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马克思自考

前沿拓展:

2015年马克思自考

去百度文库,查看完整内容>

内容来自用户:batuan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历年自考真题及汇编
2015年10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全国统一命题考试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试卷

(课程代码03709)

第一部分选择题(共50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并将“答题卡”

的相应代码涂黑。未涂、错涂或多涂均无分。

1.马克思主义哲学以前欧洲哲学的全部积极内容,都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理论来源,其中

作为马克思主义哲学直接理论来源的是(B)

A.古希腊罗马哲学

B.德国古典哲学

C.近代英国哲学

D.近代法国哲学

2.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唯一标准是,是否承认(C)

A.世界的统一性和多样性

B.联系的客观性和普遍性

C.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

D.思维和存在具有同一陛

3.马克思主义认为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这是因为(D)

A.实践主体处于一定的社会关系中

B.实践具有客观性、能动性和社会历史性

C.实践是个人日常生活的活动

D.实践是人类社会产生、存在和发展的基础

4.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有两个,一个是联系的观点,另一个是(A)

A.发展的观点

B.对立统一的观点

C.实践的观点

D.辩证否定的观点

5.意识对于人的生理活动具有一定影响作用,这表明(A)

A.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性

B.意识是客观事物本身

C.意识对物质具有决定性

D.意识是人脑的机能

6.能动反映论


​绪论 马克思主义是关于无产阶级和人类解放的科学✚●○

第一节马克思主义的产生和发展

1、马克思主义科学体系的内容(识记)

(1)马克思主义哲学。

(2)政治经济学。

(3)科学社会主义。

2、英法两国的空想社会主义学说代表:(识记)

(1)圣西门

(2)傅立叶

(3)欧文

3、自然科学的三大发现:(识记)

(1)细胞学说

(2)能量守恒和转化定律

(3)生物进化论

4、马克思主义的直接理论来源(领会)

(1)德国古典哲学。

(2)英国古典经济学。

(3)英法两国的空想社会主义学说。

5、结合实际说明马克思主义是时代的产物。(简单应用)

马克思主义产生于资本主义社会化大生产已经成为主导趋势,资本主义社会内部各种社会矛盾和阶级矛盾充分显露,无产阶级以**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争取自身和人类解放的斗争的历史时代,简言之,马克思主义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及其内在矛盾发展的产物。(1)资本主义内在矛盾尖锐化(客观条件)

(2)工人阶级和资产阶级之间的矛盾尖锐化(阶级基础)

6、结合实际说明马克思主义在实践中不断发展。(综合应用)

(1)马克思、恩格斯不仅是马克思主义的创立者,而且也是马克思主义的发展者。

(2)列宁继承、捍卫、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把马克思主义推进到一个新的阶段,即列宁主义阶段。

(3)马克思主义在指导**革命和建设的过程中,逐渐形成了**化的马克思主义。

第二节 马克思主义科学性与革命性的统一

1、什么是马克思主义(识记)

马克思主义是由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为他们的后继者所发展的,以反对资本主义、建设社会主义和**为目标的科学理论体系,是关于工人阶级和人类解放的科学。

2、马克思主义的理论特征(识记)

马克思主义的根本理论特征是以实践为基础的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一。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和革命性都是以实践性为基础的。

3、马克思主义的社会理想(识记)

推翻资本主义、实现**,实现**是长期的远大的理想;建设**特色社会主义是全国各族**的共同理想,相对于最高理想来说,共同理想是近期的具体理想。

4、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领会)

(1)第一,它不带有任何偏见,揭示了自然界和人类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并根据对客观规律的认识去能动地改造世界

(2)第三,在于它的深刻性

(3)最后,它经受住了实践的检验并随着实践的发展而不断发展

5、马克思主义的革命性(领会)

(1) 表现为它彻底的革命精神

(2) 表现为它具有鲜明的政治立场

6、 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和革命性在实践基础上的统一。(领会)

(1) 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和革命性都是以实践性为基础的

(2) 实践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是马克思主义的出发点和归宿

7、 结合实际说明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品质。(简单应用)

(1)第一,与时俱进是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品质。

(2)关于与时俱进的含义:只有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才是与时俱进。

(3)关于理论创新的长期性:理论创新是一个没有止境的过程,实践没有止境,理论创新也没有止境。

8、 马克思主义的最高理想与全国各族**的共同理想的关系。(综合应用)

(1) 就我国**的社会理想而言,实现**是长期的远大的最高理想

(2) 相对于最高理想而言,全国各族**的共同理想就是近期的具体的理想

(3) 二者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系,二者是辩证统一的关系

第三节 学习、运用和发展马克思主义

1、 学习马克思主义的目的。(领会)

第一,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第二,掌握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伟大工具。

第三,全面提高人的素质。

2、 理论联系实际是学习马克思主义的根本方法。(简单应用)

所谓理论联系实际,就是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作为指导,去观察和分析社会实际、工作实际和思想实际。在实际工作中必须反对经验主义和教条主义两种倾向。

3、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综合应用)

现今时代和实践的变化,向马克思主义提出的研究课题:第一, 现实社会主义的变化向马克思主义提出的研究课题。第二, 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向马克思主义提出的研究课题。第三, 经济全球化向马克思主义提出的研究课题。

第四, 世界新技术革命向马克思主义提出的研究课题。

第五, 我国的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向马克思主义提出的研究课题。

第一章 物质世界及其发展规律

第一节 物质世界和实践

1、 世界观(识记)

世界观,就是人们对包括自然、社会和人类思维在内的整个世界的根本看法和根本观点。

2、 哲学(识记)

哲学是世界观、方**和价值观的统一

3、一元论。(识记)

认为世界上万事万物有一个共同的本质或本原

4、 二元(识记)

认为世界上万事万物有物质和精神这两个相互平行、各自**的本原

5、 主观唯心主义(识记)

把人的主观精神夸大为唯一的实在,认为人的主观精神是第一性的。

6、 客观唯心主义(识记)

把某种“客观”精神说成是世界的本原

7、 可知论与不可知论(识记)

对哲学基本问题第二个方面的不同回答而形成的哲学派别。凡认为思维和存在有同一性的哲学派别都属于可知论哲学,认为思维和存在没有同一性的哲学是不可知论哲学。

8、 运动(识记)

物质的存在方式,是标志物质世界一切事物和过程的变化的哲学范畴。

9、 静止(识记)

标志物质运动在一定条件下、一定范围内处于暂时稳定和平衡状态的哲学范畴。

10、 时间和空间(识记)

时间:物质运动过程的持续性,它的特点是一维性或不可逆性,即时间只能沿着过去、现在、将来的方向进行。

空间:运动着的物质的广延性,指事物的体积、形态、位置、距离和排列次序等。空间的特点是三维性,即任何物体都有长、宽、高三个方向。

11、 实践的本质(识记)

实践是主体能动地改造和探索客体的客观物质活动

12、 唯物主义的三种基本形态(识记)

(1) 古代的朴素唯物主义

(2) 近代的形而上学唯物主义

(3) 现代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13、 哲学的基本问题(领会)

哲学的基本问题就是物质和意识何者为本原的问题。

14、 世界的物质统一性原理(领会)

(1)世界是统一的,即世界的本源是一个

(2)世界的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即世界统一的基础是物质;

(3)物质世界的统一性是多样性的统一,而不是单一的无差别的统一,世界的物质统一性以具体物质形态的差异性、多样性为前提,而物质形态的差异性、多样性又以它们的客观实在性为基础。

15、 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领会)

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和存在方式。

16、 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关系(领会)

世界上的事物都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形而上学、相对主义共同错误在于把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相割裂。

17、 承认事物相对静止的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意义(领会)

承认事物相对静止的存在具有重要意义:

第一, 理解事物的多样性,区分开不同的事物。

第二, 认识事物分化的条件和生命现象的产生。

第三, 理解绝对运动。

18、 时间和空间是运动着的物质的存在方式(领会)

时间和空间是运动着的物质的存在方式,时间和空间与运动着的物质不可分离,世界上既没有脱离时间和空间运动的物质,也没有脱离物质运动的时间和空间。

19、 时间和空间的绝对性与相对性的关系(领会)

(1) 时间和空间既是绝对的、无限的,又是相对的、有限的,是绝对和相对、无限和有

限的统一。

(2) 绝对性、无限性:时间上无始无终,在空间上无边无际。相对性、有限性:每一具

体事物在时间上有始有终,在空间上有边有际。

(3) 时间和空间的绝对性、无限性与相对性、有限性是不可分割的,通过时间和空间的相对性、有限性,去认识、把握其绝对性、无限性。

20、 实践的基本特点(领会)

