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荆楚理工专升本大纲-诸葛亮的隆中对周瑜的天下二分计和鲁肃的榻上策

孙权事实上采纳了鲁肃的建议,从203年开始征讨黄祖,积极争取兼并荆州,但直到赤壁之战前,连江夏都没有完全攻取,效果甚微。

本文目录

2022荆楚理工专升本大纲,诸葛亮的隆中对周瑜的天下二分计和鲁肃的榻上策?

我认为:这三个策略,还是有高下之分的。

鲁肃的榻上策:拉大了孙权与曹**的实力差距

时间:200年

背景:孙权新立,对下步发展方向做探讨。

形势:官渡之战尚在僵持中,北方未安定。孙策新去,江东不稳。

对话详析:

1、孙权试图延续孙策去世前“北向”的方略。

孙权和鲁肃说:天下分崩,我想做齐桓公、晋文公。

2、先平定南方。

鲁肃认为,汉室已经不可能复兴,想做齐桓公、晋文公是不可能的了。

应该趁着北方不安,先安定江东,击破刘表,全据长江,然后再图进取。

结果:孙权实施了鲁肃的方略,但效果甚微。

孙权事实上采纳了鲁肃的建议,从203年开始征讨黄祖,积极争取兼并荆州,但直到赤壁之战前,连江夏都没有完全攻取,效果甚微。

个人认为:

1、鲁肃的建议,实际上与张纮在194年时的建议如出一辙:先南后北。但时过境迁,这个策略是否正确待商榷。

张纮提出时,北方还处于群雄割据的情况,袁绍、公孙瓒、袁术、曹**、陶谦,打成一锅粥,这些军阀都有相当的根基和实力,看起来,一时间确实分不出胜负。

而一旦全据长江,北方又未统一,孙策确实可能成为最大的诸侯,一举北上,机会不小。

可是,到了鲁肃时,北方已经进入袁曹决战的时刻,正因为形势有变,孙策在最后时刻才曾考虑过修改方略,先向北方发展。

2、采取这一方略后,孙权与曹**的实力差距进一步拉大!

官渡之战后,曹**用了8年统一北方。这8年,孙权集团却连江夏都没有拿下。

刘表虽然实力不如曹**,但雄踞上游,并不容易对付;相反,在吞并河北前,曹**集中力量与袁家作战,徐州等地十分空虚。

此时,继续推行张纮时期先南后北的策略是否正确,值得商榷。

即或孙权吞并了刘表,曹**平定了河北,南北对峙,孙权又拿什么建立帝王一统之业呢?

因此,尽管许多朋友都赞许鲁肃的建议,但我认为这个主张并不高明。

同时,鲁肃只是笼统地提出西进,却连西进的方略都没有涉及。

孙权后来说:鲁肃内不能办,外为大言耳。这可不只是说“借荆州”一事!

207年,来投奔东吴的甘宁也提出了类似的意见,但甘宁的意见就细很多,他认为,应该先打黄祖(黄祖昏聩),打完黄祖,尽快入川。这个建议我认为都比鲁肃的更务实,更细。

诸葛亮的隆中对:蜀汉不能一统,“始误于隆中”,但没有隆中对,连蜀汉都没有!

隆中对的内容,我就不赘述了。

在此之前,刘备奔波半生,却无立锥之地。此时,正在新野弹丸之地“作客”。

采纳这一方略后,刘备短短几年,就发展成鼎足之势。显然,隆中对是三个建议中,取得成绩最大的一个。

在这份策略中,诸葛亮详细分析了天下形势,不但指出应取荆州、益州,而且,指出了攻取的方略:荆州,“其主不能守”、益州,“智能之士思得明主”。

显然,诸葛亮指出了攻略荆州、益州的方略:拉拢士族,趁机而动。政治战为主,辅助军事进攻。

至于后面关羽失荆州,隆中对破产,说明他的策略有漏洞。

**认为,蜀汉最终不能成功,始误于隆中。荆州、益州相隔千里,协调不易,把刘备本就不占优势的兵力分散了,违反了“集中优势兵力”的原则。

**的看法确实高明:后来关羽北伐襄樊,东吴袭取荆州时。益州方面根本来不及反应,就是明证!

但是,总的来说,隆中对是三国时期成绩最大的一个策略,也是当时刘备唯一可能崛起的方向。即使有不足之处,也堪称当时最成功的战略。

虽然《隆中对》存在一些不足,但历代史学家仍然把《隆中对》作为史诗级的战略规划。这种看法,早在魏晋时期就存在,与《三国演义》的神话关系并不大。周瑜的“二分之策”:信息太少,难以见全貌。

赤壁之战后,周瑜提出过一个“二分之策”。

他认为,曹**大败之后,一时半会不能南下,应该抓紧时间攻取益州,联结马超,与曹**争雄。

由于周瑜很快去世,因此,这个方略没有来得及实施。

从目前得到的史料看,有几点可能被人忽视:

1、三峡峡口的守将前来议降。

刘璋的益州“智能之士,思得明主”,由来已久。因此,此时峡口的守将前来和周瑜议降。

显然,周瑜如果攻略益州,是有内应的。但是,这个内应有多少人,有哪些人,不得而知了。

假如刘备没有入川,那么,张松、**这些人是否曾暗通过刘备,我们也会不得而知!

