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淮学院是几本(黄淮学院是几本院校)

前沿拓展:

黄淮学院是几本

黄淮学院是二本院校。

黄淮学院位于河南省驻马店市,是2004年经**批准升格的一所全日制普通本科高校,是**应用技术大学改革战略研究试点院校、**数据**“百校工程”项目培育院校、**应用技术大**盟副理事长单位、河南省首批示范性应用技术类型本科院校。

据2018年6月学校官网显示,学校占地2460多亩,建筑面积58万平方米,教学仪器设备资产总值17562万元,馆藏图书268万册;设16个二级学院,51个本科专业,22个专科专业;有教职工1200余人,全日制普通在校生2万余人。

据2018年6月学校官网显示,学校有教职工1200多人,其中教授、副教授346人,博士、硕士教师739人,并聘请300余名行业企业优秀人才担任**教师,拥有省管优秀专家、省级学术技术带头人、省级教学名师等60余人;有省级教学团队1个。

扩展资料:

黄淮学院科研成果:

2017年学校获批驻马店市重大科技专项2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项,河南省医学教育研究项目3项,河南省科技发展计划项目立项23项,获驻马店市科技进步奖18项。

据中华******科学技术司公布的统计调查文件显示,2014-2017年,黄淮学院的科技经费共1472.1万元,科技课题共231项,发表的学术论文共1722篇,成果获奖3项。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黄淮学院


本期嘉宾

张怀涛,研究馆员,教授,中原工学院图书馆原馆长,郑州升达经贸管理学院学科带头人。被聘为郑州大学、河南师范大学、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黄淮学院、郑州科技学院**教授,郑州旅游职业学院图书馆、漯河医专图书馆名誉馆长,河南省图书馆阅读推广人,河南布克思(books)文化传媒有限公司学术顾问。被聘为**阅读学研究会学术顾问,**图书馆学会阅读与心理健康专业委员会副主任,**高校图书情报工作指导委员会委员,河南图书馆学会副理事长,河南省高校图书情报工作委员会副主任。主持完成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河南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河南省软科学项目、河南省**招标项目12项,发表学术文章200多篇,出版书籍29部。先后为社会读者、大学师生、图书馆员、机关干部、企业家、青少年作读书报告数百场。

张怀涛,研究馆员,教授,中原工学院图书馆原馆长

诗曰:

曾涉泥泞尝甘苦,青葱岁月耕伴读。

放舟书海观峰远,晨阳迢迢云卷舒。

我曾在一篇文章里这样说:读书是太阳下面最美好的事情。的确,能带给我最大快乐和美好记忆的莫过于读书。这种感受并非是与生俱来的,而是在回首几十年生活时,对比着各种难忘的元素得出的。从幼儿到大学的读书生活像一管神奇的笔,为自己涂抹了看似平常、实则有容的底色,也描摹了值得回味的人生,正如孔老夫子叮嘱其**的那样:“素以为绚”“绘事后素”。

1 家风的润泽

在豫北大平原有一个温馨的小村庄——新乡县七里营镇东曹村,这里是养育我成长的故乡。我的故乡地处黄河故道,田畴肥沃,年丰岁稔,乡风质朴,民情淳善,是一处和畅宜居的乡间村落。

东曹村有张、段两大家族。张姓人口约占全村1700多人口的1/3,有着崇文尚德、向善致和的家风。我小时候看到过许多家庭的门楣、厅堂常常悬挂着有“耕读传家”“晴耕雨读”等字样的牌匾;还常常听到老人们念叨“种地打粮食,读书长知识”“不吃饭会饥,不读书会愚”“有儿不读书,不如养头猪”的古话。

我的曾祖父高山公喜藏书,爱读书,做了一辈子私塾先生,是远近闻名的乡贤。良好的耕读家风润泽着张氏子孙,在20世纪的50年代至60年代,我的父辈中曾有4人难能可贵地考入大学,至今仍为乡里称道。改革开放后,又有10余人考入大学,毕业后都在不同领域为社会做着贡献。

2 温馨的亲子共读

当孩子带着一颗透明的心来到这个世界上时,就对父母有着一种天然的、完全的信任,父母对孩子的影响是最早的、最深的。孩子是世界的未来,所以人们说,“推动摇篮的手就是推动世界的手”。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学校,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

我母亲自幼失怙,外婆带着我母亲和姨母,母女三人相依为命,艰难度日,母亲没有上学的机会。新**成立后,母亲积极参加村里组织的扫盲夜校,三年的学习不但脱离了文盲,还培养出了读书看报的好习惯,我幼时就曾目睹她边读《秋海棠》边抹眼泪的一幕。由于母亲爱读书,便有了与一般乡村女性不一样的境界,她先后担任过妇女队长、生产队会计、小学教师,赢得了乡亲们的普遍尊敬。

小时候,母亲经常拿着一本书绘声绘色地给我讲故事,那真是一种温馨的享受。在我与母**读时,《蒙古族民间故事集》给我留下的印象最深刻,它不但是我与母亲“亲子共读”的第一本书,也是我能够**阅读后反反复复读的一本书。

我父亲于20世纪50年代毕业于内蒙古师范学院(现内蒙古师范大学)汉语言文学专业,先是在内蒙古科右前旗哈拉黑中学工作,后调回家乡河南省新乡县,一直在乡、县两级中学从事语文课教学。他酷爱读书,买了很多书,家里满满的书架成了我可以尽情享受的精神乐园。他还经常借书,借来的书就放在他的床头,我总是馋馋地盯着,等他一出门就赶快溜过去解解馋。

父亲非常注意将他认为有必要让我读的书带回来,放在家里的桌子上,他知道,我一定会发现而且绝不会放过的。他还喜欢给全家讲古书,如《醒世恒言》里的“苏小妹三难新郎”“张廷秀逃生救父”,《聊斋志异》里的“胭脂”“画皮”等等,这些优美、曲折、离奇的故事无疑增强了我对书中广阔天地的好奇与向往。

3 能**读书才能真正成长

当一个孩子刚刚脱离母亲的怀抱能**行走时,常常会兴奋地满屋子乱窜,这是一种新层级的生理与心理成长。当一个孩子能够自己捧起一本书读得津津有味时,常常会废寝忘食地阅读,这是一种新层级的素质升华。儿时对读书生活的耳濡目染,往往会种植下读书的本真情感和原发动力,这种情感和动力能否生根发芽,还取决于是否有持续不断的阳光、雨露。

1964年9月,七周岁的我挎着母亲亲手缝制的书包步入小学。在用了两个月时间学习汉语拼音后,我就鬼使神差地尝试着读《语文》课本中带注音的课文,居然能全部顺利读完。父母发现后十分欣喜,马上到书店给我买了一本汉语拼音版的《红旗歌谣》。这是真正属于我的第一本书,当我拿到这本书后,就马上包上书皮,郑重写上自己的名字,接着就如饥似渴地一遍遍读,其中许多朴实清新、朗朗上口的篇章已深深镌刻在脑子里,如《南来大雁北去风》《老奶奶学文化》《唱得幸福落满坡》等。虽然现在人们对这本书的社会意义和文学价值颇有争议,但是它在我的个人读书史上却有着里程碑式的意义,因为它是我**阅读的第一本课外书。

此后,一批批优秀的读物陆续进入我**阅读的视野,如儿童**《泥鳅看瓜》、儿童剧《宝船》、童话《猪八戒学本领》、儿童诗《小迷糊阿姨》、科幻故事《五万年以前的客人》等。到小学毕业时,我已阅读了大量的**文学名著,古典**如《三国演义》《西游记》《水浒传》《说岳全传》《大明英烈传》《镜花缘》《喻世明言·警世通言·醒世恒言》》《初刻拍案惊奇》《三侠五义》等;当代**如《家·春·秋》《三家巷》《红日》《林海雪原》《红旗谱》《青春之歌》《上海的早晨》《红岩》《野火春风斗古城》《暴风骤雨》《铁道游击队》《敌后武工队》《山乡巨变》《小城春秋》《当乌云密布的时候》《风云初记》《吕梁英雄传》《新儿女英雄传》《苦菜花》《迎春花》《战斗的青春》等。

4 有书读真好

书是爱书人不离不弃的精神家园,书是爱书人梦寐以达的圣地。当下人们愁的是书太多了,这乌秧乌秧的书,到底读哪一本好呢?而我们年少时,愁的是书太少了,读完这一本去哪里找下一本呢?当时有人传言,一部《**山恩仇记》可以换一辆新自行车,而一辆新自行车的价格是一个工人半年的全部工资。

当1966年“文化大革命”的风暴席卷全国时,刚上小学三年级的我们也因为“停课闹革命”而被放了羊,刚发到手的课本一页未学就作废了,过去备受赞扬的名著也都成了**,一时我们的阅读世界成了空白。没过几天,又“复课闹革命”,《**日报》社论《彻底搞好文化革命,彻底改革教育制度》中号召说:初小可以学些**语录,高小可以学更多的**语录和“老三篇”等文章。于是,我们几个爱读书的小伙伴就自发组织起来,比赛着背诵《**语录》和“老三篇”(**的三篇文章《为**服务》《愚公移山》《纪念白求恩》),我还超额背诵了《人的正确思想是从哪里来的?》《反对自由主义》等篇章,以及全本《**诗词》(当时共公开发表了37首)。小伙伴们的**阅读能力、记忆能力,想必在这个过程中都得到了提高。