(1) 客观性:从根本上与唯心主义实践观划清界限。

(2) 自觉能动性:从根本上与旧唯物主义实践观划清界限。

(3) 社会历史性:同唯心主义实践观划清界限,又同旧唯物主义实践观以及实用主义实践观区别开来。

21、 实践的基本形式(领会)

(1) 物质生产实践。

(2) 处理社会关系的实践。

(3) 科学实验。

22、 我们所把握的物质世界是与人的实践相联系的物质世界(领会)

(1) 人的实践活动与自然界的二重化

(2) 社会历史是人们的实践活动创造的

(3) 实践是人的存在方式

23、 列宁的物质定义及其现实意义

列宁指出:“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这种客观实在是人通过感觉感知的,它不依赖于我们的感觉而存在,为我们的感觉所复写、摄影、反映。”简言之,物质是不依赖于意识又能为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列宁的物质定义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第一, 它指出物质是不依赖于意识的客观实在,同唯心主义划清了界限。

第二, 它指出物质是可以被人们认识的,同不可知论划清了界限。

第三, 它指出客观实在性是一切物质的共性,克服了旧唯物主义物质观的局限性。

第二节 物质世界的普遍联系和永恒发展

1、 联系(识记)

联系是指事物之间以及事物内部诸要素之间的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和相互制约。

2、 新事物和旧事物(识记)

新事物:是指符合事物发展规律、具有强大生命力和远大前途的事物。

旧事物:是指丧失了其存在的必然性、日趋灭亡的事物。

3、 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识记)

矛盾的同一性:是指矛盾双方相互联系、相互吸引的性质

矛盾的斗争性:是指矛盾双方相互排斥、相互对立的性质

4、 内因和外因

内因:就是事物的内部矛盾。

外因:是一事物与他事物的相互影响和相互作用,即外部矛盾。

5、 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

矛盾的普遍性指:是普遍存在的,矛盾无处不在,无时不有。

矛盾的特殊性指:不同事物的矛盾各不相同,都有其特殊性。

6、 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

主要矛盾:居于支配地位、起决定作用的矛盾。

次要矛盾:处于服从地位的矛盾。

7、 矛盾的主要方面和矛盾的次要方面

矛盾双方的力量也是不平衡的,其中居于支配地位、起着主导作用的方面是矛盾的主要方面,处于被支配地位的方面是矛盾的次要方面。

8、 质

质是指一事物区别于他事物的内在规定性。

9、 量

量是指事物存在和发展的规模、程度、速度等可以用数量表示的规定性,以及事物构成成分在空间上的排列组合。

10、 度

度是指事物保持自己质的数量限度(或范围、幅度),它体现着质和量的统一。

11、 量变和质变

量变:是事物数量的增减和场所的变更。

质变:是事物根本性质的变化,是事物由一种质态向另一种质态的飞跃。

12、 肯定和否定

肯定方面:是指事物中维持其存在的方面,即肯定这一事物是它自身而不是他物的方面。

否定方面:是指事物中促使其灭亡的方面,即破坏现存事物使它转化为他物的方面。

13、 原因和结果

(1)原因和结果的联系是事物或现象之间引起和被引起的联系。

(2)引起某种现象的现象就是原因,被某种现象所引起的现象就是结果。

14、 必然性和偶然性

必然性:是指事物联系和发展过程中确定不移的、不可避免的趋势。

偶然性:是指事物联系和发展过程中不确定的趋势。

15、 可能性和现实性

可能性:必然性通过偶然性为自己开辟道路时,要经历由可能到现实的转化过程。

现实性:是指包含内在根据的、合乎必然性的存在,是客观事物和现象种种联系的综合。

16、 内容和形式

内容:是指构成事物一切要素的总和,即事物的各种内在矛盾以及由这些矛盾所决定的事物的特性、成分、运动过程和发展的趋势等的总和。

形式:是指把内容诸要素统一起来的结构或表现内容的方式。

17、 本质和现象

本质:是指事物的根本性质以及组成事物基本要素的内在联系。

现象:是指事物的表面特征以及这些特征的外部联系。

18、 联系的客观性(领会)

事物之间的联系是客观的,本身固有的,是不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

19、 联系的普遍性(领会)

世界上任何事物都不能孤立地存在,都与周围的其他事物处于相互联系之中。

20、 联系的多样性(领会)

联系又是复杂多样的,不是单一的联系,有多种联系,同时联系的方面和对象也是多样的。

21、 世界是过程的**体(领会)

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是运动、变化和发展的,所以世界是过程的**体,无数有限的具体过程构成无限的、永恒发展的物质世界。

22、 新事物必然战胜旧事物(领会)

新事物必然战胜旧事物,是由新旧事物的本质特点和事物发展的辩证本性决定的:

第一, 新事物符合事物发展的必然趋势

第二, 新事物优越于旧事物

第三, 在社会历史领域内,它从根本上符合广大**群众的利益和要求,因而能够得到广大**群众的拥护和支持。

23、 辩证法和形而上学是两种根本对立的发展观(领会)

它们之间的对立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 联系观点和孤立观点的对立。

第二, 发展变化观点和静止不变观点的对立。

第三, 承认事物内部矛盾和否认事物内部矛盾的对立。

第四, 唯物辩证法坚持两点论,形而上学坚持一点论。

唯物辩证法与形而上学的根本对立和斗争焦点在于是否承认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

24、 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领会)

(1)对立统一规律揭示了事物普遍联系的根本内容和发展变化的内在动力。事物普遍联系的根本内容是矛盾双方既对立又统一的联系。事物发展变化的动力、源泉就在于矛盾双方的对立统一,这是发展观的实质与核心。

(2)对立统一规律是贯穿于唯物辩证法其他规律和范畴的中心线索,是理解它们的钥匙。

(3)矛盾分析法是最根本的认识方法。唯物辩证法主要是教导人们学会分析矛盾和解决矛盾。

(4)承认不承认对立统一规律以及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是唯物辩证法与形而上学的斗争焦点和根本分歧。

25、 矛盾的统一性和斗争性的相互关系(领会)

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是既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结的。

(1) 第一,在矛盾运动中所处的地位是不同的。矛盾的同一性是相对的,矛盾的斗争性是绝对的。

(2) 第三,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又是相互联结、不可分离的。

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相互联结的关系,要求我们在分析和处理矛盾时,必须在对立中把握同一,在同一中把握对立。社会主义同资本主义将在一个相当长的历史时期内共存,社会主义在其发展过程中,一方面要学习西方的先进成果,否则不利于社会主义的发展;另一方面我们要警惕资本主义的干扰和挑战,否则社会主义制度就无法坚持。在新的形势下如何正确认识和处理社会主义同资本主义的对立统一关系问题,已成为**改革开放实践中必须解决的一个新课题。

26、 肯定和否定的辩证统一(领会)

(1) 一方面,肯定和否定相互依存。

(2) 另一方面,肯定和否定相互渗透。

27、 矛盾的特殊性原理及其方**意义(简单应用)

分析矛盾的特殊性就是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一方面,分析矛盾的特殊性是正确认识事物的基础。

另一方面,分析矛盾的特殊性是正确解决矛盾的关键。

28、 掌握事物的度的意义(简单应用)

(1) 在认识上,只有把握了事物的度,注意决定质的数量限度,才能准确地认识事物的质。

(2) 在实践上,防止“过”或“不及”。“注意分寸”、“掌握火候”等等,都是要求在实践中坚持适度原则。

29、 原因和结果关系的原理及其意义(简单应用)

(1)第一,只有找出某一事物或现象产生的原因,才能认识其本质和规律,提出解决问题的有效方法。

(2)第三,正确把握因果联系,才能很好地小编综合来说经验教训,以便更好地指导今后的行动。

30、必然性和偶然性关系的原理及其意义(简单应用)

(1)第一,因为偶然性是受必然性支配的,按必然规律办事,不要被偶然现象所迷惑。

(2)第三,因为必然性是通过大量偶然性表现出来的,偶然性是必然性的表现形式和补充,所以我们应当抓住偶然性提供的机遇,揭示偶然现象背后隐藏的必然性。

(3)此外,偶然性对事物的发展有重要的影响作用,我们决不能忽视偶然性。

31、 可能性和现实性关系的原理及其意义(简单应用)

