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理综试卷全国甲卷(2021**理综试卷全国甲卷视频)

前沿拓展:

2021**理综试卷全国甲卷

2021年**,原来的全国一卷和二卷合并成乙卷,原来的全国三卷成了甲卷。今年乙卷理综的难度很大,甲卷的不很清楚。


华哥出品

一、选择题:

1.已知①酶、②抗体、③激素、④糖原、⑤脂肪、⑥核酸,都是人体内有重要作用的物质。下列说**确的是

A.①②③都是由氨基酸通过肽键连接而成的

B.③④⑤都是生物大分子,都以碳链为骨架

C.①②⑥都是由含氮的单体连接成的多聚体

D.④⑤⑥都是人体细胞内的主要能源物质

解析:本题选C。A选项,酶和激素不一定为蛋白质,B选项激素和脂肪不是生物大分子,C选项酶的单体是氨基酸或核糖核苷酸,抗体本质是蛋白质,核酸的基本单位是核苷酸,她们都含有氮。D选项脂肪和核酸不是人体细胞内的主要能源物质。

2.某同学将酵母菌接种在马铃薯培养液中进行实验,不可能得到的结果是

A.该菌在有氧条件下能够繁殖

B.该菌在无氧呼吸的过程中无丙酮酸产生

C.该菌在无氧条件下能够产生乙醇

D.该菌在有氧和无氧条件下都能产生CO2

解析:本题选B。A选项,酵母菌是兼性厌氧菌,B选项酵母菌无氧呼吸的过程中第一阶段会产生丙酮酸,C选项酵母菌能进行酒精发酵。D选项酵母菌在有氧和无氧条件下都能产生CO2。

3.生长素具有促进植物生长等多种生理功能。下列与生长素有关的叙述,错误的是

A.植物生长的“顶端优势”现象可以通过去除顶芽而解除

B.顶芽产生的生长素可以运到侧芽附近从而抑制侧芽生长

C.生长素可以调节植物体内某些基因的表达从而影响植物生长

D.在促进根、茎两种器官生长时,茎是对生长素更敏感的器官

解析:本题选D。A选项,植物生长的“顶端优势”现象可以通过去除顶芽而解除,B选项顶芽产生的生长素可以运到侧芽附近从而抑制侧芽生长,C选项 激素调节在植物的生长发育和对环境的适应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但是,激素调节只是植物生命活动调节的一部分。植物的生长发育过程,在根本上是基因组在一定时间和空间上程序性表达的结果。因此生长素可以调节植物体内某些基因的表达从而影响植物生长。D选项在促进根、茎两种器官生长时,根是对生长素更敏感的器官。

4.人体下丘脑具有内分泌功能,也是一些调节中枢的所在部位。下列有关下丘脑的叙述,错误的是

A.下丘脑能感受细胞外液渗透压的变化

B.下丘脑能分泌抗利尿激素和促甲状腺激素

C.下丘脑参与水盐平衡的调节:下丘脑有水平衡调节中枢

D.下丘脑能感受体温的变化;下丘脑有体温调节中枢

解析:本题选B。A选项,下丘脑能感受细胞外液渗透压的变化,课本原文有描述,正确,B选项下丘脑能分泌抗利尿激素和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所以错误,C选项下丘脑参与水盐平衡的调节:下丘脑有水平衡调节中枢,正确。D选项下丘脑能感受体温的变化;下丘脑有体温调节中枢,正确。

5.果蝇的翅型、眼色和体色3个性状由3对**遗传的基因控制,且控制眼色的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让一群基因型相同的果蝇(果蝇M)与另一群基因型相同的果蝇(果蝇N)作为亲本进行杂交,分别统计子代果蝇不同性状的个体数量,结果如图所示。已知果蝇N表现为显性性状灰体红眼。下列推断错误的是

更多请关注微信:喜爱高中生物

A.果蝇M为红眼杂合体雌蝇 B.果蝇M体色表现为黑檀体

C.果蝇N为灰体红眼杂合体 D.亲本果蝇均为长翅杂合体

解析:本题选A 。A选项,根据后代白眼:红眼=1:1,黑檀体:灰体=1:1,推出亲本属于测交类型,是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长翅:残翅=3:1,已知果蝇N表现为显性性状灰体红眼,设白眼与红眼为(A,a),黑檀体与灰体(B,b),长翅与残翅(D,d),则推出亲本果蝇M为XaXabbDd,果蝇N为XAYBbDd,那么如果果蝇M为红眼杂合体雌蝇,后代白眼:红眼=1:3,不符合题意,所以A错,B选项对,C对,D对。