但是,有理由认为:周瑜如果攻略益州,也会和刘备一样,采取政治+军事双管齐下的方略。

2、如何搞定刘备,是一个问题。

周瑜进取益州,最大的难题是刘备。

孙权后来数次想攻略西川,都被刘备阻挠,无法成行。因为:大家都把益州看成了自己的肉。

周瑜曾经建议软禁刘备,自己统辖刘备部属,被孙权拒绝了。

因此,许多朋友认为:刘备的反对,将使孙权取益州难以进行。

让我们看看公元210年前后发生的事情顺序:孙权要进取益州,遭到刘备反对;孙权批准周瑜进攻益州的方略;孙权将江陵等地让给刘备;周瑜去世。

我认为:当孙权批准周瑜西征时,已经拿出了争取刘备的办法。

除非刘备想提前和孙权翻脸(显然不可能),当江陵在孙权手中时,孙权进取益州,刘备阻止不了!

3、曹**是否被低估了?

这份建议的前提:曹**新败,暂时无力有大作为。

可是,看起来,要想联结马超是不可能的了。211年,曹**就开始攻略西凉,212年正月,马超兵败。

显然,周瑜提出的联结马超,恐怕是来不及实现的。

看来,无论是谁制定战略,都不可能完全准确地预测竞争对手的发展,具体实施起来,充满变数,考验着战略家的应变能力。

总的来说,隆中对作为古代历史上最经典的战略,取得了最大的成就。鲁肃的榻上策,我觉得并没有易中天老师说的那么高明。周瑜的“二分之策”,因为完全没有发生,许多细节我们不得而知,不易评价。

所有的战略,都建立在对形势准确的判断和预测上。其实,细究起来,历史上所有的战略都有失算之处,即便是那些最终成功的战略,其最终成功的路径也与最初设想常常有所偏差。

我们学习他们分析问题、判断形势的方法就好,至于他们最终是否实现了最初的设想,变数太多,不必苛责。

黄石市公**报名时间和湖北省考一样吗?

黄石属于湖北省的地级市,公**报名时间是与湖北省考一样的。2018年省考时间:

报名时间:3月20日9点至3月26日17点;

缴费时间:3月28日9点至4月1日17点;

准考证打印时间:4月16日9点至笔试前;

笔试时间:4月21日至22日。(21日考行测跟申论,22日考**专业知识跟综合知识测试)

为什么齐桓公能成为春秋五霸之首?

我是老湿基,我来回答!

历史上,说起春秋五霸,版本虽然不同,但几乎所有人都承认齐桓公为五霸之首,既霸又首,绝不仅仅是实力超群或者人格超群就可以评上的,事实上,这个“首”如果是特指时间的话,那肯定非郑武公莫属,郑武公是春秋时期第一个开启吞并他国并与周王室闹翻从而不顾周礼束缚的人,;如果这个“首”是指军事实力或地盘广阔的话,那非晋国莫属,众所周知,在三家分晋之前,不论是地盘还是实力,晋国都是当仁不让的。那么为什么齐桓公是被公认的五霸之首,今天我们就来分析一下吧,个人观点,非喜勿喷哦!也欢迎各位大咖在评论区里留下您的意见!

1、 尊王攘夷

不管是什么版本的春秋五霸,齐桓公是第一个也是唯一一个尊奉周王室的,不但自己尊奉周王室,还约束其他各国都一起尊奉周天子。有人会说了,他之所以尊奉周天子,就是为了借助周天子的名义来树立自己的形象,这样理解也无可厚非,但起码人家齐桓公毕竟是言出必行。史料记载,齐桓公采纳管仲的建议,尊奉周天子,专门去打击那些不遵守礼制的诸侯国,比如说郑国,要知道那个时间点,周天子刚刚跟郑庄公发生摩擦,还被郑庄公的士兵射伤了胳膊,面子丢的一干二净,齐桓公对郑国的出手,可谓是太让周天子感动了。当然了,周天子也给了齐桓公很划算的政治成本,就从那件事之后,齐国**后面一直有宋国、卫国、鲁国等多个马仔。

其实,在周朝建立之初,戎狄就是华夏各国的心腹大患了,西周就是被犬戎所灭,在春秋的时候,戎狄之患尤为严重,北方的邢国、卫国、晋国、燕国,都受不同程度的戎狄**扰,晋国还好,底子后,燕国也差不多,地盘大,邢国和卫国就不行了,山戎一个冲锋,基本上就灭了邢国和卫国。齐桓公还是采纳管仲的建议:诸夏亲昵,不可弃也,戎狄豺狼,不可厌也。果断出兵,带着宋国就去刷了副本,把山戎赶到漠北,还帮邢国迁了都,帮卫国重建了国家,做到了存邢留卫。当时,仗打完了,卫国和邢国基本烧完了,大家都劝齐桓公回家吧,别管那么多事了,重建家园的事情叫他们自己搞去吧,齐桓公又是采纳管仲的意见送佛送到西,帮人帮到底,自掏腰包给两个国家送去了大量的木材以及粮食,还派出齐国的能工巧匠帮助这俩倒霉蛋重建了国都。试问,其他的春秋霸主,哪个做过这样的事情?

2、 分沟礼燕

这个就厉害了,也是因为山戎攻打燕国,燕国几乎灭国了,无奈之下,燕庄公就向齐桓公求援,对于齐桓公来说,有副本刷,当然是太好了,索性就发兵燕国。这一仗打得很险,齐、燕联军由于深入山戎国境太深,差一点全灭,幸亏管仲聪明,用老马识途的方式帮助联军找到了正确的方向,不但是击退了山戎,且把一支山戎直接给灭了,所有土地尽归燕国。

燕庄公大喜,一定要分一点山戎的土地给齐国,齐桓公说:齐国跟山戎之间隔着燕国呢,我就是要了,也不好管理,庄公你就全部笑纳吧。燕庄公此刻什么心情,大家可以脑补一下。然而,这还不是重点。

