儒家经典,也开始兼习算术。

经过百年时代洗礼,到了明朝正统年间,洛西书院房舍虽经修缮,多已破旧不堪,山西石州人于渊出任永宁知县后,于景泰二年(1451),又重修洛西书院。正中主院仍祀孔圣,同时,“迁五贤二妙列于东西二庑”,加祀十位历代文化先哲位于东西二房。院舍仿宫殿建筑,书院面貌焕然一新,房屋整齐,秩序井然。

洛西书院在洛宁文化教育上的作用非常显著, 据后来永宁知县单履咸《重修洛西书院碑记》记载:“其时,永文献甲于中州,则书院之所培植也”。

洛西书院自薛友谅首创后,几经风雨,屡次修葺,始终屹立于县城。但到了明朝末年,闯王攻陷洛宁,书院校舍“毁于兵火”。从此,书院“人文中落,远不逮昔”。

清朝时期,乾隆12年(1747),知县单履咸聚乡贤商议,再次重建洛西书院,发《劝修洛西书院疏》,并且“首捐百金,为士民倡”。在他的带领下,“维时邑人若士若农若商若贾,无不欣然好施”。“自四月至七月而登名入册者,已至二千余金”。四月开始动工修建,加祀完颜**、于渊等有功于书院者。增设山长住室三楹,诸生住室各三,厨灶器用毕具。大功告峻之时,单县令奉命调任淮宁。后来,知县余廷璋到任,视察洛西书院时,发现“仰观栋榱,未经丹垩,俯视地址,未补砖石,询其院长俸金、从游膏火,皆未就理也。”于是,催收拖欠,付诸盐当取息,“为书院师弟之费,一切器具胥备,罔有缺失”。并“择选名师,拣试俊才”任教。书院设山长(院长)、襄里(副院长)、提调(教务)、斋长(训育)各一人管理。各职均由地方举荐品学兼优者担任。在书院学习的人,都是秀才及民间俊秀或官员之子。提倡教育“上报君恩,下立人品,学为忠君”。学制不限。书院的经费由学生负担,凡进入洛西书院读书者,每年交纳学银一两六钱。学规极严,**或背书生疏,轻则罚跪,重则戒尺打手。

据清朝道 光元年(1821)“洛西书院校产碑”记载,书院共存当本银820两,每年息银135两6钱。共有学田11顷22亩7分。全部作为书院经费。

到了清朝光绪27年(1901),国家废科举,停书院,开办学堂。光绪30年(1904),洛西书院更名为“县立第一高小学堂”。学堂曾开设过“师范讲习所”,共毕业两班学生。光绪31年(1905),由马吉甫担任校长,学制定为五年,教职员四人,学生60名(一说40名)。洛西书院教育进入新的阶段。

知县余廷璋在《重修洛西书院碑记》中说:“教育久则英奇出,陶淑深则贤良多”,从1335年洛西书院创建,到辛亥革命前,在元、明、清三代五百多年间,洛西书院的确是洛宁的教育先河,人文渊薮,培养了大量儒生官吏,主要如:元朝行省参政蔡子英、明朝工部尚书宋礼,清朝四川巡抚张论,兵部尚书张鼎延,長沙道锁青缙,总兵程福亮等,他们都是从书院考中秀才,逐步成为政坛**的。

辛亥革命后,民国二年(1912),洛西书院更名为“第一高等小学校”。教材改为统用国语、算术。四年后,毕业学生128名。1915年,校名改称“国民学校”。1916年,学校附设妇女识字班,进行成考扫盲。其时,学校经费以学杂费为主,地方及社会资助为辅。每生每期收10-20元。1916年,改为实物,每生小麦100斤。民国时期,奉行的教育方针是“注重道德、实利、尚武,以道德为经,实利尚武为纬”,将“忠孝仁爱、信义和平”作为教育学生的信条。1917年,洛宁县内先后创办5所高等小学,洛西书院为“第一高等小学校”,学制为初小三年,高小三年。到1919年,学校响应“五四运动”,开展新文化教育。到了民国十六年(1927),学校学制改为初小四年,高小二年,这一学制一直使用到解放后的1950年。