“**”很可怕,“书荒”也可怕。“**”折磨肚子,“书荒”折磨心灵。在那读物奇缺的年代,刚刚唤醒读书意识的我,每天都有着难以忍受的“书籍饥饿感”,每天都在绞尽脑汁地找书读。俗话说 “老天爷饿不**瞎家雀”,我每天东找西寻还算有大的收获。

我找书读一是靠父亲。父亲的书盛了满满一个书架,现在看来并不算多,但在当时父亲简直就是一位伟大的藏书家。里面有他上大学时的教科书、有各种版本的文学作品选,其中《中华活页文选》(共5册)、《**古代文学作品选》(共9册)是我常读的书,一直伴随着我考上大学。

二是**亲。村里小学有《**日报》《河南日报》,母亲曾是小学民办教师,每天晚上都要去学校批改学生作业,我就跟着她去蹭报读。母亲也给我买书读,有一次去集市上回来,专门给我买了一本《智取威虎山》连环画,定价2角钱,我激动了好久,因为用这本连环画可以和很多小伙伴交换书读。

三是靠乡邻。村里很多乡亲家里珍藏的发黄的旧**,是我觊望的对象,如《封神榜》《隋唐演义》《薛仁贵征东》《杨家府演义》《明清八义》《施公案》《三侠五义》等。在农村劳动时我最盼下雨,这倒不是偷懒,而是因为下雨天往往不出工,我就可以堂而皇之地跑到有书人家里饱读一番,因此乡亲们都爱叫我“小书迷”。

四是靠亲戚。如果知道哪家亲戚有书,逢年过节我都抢着去。亲戚们也清楚我的爱好,我去了,只需递给我一本书,就不用陪了。姑妈家里的《烈火金刚》,姨妈家里的《**诗词讲解》,我都读了无数遍。慈祥的大姥姥(我母亲的伯母)不识字,却珍藏有唱本,如《春秋配》《罗帕记》等,我住在她们家时,她就让我给她念,这也正是我喜欢干的事。

五是靠老师。老师们一般都喜欢爱读书的学生,我的历任老师都很赞赏我的读书精神,也乐意让我读他们的藏书。上小学三年级时,我父亲的同事杨伯伯见面就问《三国演义》《水浒传》中的故事,使我受益多多。有一位刘老师经常让我到他家去读书,还教会我查《四角号码字典》,并给我讲王云五发明四角号码检字法的故事。上初中时,教语文的段老师购买了当时新出版的**《沸腾的群山》等,优先让我们读。上高中一年级时,我一直想读《红楼梦》,但苦寻不得,偶然听说段老师有《红楼梦》,便大胆开口借,没想到段老师非常爽快地借给了我,了却了我的一个心愿。

六是靠同学。同学把书带到班里,只要被我发现,我就会**缠烂磨,必读之而后快。上高中二年级时,有一次发现王同学借了别人的一本《平原枪声》在课间读得津津有味,我求他是否下午放学时让我带回家读一读。他很为难,但顾及到我们经常在一起讨论数学题的份上,无奈地答应了。那天晚上,我一夜没睡,一口气读完了这部长达500多页的书。

七是靠图书馆。1973年至1975年我上高中,这时各出版社开始陆续出版多种文学作品,但以我的经济实力却难以买更多的书来满足阅读需求。真是天遂人愿,在离我家十多里地的小冀镇我发现了一处读书福地——“新乡县**思想宣传站”(后改称“新乡县文化馆”),我便成了经常光顾这里并受到欢迎的读者。在这里我读了大量当时新出版的文学作品,如**《闪闪的红星》《海岛女民兵》《大刀记》《激战无名川》等,诗集《放歌长城岭》《枣林村集》《红水河欢歌》《放歌集》等。

八是靠自己。从小学到高中,自己的经济能力非常有限,能够支配的微乎其微的钱就是捡废品卖给供销社攒的钱。我用卖废品钱买的第一本书已忘记了书名,其内容是“学习**著作积极分子先进事迹”。自己能够把握的事情就是抄书,抄书的本子自己做:将5分钱一张的白竹纸叠成32开书本大小,用纳鞋底的锥子扎眼,用线装订成本子,用装化肥的牛皮纸袋裁剪后糊封面。用这种自制的本子我先后抄完了《百灵鸟(歌词集)》《红灯记》《汉语成语小词典》,以及各种报刊、旧语文书上的诗词、散文等。父母经常拿回来几张旧报纸,只要看到喜欢的文章,就剪下来做成剪报,经常翻阅。

5 读书生活有甘苦

如果将我们少年时的读书生活比作一杯酒,这杯酒有时是平淡无奇,有时是流光溢彩,有时是青涩难解,有时是甘苦共在。

大概三周岁时,我因患脊髓灰质炎病而右腿残疾,小伙伴们的很多激烈的、有趣的游戏我都不能参加,慢慢地就产生了失落感甚至是自卑感。有人说上帝是公平的,他为你关闭了一扇门,一定会为你打开一扇窗。我庆幸自己将兴趣转向了读书。这种爱好使我获得了另一番求之不得的快乐,使我有了与正常人平等成长的机会。

由于和小伙伴们交流偏少,导致我性格一度极为内向,说话严重口吃,上课怕发言,见人不说话,家里来了客人都是脸一红绕过去。上初中一年级时,我又重读《水浒传》,书中令人提振正义精神的故事陶醉了我。我反复读了不知多少遍,以致能把梁山一百单八将按座次完整地背诵下来。大概是书中的刚烈之风、英雄之气的熏染,使我的性格慢慢有了改变。

上高中一年级时,我借同学的《雷锋之歌》(贺敬之)阅读并全部抄了下来,并反复高声朗诵,那大气磅礴的风格调动了我的全部感情。后来我又抄写、背诵了《团泊洼的秋天》(郭小川)、《西沙之战》(张永枚)等。大概就是这样的自我朗诵训练,逐渐矫正了口吃,自己的思想、感情也慢慢地能得以顺畅表达。

那时农村的电灯还未普及,晚上读书只能用煤油灯照明。家里只有一盏煤油灯,每天晚上母亲在灯下为全家人缝制衣服时,我就凑过去读书。煤油灯冒烟很大,我的鼻孔每天被熏得黑乎乎的。有时候离灯太近了,一不小心就燎了自己的头发。

上初中时我在邻村西曹村中学走读,养成了一边走路一边读书的习惯。有一次在路上边走边读《西游记》,被教过我数学课的小学校长马老师看到了,他关切地问我读什么书,还嘱咐我注意别摔跤。后来马老师把这件事情告诉给我的初中班主任段老师,被旁边的老师听岔了,后来就演绎成了“张怀涛边走路,边看《西游记》,还摔了一跤”的笑谈。

高中毕业后,我曾到建筑工地建过楼房、到机械厂搬过铁块,无论走到哪里,铺盖卷儿里总是裹着几本书。收工后我不打牌、不下棋、不闲逛,虽然少了一些和工友们交流的机会,但我的“第六感觉”告诉我,工友们是打心眼儿里赞许的。那时年轻的我好像还未意识到,体力劳动之后的读书,就是最好的休息;那几年的体力劳动,也强壮了我的体魄,使我有了能够承担繁忙工作的耐力。

6 上学读书跃龙门

在人们的心目中,“上学”与“读书”几乎是同义词,实际上,读书正是学习的首要途径和主要方式。作为一名学生,无论是小学生还是大学生,读书就是他的天职。每个学生面对的有两种书,即教科书与课外书——如果既爱读教科书,又爱读课外书,其全面发展的潜力很大;如果不爱读教科书,只爱读课外书,其考试成绩可能不佳,但会有一定的能力;如果只爱读教科书,不爱读课外书,其可能比较善于应试;如果既不爱读教科书,又不爱读课外书,其成才的机率最小。

1970年年底,我到西曹村中学参加小学升初中的考试,作文题目是“向**学习”。得益于读过《青年英雄的故事》《雷锋日记》《欧阳海之歌》等描写**生活的书,所以写起来格外顺手,那次考试我在参加考试的学生中获得了总分最高分。

1972年年底,我参加全县组织的初中升高中考试,作文题目是“隆冬田野热气高”。得益于读过《三里湾》《艳阳天》《李双双小传》等关于农村生活的书,自己又有从小干农活的经历,那次考试我获得了全县总分最高分。

1977年冬天是一个充满了温暖和希望的冬天,中断了十多年的**恢复了。10月21日各大媒体公布了消息,在铸造厂打工的我滞留在安阳钢铁厂挑选、搬运铁块,十多天后才回家投入复习。一开始我复习理工科课程,当了解到学习好的同学大多都在复习考理工科时,就改考文科了。我的“第六感觉”意识到,这样会缓解竞争力,希望更大。考语文时,试卷一发到手上,我的心理压力一下子就减轻了许多,因为试题的内容大多都阅读过,如鲁迅的《论“费厄泼赖”应该缓行》、《史记》中“陈胜吴广**”、荀子的《劝学篇》、**的《梅岭三章》等;作文题目是“我的心飞向**纪念堂”,我写得也很顺手。

应该说1977年**是****史上最特殊的一次。一是考生基本上没有复习准备的时间,没有**材,没有复习大纲,没有教师指导,考试成绩基本上取决于个人平时的读书积累。二是参加人数多,十多年的人才积压使得竞争十分激烈,当时全国报考人数是570万,录取名额为27.3万个,录取率不到4.8%,而河南报考人数为70多万,共有9374人圆了大学梦,录取率不到1.3%。三是考生来自全国各个行业,年龄悬殊,年长的已过而立之年,年幼的还未达志学之年,那年我刚刚20周岁,在家“修理地球”将近三年了。四是文化意义深厚,它改变了一代人的命运,标志着**从此将走向一条新路,以致“77级”都成了一种文化符号。