(1)可能性与现实性之间是对立统一关系:

第一,可能性和现实性之间有着明显的区别和对立。

第三,可能性和现实性又是统一的。一方面,二者紧密相连、不可分割。另一方面,可能性和现实性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2)掌握可能性和现实性辩证关系的原理具有重要意义。

第一,可能性不等于现实性,一切工作都要从现实出发,而不要从可能出发。

第三,使好的可能性转化为现实,创造有利条件,改变不利条件,争取使好的可能性变成现实,避免坏的可能性实现。

32、 内容和形式关系的原理及其意义(简单应用)

我们必须自觉地运用内容决定形式、形式反作用于内容的原理,注意内容,根据内容的需要利用旧形式和创造新形式。反对忽视内容的**;反对抹煞形式作用的形式虚无主义。

33、 本质和现象关系的原理及其意义(简单应用)

(1)本质和现象之间的关系是对立统一关系。

第一, 本质和现象是相互区别、相互对立的,主要表现在:

第一,现象是事物的表面特征和外部联系;本质是事物的根本性质和内在联系。

第三,现象是个别的、具体的,是多种多样的;本质则是同类现象中一般的、共同的东西。

再次,现象是多变的;本质则是相对稳定。

第二,本质和现象又是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的。一方面,本质不能脱离现象。另一方面,现象不能脱离本质。本质决定现象。

(2)掌握本质与现象的辩证关系的原理具有重要意义。

第一,本质和现象是对立的,我们对事物的认识不能停留在表面现象上。

第三,本质和现象是统一的,对大量的现象进行深入分析是揭示事物本质的正确途径。

34、 内因和外因辩证关系的原理及其现实意义(综合应用)

(1)内因和外因的关系是:

第一, 内因是事物发展变化的根据,是第一位的原因。

第二, 外因是事物发展变化的条件,是第二位的原因。在一定情况下,外因对事物的发展甚至起决定性作用。

第三, 外因通过内因而起作用。

(2)现实意义:

唯物辩证法关于事物发展的内因和外因辩证关系的原理,是我们**制定和执行**自主、自力更生以及对外开放方针的重要理论基础。

35、 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辩证关系的原理及其现实意义(综合应用)

(1)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关系,也就是共性与个性、一般与个别的关系,它们是辩证统一的:

第一,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是互相联结的。一方面,普遍性存在于特殊性之中,另一方面,特殊性中包含着普遍性。

第二, 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是互相区别的。

第三,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在一定条件下可以互相转化。

(2)现实意义:

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辩证关系的原理,是矛盾问题的精髓,是我们坚持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同**具体实际相结合,建设**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基础。

36、 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关系的原理及其现实意义(综合应用)

(1) 主要矛盾是居于支配地位、起决定作用的矛盾,次要矛盾是其他处于服从地位的矛盾。

(2) 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的关系是:

第一,二者相互影响、相互作用。

第三,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3)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关系的原理,对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我们在集中力量抓经济建设的同时,还必须注意解决好其他社会矛盾,坚持一系列“两手抓”的方针,一手抓物质文明建设,一手抓精神文明建设;一手抓改革开放,一手抓打击**;一手抓经济建设,一手抓民主法制;等等。只有这样,才能实现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37、 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关系的原理及其现实意义(综合应用)

(1)矛盾的主要方面是居于支配地位、起着主导作用的方面,矛盾的次要方面是处于被支配地位的方面。

(2)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的关系是:

第一,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是相互制约、相互作用的。一方面,矛盾的主要方面支配次要方面,事物的性质主要是由取得支配地位的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的。另一方面,矛盾的次要方面也制约和影响矛盾的主要方面。

第三,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的地位不是固定不变的,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随着矛盾双方主次地位的转化,事物的性质也就发生了变化。

现实意义:基于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的这种关系,我们在分析问题时,特别是分析形势时,要分清主流和支流,抓住主流,正确认识事物的性质,同时也不能忽视支流,并且注意主流和支流的互相转化。

38、 两点论和重点论统一的原理及其现实意义(综合应用)

(1)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关系的原理,要求我们在实际工作中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

(2)我国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和一系列“两手抓”的方针,认识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形势要分清主流和支流,既要抓住主流、坚定信心,又不忽略支流,都是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统一的具体表现。

39、 量变和质变辩证关系的原理及其现实意义(综合应用)

(1)量变和质变是辩证统一的。

第一, 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

第二, 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

第三,量变和质变相互渗透。一方面,质变体现和巩固量变的成果,另一方面,在总的量变过程中有阶段性和局部性的部分质变。

(2)质量互变规律要求我们在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过程中,把远大的理想和目标同有步骤、分阶段地踏实苦干、稳步前进的精神结合起来,反对急躁冒进、急于求成。否则会欲速则不达,得到事与愿违的结果。

40、辩证否定观的内容及坚持辩证否定观的意义(综合应用)

(1)唯物辩证法的否定观是:

第一, 辩证的否定是事物的自我否定,即通过事物内部矛盾而进行的对自身的否定。

第二,辩证的否定具有两个重要特点:其一,否定是事物发展的环节。其二,否定是事物联系的环节。

第三,作为发展环节和联系环节之统一的辩证否定是扬弃。

(2)现实意义:坚持辩证的否定观,就要对一切事物采取分析的态度。于**传统文化,于外国文化,要采取有分析、有选择。

42、事物的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统一的原理及其现实意义(综合应用)

(1)否定之否定规律的基本内容是:事物的发展经过两次辩证的否定,由肯定阶段到否定阶段,再到否定之否定阶段,从而使事物的发展表现为螺旋式上升和波浪式前进的过程。否定之否定规律揭示了事物的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

(2)否定之否定规律揭示了事物发展的总趋势是前进的、上升的。否定之否定规律揭示了事物发展的具体道路是曲折的。

(3)把握否定之否定规律,坚持事物的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统一的原理,对我们正确认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具有重要意义。第一,要坚信社会主义的前途是光明的,第三,要准备走曲折的路。

第三节 客观规律性与主观能动性

1、 规律(识记)

规律就是物质运动发展过程中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

2、 意识(识记)

意识从本质上看,意识是人脑的机能,是客观世界的主观映像,是社会的产物。

3、 意识的能动性(识记)

意识的能动性是指意识能动地反映世界和通过实践改造世界的能力和作用。

4、 规律的特点(领会)

(1) 客观性。

(2) 普遍性。

5、 意识的起源(领会)

(1)第一,意识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

(2)第三,意识是社会性劳动的产物。

6、 意识的本质(领会)

意识从本质上看,意识是人脑的机能,是客观世界的主观映像,是社会的产物。

7、 意识能动性的表现(领会)

(1) 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和计划性。

(2) 意识活动具有主动创造性。

(3) 意识对于人的生理活动具有一定影响作用。

(4) 意识能通过指导实践改造客观物质世界。这是意识的能动性最突出的表现。

8、 物质和意识关系的原理及其意义(简单应用)

(1) 物质与意识的关系是:物质决定意识,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意识对物质又具有能动的反作用。

(2) 意义:

第一,想问题、办事情必须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做到主观符合客观。

第二,一定要重视意识的作用,重视精神的力量,自觉地树立正确的思想意识,克服错误的思想意识。

9、 尊重客观规律和发挥主观能动性辩证统一的原理及其现实意义(综合应用)

要正确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必须正确处理主观能动性和客观规律性的关系。尊重客观规律和发挥主观能动性是辩证统一的。

(1) 尊重客观规律是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前提。

(2) 认识和利用规律又必须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

(3) 现实意义: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各项工作中,我们必须把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与尊重客观规律结合起来,把高度的实践热情与科学的求实态度结合起来。我们既要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按规律办事,又要解放思想,锐意进取,勇于开拓创新。

第二章 认识的本质及其规律✚●○

第一节 认识的产生及本质

1、 认识主体的含义(识记)

认识主体是指认识和实践活动的承担者,是处于一定社会关系中从事实践活动和认识活动的现实的、具体的人。

2、 认识客体的含义(识记)

认识客体是指人的实践活动和认识活动所指向的对象。构成认识客体的内容主要有自然客体、社会客体和精神客体。

3、 实践对认识具有决定性的作用(领会)

(1) 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2) 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3) 实践是认识的目的

(4) 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4、 实践是认识的来源(领会)