1928年,第一高等小学改为县办高级小学,名称为“县立一小”,教师8人,学生300名。执行**颁发的《学校管理规程》规定:“考试成绩两门不及格者,应予留级”。学生不服训育,违犯校规,轻则施以体罚,重则开除学籍,非确实悔改保证者,禁入他校。1932年,在学校前院成立“民众教育馆”(后移至祖师阁)。1934年,学校建立“童子军”,增设军事课,统一服装进行军训。民国时期,学校设校长、教导主任、训育主任、事务和儿童(童子军)组织,有校工负责作息和供水。

抗战爆发后,1944年,日寇烧毁学校学生宿舍12间。后来,学校举办“义务教师训练班”和“政治工作人员训练班”两期,参加160余人,旨在为学校和国民义勇总队培训骨干。1938年七月,**共产**洛宁县组织取得县局同意,在县立一小举办师训班,训期一个月,参加百余人。在师训班上,**组织发展了李江潮等一批**。这批学员后来多数被分配到农村小学任教,使我**占领了部分教育阵地。

这一时期,在洛西书院院址上新兴的学校,培养了一批重要干部。如:李翔梧、温旭阳、贺崇升、曲乃生、彭仲韬、曲书城、李俊甫、李瑜如等。

1949年建国后,国家制定新的教育方针:“教育为工农服务,为生产服务,让学生成为爱祖国、爱**、健康活泼、勤劳勇敢、诚实俭朴的一代新人”。当时的学校,除了课堂教学,还受**之命,成立宣传队,排练《白毛女》、《赤叶河》等剧目,配合土改,到乡里巡迴演出。

1950年,洛西书院所在学校改名为“城关完小”。1951年9月,学校建“少年儿童队”。1952年,学校购置两班桌凳,开始使用省编教材。增加了历史、地理、格致(自然)、图画、体**课程。学生成绩使用“百分制”,学习年限为“五年一贯制”,不再分初高小。同年,国家颁布《小学生守则》。1953年,“少年儿童队”更名为“少年先锋队”。后来学校又恢复成六年学制,各年级又分上下期。1955年3月国家启用新币,兑换以前“壹萬圆、壹仟圆、壹百圆”为“1元、1角、1分”。学校收费采用新币。执行**颁发的杂费标准:小学一、二年级每期每生1一2元,三、四年级每期1.5一2.5元,五、六年级3元。1956年,学校改为“洛宁师范附属小学”,新建会议室七间、教师住室八间。在国家教育方针指导下,教育很快发展起来。

1958年,在国家开展的整风反右运动中,学校许多教师被划成右派,被开除或下放。1961年,国家提出“我们的教育方针,应该使受教育者在德育、智育、体育几方面都得到发展,成为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一直指导着教育发展。

1966年,文化大革命开始,学校改称“红卫小学”。10月,学校学生成立**、红小兵组织。学生走向社会“破四旧、立四新”,外出串联闹革命。学校课堂教学陷入低谷,教学设施也受到一定程度破坏。直至1968年2月,学校提出“复课闹革命”,“贫宣队”进驻学校。**中,学校一切权力归贫宣队,砸烂旧制度。教师“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这一年,学校办成“带帽中学”,加设两年制中学班。

随着洛宁县城的扩建,政治经济中心的西迁,位于老县城的学校属性也从县办变成民办,失去了先前的光环。1969年,学校改称“东关小学”。

1970年,学校又改学制为小学五年。1971年,教育界批“智育第一”。1974年,“唐河马振扶**”发生,开始批“师道尊严”。新的教学氛围中,学校教育在探索中前进。