考完试就填报志愿。我拿着招生院校一览表,非常想报“武汉大学图书馆学系”和“北京大学图书馆学系”,但是父亲分析说这些学校招生太少了,急于摆脱困境的我就报了本省的三所院校。入学通知书下来了,竟然是“武汉大学图书馆学系”,我真是大喜过望。

大学校园的空气中充溢着浓浓的书香,大学四年是读书的黄金时节。我们这一代大学生秉持着“把失去的光阴夺回来”的心愿,高喊着“振兴中华”要“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的口号,把传说中的读书“如饥似渴、废寝忘食”做到了极致。课前课后、排队打饭、电影放映前、排队买票、坐公交车,都少不了戴校徽的大学生读书的身影。同学们只要出门都先往挎包里塞一本书,寒暑假时大家都挤着到图书馆借一摞书再走。

大学校园有着充沛的、不可替代的学习资源,如果不很好利用,就等于没有真正读大学。这些资源在大学校园唾手可得,一旦走出大学校门就相当难得了。正像俗语所说:过了这个村子就没了这个店儿,吃了这个包子就少了这个馅儿。

武汉大学老图书馆位于狮子山山顶,是学校的标志性建筑和精神象征,其阅览室氛围庄重而宁静,阅览桌椅宽厚而舒适。大一、大二时,我们住在老斋舍居中的最高层,距老图书馆最近,就成了那里的常客。另外还有两个分馆,也可以借书和阅览。

武汉大学图书馆藏书可以用常说的“浩如烟海、汗牛充栋”来形容,我的借书证一领到手,就立即饿虎扑食般地跑到图书馆一下子借了5本书(当时规定每个借书证可同时借5本书),其中有我一直想读而没有读到的《二刻拍案惊奇》,后来又发现竟然还有《三刻拍案惊奇》这样的书。

过去在农村见到过的外国名著很少,所以大一时我就拼命补读,如《复活》《普希金抒情诗集》《巴黎圣母院》《红与黑》《高老头》《悲惨世界》《汤姆历险记》《傲慢与偏见》《飘》《简·爱》等外国名著。那时我只有一种感想:上天真是太眷顾我了,让我读了这么好的专业,谢天谢地!

到了大二,我开始有意识地拓宽视野,阅读哲学、历史、心理学、文化、传记、方**等方面的著作,如《唯物辩证法大纲》(李达)、《第三帝国的兴亡》(威廉·夏伊勒)、《梦的解析》(弗洛伊德)、《舞台生活四十年》(梅兰芳)、《拿破仑时代》(乔治·勒费弗尔)、《科学发现纵横谈》(王梓坤)等。

阅读报刊是每天的必修课。除了我自己订购有《诗选刊》《**选刊外》,每天到图书馆第一是快速浏览、摘抄各种报纸,然后再阅读《**青年》《诗刊》《星星》《**文学》《时代的报告》《十月》等刊物,大三之后还注意浏览经济、历史、艺术、法律等方面的刊物。

武汉大学图书馆学系(现称信息管理学院)是**历史最悠久的图书馆学教育与研究机构,其前身是美国学者韦棣华和**第一位图书馆学留学生沈祖荣于1920年创办的武昌文华大学图书科,1929年**为武昌文华图书馆专科学校,1953年并入武汉大学。武汉大学图书馆学系资料室积累的中外图书馆学文献在国内最完整、最丰富,要接受系统的、高品质的图书馆学专业教育,非常有必要来这里汲取充足的专业养分,呼吸不可或缺的学术空气。

专业名著能使自己尽快地把握专业思想和学术精髓,所以在学习专业课时,我非常关注专业名著,如《图书馆学概论》(杜定友)、《现代西方主要图书分类法评述 》(刘国钧)、《参考工作》(吕绍虞)、《图书馆学辞典》(卢震京)、《**目录学史》(姚名达)、《科学交流与情报学》(米哈依洛夫)等。只要老师提到,一下课我就赶快跑到系资料室借阅。

在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一大批图书馆学、情报学的专业期刊或复刊或创刊,成为我汲取新的学术营养的良好途径。同学们经常阅读和谈论的刊物有《图书馆学通讯》(现名《**图书馆学报》)、《图书馆工作》(现名《图书情报工作》)、《湘图通讯》(现名《图书馆》)、《高校图书馆工作》、《情报科学》等。

7 在读书过程中欣赏美景

人们常说,读书虽然改变不了人生的长度,但是可以拓展人生的宽度、增加人生的厚度、扩充人生的容度、强化人生的硬度、提高人生的亮度。读书使我把生活中的许多无奈的寂寞转换成无言的享受,也使我在知识、见识不断螺旋式上升的过程中欣赏到了许多美景。

上小学二年级时,班主任王老师每次在“周会”课上都给我们读报纸。有一次王老师伤风感冒嗓子疼,就尝试着让我读,我读得很流畅、嗓门很大。此后,读报纸之类的活基本上就由我“承包”了。当时王老师递给我报纸时信任的目光、下课后小伙伴羡慕的眼神,使我的心理得到极大满足,半个多世纪过去了仍记忆犹新。

上小学五年级时,由于没有语文课本,热爱诗词的张老师就从他积累多年的笔记本中选出一首首好诗抄给我们,然后再让我们练习写诗,我们就模仿着写出了类似“红小兵,心最红,革命路上打先锋”的顺口溜。后来语文老师又换成了热爱散文的杜老师,他每天让我们抄关于田野风光、劳动场面、丰收景象的文章,然后再让我们写“可爱的家乡”等内容的抒情文。两位老师经常让我在全班朗读自己的作文,这对我而言是极大的鼓励。

上初中时,教语文的段老师对我们的读书和作文抓得非常紧,当时几乎见不到学生可以读的作文范文,他就亲自刻蜡纸,油印一些文章让我们读。段老师告诉我们写文章要从生活中找素材、要调动自己的真情实感,我就写了在生产队参加劳动的文章《筛谷子》。段老师对这篇作文大加称赞,刻印出来,全班每人一份,还拿到外校进行交流,同学们开玩笑说这是我的“处女作”。

上高中时,语文老师先后由段老师、张老师、甘老师任教,他们对我的读书与写作有良好影响。高一时,段老师指导我在新乡县刊物《革命文艺》上发表了诗歌《“十大”光辉照俺家》《战鼓咚咚催春来》等。

高中时我一直是学生板报组的组长,从撰稿到抄写均得到了全面锻炼。我为板报撰写的稿子经常受到老师的表扬,如《风雨夜》《新年就是新起点》《小球推动大地球》等。

高二时,张老师、甘老师多方面指导我写唱词、三句半、快板等。在班里的晚会上我习作了一**诗《热气腾腾的十五班》,嵌入我们班66位同学的姓名,在全班的晚会上高声朗诵。学校的杜校长听说后很高兴,专门找我要走了诗稿。

毕业之前,张老师、甘老师带领我们驻扎在七里营公社刘八庄大队进行语文课教改,边劳动、边读书、边写作,写出的作品大家相互提意见。我的一篇作文还作为教改成果,差一点入选当时的河南省高中《语文》课本。

高中毕业后,甘老师仍然关心我的读书与写作。1976年9月,全国都沉浸在悼念**主席的悲痛之中,甘老师突然骑着自行车来找我,说:“由于七里营是**当年视察过的地方,公社要组织力量创作一些诗歌以表纪念。你算其中一员,三天交稿。”交稿后时间不长,甘老师比我还兴奋地对我说:“共寄给《诗刊》七篇诗稿,只有你的被录用了。”

从小学到大学,农村的朴素生活和劳动锻炼,对我的读书学习和能力提高有极大的帮助。比如春节前,村里组织学校的老师给乡亲们写春联,我也自愿参加进去,还经常自编春联。我爱打算盘,母亲当生产队会计时,我就帮着算账、算工分。生产队分粮食、分蔬菜、分棉花、分食油,都让我拿着算盘计算数量。即使在我读大学期间,寒暑假回到家里,还有乡亲请我写广告、写诉状。

边读书边写作的习惯被我带到了大学。我一上大学就写了诗歌《一个新大学生的歌》投给《武汉大学校报》发表,并被校报聘为通讯员,后来还荣获了“优秀通讯员”的奖励。上大二之后,除了继续写作诗歌散文,我更加注重学习专业知识,写作专业文章,大学毕业时,已在《长江日报》《北京日报》《湘图通讯》等报刊上发表了专业文章。

8 有几本书很难忘

曾有人问我:“年轻时对你影响最大的一本书是什么?”我回答道:“对我影响最大的书可不止一本,也不可能只有一本。人的成长就像庄稼生长一样,勤施各种肥料才能茁壮成长,氮、磷、钾都不可缺少。”经过回忆与排比,我觉得以下几本书,是我年轻时读过的书中对我助益较大的。

(1)《三字经》(宋代王应麟著)

应该说这是一本普通的**传统启蒙读物,但我读到它却是在高二年级时的1974年。作为学生板报组的组长,学校发给我一套供批判用的内部材料,其中就有《三字经》。为了完成“批判”任务,我还很孩子气地写了一篇“新三字经”,以显示自己的“革命勇气”。这本书把**传统文化的一些基本常识凝练成了一粒粒珍珠般的关键词,用三字一句的形式串起来,简明而易读。阅读时可以把《三字经》当作关键词索引,再按图索骥地去查询更详细的背景知识。