接着,齐桓公要回国了,庄公为了表达自己的诚意,执意要亲自送齐桓公出境。俩人同坐一辆马车,车上,俩人相谈甚欢,齐桓公还特意嘱托:我们要一起维护周王室啊,天子到底是我们天下的共主。

就这样走着走着,不知不觉俩人的马车已经走出了燕国国境,已经进入了齐国国境,这事在当时可以说是外交大事了:第一,越境相送,是天子才能配享的待遇,第三,此事要不得到妥善的解决,其他诸侯就会诟病齐桓公:啥情况?才牛了几天,就敢僭越天子的待遇了?这可是会**人的。

齐桓公脑袋一转,拔出手中的佩剑,在地上一划,对着庄公说:兄弟,这块齐地从此就归属你燕国了,这样的话,越境相送就不成立了。

燕庄公都傻了:帮我打了仗,什么回报都不要,还把自己的土地送给我?赶紧推辞,齐桓公说:庄公也不想我被扣上一顶僭越的帽子吧,为今之计,只有这样做,你我才能摆脱嫌疑。

这就是“分沟礼燕”的故事,试问春秋哪个霸主做过类似的事情呢?

3、 九合诸侯

那个年代,谁的拳头硬了,都会召集其他国家,不定期的聚会,开PARTY,然后再搞一次选举,推举出一个诸侯长,当然了,这个诸侯长,往往就是组织者,这也就是开PARTY的主要目的。

根据史料记载,春秋时期,第一个开始会盟诸侯的国家是郑国,之后,就被其他诸侯沿袭了下来,只不过,花无百日红,那个时期的诸侯国,大部分就支棱几天就自己把自己作**了。

然而,这样的会盟,齐桓公一生就举办了9次,为所有诸侯次数最多的,且每一次会盟,来参与的诸侯国君都是心甘情愿的,更值得注意的是,每次会盟的老话题就是:大家一定要团结起来,内奉天子,外拒戎狄。由于齐桓公的这个风格,才有了春秋时期罕有的和平数十年,反观后来的诸侯争霸,都是你杀我,我杀你的人间惨剧,要么国君被拉出去祭天,要么**他国政权,要么灭国。

半部论语真的可以治理天下吗?

第一我要在这里纠正一个错误:有一个回答者说这句话出自《宋史-赵普传》,这是大错特错的。我翻遍《宋史-赵普传》,根本没见这句话。整卷《赵普传》,只有一处提到《论语》,下面我还要细说。

而另一部可以视作正史的《续资治通鉴长编》里,也根本没有出现过这一句话。因此我们可以说:在正史里,从没有记载过赵普有过类似于“半部论语治天下”的话语。

那么这句话出自哪里呢?是一部宋人笔记——《鹤林玉露》:

赵普再相,人言普山东人,所读者止《论语》。太宗尝以此语问普,普略不隐,对曰:“臣平生所知,诚不出此。昔以其半辅太祖定天下,今欲以其半辅陛下致太平。”

这段话非常平实简单,我也不多做翻译。简单地说,就是有人嚼舌头根子,说赵普这个山东人只读过《论语》。宋太宗有天就问赵普是不是这回事儿,赵普直言不讳:“是啊,我这辈子的知识就只在这本《论语》上。不过嘛,我只用了半本论语的智慧就帮助了太祖皇帝定天下;剩下一半,就留着给您安天下了!”

这段话是不是真的,尚不去说他;但说赵普是山东人,就纯属胡扯了。赵普是幽州蓟县人,离山东远得很,怎么可能是山东人?那些开地图炮的,要是连赵相爷的籍贯都不知道就开喷,你觉得皇帝和宰相谁会搭理他?

不过,说赵普平生所学不过一本《论语》,倒是有迹可循:

普少习吏事,寡学术,及为相,太祖常劝以读书。晚年手不释卷,每归私第,阖户启箧取书,读之竟日。及次日临政,处决如流。既薨,家人发箧视之,则《论语》二十篇也。——《宋史-赵普传》

赵普虽然老于官场政务,但是却没读过几本儒家经典,属于典型的能力高于学历的人才。后来拜相以后,在赵匡胤的劝说下开始读书,而且是每夜都挑灯夜战。去世后,家人把他生前当宝贝收起来的书找出来一看,原来是《论语》。

这个故事吧,你可以说是赵普老年还勤学;但是在我看来,由不感冒儒学的元人修的《宋史》把这段故事收进去,倒像是在对儒学一个莫大的讽刺。毕竟,一代名相赵普,要是连启蒙识字读本《论语》都没读过,还要到拜相后补课,那也太扯淡了。赵普此举,倒更像是为了应付官家的一个和稀泥。

以上,就是我对“半部论语治天下”这个典故的全部考据和个人观点。

欢迎关注我的**“青言论史”,也欢迎您的批评指正。

太平天国定都天京?

当然正确。

很多人说太平天国攻占武昌后兵威正盛,此时趁势北上,必定能够一举消灭清朝,实现**复国的梦想。但是太平天国却选择了东下南京,导致清朝得到了喘息之机,最后太平天国陷入和清朝惨烈的拉锯战中。最后太平天国东王杨秀清即使派出了林凤祥、李开芳、吉文元等将领率领2万多人北伐,也已经丧失了秋风扫落叶的猛烈态势,最后不得不归于失败。

所以,定都南京绝对是一个错误的选择。

这个论断表明上看无懈可击,但是忽视了一个重要的因素,那就是:

太平天国本质上是农民**,他99%的可能性是失败而不是成功。因此定都南京就不是一个能不能成功推翻清朝的问题,而是一个能不能多坚持一段时间的问题了。

从这个角度来看,太平天国的选择无疑是正确的。从某种意义上说,正是因为定都南京,太平天国才能坚持14年之久。

所以我们应该这样理解太平天国:

1、没有根据地的农民**注定昙花一现

从陈胜吴广点燃我国历史上第一次农民**的烽火后,农民**成为改朝换代的重要方式之一。

但是,农民**,特别是第一个揭竿而起的农民**势力,往往会成为为人作嫁的角色,因为枪打出头鸟,而且加上最先反抗的必然是压迫最深重的底层农民,导致他们**充满着被动和仓促。

因为没有长远的规划,他们基本都是打到哪算哪,即使一拥而上拿下封建王朝都城,消灭统治者势力,但仍然无法建立一个新的王朝,最终的结果就是被混入农民**烽火的地主阶级夺了权。

之所以造成推翻封建王朝仍然不能坐稳天下的情况,就在于农民**军的“居无定所”,走到哪,那就是根据地。陈胜如此、黄巢亦如此。

因为没有根据地,就更不可建造牢不可破的坚固堡垒,其结果就是虽有百万大军,最终还是被包围最终消灭。

看了这么多农民**的“光辉典范”,洪秀全不可能没有触动。如果没有自己的根据地,一拥而上固然可以一举杀进北京,但是根据地也只有北京及郊区,周边虎视眈眈的势力终归会迅速反扑。届时长驱直入的太平天国只剩下一种可能,那就是昙花一现。

所以选择南京对于太平天国而言无疑是正确的选择,占据南京,依托长江天险和清朝对峙,并且南京周边又是清朝赋税重地,占据这里无疑会对清朝形成巨大打击。

在中学教科书上,对太平天国的小编综合来说是“太平天国运动是我国几千年来**农民战争的最高峰。太平天国坚持了14年,势力发展到18个省,严惩了中外**势力。”

之所以能够坚持14年而不是李自成这样的42天,定都南京功不可没。

2、定都南京提供了多种试错的机会

1853年3月19日,太平天国攻陷南京,改名“天京”,作为太平天国的都城。随后在1853年5月8日,林凤祥、李开芳等率领2万人北伐,势力一度到达天津附近,后因清朝的激烈抵抗,又扒开运河水淹太平军,导致太平天国北伐遭到失败。林凤祥和李开芳先后被俘处**,北伐失败。

1853年6月3日,太平天国派出胡以晃、赖汉英、曾天养、林启荣等大举溯江西征。先后攻下安庆、九江、武昌等地。1855年初,翼王石达开大破湘军,复陷武昌,气得曾国藩一度想要**,西征取得辉煌胜利。

太平天国的一系列军事行动,都是基于定都天京。占领南京后,太平天国拥有了相对稳定的赋税来源,这使得太平天国拥有了对抗清朝的物质基础。

物质基础的奠定不仅仅给了太平天国向外扩张,和清朝保持对峙的实力,更重要的是,它给了太平天国多次试错的机会。以往的农民**,农民阶级揭竿而起,趁势摧枯拉朽,不可阻挡。但是,一旦遭遇失败,或者小的挫折,农民军就可能一哄而散,先前的势不可挡的态势就会立刻烟消云散。

因此可以说,我国古代的农民**,最喜欢的就是一劳永逸,最害怕的就是失败和挫折,因为他们败不起。而太平天国定都南京后,理论上说比以往的农民**更近一步,成了类似于清朝的稳定政权,这就让太平天国不至于被清朝或者列强一击必杀。

从1853年定都天京到1864年天京陷落,11年时间里,太平天国历经北伐、西征和东征以及数次攻破江南江北大营以及石达开西征失败等一系列**,有胜有败但坚持了这么久,这是定都天京的功劳。

3、清朝并没有一般的**王朝那样容易推翻

1856年,风雨飘摇的清朝进入最危急的关头,外有列强发动第二次**战争,不仅侵略加深而且还大片失地。内有太平天国在南方席卷半壁江山,清朝陷入前所未有的危急时刻中。

但是,从1861年开始,清朝却奇迹般地开始多云转晴。“辛酉政变”之后,慈禧掌权,重用**官僚如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等,对太平天国逐渐形成了优势,终于在1864年攻陷天京。

随后,慈禧重用左宗棠等人,剿灭西北回乱,粉碎了其分裂我国的图谋。随后清朝开始轰轰烈烈的洋务运动,清朝得以起**回生。

这一系列的**说明,清朝和以往的**王朝不一样。一方面,它遭遇到3000年未有之变局,因此有了更多续命的可能,比如向列强妥协,借助列强势力消灭太平天国;另一方面,通过重用**官僚的方式即可以重新爆发强悍战斗力。

太平天国面临的,就是这样的对手。早在太平天国之前,清朝就爆发过大规模的反抗,比如吴三桂的三藩之乱、乾隆后期的****,但是其都遭遇了失败,究其原因,就是因为清朝的多面选择。

清朝的建立,创造性地将农耕文明和游牧文明结合,将满汉蒙等势力聚合在一起,最终形成了多元的结构。在八旗废了还有绿营,在绿营残了还有团练,只要太平天国愿意,清朝有多种选择可以一直打下去。

之所以能对太平天国如此强悍,主要是太平天国和以往的农民**一样,撬动了地主和士绅阶层的根本利益,因此他们愿意同仇敌忾共同绞杀太平天国。

最可怕的情况是太平天国攻陷北京,然而清朝还是可以退守东北或者蒙古继续周旋,太平天国却不可能一直保持蓬勃状态。

所以可以说,定都天京的目的不在于彻底消灭清朝,而在于抵抗清朝的疯狂反扑。事实证明,这个选择并没有错!

多有疏漏,烦请斧正!

我是“静夜史”,期待您的关注!