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认识来源于实践,这与认识在实践中发生是一致的。

5、 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1) 社会实践不断提出新的需要、新的研究课题,推动认识的发展。

(2) 社会实践为认识不断提供新的经验和新的观察、研究的物质手段。

(3) 社会实践推动人的思维能力的发展。人们在实践中,不仅改造客观世界,而且也改造着自身的认识能力。

6、 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简单应用)

(1) 是不是真理就是要判明认识与认识对象是否相一致、相符合,主观真理论者无例外地都是从主观认识范围去解决这个问题;实践是人的主观见之于客观的活动,它能把主观认识与客观实际联系起来加以对照,来确定认识与认识对象是否相一致、相符合,从而使认识得到检验。

(2) 唯有实践才具有直接现实性的品格。通过实践把思想、理论在现实中实现出来,人们通过把变成现实的东西同原来的观念、思想加以对照,从而判明这个思想、观念是否正确,使认识得到检验。

7、 实践是认识的目的

人们认识世界的目的在于改造世界,此外再无别的目的。人们通过实践,达到对客观世界的正确认识,然后用这种认识指导人们去实践,对客观世界进行改造,以满足对人们的需要。

8、 认识主体的特点

(1)第一,人作为认识主体具有自然的物质基础。人的自然的物质存在和人脑的存在,都是认识主体的自然物质基础。

(2)第三,认识主体不仅具有自然的物质基础,而且具有社会历史性。

(3)再次,认识主体具有能动性。

9、 认识主体的结构

人是唯一能担当起认识主体的存在物,这个存在物具有自身的结构,它分为个体、群体和人类整体诸层次。

10、 认识客体的特点

构成认识客体的内容主要有自然客体、社会客体和精神客体。

11、 认识客体的性质、

认识客体具有客观实在性、对象性。

12、 认识主体和认识客体的关系

认识的主体和客体是一对矛盾的两个方面,它们之间存在着既对立又统一的辩证关系。对立是指二者各有自己的特点和特殊的规定性,彼此是相互区别的,然而二者又是同一的,即相互依存、相互作用,并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具体说来,它们的关系表现如下:

第一,主体和客体的实践关系。它是指主体与客体之间改造和被改造的关系,主体作用于客体,就是对客体的改造,也就是实践。

第二,主体和客体的认识关系。它是指主体与客体之间反映和被反映的关系。主客体在实践关系中,同时发生着认识关系。就是说,在改造客体的过程中,主体就在观念上、理论上去理解并把握客体,也就是达到对客体的认识。

第三,主体和客体的相互作用。一切实践只有在主体能动性和客体制约性统一的基础上,才是成功的实践。这个实践过程也是主体客体化和客体主体化的过程

13、 认识的本质

认识的真正本质是在实践中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

14、 唯物论的反映论和唯心论的认识论的对立

(1) 在哲学上有两条对立的认识路线:一条是从物到感觉和思想的路线;一条是从感觉和思想到物的路线。

15、 可知论和不可知论的对立

(1) 不可知论是指那些认为世界不可认识或不能彻底认识的哲学认识论。(代表人物:休谟、康德)

(2) 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世界上只存在尚未被认识的事物,但不存在根本不能认识的事物;现在没有被认识的事物,随着实践和人的认识的发展,将来总会被人们所认识。

16、 辩证唯物主义的能动的反映论和旧唯物论的机械的反映论的对立

在认识论上,唯物论都是反映论,但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以前的唯物论的反映论是机械的。辩证唯物论的反映论成为能动的革命的反映论。辩证唯物论的认识论认为,实践是认识基础;在实践基础上产生的认识,不仅能反映外部事物的现象,而且经过人的思维对感性材料的加工,形成概念和理论,能够达到对事物本质和发展规律的认识。认识的过程是反映与创造的统一,这是辩证唯物论的反映论的能动性的突出表现,也是区别于机械唯物论反映论的根本标志。

17、 认识的本质及其理论意义

(1) 认识的本质是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

(2) 认识的真正本质是在实践中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这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对认识本质的科学揭示。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同唯心主义认识论、不可知论从根本上区别了开来,而且也同旧唯物主义认识论划清了界限。

第二节 认识的辩证运动

1、 感性认识的含义和形式(识记)

感性认识是对事物表面的、直接的、具体的、个别特性的反映,因而是不深刻的、片面的认识。

2、 理性认识的含义和形式(识记)

理性认识是对事物本质的、全体的、间接的、概括的反映,因而是深刻的、全面的、相对稳定的认识。

3、 感性认识的特点(领会)

感性认识分为感觉、知觉和表象三种形式。

4、 理性认识的特点(领会)

理性认识包括概念、判断和推理三种形式。

5、 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辩证关系(领会)

(1)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是认识的两个阶段,它们既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系,它们之间存在着对立统一的关系。

(2)第一,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的区别。感性认识是对事物表面的、直接的、具体的、个别特性的反映,因而是不深刻的、片面的认识;理性认识是对事物本质的、全体的、间接的、概括的反映,因而是深刻的、全面的、相对稳定的认识。

(2)第二,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的联系。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其一,理性认识依赖于感性认识。在认识论上坚持了唯物论。其二,感性认识有待于发展到理性认识。认识论上坚持了辩证法。其三,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相互渗透。一方面,感性认识中有理性认识;另一方面,理性认识中包含感性的成分。在人的实际认识过程中既没有纯粹的感性认识,也没有纯粹的理性认识。

6、 反对经验主义和教条主义(领会)

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是不可分割的,如果将二者割裂开,就会犯经验论或唯理论的错误。经验论者片面强调感性经验的重要性、唯理论者则走向另一个极端,认为感性经验是靠不住的。都犯了片面性的毛病,都是错误的。在实际工作中,经验论和唯理论是经验主义和教条主义的认识论根源。

7、 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飞跃(领会)

感性认识积累多了,就会由量变发展到质变,出现认识的飞跃,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认识的这次飞跃非常重要,它是认识任务的真正完成。

8、 从理性认识到实践的飞跃(领会)

认识由感性上升到理性,这只是认识运动的一半,还要实现由理性认识向实践的飞跃。

认识的这次飞跃比第一次飞跃具有更加重大的意义。这是因为:

第一, 只有经过这次飞跃,才能把理论用于指导实践,实现对客观世界的改造。

第二,只有经过这一次飞跃,使理性认识再回到实践中去,才能使之得到检验,得到丰富和发展。

9、 整个人类的认识是有限与无限的统一(领会)

每个时代的个人的每一次认具体的认识,由于受主客观条件限制,都是有限的;整个人类无止境的世代更替的认识,则有无限性。整个人类认识的无限性,存在于每个时代个人的认识的有限性中,并通过无数有限性得以实现。

10、 一个正确的认识需要经过多次反复才能完成(简单应用)

常常不是通过实践——认识——再实践一次反复就能完成,而是要经过多次反复,经过实践去检验认识,然后完善认识再去指导实践再进行循环认知过程,同时客观世界的发展是有限和无限的统一,人类对客观世界的认识也是有限和无限的统一。

第三节 真理与价值

1、 真理(识记)

真理是指与事物的内部联系和本质的相一致、相符合。

2、 谬误(识记)

谬误是与事物不相一致、不相符合的认识,它不仅与事物的现象和表面联系不相一致和不相符合,而且也与事物的本质和内部联系不相一致和不相符合。

3、 真理的绝对性(识记)

真理具有绝对性,通常把真理的绝对性称作“绝对真理”。

真理的绝对性有两个方面的含义:

第一,真理是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

第二,每一个真理性认识,都是向着这个无限发展着的物质世界的接近,这也是无条件的、绝对的。

4、 真理的相对性(识记)

通常把真理的相对性称作“相对真理”。

真理的相对性有两个含义:

第一,真理性的认识在广度上是有限的,它需要进一步扩展。

第二,第二,真理性的认识在深度上是有限的,是受一定条件制约的。

5、 价值的含义(识记)

价值是指外物对人需要的满足,表示某物具有对人有用或使人愉快的属性。

6、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识记)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核,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根本性质和基本特征,反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丰富内涵和实践要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高度凝练和集中表达。

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

7、 真理和谬误的关系(领会)

它们的对立表现在相互排斥、相互否定上。真理与谬误的统一表现为它们之间的相互依存和相互转化。真理与谬误互相依存,是说真理与谬误是相比较而存在、相斗争而发展的。在认识过程中不断地开展真理对谬误的斗争,以达到人们对真理越来越深刻的认识。谬误也可能转化为真理,这是指当人们把超出特定对象、时间和范围的认识进行纠正,使之重新与对象、时间和范围相符合,这时谬误就变成了真理。