(2)《说苑今注今译》(汉代刘向著,卢元骏注译)

上大学时我发现“目录学”“古代汉语”这两门课程有一个知识交集点,就是“刘向”。刘向可谓是西汉的一代学术宗师:他是**目录学之祖,曾校阅皇家藏书,撰成的《别录》为**目录学的奠基之作;他是经学家,著有《洪苑行传论》;他是文学家,著有《新序》、《说苑》及辞赋等数十篇。《说苑》说故事说得精彩,讲道理讲得精辟,是一部学习古代汉语、了解西汉之前人们生活、思维的极好文本。刘向酷爱读书,他还奉献了一句启迪无数人的千古名言:“书犹药也,善读之可以医愚。”

(3)《唐诗三百首》(清代蘅塘退士编选,清代章燮注疏)

我们这一届学生虽为“七七级”,却是在1978年2月入学,等到“八一级”入学时,就有五届学生同时在校。在“五届同堂晚会”上,我的一首诗获奖,奖品就是《唐诗三百首》。人们常说“唐诗宋词汉文章,晋字元曲明**”,其中唐诗是最辉煌的。唐诗保存下来的约5万首,其选本不胜枚举,流传最广的经典选本当属《唐诗三百首》。民谚说“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偷”,足见其影响力。

(4)《谈美书简》(朱光潜著)

大学的四年里,我经常跑到中文、历史、经济、哲学等系旁听自己感兴趣的课,每个学期大概要多听三四门。大三时去旁听“美学”课,课间休息时,看到一位同学和同桌聊他刚买的《谈美书简》,下课后我也到书店买了一本。这是一位82岁的美学**用他积淀了一生的仁善与智慧,写下的13封循循善诱的信,既谈美学知识,又谈人生感悟,文辞优美、敏达,用通俗的方式阐释了深刻的道理。阅读本书可以参读作者的早期著作《给青年的十二封信》《谈美》。

(5)《科学发现纵横谈》(王梓坤著)

一个农家子弟突然转型为大学生,面对大学校园里许多笼罩着光环的事物,真是茫然不知所措,虽然也想进入所谓的“研究”,却不得门径。正在苦恼时,数学系的老乡吕同学及时雨似地推荐了《科学发现纵横谈》。这本书是一位数学家与青年人谈“创新”的,纵览古今中外,横跨文理艺工,真切、丰富、动人,具有十二分的“励志”作用。

(6)《伊索寓言选》(古希腊伊索著,张石秋译)

为了提高英语的阅读能力,我跑到图书馆借浅显、篇幅短小、不枯燥的英汉对照读物,于是选择了这本书。我原来读过《克雷洛夫寓言》,对寓言这种文体很喜欢,由此及彼,直觉地认为伊索寓言也一定有意思,读这本书既可学外语,又能赏故事,真乃一举两得。伊索寓言反映的是古希腊草根阶层的生活经验,故事智慧而精彩,读这本书时人们可能会明白,“肉食者鄙,未能远谋”的事情是存在的,现代人也并不一定比古代人聪明。

(7)《血字的研究》(英国柯南·道尔著,丁钟华等译)

有一次和同学们闲聊,汤同学对我不知晓大名鼎鼎的福尔摩斯颇为诧异,便给我普及了一下,我把书借到手后便一口气读完了。我觉得《血字的研究》展现了两个主题,一是类似于《包公案》的理性的推理意识,二是类似于《水浒传》的人文的侠义精神。作为一名文科生,我平常多的是形象思维,缺的是逻辑思维,而通过《血字的研究》中福尔摩斯的“第一个案件”,给我上了一堂生动的逻辑推理课。柯南·道尔写作该书时,还只是一位26岁的开业医生,真难为他仅花三个星期工夫,便跨着界写成这部侦探名著。

(8)《泰戈尔诗选》(印度泰戈尔著,郑振铎译)

大学时,我们几位志趣相投的同学成立了诗社,作家林白当时就是这个诗社的重要成员。大家谈诗、谈诗人、写诗、交流心得,自然就谈到了亚洲第一位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印度诗人泰戈尔和他的诗。泰戈尔的诗寓情于景、于物,像一枚枚纯洁的美玉,既清新温润,抒发着他对生命、对大自然的挚爱;又敏锐透彻,充满哲理,蕴涵着深刻的哲学和宗教的见解,唤起着人们对理想与光明的追求。泰戈尔的诗曾熏陶了郭沫若、冰心等一批**作家。

(9)《贝多芬传》(法国罗曼·罗兰著,傅雷译)

一位好友经常用砖头录音机听德国伟大作曲家贝多芬的交响曲《英雄》《命运》等,我也颇受感染。既听其曲,当知其人,我就借了《贝多芬传》。贝多芬是一位天才音乐家,也是一位英雄音乐家,他为了与自己灵魂融为一体的音乐,不惧逆境与人生的苦难,坚持不放弃自己的梦想。贝多芬的传记有多种,我读的版本是由法国大文学家罗曼·罗兰所著、**大翻译家傅雷所译的。罗曼·罗兰崇拜贝多芬,他的巨著《约翰·克利斯朵夫》中就有贝多芬的影子。

(10)《梦的解析》(奥地利弗洛伊德著,赖其万等译)

据说这本关于“梦”的书,与达尔文的《物种起源》、哥白尼的《天体运行论》被誉为导致人类三大思想革命的经典著作。其中文译本名有两个,一是具有现代味的《梦的解析》,一是具有典雅范的《释梦》。我在浏览期刊时读了一篇介绍弗洛伊德的文章,文中盛赞这本书,就找来读了。每个人都做梦,梦是可以解释的,但“知人知面难知心”。弗洛伊德则通过对梦的科学探析,探究了人类的“潜意识”,揭开了人类心灵的奥秘。在此后的“弗洛伊德热”中,《梦的解析》曾火了一把。

9 “读”“书”“好”

当今社会是信息社会,信息社会是终身学习型社会,而学习的最主要途径就是读书。读书无极限,在不断地读书过程中,收获会随之增长。当每年的4月23日“世界读书日”来临之际,全国各地就会涌起一番倡导读书的热潮,很多人都把“读”“书”“好”这三个字进行不同样式的组合,我尝试着将其拼成六种涵义不同的短语,从六个角度**阅读的规律。

一是“读书好(hǎo)”,就是要重视读书,充分认识读书的价值。读书可以增加人类的正能量,可以给个人和社会带来巨大的红利。我们一定要认识到读书是有价值的,既对个人的学业完成、事业有成有重要的支撑作用,又对社会的发展、民族的昌盛有巨大的促进力。

二是“好(hào)读书”,就是要爱好读书,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习惯成自然,习惯的力量是巨大的,一旦读书成为一种习惯,人们就会增强读书的积极性、主动性,把读书变成一种心理的需要和一种内在的乐趣,就会想到书就想读,没有书找书读,有了书认真读。

三是“读好(hǎo)书”,就是读书要选择,阅读最适合自己读的书和对自己有用的书,这样才能对自己帮助最大。“林子大了什么样的鸟都有”,书多了什么样的书都有,要知道什么书精读、什么书泛读,一定要把有限的读书时间和精力投入到无限的好书之中去。

四是“书好(hǎo)读”,就是要树立信心,不能因为书中有难点就畏惧,不能因为读书有困难就放弃。有人说:学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心似平原走马,易放难收。读书难,写书更难,人家书都写了,难道我们还怕读吗?只要持之以恒,一定可以克服困难。

五是“好(hǎo)读书”,就是要好好读书,掌握科学的、有效的读书策略与方法。我们要掌握一定的读书原则和要领,注意发现、小编综合来说、运用读书过程中蕴藏的规律,注意提升自己广泛阅读、深刻阅读、快速阅读、联系阅读的方法与技巧,这样才不至于在浩瀚的书海中手足无措。

六是“书读好(hǎo)”,就是要把书读好,读出好的效果,读出高的效率,读出最佳效益。“腹有诗书气自华”,读书就是要让自己的学识更厚、见识更广、眼界更宽、境界更高、人格更健全;读书就是要纵向继承与横向综合,进而出新与创新,使自己每天都有进步。

本文先后刊登于

《读书有方》(郑州大学出版社)2015年7月

《文化书潮》(武汉大学图书馆)2015年第4期

《河南图书馆学刊》2016年第4期 

拓展知识:

黄淮学院是几本

黄淮学院是二本。

黄淮学院在河南是第二批次本科招生,在外省基本是本科二批招生,通常认为黄淮学院是二本大学。自2017年开始,河南**本科二批、三批合并为本科二批招生。

黄淮学院是几本只是民间说法,到底是一本还是二本要根据所在省份(市)招生批次确定。**是按照省份招生,某大学在某省是第一批次招生的话,通常说该大学是一本大学,在第二批次招生的话,通常说该大学是二本大学。

学校的发展

1984年,驻马店地区教师进修学院(部分)、驻马店师范学校(大专班)合并组建驻马店师范专科学校。

1992年,驻马店师范专科学校更名为驻马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1999年,民办中原职业技术学院创建。

2004年,驻马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中原职业技术学院合并升格为黄淮学院。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黄淮学院

前沿拓展:

黄淮学院是几本

黄淮学院是二本院校。

黄淮学院位于河南省驻马店市,是2004年经**批准升格的一所全日制普通本科高校,是**应用技术大学改革战略研究试点院校、**数据**“百校工程”项目培育院校、**应用技术大**盟副理事长单位、河南省首批示范性应用技术类型本科院校。

据2018年6月学校官网显示,学校占地2460多亩,建筑面积58万平方米,教学仪器设备资产总值17562万元,馆藏图书268万册;设16个二级学院,51个本科专业,22个专科专业;有教职工1200余人,全日制普通在校生2万余人。

据2018年6月学校官网显示,学校有教职工1200多人,其中教授、副教授346人,博士、硕士教师739人,并聘请300余名行业企业优秀人才担任**教师,拥有省管优秀专家、省级学术技术带头人、省级教学名师等60余人;有省级教学团队1个。

扩展资料:

黄淮学院科研成果:

2017年学校获批驻马店市重大科技专项2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项,河南省医学教育研究项目3项,河南省科技发展计划项目立项23项,获驻马店市科技进步奖18项。

据中华******科学技术司公布的统计调查文件显示,2014-2017年,黄淮学院的科技经费共1472.1万元,科技课题共231项,发表的学术论文共1722篇,成果获奖3项。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黄淮学院


本期嘉宾

张怀涛,研究馆员,教授,中原工学院图书馆原馆长,郑州升达经贸管理学院学科带头人。被聘为郑州大学、河南师范大学、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黄淮学院、郑州科技学院**教授,郑州旅游职业学院图书馆、漯河医专图书馆名誉馆长,河南省图书馆阅读推广人,河南布克思(books)文化传媒有限公司学术顾问。被聘为**阅读学研究会学术顾问,**图书馆学会阅读与心理健康专业委员会副主任,**高校图书情报工作指导委员会委员,河南图书馆学会副理事长,河南省高校图书情报工作委员会副主任。主持完成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河南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河南省软科学项目、河南省**招标项目12项,发表学术文章200多篇,出版书籍29部。先后为社会读者、大学师生、图书馆员、机关干部、企业家、青少年作读书报告数百场。

张怀涛,研究馆员,教授,中原工学院图书馆原馆长

诗曰:

曾涉泥泞尝甘苦,青葱岁月耕伴读。

放舟书海观峰远,晨阳迢迢云卷舒。

我曾在一篇文章里这样说:读书是太阳下面最美好的事情。的确,能带给我最大快乐和美好记忆的莫过于读书。这种感受并非是与生俱来的,而是在回首几十年生活时,对比着各种难忘的元素得出的。从幼儿到大学的读书生活像一管神奇的笔,为自己涂抹了看似平常、实则有容的底色,也描摹了值得回味的人生,正如孔老夫子叮嘱其**的那样:“素以为绚”“绘事后素”。

1 家风的润泽

在豫北大平原有一个温馨的小村庄——新乡县七里营镇东曹村,这里是养育我成长的故乡。我的故乡地处黄河故道,田畴肥沃,年丰岁稔,乡风质朴,民情淳善,是一处和畅宜居的乡间村落。

东曹村有张、段两大家族。张姓人口约占全村1700多人口的1/3,有着崇文尚德、向善致和的家风。我小时候看到过许多家庭的门楣、厅堂常常悬挂着有“耕读传家”“晴耕雨读”等字样的牌匾;还常常听到老人们念叨“种地打粮食,读书长知识”“不吃饭会饥,不读书会愚”“有儿不读书,不如养头猪”的古话。

我的曾祖父高山公喜藏书,爱读书,做了一辈子私塾先生,是远近闻名的乡贤。良好的耕读家风润泽着张氏子孙,在20世纪的50年代至60年代,我的父辈中曾有4人难能可贵地考入大学,至今仍为乡里称道。改革开放后,又有10余人考入大学,毕业后都在不同领域为社会做着贡献。

2 温馨的亲子共读

当孩子带着一颗透明的心来到这个世界上时,就对父母有着一种天然的、完全的信任,父母对孩子的影响是最早的、最深的。孩子是世界的未来,所以人们说,“推动摇篮的手就是推动世界的手”。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学校,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

我母亲自幼失怙,外婆带着我母亲和姨母,母女三人相依为命,艰难度日,母亲没有上学的机会。新**成立后,母亲积极参加村里组织的扫盲夜校,三年的学习不但脱离了文盲,还培养出了读书看报的好习惯,我幼时就曾目睹她边读《秋海棠》边抹眼泪的一幕。由于母亲爱读书,便有了与一般乡村女性不一样的境界,她先后担任过妇女队长、生产队会计、小学教师,赢得了乡亲们的普遍尊敬。

小时候,母亲经常拿着一本书绘声绘色地给我讲故事,那真是一种温馨的享受。在我与母**读时,《蒙古族民间故事集》给我留下的印象最深刻,它不但是我与母亲“亲子共读”的第一本书,也是我能够**阅读后反反复复读的一本书。

我父亲于20世纪50年代毕业于内蒙古师范学院(现内蒙古师范大学)汉语言文学专业,先是在内蒙古科右前旗哈拉黑中学工作,后调回家乡河南省新乡县,一直在乡、县两级中学从事语文课教学。他酷爱读书,买了很多书,家里满满的书架成了我可以尽情享受的精神乐园。他还经常借书,借来的书就放在他的床头,我总是馋馋地盯着,等他一出门就赶快溜过去解解馋。

父亲非常注意将他认为有必要让我读的书带回来,放在家里的桌子上,他知道,我一定会发现而且绝不会放过的。他还喜欢给全家讲古书,如《醒世恒言》里的“苏小妹三难新郎”“张廷秀逃生救父”,《聊斋志异》里的“胭脂”“画皮”等等,这些优美、曲折、离奇的故事无疑增强了我对书中广阔天地的好奇与向往。

3 能**读书才能真正成长

当一个孩子刚刚脱离母亲的怀抱能**行走时,常常会兴奋地满屋子乱窜,这是一种新层级的生理与心理成长。当一个孩子能够自己捧起一本书读得津津有味时,常常会废寝忘食地阅读,这是一种新层级的素质升华。儿时对读书生活的耳濡目染,往往会种植下读书的本真情感和原发动力,这种情感和动力能否生根发芽,还取决于是否有持续不断的阳光、雨露。

1964年9月,七周岁的我挎着母亲亲手缝制的书包步入小学。在用了两个月时间学习汉语拼音后,我就鬼使神差地尝试着读《语文》课本中带注音的课文,居然能全部顺利读完。父母发现后十分欣喜,马上到书店给我买了一本汉语拼音版的《红旗歌谣》。这是真正属于我的第一本书,当我拿到这本书后,就马上包上书皮,郑重写上自己的名字,接着就如饥似渴地一遍遍读,其中许多朴实清新、朗朗上口的篇章已深深镌刻在脑子里,如《南来大雁北去风》《老奶奶学文化》《唱得幸福落满坡》等。虽然现在人们对这本书的社会意义和文学价值颇有争议,但是它在我的个人读书史上却有着里程碑式的意义,因为它是我**阅读的第一本课外书。

此后,一批批优秀的读物陆续进入我**阅读的视野,如儿童**《泥鳅看瓜》、儿童剧《宝船》、童话《猪八戒学本领》、儿童诗《小迷糊阿姨》、科幻故事《五万年以前的客人》等。到小学毕业时,我已阅读了大量的**文学名著,古典**如《三国演义》《西游记》《水浒传》《说岳全传》《大明英烈传》《镜花缘》《喻世明言·警世通言·醒世恒言》》《初刻拍案惊奇》《三侠五义》等;当代**如《家·春·秋》《三家巷》《红日》《林海雪原》《红旗谱》《青春之歌》《上海的早晨》《红岩》《野火春风斗古城》《暴风骤雨》《铁道游击队》《敌后武工队》《山乡巨变》《小城春秋》《当乌云密布的时候》《风云初记》《吕梁英雄传》《新儿女英雄传》《苦菜花》《迎春花》《战斗的青春》等。

4 有书读真好

书是爱书人不离不弃的精神家园,书是爱书人梦寐以达的圣地。当下人们愁的是书太多了,这乌秧乌秧的书,到底读哪一本好呢?而我们年少时,愁的是书太少了,读完这一本去哪里找下一本呢?当时有人传言,一部《**山恩仇记》可以换一辆新自行车,而一辆新自行车的价格是一个工人半年的全部工资。

当1966年“文化大革命”的风暴席卷全国时,刚上小学三年级的我们也因为“停课闹革命”而被放了羊,刚发到手的课本一页未学就作废了,过去备受赞扬的名著也都成了**,一时我们的阅读世界成了空白。没过几天,又“复课闹革命”,《**日报》社论《彻底搞好文化革命,彻底改革教育制度》中号召说:初小可以学些**语录,高小可以学更多的**语录和“老三篇”等文章。于是,我们几个爱读书的小伙伴就自发组织起来,比赛着背诵《**语录》和“老三篇”(**的三篇文章《为**服务》《愚公移山》《纪念白求恩》),我还超额背诵了《人的正确思想是从哪里来的?》《反对自由主义》等篇章,以及全本《**诗词》(当时共公开发表了37首)。小伙伴们的**阅读能力、记忆能力,想必在这个过程中都得到了提高。

“**”很可怕,“书荒”也可怕。“**”折磨肚子,“书荒”折磨心灵。在那读物奇缺的年代,刚刚唤醒读书意识的我,每天都有着难以忍受的“书籍饥饿感”,每天都在绞尽脑汁地找书读。俗话说 “老天爷饿不**瞎家雀”,我每天东找西寻还算有大的收获。