1977年10月,国家恢复**,学校曾作为首次恢复**后的考场。1979年2月,右派**,部分教职工恢复了工作。

改革开放后,国家提出“教育面向世界、面向未来”,重新颁布“三好”标准:“思想好、学习好、身体好”。学生处分改为:警告、记过、留校察看、开除学籍四种。学校开始使用全国通用教材。1979年以后,学费由学校自定。1981年后,学校不再开除学生。

1981年9月,洛西书院院址上的学校分为“东关中学”和“东关小学”两部分。小学占用洛西书院旧址南半部分,中学占用北半部分。1984年9月10日,国家建立教师节,提倡尊师重教。这一年,小学再建教师宿舍八间。1988年东关小学规模已扩大到14班,学生624名,教职工31人。中学部分也有十多个班。学费为每期每生10至15元。

这一阶段,洛西书院旧址上的东关小学和东关中学,校舍从古庙堂学院开始,历经变乱,屡遭破坏,虽经几次修缮与扩建,到解放初期,基本上仍是老颜旧貌。当时有人戏称“清朝的房子,民国的桌子,坐着现代的孩子”,桌凳缺乏时,学生还要自带桌凳。部分教室窗户破烂。1990年,王东岳、王云汉等老校友响应国家“集资办学”号召,成立“校董委员会”,集资建起一座两层八个教室的教学楼。同时,为集资方便,经上级批准将校名改为“东城小学”,一直使用至今。

洛宁现代许多优秀干部、名人,都曾在这所学校接受启蒙教育。郭乃斌、徐虎林,陈腾云、公常钦、谭大柱、梅同筠、蒋留计、崔文亮、马鹏俊等。以及如今在职的青年干部和一部分大学生都曾就读于该校。

1990年后,**斥巨资先后在洛西书院旧址上建起了七座三层教学楼,配置学生桌凳和教学仪器,实行中小学九年义务免费教育。学校仪器室、图书室、实验室、多媒体教室,以及学生宿舍,一应俱全,校园美化,教师学历大幅提高,学校已成为标准化学校。外来务工人员子女不断涌入,学校规模不断扩大,中小学在校学生已达两千多人。学生坐在明亮的教室学习。洛宁办学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没有现在的教学条件优秀,2020年,中小学又重新收归县办,学校教育开始步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新阶段。

洛西书院自古及今,由书院到学校,由盛转衰,又由衰转盛,历经沧桑,反复更新,为洛宁、为国家、为地方培养了大批人才,堪称洛宁人才的摇篮,文化的先河,教育的滥觞。洛西书院的发展史,可以说是洛宁教育的缩影,在洛宁教育史上,是浓墨重彩的一笔。

(参考文献:民国六年《洛宁县志》、《洛宁县东城小学校志》)

作者简介:金玉国,男,县城人,大专学历,1945年生,中学高级教师,洛宁县"教坛明星",曾在《洛阳日报》发表《特殊考场》等,《我的老师》获洛阳日报征文二等奖。

洛宁在职学历怎么提升(洛阳学历提升)

洛西书院古今谈

洛宁县地处豫西山区,山青水秀,有仓颉造字、伶伦制管等文化渊源,又有诸多仰韶文化遗址,堪称民族文化发祥地之一。洛宁的教育也起源较早,据有关资料显示,洛宁办学始于汉,但是,历史虽久,发展甚缓。

元世祖时,县名定名永宁,县治设在如今老城。元惠宗至元元年(1335),翰林学士薛友谅,承其父薛玄之志,把位于县城东北隅的祖居故宅捐献,创建为书院。作为“萃学校之英华而栽培陶淑之地”,县主簿完颜**拨给费用资助。“其事闻于上,惠宗敕赐院额为《洛西书院》”。书院“置山长以执教事”,成为洛宁特有的教育机构。