8、 真理的客观性(领会)

真理的客观性有两个含义:

其一,真理的客观性就是承认认识的内容来自客观实际又符合客观实际。事物及其规律本身并不就是真理;真理属于认识范围。

其二,真理的客观性是指检验真理的标准是客观的。

9、 逻辑证明在认识和探索真理中的作用(领会)

逻辑证明是指用已有的真理性认识作为前提,通过合乎逻辑规则的推理,去证实(或证伪)另一种认识。在实践检验真理的过程中,逻辑证明也是不可少的。但逻辑证明的这种作用并不表明它是检验真理的标准,更不能用逻辑证明取代实践标准。这是因为逻辑证明不具有最终性。第一,它所依赖的前提是否正确,逻辑证明自身不能保证,而要经过实践的检验。第三,被逻辑证明证实或证伪了的东西,最终还要靠实践的检验,实践才具有最后的权威。

10、 实践标准的确定性和不确定性及其相互关系(领会)

(1)实践标准既是确定的、绝对的,又是不确定的、相对的,是确定性与不确定性、绝对性与相对性的统一。

(2)实践标准的绝对性、确定性是指:第一,认识是否是真理,只有通过实践来检验,此外再无别的检验真理的办法。第二,人的实践和人的认识都是有限和无限的统一,实践能够对人类的一切认识作出检验。

(3)实践标准的相对性、不确定性是指:第一,任何实践总是一定历史条件下的具体的实践,都是有局限性的,因而它不可能完全证实或驳倒现有的一切认识。第二,实践对真理的检验具有反复性。实践标准的确定性和不确定性是不可分的,任何夸大一方面而否认另一方面的做法都是错误的。

11、 真理与价值的对立统一(领会)

真理与价值的对立是指真理和价值的不同。真理体现的是认识与认识对象的关系,是认识与对象相一致、相符合;而价值是指外物对人需要的满足,表示某物具有对人有用或使人愉快的属性。由此不难看出,真理和价值是有区别的,不可混为一谈。

真理与价值又是不可分的,又有统一的一面,表现在:第一,真理能够指导社会实践,人们通过在真理指导下的实践,成功地改造世界,以这种实践的成果来满足人的需要,这就是真理所表现出来的价值属性。第二,真理与正确的价值观相一致,正确的价值观是在真理指导下形成的。

12、 真理的价值表现在它的功能上(领会)

(1)真理具有指导实践的功能。

(2)真理具有再认识的功能。

(3)真理具有教育和激励的功能。

13、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观点及其现实意义(简单应用)

观点:第一种,提出用伟人、圣人之言作为衡量真理的标准。错误是因为第一,这种所谓的标准没有客观实在性;第二,伟人、圣人之言本身是否正确还需要通过实践进一步证明;第三,伟人、圣人之言即使是真理,也不能作为检验真理的标准。

第二种,实用主义哲学提出的“有用即真理”。是一种非常错误的观点。第一,这与真理是不是具有效用是不同的两个问题;第二,真理是有用的,但有用的未必就是真理;第三,会使得真理的标准变得极为不确定,也就失去了标准的意义。

14、 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辩证关系的原理及其现实意义(综合应用)

(1)真理既是绝对的,又是相对的,是绝对性和相对性的统一。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具有如下关系:第一,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相互依存。第二,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互相包含、互相渗透。一方面,任何相对真理中都包含着绝对真理的颗粒;另一方面,绝对真理通过相对真理表现出来,无数相对真理的总和构成绝对真理。第三,相对真理向绝对真理转化。

(2)把握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相统一的原理,对于我们正确对待马克思主义有重要意义。马克思主义是真理,它也是绝对性和相对性的统一。它正确地反映了自然、社会和思维发展的普遍规律,因而具有绝对性的一面。但是,它又没有穷尽一切事物及其规律,需要随着社会实践的发展而发展,因而又具有相对性的一面。正因为马克思主义真理具有绝对性,所以我们必须坚持它并以它作为我们的指导思想;又因为它具有相对性,所以我们又必须在实践中丰富它、发展它。既坚持又发展,才是对待马克思主义的正确态度。

第四节 认识世界与改造世界的统一

1、 思想路线(识记)

思想路线是指一个阶级及其政**作为指导思想并用以支配行动的认识路线。

2、 **的思想路线的内容(领会)

**的思想路线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

3、 **的群众路线的内容(领会)

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

4、 马克思主义认识论与**的群众路线的一致性(简单应用)

“从群众中来”就是从实践到认识的过程,“到群众中去”就是从认识到实践的过程,“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不断循环往复的过程,也就是实践——认识——实践不断循环往复的过程,这表明群众路线同马克思主义哲学认识论是完全一致的,是马克思主义哲学认识论在实际工作中的运用。

5、 马克思主义认识论是**的思想路线的理论基础(综合应用)

马克思主义哲学认识论是这条思想路线的理论基础;而**的思想路线则是马克思主义哲学认识论在实际中的具体运用。**的思想路线与马克思主义哲学认识论是统一的,具体表现如下:

(1) **的思想路线坚持了一切从实际出发的原则。

(2) **的思想路线坚持了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

(3) “实事求是”这四个大字是**的思想路线的核心,也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精髓,它充分地体现了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根本原则。

(4) **的思想路线坚持了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第三章 人类社会及其发展规律✚●○

第一节 社会基本矛盾及其运动规律

1、 社会基本矛盾(识记)

道德是通过社会**、传统习俗和人们的内心信念来维系,对人们的行为进行善恶我评价的心理意识、原则规范和行为活动的总和。

2、 社会存在(识记)

社会存在是指社会物质生活条件的总和,包括地理环境、人口因素和物质生活资料的生产方式。

3、 地理环境(识记)

地理环境是指人类生存和发展所依赖的诸种自然条件的总和,它由大气圈、水圈、岩石圈构成,适合生物生存的范围叫生物圈。

4、 人口因素(识记)

人口因素,是一个包括人口数量、质量、密度、构成、人口的发展、人口分布和迁移、人口的自然变动和社会变动等各种因素的综合范畴。

5、 生产方式(识记)

生产方式是人类借以向自然界谋取必需的生活资料的方式,包括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两个方面,是特定的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统一。

6、 社会意识(识记)

社会意识指社会的精神生活过程,它具有复杂而精微的结构,由诸多因素和层次构成。

7、 社会心理(领会)

社会心理是社会意识的低级层次;思想体系是社会意识的高级层次,亦称社会意识形式。

8、 思想体系(社会意识形式)(领会)

社会心理是社会意识的低级层次;思想体系是社会意识的高级层次,亦称社会意识形式。

9、 意识形态(领会)

意识形态范围的思想体系,包括政治思想、法律思想、道德、宗教、艺术、哲学和绝大部分社会科学,它们是上层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反映特定的经济基础并为之服务,在阶级社会里具有一定的阶级性。

10、 非意识形态(领会)

非意识形态范围的思想体系,包括自然科学、语言学、逻辑学等,它们不是特定经济基础的反映,其自身没有阶级性,可以一视同仁地为各个阶级和各种经济基础服务。

11、 个体意识(领会)

个体意识即社会成员的个人意识。

12、 群体意识(领会)

群体意识是指各种社会群体的意识

13、 生产力(领会)

生产力是人类利用自然、改造自然、从自然界获取物质资料的能力,生产力范畴反映的是人与自然界的关系。

14、 生产关系(领会)

生产关系是指人们在物质生产过程中结成的经济关系。

15、 经济基础(领会)

经济基础是指一个社会中占统治地位的生产关系各个方面的总和,即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各种不同的社会集团在生产中的地位及其相互关系、产品分配方式三个方面的总和。

16、 上层建筑(领会)

上层建筑是与经济基础相对应的范畴,指社会的政治、法律、艺术、道德、宗教、哲学等意识形态以及与这些意识形态相适应的政治法律制度和设施的总和,分为政治上层建筑和观念上层建筑两部分。

17、 经济社会形态(领会)

经济社会形态是直接或间接以生产关系的性质为标准划分的社会形态。

18、 技术社会形态(领会)

技术社会形态就是以生产力和技术发展水平以及与此相适应的产业结构为标准划分的社会形态。

19、 地理环境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领会)