本文目录

2022荆楚理工专升本大纲,诸葛亮的隆中对周瑜的天下二分计和鲁肃的榻上策?

我认为:这三个策略,还是有高下之分的。

鲁肃的榻上策:拉大了孙权与曹**的实力差距

时间:200年

背景:孙权新立,对下步发展方向做探讨。

形势:官渡之战尚在僵持中,北方未安定。孙策新去,江东不稳。

对话详析:

1、孙权试图延续孙策去世前“北向”的方略。

孙权和鲁肃说:天下分崩,我想做齐桓公、晋文公。

2、先平定南方。

鲁肃认为,汉室已经不可能复兴,想做齐桓公、晋文公是不可能的了。

应该趁着北方不安,先安定江东,击破刘表,全据长江,然后再图进取。

结果:孙权实施了鲁肃的方略,但效果甚微。

孙权事实上采纳了鲁肃的建议,从203年开始征讨黄祖,积极争取兼并荆州,但直到赤壁之战前,连江夏都没有完全攻取,效果甚微。

个人认为:

1、鲁肃的建议,实际上与张纮在194年时的建议如出一辙:先南后北。但时过境迁,这个策略是否正确待商榷。

张纮提出时,北方还处于群雄割据的情况,袁绍、公孙瓒、袁术、曹**、陶谦,打成一锅粥,这些军阀都有相当的根基和实力,看起来,一时间确实分不出胜负。

而一旦全据长江,北方又未统一,孙策确实可能成为最大的诸侯,一举北上,机会不小。

可是,到了鲁肃时,北方已经进入袁曹决战的时刻,正因为形势有变,孙策在最后时刻才曾考虑过修改方略,先向北方发展。

2、采取这一方略后,孙权与曹**的实力差距进一步拉大!

官渡之战后,曹**用了8年统一北方。这8年,孙权集团却连江夏都没有拿下。

刘表虽然实力不如曹**,但雄踞上游,并不容易对付;相反,在吞并河北前,曹**集中力量与袁家作战,徐州等地十分空虚。

此时,继续推行张纮时期先南后北的策略是否正确,值得商榷。

即或孙权吞并了刘表,曹**平定了河北,南北对峙,孙权又拿什么建立帝王一统之业呢?

因此,尽管许多朋友都赞许鲁肃的建议,但我认为这个主张并不高明。

同时,鲁肃只是笼统地提出西进,却连西进的方略都没有涉及。

孙权后来说:鲁肃内不能办,外为大言耳。这可不只是说“借荆州”一事!

207年,来投奔东吴的甘宁也提出了类似的意见,但甘宁的意见就细很多,他认为,应该先打黄祖(黄祖昏聩),打完黄祖,尽快入川。这个建议我认为都比鲁肃的更务实,更细。

诸葛亮的隆中对:蜀汉不能一统,“始误于隆中”,但没有隆中对,连蜀汉都没有!

隆中对的内容,我就不赘述了。

在此之前,刘备奔波半生,却无立锥之地。此时,正在新野弹丸之地“作客”。

采纳这一方略后,刘备短短几年,就发展成鼎足之势。显然,隆中对是三个建议中,取得成绩最大的一个。

在这份策略中,诸葛亮详细分析了天下形势,不但指出应取荆州、益州,而且,指出了攻取的方略:荆州,“其主不能守”、益州,“智能之士思得明主”。

显然,诸葛亮指出了攻略荆州、益州的方略:拉拢士族,趁机而动。政治战为主,辅助军事进攻。

至于后面关羽失荆州,隆中对破产,说明他的策略有漏洞。

**认为,蜀汉最终不能成功,始误于隆中。荆州、益州相隔千里,协调不易,把刘备本就不占优势的兵力分散了,违反了“集中优势兵力”的原则。

**的看法确实高明:后来关羽北伐襄樊,东吴袭取荆州时。益州方面根本来不及反应,就是明证!

但是,总的来说,隆中对是三国时期成绩最大的一个策略,也是当时刘备唯一可能崛起的方向。即使有不足之处,也堪称当时最成功的战略。

虽然《隆中对》存在一些不足,但历代史学家仍然把《隆中对》作为史诗级的战略规划。这种看法,早在魏晋时期就存在,与《三国演义》的神话关系并不大。周瑜的“二分之策”:信息太少,难以见全貌。

赤壁之战后,周瑜提出过一个“二分之策”。

他认为,曹**大败之后,一时半会不能南下,应该抓紧时间攻取益州,联结马超,与曹**争雄。

由于周瑜很快去世,因此,这个方略没有来得及实施。

从目前得到的史料看,有几点可能被人忽视:

1、三峡峡口的守将前来议降。

刘璋的益州“智能之士,思得明主”,由来已久。因此,此时峡口的守将前来和周瑜议降。

显然,周瑜如果攻略益州,是有内应的。但是,这个内应有多少人,有哪些人,不得而知了。

假如刘备没有入川,那么,张松、**这些人是否曾暗通过刘备,我们也会不得而知!

但是,有理由认为:周瑜如果攻略益州,也会和刘备一样,采取政治+军事双管齐下的方略。

2、如何搞定刘备,是一个问题。

周瑜进取益州,最大的难题是刘备。

孙权后来数次想攻略西川,都被刘备阻挠,无法成行。因为:大家都把益州看成了自己的肉。

周瑜曾经建议软禁刘备,自己统辖刘备部属,被孙权拒绝了。

因此,许多朋友认为:刘备的反对,将使孙权取益州难以进行。

让我们看看公元210年前后发生的事情顺序:孙权要进取益州,遭到刘备反对;孙权批准周瑜进攻益州的方略;孙权将江陵等地让给刘备;周瑜去世。

我认为:当孙权批准周瑜西征时,已经拿出了争取刘备的办法。

除非刘备想提前和孙权翻脸(显然不可能),当江陵在孙权手中时,孙权进取益州,刘备阻止不了!