6.群落是一个不断发展变化的动态系统。下列关于发生在裸岩和弃耕农田上的群落演替的说法,错误的是

A.人为因素或自然因素的干扰可以改变植物群落演替的方向

B.发生在裸岩和弃耕农田上的演替分别为初生演替和次生演替

C.发生在裸岩和弃耕农田上的演替都要经历苔藓阶段、草本阶段

D.在演替过程中,群落通常是向结构复杂、稳定性强的方向发展

解析:本题选C。A选项,人为因素或自然因素的干扰可以改变植物群落演替的方向,正确,B选项发生在裸岩和弃耕农田上的演替分别为初生演替和次生演替,正确,C选项发生在裸岩的演替是初生演替,要经历苔藓阶段、草本阶段,弃耕农田上的演替是次生演替,则不需要经历苔藓阶段,则C错误。D选项必修三课本有描述“树林的形成进一步改善了生物生存的环境,物种进一步多样化,生物与环境之间的关系变得更加丰富多样,于是群落演替到了相对稳定的森林阶段。”因此在演替过程中,群落通常是向结构复杂、稳定性强的方向发展。

29、(10分)

植物的根细胞可以通过不同方式吸收外界溶液中的K+。回答下列问题:

(1)细胞外的K+可以跨膜进入植物的根细胞。细胞膜和核膜等共同构成了细胞的生物膜系统,生物膜的结构特点是 。

(2)细胞外的K+能够通过离子通道进入植物的根细胞。离子通道是由 复合物构成的,其运输的特点是 (答出一点即可)。

(3)细胞外的K+可以通过载体蛋白逆浓度梯度进入植物的根细胞。在有呼吸抑制剂的条件下,根细胞对K+的吸收速率降低,原因是 。

解析:(1)生物膜的结构特点是流动性,

(2)细胞外的K+能够通过离子通道进入植物的根细胞是主动运输,离子通道是由载体蛋白复合物构成的,主动运输的特点是你浓度梯度,需要能量,还有载体蛋白。

(3)细胞外的K+可以通过载体蛋白逆浓度梯度进入植物的根细胞。在有呼吸抑制剂的条件下,会抑制细胞呼吸作用,使产生的能量降低,所以根细胞对K+的吸收速率降低。

30、(9分)

用一段由放射性同位素标记的DN**段可以确定基因在染色体上的位置。某研究人员使用放射性同位素32P标记的脱氧腺苷三磷酸(dATP,dA-Pα~Pβ~Pγ,)等材料制备了DN**段甲(单链),对W基因在染色体上的位置进行了研究,实验流程的示意图如下。

更多请关注微信:喜爱高中生物

回答下列问题:

(1)该研究人员在制备32p标记的DN**段甲时,所用dATP的α位磷酸基团中的磷必须是32p,原因是 。

(2)该研究人员以细胞为材料制备了染色体样品,在混合**作之前去除了样品中的RNA分子,去除RNA分子的目的是 。

(3)为了使片段甲能够通过碱基互补配对与染色体样品中的W基因结合,需要通过某种处理使样品中的染色体DNA 。

(4)该研究人员在完成上述实验的基础上,又对动物细胞内某基因的mRNA进行了检测,在实验过程中用某种酶去除了样品中的DNA,这种酶是 。

解析:(1)该研究人员在制备32p标记的DN**段甲时,因为构成DNA的基本单位为脱氧核糖核苷酸,而dA-Pα就是脱氧核糖核苷酸,只有标记了α位磷酸基团,最终才能标记上DNA,因此所用dATP的α位磷酸基团中的磷必须是32p。

(2)研究人员以细胞为材料制备了染色体样品,本实验的目的是用一段由放射性同位素标记的DN**段可以确定基因在染色体上的位置,在混合**作之前去除了样品中的RNA分子,如果不去除RNA,则有可能会形成DNA与RNA杂交分子出现,会影响实验结果。

(3)为了使片段甲能够通过碱基互补配对与染色体样品中的W基因结合,需要通过某种处理使样品中的染色体DNA双链打开。

(4)研究人员在完成上述实验的基础上,又对动物细胞内某基因的mRNA进行了检测,在实验过程中用某种酶去除了样品中的DNA,这种酶是DNA酶。

31.(8分)

捕食是一种生物以另一种生物为食的现象,能量在生态系统中是沿食物链流动的。

回答下列问题:

(1)在自然界中,捕食者一般不会将所有的猎物都吃掉,这一现象对捕食者的意义是

。(答出1点即可)。

(2)青草→羊→狼是一条食物链。根据林德曼对能量流动研究的成果分析,这条食物链上能量流动的特点是 。

(3)森林、草原、湖泊、海洋等生态系统是常见的生态系统,林德曼关于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特点的研究成果是以 生态系统为研究对象得出的。