地理环境就必然影响社会的发展。这种影响作用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

第一, 地理环境通过对生产的影响,加速或延缓社会的发展。

第二, 地理环境还可以通过对军事、政治的影响,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不同国家社会的发展。

20、 人口因素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领会)

人口因素对社会发展起着制约和影响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第一, 一定数量的人口是社会物质生产的必要前提。

第二, 人口状况能加速或延缓社会的发展。在社会发展的不同时期,人口状况对社会发展有不同的影响。只有与物质生产相适应的人口状况,才最有利于促进社会的发展。

21、 生产方式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领会)

生产方式在社会发展中起决定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 生产方式或生产活动,是人类从动物界分离出来的根本动力和人类区别于动物的根本标志。

第二,生产方式或生产活动是人类和人类社会得以存在和发展的基础。

第三,生产活动是形成考类一切社会关系的基础。在生产关系的基础上,形成了整个人类社会。

第四,生产方式决定社会制度的性质和社会制度的更替。

22、 社会意识的相对**性(领会)

社会意识的相对**性主要表现在以下五个方面:

第一, 社会意识与社会存在变化发展的非完全同步性;第二, 社会意识与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具有不平衡性;第三, 社会意识的发展具有历史继承性;

第四, 社会意识各种形式之间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第五, 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的反作用或称能动性。

23、 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是历史观的基本问题(领会)

(1)第一,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这对范畴,是高度概括、高度抽象的范畴,它们包括了人类社会的一切物质现象和精神现象。

(2)第三,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是划分历史唯物主义和历史唯心主义的根本标准。凡是认为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的,属于历史唯物主义;凡是认为社会意识决定社会存在的,属于历史唯心主义。

(3)再次,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也是人们在实践中的重大问题。

24、 生产力系统的要素(领会)

现代生产力系统包括四类要素:

(1) **的实体性因素,包括劳动者、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

(2) 运筹性的综合因素,包括分工协作、经济管理、预测决策等。

(3) 渗透性因素,主要指自然科学。

(4) 准备性因素,主要指教育。

25、 生产关系体系(领会)

(1)生产资料的所有制形式;

(2)人们在生产中的地位及其相互关系(包括交换);

(3)产品的分配方式。

26、 三种社会形态划分法和五种社会形态划分法的关系(领会)二者在马克思主义体系中的作用是互补的,而不是互相排斥的,而且这两种划分法本质上是统一的。人的依赖性社会或自然经济社会包括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三种社会形态;物的依赖性社会或商品经济社会在马克思、恩格斯那里指的就是资本主义社会,**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也属于商品经济社会;个人全面发展的社会或产品经济社会,则指的是未来的**社会。

27、 社会形态的发展是自然历史过程(领会)

人类社会的发展或者说社会形态的演变也像自然界一样,是客观的、物质的、辩证的过程,具有不依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性。同时又应看到,人类的活动是有意识、有目的的。正是人类有意识、有目的的实践活动,构成了人类社会的历史,形成了人类社会历史的发展规律。

28、 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关系的原理及其现实意义(简单应用)

(1)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所谓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是指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的反映,社会意识依赖于社会存在。

(2)社会意识反作用于社会存在,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的反作用,是指社会意识这种精神力量,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反作用于社会存在,转化为物质力量,影响社会发展的进程。

29、 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是整个生产关系的基础的观点及其现实意义(简单应用)

(1)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是生产劳动得以进行的前提。要进行生产劳动,必须具备劳动者和生产资料两项因素。而劳动者与生产资料结合的社会形式,就是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

(2)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决定整个生产关系的性质。

(3)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决定人们在生产中的地位及其相互关系。

(4)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决定产品的分配方式。

30、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的辩证关系的原理及其现实意义(简单应用)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辩证关系是:

(1) 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有什么样的生产力,就有什么样的生产关系;生产力的发展决定生产关系的改变 是自发过程与人的自觉活动的统一。

(2) 生产关系对生产力具有反作用,当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就对生产力具有促进

作用;生产关系不适应生产力,就对生产力起阻碍作用。

意义:历史唯物主义关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辩证关系的原理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经济体制改造的哲学依据,一方面,社会主义的生产关系是和生产力相适应的,对社会主义的生产力具有促进作用,因此,必须坚持社会主义的基本经济制度;另一方面,社会主义的生产关系又存在和生产力不相适应的薄弱环节,因此,必须加以改革。只有在坚持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的前提下,对不适应生产发展的经济体制进行改革,才能使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顺利发展。

31、 政治上层建筑与观念上层建筑的关系的原理及其现实意义(简单应用)

政治上层建筑与观念上层建筑之间既相互区别,又互相依赖、互相渗透、互相作用、互相转化。第一,观念上层建筑决定政治上层建筑。第三,政治上层建筑一旦形成,又会成为一种强大的、既成的物质力量,反过来影响观念上层建筑。

32、 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之间的辩证关系的原理及其现实意义(简单应用)

(1) 原理: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反作用于经济基础,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运动,这三项内容构成上层建筑必须适合经济基础发展要求的规律。

(2) 意义:上层建筑必须适合经济基础发展要求的规律,是无产阶级政**制定正确的路线、方针、政策的理论依据。正确理解和运用这个规律,对于我国正在进行的经济体制改革和政治体制改革以及其他方面的改革,具有重大的指导意义。

33、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综合应用)

(1) 科学渗透于现代生产力系统的各类要素之中。

(2) 在现代化生产中,出现了“科学—技术—生产”的过程,使科学对物质生产具有了主导作用和超前作用。

(3) 科学技术已经成为推动生产力发展的重大杠杆。第一。由科学技术因素造成的劳动生产率和经济增长率越来越高。第三,自然科学从理论突破到新产品试制成功的周期日益缩短。

34、 生产关系必须适合生产力性质的规律及其现实意义(综合应用)

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反作用于生产力,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运动,这三项内容构成生产关系必须适合生产力性质的规律。

意义:生产关系必须适合生产力性质的规律,是无产阶级政**制定正确的路线、方针、政策的理论依据。正确理解和运用这个规律,对于我国正在进行的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具有重大的指导意义。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实行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就是以这一规律为理论依据的。

35、 上层建筑必须适合经济基础发展要求的规律及其现实意义(综合应用)

(1)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反作用于经济基础,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运动,这三项内容构成上层建筑必须适合经济基础发展要求的规律。

(2)上层建筑必须适合经济基础发展要求的规律,是无产阶级政**制定正确的路线、方针、政策的理论依据。正确理解和运用这个规律,对于我国正在进行的经济体制改革和政治体制改革以及其他方面的改革,具有重大的指导意义。

36、 社会历史发展的决定性与选择性关系的原理及其历史和现实意义(综合应用)

(1)社会历史发展的决定性是指历史决定论,社会历史发展的选择性是指主体选择的作用。承认历史决定论和承认主体选择的作用是一致的、不矛盾的。

(2)第一,在历史决定论看来,纯粹的必然性只存在于逻辑中。

(3)第三,在历史决定论看来,社会规律所揭示的社会过程之间的联系,不是单值对应的线性因果联系,而是多值的、或然的、非线性的因果联系。因此,社会规律给人的活动所提供的并不是一种唯一的现实可能性,而往往是提供一个由多种现实可能组成的可能性空间。在这一可能性空间中,何种可能性成为现实,取决于人的自觉活动和主体选择。

(4)再次,每一种可能性的实现,又会有多种多样的形式,即各种具体的模式和途径。人们对具体模式和途径的选择,可以表现出巨大的能动性。

37、 社会形态发展的统一性和多样性关系的原理及其意义(综合应用)

(1)社会形态发展的统一性

社会形态发展的统一性,是指各国历史发展过程所具有的共同性、普遍性。这种统一性表现在纵向和横向两个方面。以五种社会形态划分为例,社会形态发展的纵向统一性。社会形态发展的横向统一性,具有大致相同的生产力发展水平,大致相同的生产关系体系,大致相同的上层建筑。

(2)社会形态发展的多样性

所谓社会形态发展的多样性,是指不同国家和民族的历史发展具有不同的特点,在经济、政治、文化发展上都有自己民族的特色,各国的历史可以说是千差万别的。

第二节 社会历史发展的动力

1、 阶级的实质(识记)

阶级是生产力有了一定发展而又发展不足的情况下产生和存在的。

2、 社会革命(识记)