洛西书院是文人学士聚议会文、研修学业之地,也是当时科举考试的童试场所。院内清静幽雅,文人学士研修学习的内容是儒家经典“四书五经”。

洛西书院奉祀多位儒家先贤,昌明正学。主院“燕居堂”正殿奉祀孔圣,以颜回、曾参、子思、孟轲为四配,左为“五贤祠”,祀文潞公、司马温公、程明道、伊川、邵康节五先生。右设“二妙祠”,祀书院开创者薛玄、薛友谅父子。

几十年后, 到明宣德三年(1428),河南佥事刘咸巡视永宁,见书院院舍破损,就拨给银两,予以修缮。宣德四年(1429)开始,书院学员学习内容除了学习儒家经典,也开始兼习算术。

经过百年时代洗礼,到了明朝正统年间,洛西书院房舍虽经修缮,多已破旧不堪,山西石州人于渊出任永宁知县后,于景泰二年(1451),又重修洛西书院。正中主院仍祀孔圣,同时,“迁五贤二妙列于东西二庑”,加祀十位历代文化先哲位于东西二房。院舍仿宫殿建筑,书院面貌焕然一新,房屋整齐,秩序井然。

洛西书院在洛宁文化教育上的作用非常显著, 据后来永宁知县单履咸《重修洛西书院碑记》记载:“其时,永文献甲于中州,则书院之所培植也”。

洛西书院自薛友谅首创后,几经风雨,屡次修葺,始终屹立于县城。但到了明朝末年,闯王攻陷洛宁,书院校舍“毁于兵火”。从此,书院“人文中落,远不逮昔”。

清朝时期,乾隆12年(1747),知县单履咸聚乡贤商议,再次重建洛西书院,发《劝修洛西书院疏》,并且“首捐百金,为士民倡”。在他的带领下,“维时邑人若士若农若商若贾,无不欣然好施”。“自四月至七月而登名入册者,已至二千余金”。四月开始动工修建,加祀完颜**、于渊等有功于书院者。增设山长住室三楹,诸生住室各三,厨灶器用毕具。大功告峻之时,单县令奉命调任淮宁。后来,知县余廷璋到任,视察洛西书院时,发现“仰观栋榱,未经丹垩,俯视地址,未补砖石,询其院长俸金、从游膏火,皆未就理也。”于是,催收拖欠,付诸盐当取息,“为书院师弟之费,一切器具胥备,罔有缺失”。并“择选名师,拣试俊才”任教。书院设山长(院长)、襄里(副院长)、提调(教务)、斋长(训育)各一人管理。各职均由地方举荐品学兼优者担任。在书院学习的人,都是秀才及民间俊秀或官员之子。提倡教育“上报君恩,下立人品,学为忠君”。学制不限。书院的经费由学生负担,凡进入洛西书院读书者,每年交纳学银一两六钱。学规极严,**或背书生疏,轻则罚跪,重则戒尺打手。

据清朝道 光元年(1821)“洛西书院校产碑”记载,书院共存当本银820两,每年息银135两6钱。共有学田11顷22亩7分。全部作为书院经费。

到了清朝光绪27年(1901),国家废科举,停书院,开办学堂。光绪30年(1904),洛西书院更名为“县立第一高小学堂”。学堂曾开设过“师范讲习所”,共毕业两班学生。光绪31年(1905),由马吉甫担任校长,学制定为五年,教职员四人,学生60名(一说40名)。洛西书院教育进入新的阶段。

知县余廷璋在《重修洛西书院碑记》中说:“教育久则英奇出,陶淑深则贤良多”,从1335年洛西书院创建,到辛亥革命前,在元、明、清三代五百多年间,洛西书院的确是洛宁的教育先河,人文渊薮,培养了大量儒生官吏,主要如:元朝行省参政蔡子英、明朝工部尚书宋礼,清朝四川巡抚张论,兵部尚书张鼎延,長沙道锁青缙,总兵程福亮等,他们都是从书院考中秀才,逐步成为政坛**的。