3、曹**是否被低估了?

这份建议的前提:曹**新败,暂时无力有大作为。

可是,看起来,要想联结马超是不可能的了。211年,曹**就开始攻略西凉,212年正月,马超兵败。

显然,周瑜提出的联结马超,恐怕是来不及实现的。

看来,无论是谁制定战略,都不可能完全准确地预测竞争对手的发展,具体实施起来,充满变数,考验着战略家的应变能力。

总的来说,隆中对作为古代历史上最经典的战略,取得了最大的成就。鲁肃的榻上策,我觉得并没有易中天老师说的那么高明。周瑜的“二分之策”,因为完全没有发生,许多细节我们不得而知,不易评价。

所有的战略,都建立在对形势准确的判断和预测上。其实,细究起来,历史上所有的战略都有失算之处,即便是那些最终成功的战略,其最终成功的路径也与最初设想常常有所偏差。

我们学习他们分析问题、判断形势的方法就好,至于他们最终是否实现了最初的设想,变数太多,不必苛责。

黄石市公**报名时间和湖北省考一样吗?

黄石属于湖北省的地级市,公**报名时间是与湖北省考一样的。2018年省考时间:

报名时间:3月20日9点至3月26日17点;

缴费时间:3月28日9点至4月1日17点;

准考证打印时间:4月16日9点至笔试前;

笔试时间:4月21日至22日。(21日考行测跟申论,22日考**专业知识跟综合知识测试)

为什么齐桓公能成为春秋五霸之首?

我是老湿基,我来回答!

历史上,说起春秋五霸,版本虽然不同,但几乎所有人都承认齐桓公为五霸之首,既霸又首,绝不仅仅是实力超群或者人格超群就可以评上的,事实上,这个“首”如果是特指时间的话,那肯定非郑武公莫属,郑武公是春秋时期第一个开启吞并他国并与周王室闹翻从而不顾周礼束缚的人,;如果这个“首”是指军事实力或地盘广阔的话,那非晋国莫属,众所周知,在三家分晋之前,不论是地盘还是实力,晋国都是当仁不让的。那么为什么齐桓公是被公认的五霸之首,今天我们就来分析一下吧,个人观点,非喜勿喷哦!也欢迎各位大咖在评论区里留下您的意见!

1、 尊王攘夷

不管是什么版本的春秋五霸,齐桓公是第一个也是唯一一个尊奉周王室的,不但自己尊奉周王室,还约束其他各国都一起尊奉周天子。有人会说了,他之所以尊奉周天子,就是为了借助周天子的名义来树立自己的形象,这样理解也无可厚非,但起码人家齐桓公毕竟是言出必行。史料记载,齐桓公采纳管仲的建议,尊奉周天子,专门去打击那些不遵守礼制的诸侯国,比如说郑国,要知道那个时间点,周天子刚刚跟郑庄公发生摩擦,还被郑庄公的士兵射伤了胳膊,面子丢的一干二净,齐桓公对郑国的出手,可谓是太让周天子感动了。当然了,周天子也给了齐桓公很划算的政治成本,就从那件事之后,齐国**后面一直有宋国、卫国、鲁国等多个马仔。

其实,在周朝建立之初,戎狄就是华夏各国的心腹大患了,西周就是被犬戎所灭,在春秋的时候,戎狄之患尤为严重,北方的邢国、卫国、晋国、燕国,都受不同程度的戎狄**扰,晋国还好,底子后,燕国也差不多,地盘大,邢国和卫国就不行了,山戎一个冲锋,基本上就灭了邢国和卫国。齐桓公还是采纳管仲的建议:诸夏亲昵,不可弃也,戎狄豺狼,不可厌也。果断出兵,带着宋国就去刷了副本,把山戎赶到漠北,还帮邢国迁了都,帮卫国重建了国家,做到了存邢留卫。当时,仗打完了,卫国和邢国基本烧完了,大家都劝齐桓公回家吧,别管那么多事了,重建家园的事情叫他们自己搞去吧,齐桓公又是采纳管仲的意见送佛送到西,帮人帮到底,自掏腰包给两个国家送去了大量的木材以及粮食,还派出齐国的能工巧匠帮助这俩倒霉蛋重建了国都。试问,其他的春秋霸主,哪个做过这样的事情?

2、 分沟礼燕

这个就厉害了,也是因为山戎攻打燕国,燕国几乎灭国了,无奈之下,燕庄公就向齐桓公求援,对于齐桓公来说,有副本刷,当然是太好了,索性就发兵燕国。这一仗打得很险,齐、燕联军由于深入山戎国境太深,差一点全灭,幸亏管仲聪明,用老马识途的方式帮助联军找到了正确的方向,不但是击退了山戎,且把一支山戎直接给灭了,所有土地尽归燕国。

燕庄公大喜,一定要分一点山戎的土地给齐国,齐桓公说:齐国跟山戎之间隔着燕国呢,我就是要了,也不好管理,庄公你就全部笑纳吧。燕庄公此刻什么心情,大家可以脑补一下。然而,这还不是重点。

接着,齐桓公要回国了,庄公为了表达自己的诚意,执意要亲自送齐桓公出境。俩人同坐一辆马车,车上,俩人相谈甚欢,齐桓公还特意嘱托:我们要一起维护周王室啊,天子到底是我们天下的共主。

就这样走着走着,不知不觉俩人的马车已经走出了燕国国境,已经进入了齐国国境,这事在当时可以说是外交大事了:第一,越境相送,是天子才能配享的待遇,第三,此事要不得到妥善的解决,其他诸侯就会诟病齐桓公:啥情况?才牛了几天,就敢僭越天子的待遇了?这可是会**人的。

齐桓公脑袋一转,拔出手中的佩剑,在地上一划,对着庄公说:兄弟,这块齐地从此就归属你燕国了,这样的话,越境相送就不成立了。

燕庄公都傻了:帮我打了仗,什么回报都不要,还把自己的土地送给我?赶紧推辞,齐桓公说:庄公也不想我被扣上一顶僭越的帽子吧,为今之计,只有这样做,你我才能摆脱嫌疑。

这就是“分沟礼燕”的故事,试问春秋哪个霸主做过类似的事情呢?