社会革命是社会制度的根本质变,是用新的社会形态代替旧的社会形态。

3、 社会改革(识记)

社会改革是同一社会制度(社会形态)总的量变过程中的部分质变。

4、 两对社会基本矛盾之间的关系(领会)

两对基本矛盾,不是互相孤立、互相平行的,而是相互制约、有主次之分的。

(1)第一,由于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作为社会的经济基础又决定社会的上层建筑,所以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对于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起着主导作用。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之间的矛盾根源于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

(2)第三,由于生产关系对生产力有反作用,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有反作用,经济基础是联系上层建筑和生产力的中间环节,所以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的解决,又有赖于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的解决。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之间的矛盾的解决,制约着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矛盾的解决。

5、 阶级斗争是阶级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领会)

(1)阶级斗争是指各对抗阶级之间的斗争,其中包括剥削阶级和被剥削阶级之间的斗争。

(2)物质利益的对立是阶级斗争的根源。阶级斗争归根结底是由于物质利益的对立引起的,都是直接或间接为了某种物质利益而进行的。阶级斗争的具体形式是多种多样的,归结起来主要有三种形式:经济斗争、政治斗争、思想斗争。

(3)阶级斗争是阶级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 第一,阶级斗争推动社会发展的作用,最明显地表现在社会形态更替的过程中。第三,阶级斗争推动社会发展的作用,还表现在同一个社会形态的量变过程中。

6、 社会革命的根源(领会)

社会革命的最深刻的根源,就在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以及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

7、 社会革命的类型

(1)新兴封建主阶级推翻没落奴隶主阶级的革命

(2)新兴资产阶级推翻没落封建主阶级的革命

(3)无产阶级推翻**资产阶级的革命

8、 社会革命的形式

暴力革命是社会革命的基本形式。

9、 社会革命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社会革命在社会发展中的重大作用:

(1)第一,社会革命是阶级社会由低级向高级发展的决定性手段。

(2)第三,**群众在革命时期能发挥出创造历史的巨大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3)再次,革命阶级在革命斗争中受到锻炼和改造,成为建设新社会的基础。

10、 社会革命与社会改革的区别

(1)第一,社会革命是人类社会的根本质变;社会改革则是同一社会制度总的量变过程中的部分质变,不改变社会制度的根本性质。

(2)第三,社会革命目的是推翻**统治阶级的国家政权;社会改革目的是维护和巩固统治阶级的统治地位。因此,社会革命一般是由下层群众第一发动的,社会改革则是自上而下展开的。

(3)再次,从历史上看,社会革命往往要通过暴力革命的形式;社会改革虽然也要付出代价,甚至流血牺牲,但一般不需要采取大规模的武装斗争和暴力冲突的形式。

11、 社会改革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社会改革推动社会发展的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社会改革可以巩固新生的社会制度或使原有的社会制度持续存在并获得一定程度的发展。

(2) 在社会主义社会以前,社会改革为新社会制度的诞生作量变和部分质变的准备。

(3) 在社会经济、政治等社会体制改革的过程中,必然伴随着人们思想观念和价值取向的变更。

12、 结合我国实际证明社会主义社会改革的特点

(1)社会主义社会改革是主动的,自觉的

(2)社会主义社会改革是从广大**群众的利益出发,为了满足广大**群众需求而进行

(3)社会主义社会改革,可以在社会主义制度内,是各种矛盾不断得到解决

13、 结合我国改革的实际说明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

(1) 我国改革之所以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是由社会主义基本矛盾的性质和特点决定的。

(2)我国的改革并没有改变社会主义根本的经济制度和政治制度,也没有否认社会主义的优越性,它实在保持社会主义制度下,对社会的不相适应的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进行革除或是优化,是使我国的社会发展更加完善更加进步,使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进一步发挥。

第三节 **群众在历史发展中的作用

1、 人的自然属性(识记)

自然属性是指人的**存在及其特性。

2、 人的社会属性(识记)

社会属性是指在社会实践活动中人与人结成的各种社会关系。

3、 马克思对人的本质的三个界定(识记)

(1) 劳动是人的本质

(2) 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

(3) 人的需要即人的本质

4、 **群众的含义和构成(识记)

(1) 含义:**群众是指推动历史发展的绝大多数社会成员的总和。

(2) 构成:我国现阶段**群众的内容是:包括知识分子在内的工人阶级和广大农民,始终是推动我国先进生产力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的根本力量;一切**、拥护和参加社会主义建设的社会集团及拥护社会主义和**祖国统一的爱国者,也都属于群众的范围。

5、 普通个人(识记)

普通个人在历史上的作用较为一般,但绝不能忽视。

6、 历史人物(识记)

历史人物在历史上的作用比较大,在历史进程中留下明显印记。

7、 杰出人物(识记)

在一定历史阶段对社会发展起促进作用的伟大人物。

8、 劳动是人的本质(领会)

所谓劳动是人的本质,是指劳动是一切人所共有的一般本质。这主要是因为劳动是人从动物界分化出来的基本标志和人区别于动物的根本特征。

9、 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领会)

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不是人与动物的区别,而是人与人之间的区别。

10、 人的需要即人的本质(领会)

“他们的需要即他们的本性”,讲的是人的需要是人的具体本质。每个个人具体的社会联系即具体本质的形成,是由他们特定的需要决定的,所以说人的需要即人的本质。

11、 人与社会的关系(领会)

人与社会紧密相连、不可分割,社会是人的社会,人生活在社会之中。社会就是以一定的物质生产活动为基础而互相联系的人们的总和。

12、 在历史创造者问题上两种根本对立的观点(领会)

是广大**群众还是个别英雄人物是历史的创造者,即推动历史发展的决定力量,历史唯物主义和历史唯心主义在对这个问题的看法上,存在着根本分歧。

13、 历史唯心主义的两个主要缺点(领会)

(1)只看到人们历史活动的思想动机,没有研究产生这些动机的物质根源;

(2)不承认**群众是推动历史发展的决定性力量。

14、 结合实际说明**群众推动历史发展的作用(简单应用)

(1) **群众是物质财富的创造者。

(2) **群众是精神财富的创造者。

(3) 第三,**群众是实现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

15、 结合实际说明无产阶级领袖的历史作用(简单应用)

无产阶级领袖也是杰出人物,但他们又与历史上的杰出人物不同,他们的历史作用是

历史上其他杰出人物的作用无法比拟的。我们要热爱无产阶级领袖,维护他们的威信。

同时不要神化领袖,搞个人崇拜。

16、无产阶级政**的群众观点及其现实意义(简单应用)

第一,**群众自己解放自己的观点;第二,全心全意为**服务的观点;第三,向**群众负责的观点;第四,向**群众学习的观点。 **的群众路线的内容是:“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

17、 坚持无产价级政**的群众路线的现实意义(简单应用)

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新形势下,坚持**的群众路线,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推进**的作风建设,核心是保持**同**群众的血肉联系。我们**的最大政治优势是密切联系群众,**执政后的最大危险是脱离群众。

18、 正确评价杰出人物在历史上的作用(综合应用)

(1)杰出人物是一定历史条件下的产物,要正确认识杰出人物的历史作用,必须深入了解他们所处的历史条件,坚持历史主义原则。

(2)在阶级社会里杰出人物,特别是政治家、思想家、理论家、军事家,总是一定阶级的代表,他们的历史作用同他们所代表的那个阶级的历史作用是分不开的。因此,要正确认识杰出人物的历史作用,必须对他们作阶级分析。

(3)杰出人物的出现及其历史作用都是必然性与偶然性的辩证统一,因此必须用必然性与偶然性辩证统一的观点来分析杰出人物及其历史作用。

(4)任何杰出人物都有巨大的历史功绩,也必然会有这样那样的缺点或错误。因此,对他们的历史作用要作全面的分析与评价,既不能肯定一切,也不能否定一切。

拓展知识:

前沿拓展:

2015年马克思自考

去百度文库,查看完整内容>

内容来自用户:batuan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历年自考真题及汇编
2015年10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全国统一命题考试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试卷

(课程代码03709)

第一部分选择题(共50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并将“答题卡”

的相应代码涂黑。未涂、错涂或多涂均无分。

1.马克思主义哲学以前欧洲哲学的全部积极内容,都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理论来源,其中

作为马克思主义哲学直接理论来源的是(B)

A.古希腊罗马哲学

B.德国古典哲学

C.近代英国哲学

D.近代法国哲学

2.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唯一标准是,是否承认(C)