辛亥革命后,民国二年(1912),洛西书院更名为“第一高等小学校”。教材改为统用国语、算术。四年后,毕业学生128名。1915年,校名改称“国民学校”。1916年,学校附设妇女识字班,进行成考扫盲。其时,学校经费以学杂费为主,地方及社会资助为辅。每生每期收10-20元。1916年,改为实物,每生小麦100斤。民国时期,奉行的教育方针是“注重道德、实利、尚武,以道德为经,实利尚武为纬”,将“忠孝仁爱、信义和平”作为教育学生的信条。1917年,洛宁县内先后创办5所高等小学,洛西书院为“第一高等小学校”,学制为初小三年,高小三年。到1919年,学校响应“五四运动”,开展新文化教育。到了民国十六年(1927),学校学制改为初小四年,高小二年,这一学制一直使用到解放后的1950年。

1928年,第一高等小学改为县办高级小学,名称为“县立一小”,教师8人,学生300名。执行**颁发的《学校管理规程》规定:“考试成绩两门不及格者,应予留级”。学生不服训育,违犯校规,轻则施以体罚,重则开除学籍,非确实悔改保证者,禁入他校。1932年,在学校前院成立“民众教育馆”(后移至祖师阁)。1934年,学校建立“童子军”,增设军事课,统一服装进行军训。民国时期,学校设校长、教导主任、训育主任、事务和儿童(童子军)组织,有校工负责作息和供水。

抗战爆发后,1944年,日寇烧毁学校学生宿舍12间。后来,学校举办“义务教师训练班”和“政治工作人员训练班”两期,参加160余人,旨在为学校和国民义勇总队培训骨干。1938年七月,**共产**洛宁县组织取得县局同意,在县立一小举办师训班,训期一个月,参加百余人。在师训班上,**组织发展了李江潮等一批**。这批学员后来多数被分配到农村小学任教,使我**占领了部分教育阵地。

这一时期,在洛西书院院址上新兴的学校,培养了一批重要干部。如:李翔梧、温旭阳、贺崇升、曲乃生、彭仲韬、曲书城、李俊甫、李瑜如等。

1949年建国后,国家制定新的教育方针:“教育为工农服务,为生产服务,让学生成为爱祖国、爱**、健康活泼、勤劳勇敢、诚实俭朴的一代新人”。当时的学校,除了课堂教学,还受**之命,成立宣传队,排练《白毛女》、《赤叶河》等剧目,配合土改,到乡里巡迴演出。

1950年,洛西书院所在学校改名为“城关完小”。1951年9月,学校建“少年儿童队”。1952年,学校购置两班桌凳,开始使用省编教材。增加了历史、地理、格致(自然)、图画、体**课程。学生成绩使用“百分制”,学习年限为“五年一贯制”,不再分初高小。同年,国家颁布《小学生守则》。1953年,“少年儿童队”更名为“少年先锋队”。后来学校又恢复成六年学制,各年级又分上下期。1955年3月国家启用新币,兑换以前“壹萬圆、壹仟圆、壹百圆”为“1元、1角、1分”。学校收费采用新币。执行**颁发的杂费标准:小学一、二年级每期每生1一2元,三、四年级每期1.5一2.5元,五、六年级3元。1956年,学校改为“洛宁师范附属小学”,新建会议室七间、教师住室八间。在国家教育方针指导下,教育很快发展起来。

1958年,在国家开展的整风反右运动中,学校许多教师被划成右派,被开除或下放。1961年,国家提出“我们的教育方针,应该使受教育者在德育、智育、体育几方面都得到发展,成为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一直指导着教育发展。

1966年,文化大革命开始,学校改称“红卫小学”。10月,学校学生成立**、红小兵组织。学生走向社会“破四旧、立四新”,外出串联闹革命。学校课堂教学陷入低谷,教学设施也受到一定程度破坏。直至1968年2月,学校提出“复课闹革命”,“贫宣队”进驻学校。**中,学校一切权力归贫宣队,砸烂旧制度。教师“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这一年,学校办成“带帽中学”,加设两年制中学班。