3、 九合诸侯

那个年代,谁的拳头硬了,都会召集其他国家,不定期的聚会,开PARTY,然后再搞一次选举,推举出一个诸侯长,当然了,这个诸侯长,往往就是组织者,这也就是开PARTY的主要目的。

根据史料记载,春秋时期,第一个开始会盟诸侯的国家是郑国,之后,就被其他诸侯沿袭了下来,只不过,花无百日红,那个时期的诸侯国,大部分就支棱几天就自己把自己作**了。

然而,这样的会盟,齐桓公一生就举办了9次,为所有诸侯次数最多的,且每一次会盟,来参与的诸侯国君都是心甘情愿的,更值得注意的是,每次会盟的老话题就是:大家一定要团结起来,内奉天子,外拒戎狄。由于齐桓公的这个风格,才有了春秋时期罕有的和平数十年,反观后来的诸侯争霸,都是你杀我,我杀你的人间惨剧,要么国君被拉出去祭天,要么**他国政权,要么灭国。

半部论语真的可以治理天下吗?

第一我要在这里纠正一个错误:有一个回答者说这句话出自《宋史-赵普传》,这是大错特错的。我翻遍《宋史-赵普传》,根本没见这句话。整卷《赵普传》,只有一处提到《论语》,下面我还要细说。

而另一部可以视作正史的《续资治通鉴长编》里,也根本没有出现过这一句话。因此我们可以说:在正史里,从没有记载过赵普有过类似于“半部论语治天下”的话语。

那么这句话出自哪里呢?是一部宋人笔记——《鹤林玉露》:

赵普再相,人言普山东人,所读者止《论语》。太宗尝以此语问普,普略不隐,对曰:“臣平生所知,诚不出此。昔以其半辅太祖定天下,今欲以其半辅陛下致太平。”

这段话非常平实简单,我也不多做翻译。简单地说,就是有人嚼舌头根子,说赵普这个山东人只读过《论语》。宋太宗有天就问赵普是不是这回事儿,赵普直言不讳:“是啊,我这辈子的知识就只在这本《论语》上。不过嘛,我只用了半本论语的智慧就帮助了太祖皇帝定天下;剩下一半,就留着给您安天下了!”

这段话是不是真的,尚不去说他;但说赵普是山东人,就纯属胡扯了。赵普是幽州蓟县人,离山东远得很,怎么可能是山东人?那些开地图炮的,要是连赵相爷的籍贯都不知道就开喷,你觉得皇帝和宰相谁会搭理他?

不过,说赵普平生所学不过一本《论语》,倒是有迹可循:

普少习吏事,寡学术,及为相,太祖常劝以读书。晚年手不释卷,每归私第,阖户启箧取书,读之竟日。及次日临政,处决如流。既薨,家人发箧视之,则《论语》二十篇也。——《宋史-赵普传》

赵普虽然老于官场政务,但是却没读过几本儒家经典,属于典型的能力高于学历的人才。后来拜相以后,在赵匡胤的劝说下开始读书,而且是每夜都挑灯夜战。去世后,家人把他生前当宝贝收起来的书找出来一看,原来是《论语》。

这个故事吧,你可以说是赵普老年还勤学;但是在我看来,由不感冒儒学的元人修的《宋史》把这段故事收进去,倒像是在对儒学一个莫大的讽刺。毕竟,一代名相赵普,要是连启蒙识字读本《论语》都没读过,还要到拜相后补课,那也太扯淡了。赵普此举,倒更像是为了应付官家的一个和稀泥。

以上,就是我对“半部论语治天下”这个典故的全部考据和个人观点。

欢迎关注我的**“青言论史”,也欢迎您的批评指正。

太平天国定都天京?

当然正确。

很多人说太平天国攻占武昌后兵威正盛,此时趁势北上,必定能够一举消灭清朝,实现**复国的梦想。但是太平天国却选择了东下南京,导致清朝得到了喘息之机,最后太平天国陷入和清朝惨烈的拉锯战中。最后太平天国东王杨秀清即使派出了林凤祥、李开芳、吉文元等将领率领2万多人北伐,也已经丧失了秋风扫落叶的猛烈态势,最后不得不归于失败。

所以,定都南京绝对是一个错误的选择。

这个论断表明上看无懈可击,但是忽视了一个重要的因素,那就是:

太平天国本质上是农民**,他99%的可能性是失败而不是成功。因此定都南京就不是一个能不能成功推翻清朝的问题,而是一个能不能多坚持一段时间的问题了。

从这个角度来看,太平天国的选择无疑是正确的。从某种意义上说,正是因为定都南京,太平天国才能坚持14年之久。

所以我们应该这样理解太平天国:

1、没有根据地的农民**注定昙花一现

从陈胜吴广点燃我国历史上第一次农民**的烽火后,农民**成为改朝换代的重要方式之一。

但是,农民**,特别是第一个揭竿而起的农民**势力,往往会成为为人作嫁的角色,因为枪打出头鸟,而且加上最先反抗的必然是压迫最深重的底层农民,导致他们**充满着被动和仓促。