我找书读一是靠父亲。父亲的书盛了满满一个书架,现在看来并不算多,但在当时父亲简直就是一位伟大的藏书家。里面有他上大学时的教科书、有各种版本的文学作品选,其中《中华活页文选》(共5册)、《**古代文学作品选》(共9册)是我常读的书,一直伴随着我考上大学。

二是**亲。村里小学有《**日报》《河南日报》,母亲曾是小学民办教师,每天晚上都要去学校批改学生作业,我就跟着她去蹭报读。母亲也给我买书读,有一次去集市上回来,专门给我买了一本《智取威虎山》连环画,定价2角钱,我激动了好久,因为用这本连环画可以和很多小伙伴交换书读。

三是靠乡邻。村里很多乡亲家里珍藏的发黄的旧**,是我觊望的对象,如《封神榜》《隋唐演义》《薛仁贵征东》《杨家府演义》《明清八义》《施公案》《三侠五义》等。在农村劳动时我最盼下雨,这倒不是偷懒,而是因为下雨天往往不出工,我就可以堂而皇之地跑到有书人家里饱读一番,因此乡亲们都爱叫我“小书迷”。

四是靠亲戚。如果知道哪家亲戚有书,逢年过节我都抢着去。亲戚们也清楚我的爱好,我去了,只需递给我一本书,就不用陪了。姑妈家里的《烈火金刚》,姨妈家里的《**诗词讲解》,我都读了无数遍。慈祥的大姥姥(我母亲的伯母)不识字,却珍藏有唱本,如《春秋配》《罗帕记》等,我住在她们家时,她就让我给她念,这也正是我喜欢干的事。

五是靠老师。老师们一般都喜欢爱读书的学生,我的历任老师都很赞赏我的读书精神,也乐意让我读他们的藏书。上小学三年级时,我父亲的同事杨伯伯见面就问《三国演义》《水浒传》中的故事,使我受益多多。有一位刘老师经常让我到他家去读书,还教会我查《四角号码字典》,并给我讲王云五发明四角号码检字法的故事。上初中时,教语文的段老师购买了当时新出版的**《沸腾的群山》等,优先让我们读。上高中一年级时,我一直想读《红楼梦》,但苦寻不得,偶然听说段老师有《红楼梦》,便大胆开口借,没想到段老师非常爽快地借给了我,了却了我的一个心愿。

六是靠同学。同学把书带到班里,只要被我发现,我就会**缠烂磨,必读之而后快。上高中二年级时,有一次发现王同学借了别人的一本《平原枪声》在课间读得津津有味,我求他是否下午放学时让我带回家读一读。他很为难,但顾及到我们经常在一起讨论数学题的份上,无奈地答应了。那天晚上,我一夜没睡,一口气读完了这部长达500多页的书。

七是靠图书馆。1973年至1975年我上高中,这时各出版社开始陆续出版多种文学作品,但以我的经济实力却难以买更多的书来满足阅读需求。真是天遂人愿,在离我家十多里地的小冀镇我发现了一处读书福地——“新乡县**思想宣传站”(后改称“新乡县文化馆”),我便成了经常光顾这里并受到欢迎的读者。在这里我读了大量当时新出版的文学作品,如**《闪闪的红星》《海岛女民兵》《大刀记》《激战无名川》等,诗集《放歌长城岭》《枣林村集》《红水河欢歌》《放歌集》等。

八是靠自己。从小学到高中,自己的经济能力非常有限,能够支配的微乎其微的钱就是捡废品卖给供销社攒的钱。我用卖废品钱买的第一本书已忘记了书名,其内容是“学习**著作积极分子先进事迹”。自己能够把握的事情就是抄书,抄书的本子自己做:将5分钱一张的白竹纸叠成32开书本大小,用纳鞋底的锥子扎眼,用线装订成本子,用装化肥的牛皮纸袋裁剪后糊封面。用这种自制的本子我先后抄完了《百灵鸟(歌词集)》《红灯记》《汉语成语小词典》,以及各种报刊、旧语文书上的诗词、散文等。父母经常拿回来几张旧报纸,只要看到喜欢的文章,就剪下来做成剪报,经常翻阅。

5 读书生活有甘苦

如果将我们少年时的读书生活比作一杯酒,这杯酒有时是平淡无奇,有时是流光溢彩,有时是青涩难解,有时是甘苦共在。

大概三周岁时,我因患脊髓灰质炎病而右腿残疾,小伙伴们的很多激烈的、有趣的游戏我都不能参加,慢慢地就产生了失落感甚至是自卑感。有人说上帝是公平的,他为你关闭了一扇门,一定会为你打开一扇窗。我庆幸自己将兴趣转向了读书。这种爱好使我获得了另一番求之不得的快乐,使我有了与正常人平等成长的机会。

由于和小伙伴们交流偏少,导致我性格一度极为内向,说话严重口吃,上课怕发言,见人不说话,家里来了客人都是脸一红绕过去。上初中一年级时,我又重读《水浒传》,书中令人提振正义精神的故事陶醉了我。我反复读了不知多少遍,以致能把梁山一百单八将按座次完整地背诵下来。大概是书中的刚烈之风、英雄之气的熏染,使我的性格慢慢有了改变。

上高中一年级时,我借同学的《雷锋之歌》(贺敬之)阅读并全部抄了下来,并反复高声朗诵,那大气磅礴的风格调动了我的全部感情。后来我又抄写、背诵了《团泊洼的秋天》(郭小川)、《西沙之战》(张永枚)等。大概就是这样的自我朗诵训练,逐渐矫正了口吃,自己的思想、感情也慢慢地能得以顺畅表达。

那时农村的电灯还未普及,晚上读书只能用煤油灯照明。家里只有一盏煤油灯,每天晚上母亲在灯下为全家人缝制衣服时,我就凑过去读书。煤油灯冒烟很大,我的鼻孔每天被熏得黑乎乎的。有时候离灯太近了,一不小心就燎了自己的头发。

上初中时我在邻村西曹村中学走读,养成了一边走路一边读书的习惯。有一次在路上边走边读《西游记》,被教过我数学课的小学校长马老师看到了,他关切地问我读什么书,还嘱咐我注意别摔跤。后来马老师把这件事情告诉给我的初中班主任段老师,被旁边的老师听岔了,后来就演绎成了“张怀涛边走路,边看《西游记》,还摔了一跤”的笑谈。

高中毕业后,我曾到建筑工地建过楼房、到机械厂搬过铁块,无论走到哪里,铺盖卷儿里总是裹着几本书。收工后我不打牌、不下棋、不闲逛,虽然少了一些和工友们交流的机会,但我的“第六感觉”告诉我,工友们是打心眼儿里赞许的。那时年轻的我好像还未意识到,体力劳动之后的读书,就是最好的休息;那几年的体力劳动,也强壮了我的体魄,使我有了能够承担繁忙工作的耐力。

6 上学读书跃龙门

在人们的心目中,“上学”与“读书”几乎是同义词,实际上,读书正是学习的首要途径和主要方式。作为一名学生,无论是小学生还是大学生,读书就是他的天职。每个学生面对的有两种书,即教科书与课外书——如果既爱读教科书,又爱读课外书,其全面发展的潜力很大;如果不爱读教科书,只爱读课外书,其考试成绩可能不佳,但会有一定的能力;如果只爱读教科书,不爱读课外书,其可能比较善于应试;如果既不爱读教科书,又不爱读课外书,其成才的机率最小。

1970年年底,我到西曹村中学参加小学升初中的考试,作文题目是“向**学习”。得益于读过《青年英雄的故事》《雷锋日记》《欧阳海之歌》等描写**生活的书,所以写起来格外顺手,那次考试我在参加考试的学生中获得了总分最高分。

1972年年底,我参加全县组织的初中升高中考试,作文题目是“隆冬田野热气高”。得益于读过《三里湾》《艳阳天》《李双双小传》等关于农村生活的书,自己又有从小干农活的经历,那次考试我获得了全县总分最高分。

1977年冬天是一个充满了温暖和希望的冬天,中断了十多年的**恢复了。10月21日各大媒体公布了消息,在铸造厂打工的我滞留在安阳钢铁厂挑选、搬运铁块,十多天后才回家投入复习。一开始我复习理工科课程,当了解到学习好的同学大多都在复习考理工科时,就改考文科了。我的“第六感觉”意识到,这样会缓解竞争力,希望更大。考语文时,试卷一发到手上,我的心理压力一下子就减轻了许多,因为试题的内容大多都阅读过,如鲁迅的《论“费厄泼赖”应该缓行》、《史记》中“陈胜吴广**”、荀子的《劝学篇》、**的《梅岭三章》等;作文题目是“我的心飞向**纪念堂”,我写得也很顺手。

应该说1977年**是****史上最特殊的一次。一是考生基本上没有复习准备的时间,没有**材,没有复习大纲,没有教师指导,考试成绩基本上取决于个人平时的读书积累。二是参加人数多,十多年的人才积压使得竞争十分激烈,当时全国报考人数是570万,录取名额为27.3万个,录取率不到4.8%,而河南报考人数为70多万,共有9374人圆了大学梦,录取率不到1.3%。三是考生来自全国各个行业,年龄悬殊,年长的已过而立之年,年幼的还未达志学之年,那年我刚刚20周岁,在家“修理地球”将近三年了。四是文化意义深厚,它改变了一代人的命运,标志着**从此将走向一条新路,以致“77级”都成了一种文化符号。