解析:(1)必修二课文中描述到“,捕食者所吃掉的大多是被捕食者中年老、病弱或年幼的个体,客观上起到促进种群发展的作用。此外,捕食者一般不能将所有的猎物都吃掉,否则自己也无法生存,这就是所谓“精明的捕食者”策略。”这一现象对捕食者的意义是客观上起到促进种群发展的作用。

(2)青草→羊→狼是一条食物链。根据林德曼对能量流动研究的成果分析,这条食物链上能量流动的特点是:单向流动,逐级递减。

(3)必修三课文中提到“美国生态学家林德曼(R.L.Lindenman, 1915—1942)对一个结构相对简单的天然湖泊—赛达伯格湖的能量流动进行了定量分析”所以林德曼关于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特点的研究成果是以湖泊生态系统为研究对象得出的。

32、(12分)

植物的性状有的由1对基因控制,有的由多对基因控制。一种二倍体甜瓜的叶形有缺刻叶和全缘叶,果皮有齿皮和网皮。为了研究叶形和果皮这两个性状的遗传特点,某小组用其因型不同的甲乙丙丁4种甜瓜种子进行实验,其中甲和丙种植后均表现为缺刻叶齿皮。杂交实验及结果见下表(实验②中F1自交得F2)。

实验

亲本

F1

F2

甲x乙

1/4缺刻叶齿皮、1/4缺刻叶网皮、

1/4全缘叶齿皮、1/4全缘叶网皮

/

丙x丁

缺刻叶齿皮

9/16缺刻叶齿皮、3/16缺刻叶网皮、3/16全缘叶齿皮、1/16全缘叶网皮

回答下列问题:

(1)根据实验①可判断这2对相对性状的遗传均符合分离定律,判断的依据是 。根据实验②,可判断这2对相对性状中的显性性状是 。

(2)甲乙丙丁中属于杂合体的是 。

(3)实验②的F,中纯合体所占的比例为 。

(4)假如实验②的F2中缺刻叶齿皮:缺刻叶网皮:全缘叶齿皮:全缘叶网皮不是9:3:3:1,而是45:15:3:1,则叶形和果皮这两个性状中由1对等位基因控制的是 ,判断的依据是 。

解析:(1)根据题意可知F1中缺刻叶:全缘叶=1:1,齿皮:网皮=1:1,可知实验①甲x乙亲本单独分析应该是缺刻叶和全缘叶是测交类型,齿皮和网皮也是测交类型,所以符合分离定律。根据实验②F2中9/16缺刻叶齿皮、3/16缺刻叶网皮、3/16全缘叶齿皮、1/16全缘叶网皮,缺刻叶:全缘叶=3:1,齿皮:网皮=3:1可判断这2对相对性状中的显性性状是缺刻叶齿皮。

(2)根据实验①甲x乙得F1缺刻叶齿皮:缺刻叶网皮:全缘叶齿皮:全缘叶网皮=1:1:1:1,设缺刻叶和全缘叶(A,a控制),齿皮和网皮(B,b控制),甲和丙种植后均表现为缺刻叶网皮,可知亲本甲Aabb,乙aaBb,根据实验②丙x丁杂交得F1全是缺刻叶齿皮,可判断丙为AAbb,丁为aaBB,所以属于杂合体的是:甲和乙。

(3)实验②的F2中纯合体所占比例为1/4

(4)假如实验②的F2中缺刻叶齿皮、缺刻叶网皮、全缘叶齿皮、全缘叶网皮不是9:3:3:1,而是45:15:3:1,45:15:3:1加起来等于64.可知有一对相对性状由两队等位基因共同控制,另外一对相对性状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根据缺刻叶:全缘叶=(45+15):(3+1)=15:1,可知缺刻叶和全缘叶由两队等位基因共同控制,齿皮:网皮=3:1可知齿皮和网皮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

37.【生物——选修1:生物技术实践】(15分)

加酶洗衣粉是指含有酶制剂的洗衣粉。某同学通过实验比较了几种洗衣粉的去渍效果(“+”越多表示去溃效果越好),实验结果见下表。

加酶洗衣粉A

加酶洗衣粉B

加酶洗衣粉C

无酶洗衣粉(对照)

血渍

+++

+

+++

+

油渍

+

+++

+++

+

根据实验结果回答下列问题:

(1)加酶洗衣粉A中添加的酶是 ,加酶洗衣粉C中添加的酶是 。

(2)表中不宜用于洗涤蚕丝织物的洗衣粉有 ,原因是 。

(3)相对于无酶洗衣粉,加酶洗衣粉去渍效果好的原因是 。

(4)关于酶的应用,除上面提到的加酶洗衣粉外,固定化酶也在生产实践中得到应用,如固定化葡萄糖异构酶已经用于高果糖浆生产。固定化酶技术是指 。固定化酶在生产实践中应用的优点是 (答出1点即可)。

解析:(1)加酶洗衣粉A中血渍效果为3+,血渍当中蛋白质多,因此加酶洗衣粉A中添加的酶是蛋白酶。加酶洗衣粉C中油脂效果为3+,血渍效果为3+,油渍当中脂肪多,血渍当中蛋白质多,碱性蛋白酶能将血渍、奶渍等含有的大分子蛋白质水解成可溶性的氨基酸或小分子的肽,使污迹容易从衣物上脱落。因此加酶洗衣粉C中添加的酶是碱性蛋白酶。

(2)表中不宜用于洗涤蚕丝织物的洗衣粉有A和C,原因是这两种洗衣粉都有蛋白酶,可以将蚕丝织物的蛋白质分解掉。

(3)相对于无酶洗衣粉,加酶洗衣粉去渍效果好的原因是蛋白酶能将血渍、奶渍等含有的大分子蛋白质水解成可溶性的氨基酸或小分子的肽,使污迹容易从衣物上脱落,脂肪酶、淀粉酶和纤维素酶也能分别将大分子的脂肪、淀粉和纤维素水解为小分子物质,使洗衣粉具有更好的去污能力。

(4)固定化酶和固定化细胞技术是利用物理或化学方法将酶或细胞固定在一定空间内的技术,包括包埋法、化学结合法(将酶分子或细胞相互结合,或将其结合到载体上)和物理吸附法。固定化酶在生产实践中应用的优点是:固定在载体上的酶还可以被反复利用等等。

38.【生物——选修3:现代生物科技专题】(15分)

PCR技术可用于临床的病原菌检测。为检测病人是否感染了某种病原菌,医生进行了相关**作:①分析PCR扩增结果;②从病人组织样本中提取DNA;③利用PCR扩增DN**段;④采集病人组织样本。

回答下列问题:

(1)若要得到正确的检测结果,正确的**作顺序应该是 (用数字序号表示)。

(2)**作③中使用的酶是 ,PCR 反应中的每次循环可分为变性、复性、

三步,其中复性的结果是 。

(3)为了做出正确的诊断,PCR反应所用的引物应该能与 特异性结合。

(4)PCR(多聚酶链式反应)技术是指 。该技术目前被广泛地应用于疾病诊断等方面。

解析:(1)为检测病人是否感染了某种病原菌,正确的顺序是:④采集病人组织样本,②从病人组织样本中提取DNA;③利用PCR扩增DN**段;①分析PCR扩增结果。

(2)**作③中使用的酶是热稳定DNA聚合酶也即Taq酶 ,PCR 反应中的每次循环可分为变性、复性、延伸三步,其中复性的结果是引物与单链相应互补序列结合,形成局部双链。

(3)为了做出正确的诊断,PCR反应所用的引物应该能与单链相应互补序列特异性结合。

(4)PCR(多聚酶链式反应)技术是指利用 DNA双链**的原理,将基因的核苷酸序列不断地加以**,使其数量呈指数方式增加 。扩增的过程是:目的基因DNA受热变性后解链为单链,引物与单链相应互补序列结合,然后在DNA聚合酶作用下进行延伸,如此重复循环多次。由于延伸后得到的产物同样可以和引物结合,因而每一次循环后目的基因的量可以增加一倍,即成指数形式扩增(约为2n,其中n为扩增循环的次数)。

拓展知识:

2021**理综试卷全国甲卷

2021年河南**使用全国Ⅰ卷,即新课标一卷,全国乙卷,一卷一般比二卷难一些。

2021年分为全国甲卷(全国卷Ⅱ),全国乙卷(全国卷Ⅰ)和全国丙卷(2016年新增)。小语种(日语/俄语/法语/德语/西班牙语)**统一使用全国卷,各省均无自主命题权,且不分甲乙丙卷。

**全国卷不会因考题差别导致教材差别,一切都是遵照**大纲命题的。**后试卷不能拿走,**试卷会密封后送到指定的阅卷场所,阅卷后的**试卷属于**档案的一种,要存档保留一定年限的,考生是无法再次接触到自己的**试卷的。

前沿拓展:

2021**理综试卷全国甲卷

2021年**,原来的全国一卷和二卷合并成乙卷,原来的全国三卷成了甲卷。今年乙卷理综的难度很大,甲卷的不很清楚。


华哥出品

一、选择题:

1.已知①酶、②抗体、③激素、④糖原、⑤脂肪、⑥核酸,都是人体内有重要作用的物质。下列说**确的是

A.①②③都是由氨基酸通过肽键连接而成的

B.③④⑤都是生物大分子,都以碳链为骨架

C.①②⑥都是由含氮的单体连接成的多聚体

D.④⑤⑥都是人体细胞内的主要能源物质

解析:本题选C。A选项,酶和激素不一定为蛋白质,B选项激素和脂肪不是生物大分子,C选项酶的单体是氨基酸或核糖核苷酸,抗体本质是蛋白质,核酸的基本单位是核苷酸,她们都含有氮。D选项脂肪和核酸不是人体细胞内的主要能源物质。

2.某同学将酵母菌接种在马铃薯培养液中进行实验,不可能得到的结果是

A.该菌在有氧条件下能够繁殖

B.该菌在无氧呼吸的过程中无丙酮酸产生

C.该菌在无氧条件下能够产生乙醇

D.该菌在有氧和无氧条件下都能产生CO2

解析:本题选B。A选项,酵母菌是兼性厌氧菌,B选项酵母菌无氧呼吸的过程中第一阶段会产生丙酮酸,C选项酵母菌能进行酒精发酵。D选项酵母菌在有氧和无氧条件下都能产生CO2。

3.生长素具有促进植物生长等多种生理功能。下列与生长素有关的叙述,错误的是

A.植物生长的“顶端优势”现象可以通过去除顶芽而解除

B.顶芽产生的生长素可以运到侧芽附近从而抑制侧芽生长

C.生长素可以调节植物体内某些基因的表达从而影响植物生长

D.在促进根、茎两种器官生长时,茎是对生长素更敏感的器官

解析:本题选D。A选项,植物生长的“顶端优势”现象可以通过去除顶芽而解除,B选项顶芽产生的生长素可以运到侧芽附近从而抑制侧芽生长,C选项 激素调节在植物的生长发育和对环境的适应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但是,激素调节只是植物生命活动调节的一部分。植物的生长发育过程,在根本上是基因组在一定时间和空间上程序性表达的结果。因此生长素可以调节植物体内某些基因的表达从而影响植物生长。D选项在促进根、茎两种器官生长时,根是对生长素更敏感的器官。

4.人体下丘脑具有内分泌功能,也是一些调节中枢的所在部位。下列有关下丘脑的叙述,错误的是

A.下丘脑能感受细胞外液渗透压的变化

B.下丘脑能分泌抗利尿激素和促甲状腺激素

C.下丘脑参与水盐平衡的调节:下丘脑有水平衡调节中枢

D.下丘脑能感受体温的变化;下丘脑有体温调节中枢

解析:本题选B。A选项,下丘脑能感受细胞外液渗透压的变化,课本原文有描述,正确,B选项下丘脑能分泌抗利尿激素和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所以错误,C选项下丘脑参与水盐平衡的调节:下丘脑有水平衡调节中枢,正确。D选项下丘脑能感受体温的变化;下丘脑有体温调节中枢,正确。

5.果蝇的翅型、眼色和体色3个性状由3对**遗传的基因控制,且控制眼色的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让一群基因型相同的果蝇(果蝇M)与另一群基因型相同的果蝇(果蝇N)作为亲本进行杂交,分别统计子代果蝇不同性状的个体数量,结果如图所示。已知果蝇N表现为显性性状灰体红眼。下列推断错误的是

更多请关注微信:喜爱高中生物

A.果蝇M为红眼杂合体雌蝇 B.果蝇M体色表现为黑檀体

C.果蝇N为灰体红眼杂合体 D.亲本果蝇均为长翅杂合体

解析:本题选A 。A选项,根据后代白眼:红眼=1:1,黑檀体:灰体=1:1,推出亲本属于测交类型,是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长翅:残翅=3:1,已知果蝇N表现为显性性状灰体红眼,设白眼与红眼为(A,a),黑檀体与灰体(B,b),长翅与残翅(D,d),则推出亲本果蝇M为XaXabbDd,果蝇N为XAYBbDd,那么如果果蝇M为红眼杂合体雌蝇,后代白眼:红眼=1:3,不符合题意,所以A错,B选项对,C对,D对。