因为没有长远的规划,他们基本都是打到哪算哪,即使一拥而上拿下封建王朝都城,消灭统治者势力,但仍然无法建立一个新的王朝,最终的结果就是被混入农民**烽火的地主阶级夺了权。

之所以造成推翻封建王朝仍然不能坐稳天下的情况,就在于农民**军的“居无定所”,走到哪,那就是根据地。陈胜如此、黄巢亦如此。

因为没有根据地,就更不可建造牢不可破的坚固堡垒,其结果就是虽有百万大军,最终还是被包围最终消灭。

看了这么多农民**的“光辉典范”,洪秀全不可能没有触动。如果没有自己的根据地,一拥而上固然可以一举杀进北京,但是根据地也只有北京及郊区,周边虎视眈眈的势力终归会迅速反扑。届时长驱直入的太平天国只剩下一种可能,那就是昙花一现。

所以选择南京对于太平天国而言无疑是正确的选择,占据南京,依托长江天险和清朝对峙,并且南京周边又是清朝赋税重地,占据这里无疑会对清朝形成巨大打击。

在中学教科书上,对太平天国的小编综合来说是“太平天国运动是我国几千年来**农民战争的最高峰。太平天国坚持了14年,势力发展到18个省,严惩了中外**势力。”

之所以能够坚持14年而不是李自成这样的42天,定都南京功不可没。

2、定都南京提供了多种试错的机会

1853年3月19日,太平天国攻陷南京,改名“天京”,作为太平天国的都城。随后在1853年5月8日,林凤祥、李开芳等率领2万人北伐,势力一度到达天津附近,后因清朝的激烈抵抗,又扒开运河水淹太平军,导致太平天国北伐遭到失败。林凤祥和李开芳先后被俘处**,北伐失败。

1853年6月3日,太平天国派出胡以晃、赖汉英、曾天养、林启荣等大举溯江西征。先后攻下安庆、九江、武昌等地。1855年初,翼王石达开大破湘军,复陷武昌,气得曾国藩一度想要**,西征取得辉煌胜利。

太平天国的一系列军事行动,都是基于定都天京。占领南京后,太平天国拥有了相对稳定的赋税来源,这使得太平天国拥有了对抗清朝的物质基础。

物质基础的奠定不仅仅给了太平天国向外扩张,和清朝保持对峙的实力,更重要的是,它给了太平天国多次试错的机会。以往的农民**,农民阶级揭竿而起,趁势摧枯拉朽,不可阻挡。但是,一旦遭遇失败,或者小的挫折,农民军就可能一哄而散,先前的势不可挡的态势就会立刻烟消云散。

因此可以说,我国古代的农民**,最喜欢的就是一劳永逸,最害怕的就是失败和挫折,因为他们败不起。而太平天国定都南京后,理论上说比以往的农民**更近一步,成了类似于清朝的稳定政权,这就让太平天国不至于被清朝或者列强一击必杀。

从1853年定都天京到1864年天京陷落,11年时间里,太平天国历经北伐、西征和东征以及数次攻破江南江北大营以及石达开西征失败等一系列**,有胜有败但坚持了这么久,这是定都天京的功劳。

3、清朝并没有一般的**王朝那样容易推翻

1856年,风雨飘摇的清朝进入最危急的关头,外有列强发动第二次**战争,不仅侵略加深而且还大片失地。内有太平天国在南方席卷半壁江山,清朝陷入前所未有的危急时刻中。

但是,从1861年开始,清朝却奇迹般地开始多云转晴。“辛酉政变”之后,慈禧掌权,重用**官僚如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等,对太平天国逐渐形成了优势,终于在1864年攻陷天京。

随后,慈禧重用左宗棠等人,剿灭西北回乱,粉碎了其分裂我国的图谋。随后清朝开始轰轰烈烈的洋务运动,清朝得以起**回生。

这一系列的**说明,清朝和以往的**王朝不一样。一方面,它遭遇到3000年未有之变局,因此有了更多续命的可能,比如向列强妥协,借助列强势力消灭太平天国;另一方面,通过重用**官僚的方式即可以重新爆发强悍战斗力。

太平天国面临的,就是这样的对手。早在太平天国之前,清朝就爆发过大规模的反抗,比如吴三桂的三藩之乱、乾隆后期的****,但是其都遭遇了失败,究其原因,就是因为清朝的多面选择。

清朝的建立,创造性地将农耕文明和游牧文明结合,将满汉蒙等势力聚合在一起,最终形成了多元的结构。在八旗废了还有绿营,在绿营残了还有团练,只要太平天国愿意,清朝有多种选择可以一直打下去。

之所以能对太平天国如此强悍,主要是太平天国和以往的农民**一样,撬动了地主和士绅阶层的根本利益,因此他们愿意同仇敌忾共同绞杀太平天国。

最可怕的情况是太平天国攻陷北京,然而清朝还是可以退守东北或者蒙古继续周旋,太平天国却不可能一直保持蓬勃状态。

所以可以说,定都天京的目的不在于彻底消灭清朝,而在于抵抗清朝的疯狂反扑。事实证明,这个选择并没有错!

多有疏漏,烦请斧正!

我是“静夜史”,期待您的关注!

统招专升本 免费一对一报考指导、院校选择、专业规划,赠送全套专升本考试资料
专业老师为您指导统招专升本 帮您规划如何报名、选择院校、专业规划、保证100%拿证,现在预约即可获赠一整套专升本考试资料
请在浏览器中启用 JavaScript 来完成此表单。
填写您当前所在的省份

原创文章,作者:名品小编,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mingpinfang.com/8374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