考完试就填报志愿。我拿着招生院校一览表,非常想报“武汉大学图书馆学系”和“北京大学图书馆学系”,但是父亲分析说这些学校招生太少了,急于摆脱困境的我就报了本省的三所院校。入学通知书下来了,竟然是“武汉大学图书馆学系”,我真是大喜过望。

大学校园的空气中充溢着浓浓的书香,大学四年是读书的黄金时节。我们这一代大学生秉持着“把失去的光阴夺回来”的心愿,高喊着“振兴中华”要“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的口号,把传说中的读书“如饥似渴、废寝忘食”做到了极致。课前课后、排队打饭、电影放映前、排队买票、坐公交车,都少不了戴校徽的大学生读书的身影。同学们只要出门都先往挎包里塞一本书,寒暑假时大家都挤着到图书馆借一摞书再走。

大学校园有着充沛的、不可替代的学习资源,如果不很好利用,就等于没有真正读大学。这些资源在大学校园唾手可得,一旦走出大学校门就相当难得了。正像俗语所说:过了这个村子就没了这个店儿,吃了这个包子就少了这个馅儿。

武汉大学老图书馆位于狮子山山顶,是学校的标志性建筑和精神象征,其阅览室氛围庄重而宁静,阅览桌椅宽厚而舒适。大一、大二时,我们住在老斋舍居中的最高层,距老图书馆最近,就成了那里的常客。另外还有两个分馆,也可以借书和阅览。

武汉大学图书馆藏书可以用常说的“浩如烟海、汗牛充栋”来形容,我的借书证一领到手,就立即饿虎扑食般地跑到图书馆一下子借了5本书(当时规定每个借书证可同时借5本书),其中有我一直想读而没有读到的《二刻拍案惊奇》,后来又发现竟然还有《三刻拍案惊奇》这样的书。

过去在农村见到过的外国名著很少,所以大一时我就拼命补读,如《复活》《普希金抒情诗集》《巴黎圣母院》《红与黑》《高老头》《悲惨世界》《汤姆历险记》《傲慢与偏见》《飘》《简·爱》等外国名著。那时我只有一种感想:上天真是太眷顾我了,让我读了这么好的专业,谢天谢地!

到了大二,我开始有意识地拓宽视野,阅读哲学、历史、心理学、文化、传记、方**等方面的著作,如《唯物辩证法大纲》(李达)、《第三帝国的兴亡》(威廉·夏伊勒)、《梦的解析》(弗洛伊德)、《舞台生活四十年》(梅兰芳)、《拿破仑时代》(乔治·勒费弗尔)、《科学发现纵横谈》(王梓坤)等。

阅读报刊是每天的必修课。除了我自己订购有《诗选刊》《**选刊外》,每天到图书馆第一是快速浏览、摘抄各种报纸,然后再阅读《**青年》《诗刊》《星星》《**文学》《时代的报告》《十月》等刊物,大三之后还注意浏览经济、历史、艺术、法律等方面的刊物。

武汉大学图书馆学系(现称信息管理学院)是**历史最悠久的图书馆学教育与研究机构,其前身是美国学者韦棣华和**第一位图书馆学留学生沈祖荣于1920年创办的武昌文华大学图书科,1929年**为武昌文华图书馆专科学校,1953年并入武汉大学。武汉大学图书馆学系资料室积累的中外图书馆学文献在国内最完整、最丰富,要接受系统的、高品质的图书馆学专业教育,非常有必要来这里汲取充足的专业养分,呼吸不可或缺的学术空气。

专业名著能使自己尽快地把握专业思想和学术精髓,所以在学习专业课时,我非常关注专业名著,如《图书馆学概论》(杜定友)、《现代西方主要图书分类法评述 》(刘国钧)、《参考工作》(吕绍虞)、《图书馆学辞典》(卢震京)、《**目录学史》(姚名达)、《科学交流与情报学》(米哈依洛夫)等。只要老师提到,一下课我就赶快跑到系资料室借阅。

在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一大批图书馆学、情报学的专业期刊或复刊或创刊,成为我汲取新的学术营养的良好途径。同学们经常阅读和谈论的刊物有《图书馆学通讯》(现名《**图书馆学报》)、《图书馆工作》(现名《图书情报工作》)、《湘图通讯》(现名《图书馆》)、《高校图书馆工作》、《情报科学》等。

7 在读书过程中欣赏美景

人们常说,读书虽然改变不了人生的长度,但是可以拓展人生的宽度、增加人生的厚度、扩充人生的容度、强化人生的硬度、提高人生的亮度。读书使我把生活中的许多无奈的寂寞转换成无言的享受,也使我在知识、见识不断螺旋式上升的过程中欣赏到了许多美景。

上小学二年级时,班主任王老师每次在“周会”课上都给我们读报纸。有一次王老师伤风感冒嗓子疼,就尝试着让我读,我读得很流畅、嗓门很大。此后,读报纸之类的活基本上就由我“承包”了。当时王老师递给我报纸时信任的目光、下课后小伙伴羡慕的眼神,使我的心理得到极大满足,半个多世纪过去了仍记忆犹新。

上小学五年级时,由于没有语文课本,热爱诗词的张老师就从他积累多年的笔记本中选出一首首好诗抄给我们,然后再让我们练习写诗,我们就模仿着写出了类似“红小兵,心最红,革命路上打先锋”的顺口溜。后来语文老师又换成了热爱散文的杜老师,他每天让我们抄关于田野风光、劳动场面、丰收景象的文章,然后再让我们写“可爱的家乡”等内容的抒情文。两位老师经常让我在全班朗读自己的作文,这对我而言是极大的鼓励。

上初中时,教语文的段老师对我们的读书和作文抓得非常紧,当时几乎见不到学生可以读的作文范文,他就亲自刻蜡纸,油印一些文章让我们读。段老师告诉我们写文章要从生活中找素材、要调动自己的真情实感,我就写了在生产队参加劳动的文章《筛谷子》。段老师对这篇作文大加称赞,刻印出来,全班每人一份,还拿到外校进行交流,同学们开玩笑说这是我的“处女作”。

上高中时,语文老师先后由段老师、张老师、甘老师任教,他们对我的读书与写作有良好影响。高一时,段老师指导我在新乡县刊物《革命文艺》上发表了诗歌《“十大”光辉照俺家》《战鼓咚咚催春来》等。

高中时我一直是学生板报组的组长,从撰稿到抄写均得到了全面锻炼。我为板报撰写的稿子经常受到老师的表扬,如《风雨夜》《新年就是新起点》《小球推动大地球》等。

高二时,张老师、甘老师多方面指导我写唱词、三句半、快板等。在班里的晚会上我习作了一**诗《热气腾腾的十五班》,嵌入我们班66位同学的姓名,在全班的晚会上高声朗诵。学校的杜校长听说后很高兴,专门找我要走了诗稿。

毕业之前,张老师、甘老师带领我们驻扎在七里营公社刘八庄大队进行语文课教改,边劳动、边读书、边写作,写出的作品大家相互提意见。我的一篇作文还作为教改成果,差一点入选当时的河南省高中《语文》课本。

高中毕业后,甘老师仍然关心我的读书与写作。1976年9月,全国都沉浸在悼念**主席的悲痛之中,甘老师突然骑着自行车来找我,说:“由于七里营是**当年视察过的地方,公社要组织力量创作一些诗歌以表纪念。你算其中一员,三天交稿。”交稿后时间不长,甘老师比我还兴奋地对我说:“共寄给《诗刊》七篇诗稿,只有你的被录用了。”

从小学到大学,农村的朴素生活和劳动锻炼,对我的读书学习和能力提高有极大的帮助。比如春节前,村里组织学校的老师给乡亲们写春联,我也自愿参加进去,还经常自编春联。我爱打算盘,母亲当生产队会计时,我就帮着算账、算工分。生产队分粮食、分蔬菜、分棉花、分食油,都让我拿着算盘计算数量。即使在我读大学期间,寒暑假回到家里,还有乡亲请我写广告、写诉状。

边读书边写作的习惯被我带到了大学。我一上大学就写了诗歌《一个新大学生的歌》投给《武汉大学校报》发表,并被校报聘为通讯员,后来还荣获了“优秀通讯员”的奖励。上大二之后,除了继续写作诗歌散文,我更加注重学习专业知识,写作专业文章,大学毕业时,已在《长江日报》《北京日报》《湘图通讯》等报刊上发表了专业文章。

8 有几本书很难忘

曾有人问我:“年轻时对你影响最大的一本书是什么?”我回答道:“对我影响最大的书可不止一本,也不可能只有一本。人的成长就像庄稼生长一样,勤施各种肥料才能茁壮成长,氮、磷、钾都不可缺少。”经过回忆与排比,我觉得以下几本书,是我年轻时读过的书中对我助益较大的。

(1)《三字经》(宋代王应麟著)

应该说这是一本普通的**传统启蒙读物,但我读到它却是在高二年级时的1974年。作为学生板报组的组长,学校发给我一套供批判用的内部材料,其中就有《三字经》。为了完成“批判”任务,我还很孩子气地写了一篇“新三字经”,以显示自己的“革命勇气”。这本书把**传统文化的一些基本常识凝练成了一粒粒珍珠般的关键词,用三字一句的形式串起来,简明而易读。阅读时可以把《三字经》当作关键词索引,再按图索骥地去查询更详细的背景知识。

(2)《说苑今注今译》(汉代刘向著,卢元骏注译)