6.群落是一个不断发展变化的动态系统。下列关于发生在裸岩和弃耕农田上的群落演替的说法,错误的是

A.人为因素或自然因素的干扰可以改变植物群落演替的方向

B.发生在裸岩和弃耕农田上的演替分别为初生演替和次生演替

C.发生在裸岩和弃耕农田上的演替都要经历苔藓阶段、草本阶段

D.在演替过程中,群落通常是向结构复杂、稳定性强的方向发展

解析:本题选C。A选项,人为因素或自然因素的干扰可以改变植物群落演替的方向,正确,B选项发生在裸岩和弃耕农田上的演替分别为初生演替和次生演替,正确,C选项发生在裸岩的演替是初生演替,要经历苔藓阶段、草本阶段,弃耕农田上的演替是次生演替,则不需要经历苔藓阶段,则C错误。D选项必修三课本有描述“树林的形成进一步改善了生物生存的环境,物种进一步多样化,生物与环境之间的关系变得更加丰富多样,于是群落演替到了相对稳定的森林阶段。”因此在演替过程中,群落通常是向结构复杂、稳定性强的方向发展。

29、(10分)

植物的根细胞可以通过不同方式吸收外界溶液中的K+。回答下列问题:

(1)细胞外的K+可以跨膜进入植物的根细胞。细胞膜和核膜等共同构成了细胞的生物膜系统,生物膜的结构特点是 。

(2)细胞外的K+能够通过离子通道进入植物的根细胞。离子通道是由 复合物构成的,其运输的特点是 (答出一点即可)。

(3)细胞外的K+可以通过载体蛋白逆浓度梯度进入植物的根细胞。在有呼吸抑制剂的条件下,根细胞对K+的吸收速率降低,原因是 。

解析:(1)生物膜的结构特点是流动性,

(2)细胞外的K+能够通过离子通道进入植物的根细胞是主动运输,离子通道是由载体蛋白复合物构成的,主动运输的特点是你浓度梯度,需要能量,还有载体蛋白。

(3)细胞外的K+可以通过载体蛋白逆浓度梯度进入植物的根细胞。在有呼吸抑制剂的条件下,会抑制细胞呼吸作用,使产生的能量降低,所以根细胞对K+的吸收速率降低。

30、(9分)

用一段由放射性同位素标记的DN**段可以确定基因在染色体上的位置。某研究人员使用放射性同位素32P标记的脱氧腺苷三磷酸(dATP,dA-Pα~Pβ~Pγ,)等材料制备了DN**段甲(单链),对W基因在染色体上的位置进行了研究,实验流程的示意图如下。

更多请关注微信:喜爱高中生物

回答下列问题:

(1)该研究人员在制备32p标记的DN**段甲时,所用dATP的α位磷酸基团中的磷必须是32p,原因是 。

(2)该研究人员以细胞为材料制备了染色体样品,在混合**作之前去除了样品中的RNA分子,去除RNA分子的目的是 。

(3)为了使片段甲能够通过碱基互补配对与染色体样品中的W基因结合,需要通过某种处理使样品中的染色体DNA 。

(4)该研究人员在完成上述实验的基础上,又对动物细胞内某基因的mRNA进行了检测,在实验过程中用某种酶去除了样品中的DNA,这种酶是 。

解析:(1)该研究人员在制备32p标记的DN**段甲时,因为构成DNA的基本单位为脱氧核糖核苷酸,而dA-Pα就是脱氧核糖核苷酸,只有标记了α位磷酸基团,最终才能标记上DNA,因此所用dATP的α位磷酸基团中的磷必须是32p。

(2)研究人员以细胞为材料制备了染色体样品,本实验的目的是用一段由放射性同位素标记的DN**段可以确定基因在染色体上的位置,在混合**作之前去除了样品中的RNA分子,如果不去除RNA,则有可能会形成DNA与RNA杂交分子出现,会影响实验结果。

(3)为了使片段甲能够通过碱基互补配对与染色体样品中的W基因结合,需要通过某种处理使样品中的染色体DNA双链打开。

(4)研究人员在完成上述实验的基础上,又对动物细胞内某基因的mRNA进行了检测,在实验过程中用某种酶去除了样品中的DNA,这种酶是DNA酶。

31.(8分)

捕食是一种生物以另一种生物为食的现象,能量在生态系统中是沿食物链流动的。

回答下列问题:

(1)在自然界中,捕食者一般不会将所有的猎物都吃掉,这一现象对捕食者的意义是

。(答出1点即可)。

(2)青草→羊→狼是一条食物链。根据林德曼对能量流动研究的成果分析,这条食物链上能量流动的特点是 。

(3)森林、草原、湖泊、海洋等生态系统是常见的生态系统,林德曼关于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特点的研究成果是以 生态系统为研究对象得出的。