随着洛宁县城的扩建,政治经济中心的西迁,位于老县城的学校属性也从县办变成民办,失去了先前的光环。1969年,学校改称“东关小学”。

1970年,学校又改学制为小学五年。1971年,教育界批“智育第一”。1974年,“唐河马振扶**”发生,开始批“师道尊严”。新的教学氛围中,学校教育在探索中前进。

1977年10月,国家恢复**,学校曾作为首次恢复**后的考场。1979年2月,右派**,部分教职工恢复了工作。

改革开放后,国家提出“教育面向世界、面向未来”,重新颁布“三好”标准:“思想好、学习好、身体好”。学生处分改为:警告、记过、留校察看、开除学籍四种。学校开始使用全国通用教材。1979年以后,学费由学校自定。1981年后,学校不再开除学生。

1981年9月,洛西书院院址上的学校分为“东关中学”和“东关小学”两部分。小学占用洛西书院旧址南半部分,中学占用北半部分。1984年9月10日,国家建立教师节,提倡尊师重教。这一年,小学再建教师宿舍八间。1988年东关小学规模已扩大到14班,学生624名,教职工31人。中学部分也有十多个班。学费为每期每生10至15元。

这一阶段,洛西书院旧址上的东关小学和东关中学,校舍从古庙堂学院开始,历经变乱,屡遭破坏,虽经几次修缮与扩建,到解放初期,基本上仍是老颜旧貌。当时有人戏称“清朝的房子,民国的桌子,坐着现代的孩子”,桌凳缺乏时,学生还要自带桌凳。部分教室窗户破烂。1990年,王东岳、王云汉等老校友响应国家“集资办学”号召,成立“校董委员会”,集资建起一座两层八个教室的教学楼。同时,为集资方便,经上级批准将校名改为“东城小学”,一直使用至今。

洛宁现代许多优秀干部、名人,都曾在这所学校接受启蒙教育。郭乃斌、徐虎林,陈腾云、公常钦、谭大柱、梅同筠、蒋留计、崔文亮、马鹏俊等。以及如今在职的青年干部和一部分大学生都曾就读于该校。

1990年后,**斥巨资先后在洛西书院旧址上建起了七座三层教学楼,配置学生桌凳和教学仪器,实行中小学九年义务免费教育。学校仪器室、图书室、实验室、多媒体教室,以及学生宿舍,一应俱全,校园美化,教师学历大幅提高,学校已成为标准化学校。外来务工人员子女不断涌入,学校规模不断扩大,中小学在校学生已达两千多人。学生坐在明亮的教室学习。洛宁办学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没有现在的教学条件优秀,2020年,中小学又重新收归县办,学校教育开始步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新阶段。

洛西书院自古及今,由书院到学校,由盛转衰,又由衰转盛,历经沧桑,反复更新,为洛宁、为国家、为地方培养了大批人才,堪称洛宁人才的摇篮,文化的先河,教育的滥觞。洛西书院的发展史,可以说是洛宁教育的缩影,在洛宁教育史上,是浓墨重彩的一笔。

(参考文献:民国六年《洛宁县志》、《洛宁县东城小学校志》)

作者简介:金玉国,男,县城人,大专学历,1945年生,中学高级教师,洛宁县"教坛明星",曾在《洛阳日报》发表《特殊考场》等,《我的老师》获洛阳日报征文二等奖。

统招专升本 免费一对一报考指导、院校选择、专业规划,赠送全套专升本考试资料
专业老师为您指导统招专升本 帮您规划如何报名、选择院校、专业规划、保证100%拿证,现在预约即可获赠一整套专升本考试资料
请在浏览器中启用 JavaScript 来完成此表单。
填写您当前所在的省份

原创文章,作者:张无忌,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mingpinfang.com/103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