上大学时我发现“目录学”“古代汉语”这两门课程有一个知识交集点,就是“刘向”。刘向可谓是西汉的一代学术宗师:他是**目录学之祖,曾校阅皇家藏书,撰成的《别录》为**目录学的奠基之作;他是经学家,著有《洪苑行传论》;他是文学家,著有《新序》、《说苑》及辞赋等数十篇。《说苑》说故事说得精彩,讲道理讲得精辟,是一部学习古代汉语、了解西汉之前人们生活、思维的极好文本。刘向酷爱读书,他还奉献了一句启迪无数人的千古名言:“书犹药也,善读之可以医愚。”

(3)《唐诗三百首》(清代蘅塘退士编选,清代章燮注疏)

我们这一届学生虽为“七七级”,却是在1978年2月入学,等到“八一级”入学时,就有五届学生同时在校。在“五届同堂晚会”上,我的一首诗获奖,奖品就是《唐诗三百首》。人们常说“唐诗宋词汉文章,晋字元曲明**”,其中唐诗是最辉煌的。唐诗保存下来的约5万首,其选本不胜枚举,流传最广的经典选本当属《唐诗三百首》。民谚说“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偷”,足见其影响力。

(4)《谈美书简》(朱光潜著)

大学的四年里,我经常跑到中文、历史、经济、哲学等系旁听自己感兴趣的课,每个学期大概要多听三四门。大三时去旁听“美学”课,课间休息时,看到一位同学和同桌聊他刚买的《谈美书简》,下课后我也到书店买了一本。这是一位82岁的美学**用他积淀了一生的仁善与智慧,写下的13封循循善诱的信,既谈美学知识,又谈人生感悟,文辞优美、敏达,用通俗的方式阐释了深刻的道理。阅读本书可以参读作者的早期著作《给青年的十二封信》《谈美》。

(5)《科学发现纵横谈》(王梓坤著)

一个农家子弟突然转型为大学生,面对大学校园里许多笼罩着光环的事物,真是茫然不知所措,虽然也想进入所谓的“研究”,却不得门径。正在苦恼时,数学系的老乡吕同学及时雨似地推荐了《科学发现纵横谈》。这本书是一位数学家与青年人谈“创新”的,纵览古今中外,横跨文理艺工,真切、丰富、动人,具有十二分的“励志”作用。

(6)《伊索寓言选》(古希腊伊索著,张石秋译)

为了提高英语的阅读能力,我跑到图书馆借浅显、篇幅短小、不枯燥的英汉对照读物,于是选择了这本书。我原来读过《克雷洛夫寓言》,对寓言这种文体很喜欢,由此及彼,直觉地认为伊索寓言也一定有意思,读这本书既可学外语,又能赏故事,真乃一举两得。伊索寓言反映的是古希腊草根阶层的生活经验,故事智慧而精彩,读这本书时人们可能会明白,“肉食者鄙,未能远谋”的事情是存在的,现代人也并不一定比古代人聪明。

(7)《血字的研究》(英国柯南·道尔著,丁钟华等译)

有一次和同学们闲聊,汤同学对我不知晓大名鼎鼎的福尔摩斯颇为诧异,便给我普及了一下,我把书借到手后便一口气读完了。我觉得《血字的研究》展现了两个主题,一是类似于《包公案》的理性的推理意识,二是类似于《水浒传》的人文的侠义精神。作为一名文科生,我平常多的是形象思维,缺的是逻辑思维,而通过《血字的研究》中福尔摩斯的“第一个案件”,给我上了一堂生动的逻辑推理课。柯南·道尔写作该书时,还只是一位26岁的开业医生,真难为他仅花三个星期工夫,便跨着界写成这部侦探名著。

(8)《泰戈尔诗选》(印度泰戈尔著,郑振铎译)

大学时,我们几位志趣相投的同学成立了诗社,作家林白当时就是这个诗社的重要成员。大家谈诗、谈诗人、写诗、交流心得,自然就谈到了亚洲第一位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印度诗人泰戈尔和他的诗。泰戈尔的诗寓情于景、于物,像一枚枚纯洁的美玉,既清新温润,抒发着他对生命、对大自然的挚爱;又敏锐透彻,充满哲理,蕴涵着深刻的哲学和宗教的见解,唤起着人们对理想与光明的追求。泰戈尔的诗曾熏陶了郭沫若、冰心等一批**作家。

(9)《贝多芬传》(法国罗曼·罗兰著,傅雷译)

一位好友经常用砖头录音机听德国伟大作曲家贝多芬的交响曲《英雄》《命运》等,我也颇受感染。既听其曲,当知其人,我就借了《贝多芬传》。贝多芬是一位天才音乐家,也是一位英雄音乐家,他为了与自己灵魂融为一体的音乐,不惧逆境与人生的苦难,坚持不放弃自己的梦想。贝多芬的传记有多种,我读的版本是由法国大文学家罗曼·罗兰所著、**大翻译家傅雷所译的。罗曼·罗兰崇拜贝多芬,他的巨著《约翰·克利斯朵夫》中就有贝多芬的影子。

(10)《梦的解析》(奥地利弗洛伊德著,赖其万等译)

据说这本关于“梦”的书,与达尔文的《物种起源》、哥白尼的《天体运行论》被誉为导致人类三大思想革命的经典著作。其中文译本名有两个,一是具有现代味的《梦的解析》,一是具有典雅范的《释梦》。我在浏览期刊时读了一篇介绍弗洛伊德的文章,文中盛赞这本书,就找来读了。每个人都做梦,梦是可以解释的,但“知人知面难知心”。弗洛伊德则通过对梦的科学探析,探究了人类的“潜意识”,揭开了人类心灵的奥秘。在此后的“弗洛伊德热”中,《梦的解析》曾火了一把。

9 “读”“书”“好”

当今社会是信息社会,信息社会是终身学习型社会,而学习的最主要途径就是读书。读书无极限,在不断地读书过程中,收获会随之增长。当每年的4月23日“世界读书日”来临之际,全国各地就会涌起一番倡导读书的热潮,很多人都把“读”“书”“好”这三个字进行不同样式的组合,我尝试着将其拼成六种涵义不同的短语,从六个角度**阅读的规律。

一是“读书好(hǎo)”,就是要重视读书,充分认识读书的价值。读书可以增加人类的正能量,可以给个人和社会带来巨大的红利。我们一定要认识到读书是有价值的,既对个人的学业完成、事业有成有重要的支撑作用,又对社会的发展、民族的昌盛有巨大的促进力。

二是“好(hào)读书”,就是要爱好读书,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习惯成自然,习惯的力量是巨大的,一旦读书成为一种习惯,人们就会增强读书的积极性、主动性,把读书变成一种心理的需要和一种内在的乐趣,就会想到书就想读,没有书找书读,有了书认真读。

三是“读好(hǎo)书”,就是读书要选择,阅读最适合自己读的书和对自己有用的书,这样才能对自己帮助最大。“林子大了什么样的鸟都有”,书多了什么样的书都有,要知道什么书精读、什么书泛读,一定要把有限的读书时间和精力投入到无限的好书之中去。

四是“书好(hǎo)读”,就是要树立信心,不能因为书中有难点就畏惧,不能因为读书有困难就放弃。有人说:学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心似平原走马,易放难收。读书难,写书更难,人家书都写了,难道我们还怕读吗?只要持之以恒,一定可以克服困难。

五是“好(hǎo)读书”,就是要好好读书,掌握科学的、有效的读书策略与方法。我们要掌握一定的读书原则和要领,注意发现、小编综合来说、运用读书过程中蕴藏的规律,注意提升自己广泛阅读、深刻阅读、快速阅读、联系阅读的方法与技巧,这样才不至于在浩瀚的书海中手足无措。

六是“书读好(hǎo)”,就是要把书读好,读出好的效果,读出高的效率,读出最佳效益。“腹有诗书气自华”,读书就是要让自己的学识更厚、见识更广、眼界更宽、境界更高、人格更健全;读书就是要纵向继承与横向综合,进而出新与创新,使自己每天都有进步。

本文先后刊登于

《读书有方》(郑州大学出版社)2015年7月

《文化书潮》(武汉大学图书馆)2015年第4期

《河南图书馆学刊》2016年第4期 

拓展知识:

黄淮学院是几本

黄淮学院是二本。

黄淮学院在河南是第二批次本科招生,在外省基本是本科二批招生,通常认为黄淮学院是二本大学。自2017年开始,河南**本科二批、三批合并为本科二批招生。

黄淮学院是几本只是民间说法,到底是一本还是二本要根据所在省份(市)招生批次确定。**是按照省份招生,某大学在某省是第一批次招生的话,通常说该大学是一本大学,在第二批次招生的话,通常说该大学是二本大学。

学校的发展

1984年,驻马店地区教师进修学院(部分)、驻马店师范学校(大专班)合并组建驻马店师范专科学校。

1992年,驻马店师范专科学校更名为驻马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1999年,民办中原职业技术学院创建。

2004年,驻马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中原职业技术学院合并升格为黄淮学院。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黄淮学院

统招专升本 免费一对一报考指导、院校选择、专业规划,赠送全套专升本考试资料
专业老师为您指导统招专升本 帮您规划如何报名、选择院校、专业规划、保证100%拿证,现在预约即可获赠一整套专升本考试资料
请在浏览器中启用 JavaScript 来完成此表单。
填写您当前所在的省份

原创文章,作者:编辑,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mingpinfang.com/6707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