解析:(1)必修二课文中描述到“,捕食者所吃掉的大多是被捕食者中年老、病弱或年幼的个体,客观上起到促进种群发展的作用。此外,捕食者一般不能将所有的猎物都吃掉,否则自己也无法生存,这就是所谓“精明的捕食者”策略。”这一现象对捕食者的意义是客观上起到促进种群发展的作用。

(2)青草→羊→狼是一条食物链。根据林德曼对能量流动研究的成果分析,这条食物链上能量流动的特点是:单向流动,逐级递减。

(3)必修三课文中提到“美国生态学家林德曼(R.L.Lindenman, 1915—1942)对一个结构相对简单的天然湖泊—赛达伯格湖的能量流动进行了定量分析”所以林德曼关于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特点的研究成果是以湖泊生态系统为研究对象得出的。

32、(12分)

植物的性状有的由1对基因控制,有的由多对基因控制。一种二倍体甜瓜的叶形有缺刻叶和全缘叶,果皮有齿皮和网皮。为了研究叶形和果皮这两个性状的遗传特点,某小组用其因型不同的甲乙丙丁4种甜瓜种子进行实验,其中甲和丙种植后均表现为缺刻叶齿皮。杂交实验及结果见下表(实验②中F1自交得F2)。

实验

亲本

F1

F2

甲x乙

1/4缺刻叶齿皮、1/4缺刻叶网皮、

1/4全缘叶齿皮、1/4全缘叶网皮

/

丙x丁

缺刻叶齿皮

9/16缺刻叶齿皮、3/16缺刻叶网皮、3/16全缘叶齿皮、1/16全缘叶网皮

回答下列问题:

(1)根据实验①可判断这2对相对性状的遗传均符合分离定律,判断的依据是 。根据实验②,可判断这2对相对性状中的显性性状是 。

(2)甲乙丙丁中属于杂合体的是 。

(3)实验②的F,中纯合体所占的比例为 。

(4)假如实验②的F2中缺刻叶齿皮:缺刻叶网皮:全缘叶齿皮:全缘叶网皮不是9:3:3:1,而是45:15:3:1,则叶形和果皮这两个性状中由1对等位基因控制的是 ,判断的依据是 。

解析:(1)根据题意可知F1中缺刻叶:全缘叶=1:1,齿皮:网皮=1:1,可知实验①甲x乙亲本单独分析应该是缺刻叶和全缘叶是测交类型,齿皮和网皮也是测交类型,所以符合分离定律。根据实验②F2中9/16缺刻叶齿皮、3/16缺刻叶网皮、3/16全缘叶齿皮、1/16全缘叶网皮,缺刻叶:全缘叶=3:1,齿皮:网皮=3:1可判断这2对相对性状中的显性性状是缺刻叶齿皮。

(2)根据实验①甲x乙得F1缺刻叶齿皮:缺刻叶网皮:全缘叶齿皮:全缘叶网皮=1:1:1:1,设缺刻叶和全缘叶(A,a控制),齿皮和网皮(B,b控制),甲和丙种植后均表现为缺刻叶网皮,可知亲本甲Aabb,乙aaBb,根据实验②丙x丁杂交得F1全是缺刻叶齿皮,可判断丙为AAbb,丁为aaBB,所以属于杂合体的是:甲和乙。

(3)实验②的F2中纯合体所占比例为1/4

(4)假如实验②的F2中缺刻叶齿皮、缺刻叶网皮、全缘叶齿皮、全缘叶网皮不是9:3:3:1,而是45:15:3:1,45:15:3:1加起来等于64.可知有一对相对性状由两队等位基因共同控制,另外一对相对性状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根据缺刻叶:全缘叶=(45+15):(3+1)=15:1,可知缺刻叶和全缘叶由两队等位基因共同控制,齿皮:网皮=3:1可知齿皮和网皮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

37.【生物——选修1:生物技术实践】(15分)

加酶洗衣粉是指含有酶制剂的洗衣粉。某同学通过实验比较了几种洗衣粉的去渍效果(“+”越多表示去溃效果越好),实验结果见下表。

加酶洗衣粉A

加酶洗衣粉B

加酶洗衣粉C

无酶洗衣粉(对照)

血渍

+++

+

+++

+

油渍

+

+++

+++

+

根据实验结果回答下列问题:

(1)加酶洗衣粉A中添加的酶是 ,加酶洗衣粉C中添加的酶是 。

(2)表中不宜用于洗涤蚕丝织物的洗衣粉有 ,原因是 。

(3)相对于无酶洗衣粉,加酶洗衣粉去渍效果好的原因是 。

(4)关于酶的应用,除上面提到的加酶洗衣粉外,固定化酶也在生产实践中得到应用,如固定化葡萄糖异构酶已经用于高果糖浆生产。固定化酶技术是指 。固定化酶在生产实践中应用的优点是 (答出1点即可)。

解析:(1)加酶洗衣粉A中血渍效果为3+,血渍当中蛋白质多,因此加酶洗衣粉A中添加的酶是蛋白酶。加酶洗衣粉C中油脂效果为3+,血渍效果为3+,油渍当中脂肪多,血渍当中蛋白质多,碱性蛋白酶能将血渍、奶渍等含有的大分子蛋白质水解成可溶性的氨基酸或小分子的肽,使污迹容易从衣物上脱落。因此加酶洗衣粉C中添加的酶是碱性蛋白酶。

(2)表中不宜用于洗涤蚕丝织物的洗衣粉有A和C,原因是这两种洗衣粉都有蛋白酶,可以将蚕丝织物的蛋白质分解掉。

(3)相对于无酶洗衣粉,加酶洗衣粉去渍效果好的原因是蛋白酶能将血渍、奶渍等含有的大分子蛋白质水解成可溶性的氨基酸或小分子的肽,使污迹容易从衣物上脱落,脂肪酶、淀粉酶和纤维素酶也能分别将大分子的脂肪、淀粉和纤维素水解为小分子物质,使洗衣粉具有更好的去污能力。

(4)固定化酶和固定化细胞技术是利用物理或化学方法将酶或细胞固定在一定空间内的技术,包括包埋法、化学结合法(将酶分子或细胞相互结合,或将其结合到载体上)和物理吸附法。固定化酶在生产实践中应用的优点是:固定在载体上的酶还可以被反复利用等等。

38.【生物——选修3:现代生物科技专题】(15分)

PCR技术可用于临床的病原菌检测。为检测病人是否感染了某种病原菌,医生进行了相关**作:①分析PCR扩增结果;②从病人组织样本中提取DNA;③利用PCR扩增DN**段;④采集病人组织样本。

回答下列问题:

(1)若要得到正确的检测结果,正确的**作顺序应该是 (用数字序号表示)。

(2)**作③中使用的酶是 ,PCR 反应中的每次循环可分为变性、复性、

三步,其中复性的结果是 。

(3)为了做出正确的诊断,PCR反应所用的引物应该能与 特异性结合。

(4)PCR(多聚酶链式反应)技术是指 。该技术目前被广泛地应用于疾病诊断等方面。

解析:(1)为检测病人是否感染了某种病原菌,正确的顺序是:④采集病人组织样本,②从病人组织样本中提取DNA;③利用PCR扩增DN**段;①分析PCR扩增结果。

(2)**作③中使用的酶是热稳定DNA聚合酶也即Taq酶 ,PCR 反应中的每次循环可分为变性、复性、延伸三步,其中复性的结果是引物与单链相应互补序列结合,形成局部双链。

(3)为了做出正确的诊断,PCR反应所用的引物应该能与单链相应互补序列特异性结合。

(4)PCR(多聚酶链式反应)技术是指利用 DNA双链**的原理,将基因的核苷酸序列不断地加以**,使其数量呈指数方式增加 。扩增的过程是:目的基因DNA受热变性后解链为单链,引物与单链相应互补序列结合,然后在DNA聚合酶作用下进行延伸,如此重复循环多次。由于延伸后得到的产物同样可以和引物结合,因而每一次循环后目的基因的量可以增加一倍,即成指数形式扩增(约为2n,其中n为扩增循环的次数)。

拓展知识:

2021**理综试卷全国甲卷

2021年河南**使用全国Ⅰ卷,即新课标一卷,全国乙卷,一卷一般比二卷难一些。

2021年分为全国甲卷(全国卷Ⅱ),全国乙卷(全国卷Ⅰ)和全国丙卷(2016年新增)。小语种(日语/俄语/法语/德语/西班牙语)**统一使用全国卷,各省均无自主命题权,且不分甲乙丙卷。

**全国卷不会因考题差别导致教材差别,一切都是遵照**大纲命题的。**后试卷不能拿走,**试卷会密封后送到指定的阅卷场所,阅卷后的**试卷属于**档案的一种,要存档保留一定年限的,考生是无法再次接触到自己的**试卷的。

统招专升本 免费一对一报考指导、院校选择、专业规划,赠送全套专升本考试资料
专业老师为您指导统招专升本 帮您规划如何报名、选择院校、专业规划、保证100%拿证,现在预约即可获赠一整套专升本考试资料
请在浏览器中启用 JavaScript 来完成此表单。
填写您当前所在的省份

原创文章,作者:名品学习小编,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mingpinfang.com/7616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