A.世界的统一性和多样性

B.联系的客观性和普遍性

C.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

D.思维和存在具有同一陛

3.马克思主义认为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这是因为(D)

A.实践主体处于一定的社会关系中

B.实践具有客观性、能动性和社会历史性

C.实践是个人日常生活的活动

D.实践是人类社会产生、存在和发展的基础

4.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有两个,一个是联系的观点,另一个是(A)

A.发展的观点

B.对立统一的观点

C.实践的观点

D.辩证否定的观点

5.意识对于人的生理活动具有一定影响作用,这表明(A)

A.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性

B.意识是客观事物本身

C.意识对物质具有决定性

D.意识是人脑的机能

6.能动反映论


​绪论 马克思主义是关于无产阶级和人类解放的科学✚●○

第一节马克思主义的产生和发展

1、马克思主义科学体系的内容(识记)

(1)马克思主义哲学。

(2)政治经济学。

(3)科学社会主义。

2、英法两国的空想社会主义学说代表:(识记)

(1)圣西门

(2)傅立叶

(3)欧文

3、自然科学的三大发现:(识记)

(1)细胞学说

(2)能量守恒和转化定律

(3)生物进化论

4、马克思主义的直接理论来源(领会)

(1)德国古典哲学。

(2)英国古典经济学。

(3)英法两国的空想社会主义学说。

5、结合实际说明马克思主义是时代的产物。(简单应用)

马克思主义产生于资本主义社会化大生产已经成为主导趋势,资本主义社会内部各种社会矛盾和阶级矛盾充分显露,无产阶级以**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争取自身和人类解放的斗争的历史时代,简言之,马克思主义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及其内在矛盾发展的产物。(1)资本主义内在矛盾尖锐化(客观条件)

(2)工人阶级和资产阶级之间的矛盾尖锐化(阶级基础)

6、结合实际说明马克思主义在实践中不断发展。(综合应用)

(1)马克思、恩格斯不仅是马克思主义的创立者,而且也是马克思主义的发展者。

(2)列宁继承、捍卫、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把马克思主义推进到一个新的阶段,即列宁主义阶段。

(3)马克思主义在指导**革命和建设的过程中,逐渐形成了**化的马克思主义。

第二节 马克思主义科学性与革命性的统一

1、什么是马克思主义(识记)

马克思主义是由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为他们的后继者所发展的,以反对资本主义、建设社会主义和**为目标的科学理论体系,是关于工人阶级和人类解放的科学。

2、马克思主义的理论特征(识记)

马克思主义的根本理论特征是以实践为基础的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一。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和革命性都是以实践性为基础的。

3、马克思主义的社会理想(识记)

推翻资本主义、实现**,实现**是长期的远大的理想;建设**特色社会主义是全国各族**的共同理想,相对于最高理想来说,共同理想是近期的具体理想。

4、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领会)

(1)第一,它不带有任何偏见,揭示了自然界和人类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并根据对客观规律的认识去能动地改造世界

(2)第三,在于它的深刻性

(3)最后,它经受住了实践的检验并随着实践的发展而不断发展

5、马克思主义的革命性(领会)

(1) 表现为它彻底的革命精神

(2) 表现为它具有鲜明的政治立场

6、 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和革命性在实践基础上的统一。(领会)

(1) 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和革命性都是以实践性为基础的

(2) 实践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是马克思主义的出发点和归宿

7、 结合实际说明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品质。(简单应用)

(1)第一,与时俱进是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品质。

(2)关于与时俱进的含义:只有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才是与时俱进。

(3)关于理论创新的长期性:理论创新是一个没有止境的过程,实践没有止境,理论创新也没有止境。

8、 马克思主义的最高理想与全国各族**的共同理想的关系。(综合应用)

(1) 就我国**的社会理想而言,实现**是长期的远大的最高理想

(2) 相对于最高理想而言,全国各族**的共同理想就是近期的具体的理想

(3) 二者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系,二者是辩证统一的关系

第三节 学习、运用和发展马克思主义

1、 学习马克思主义的目的。(领会)

第一,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第二,掌握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伟大工具。

第三,全面提高人的素质。

2、 理论联系实际是学习马克思主义的根本方法。(简单应用)

所谓理论联系实际,就是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作为指导,去观察和分析社会实际、工作实际和思想实际。在实际工作中必须反对经验主义和教条主义两种倾向。

3、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综合应用)

现今时代和实践的变化,向马克思主义提出的研究课题:第一, 现实社会主义的变化向马克思主义提出的研究课题。第二, 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向马克思主义提出的研究课题。第三, 经济全球化向马克思主义提出的研究课题。

第四, 世界新技术革命向马克思主义提出的研究课题。

第五, 我国的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向马克思主义提出的研究课题。

第一章 物质世界及其发展规律

第一节 物质世界和实践

1、 世界观(识记)

世界观,就是人们对包括自然、社会和人类思维在内的整个世界的根本看法和根本观点。

2、 哲学(识记)

哲学是世界观、方**和价值观的统一

3、一元论。(识记)

认为世界上万事万物有一个共同的本质或本原

4、 二元(识记)

认为世界上万事万物有物质和精神这两个相互平行、各自**的本原

5、 主观唯心主义(识记)

把人的主观精神夸大为唯一的实在,认为人的主观精神是第一性的。

6、 客观唯心主义(识记)

把某种“客观”精神说成是世界的本原

7、 可知论与不可知论(识记)

对哲学基本问题第二个方面的不同回答而形成的哲学派别。凡认为思维和存在有同一性的哲学派别都属于可知论哲学,认为思维和存在没有同一性的哲学是不可知论哲学。

8、 运动(识记)

物质的存在方式,是标志物质世界一切事物和过程的变化的哲学范畴。

9、 静止(识记)

标志物质运动在一定条件下、一定范围内处于暂时稳定和平衡状态的哲学范畴。

10、 时间和空间(识记)

时间:物质运动过程的持续性,它的特点是一维性或不可逆性,即时间只能沿着过去、现在、将来的方向进行。

空间:运动着的物质的广延性,指事物的体积、形态、位置、距离和排列次序等。空间的特点是三维性,即任何物体都有长、宽、高三个方向。

11、 实践的本质(识记)

实践是主体能动地改造和探索客体的客观物质活动

12、 唯物主义的三种基本形态(识记)

(1) 古代的朴素唯物主义

(2) 近代的形而上学唯物主义

(3) 现代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13、 哲学的基本问题(领会)

哲学的基本问题就是物质和意识何者为本原的问题。

14、 世界的物质统一性原理(领会)

(1)世界是统一的,即世界的本源是一个

(2)世界的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即世界统一的基础是物质;

(3)物质世界的统一性是多样性的统一,而不是单一的无差别的统一,世界的物质统一性以具体物质形态的差异性、多样性为前提,而物质形态的差异性、多样性又以它们的客观实在性为基础。

15、 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领会)

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和存在方式。

16、 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关系(领会)

世界上的事物都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形而上学、相对主义共同错误在于把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相割裂。

17、 承认事物相对静止的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意义(领会)

承认事物相对静止的存在具有重要意义:

第一, 理解事物的多样性,区分开不同的事物。

第二, 认识事物分化的条件和生命现象的产生。

第三, 理解绝对运动。

18、 时间和空间是运动着的物质的存在方式(领会)

时间和空间是运动着的物质的存在方式,时间和空间与运动着的物质不可分离,世界上既没有脱离时间和空间运动的物质,也没有脱离物质运动的时间和空间。

19、 时间和空间的绝对性与相对性的关系(领会)

(1) 时间和空间既是绝对的、无限的,又是相对的、有限的,是绝对和相对、无限和有

限的统一。

(2) 绝对性、无限性:时间上无始无终,在空间上无边无际。相对性、有限性:每一具

体事物在时间上有始有终,在空间上有边有际。

(3) 时间和空间的绝对性、无限性与相对性、有限性是不可分割的,通过时间和空间的相对性、有限性,去认识、把握其绝对性、无限性。

20、 实践的基本特点(领会)

(1) 客观性:从根本上与唯心主义实践观划清界限。

(2) 自觉能动性:从根本上与旧唯物主义实践观划清界限。

(3) 社会历史性:同唯心主义实践观划清界限,又同旧唯物主义实践观以及实用主义实践观区别开来。

21、 实践的基本形式(领会)

(1) 物质生产实践。

(2) 处理社会关系的实践。

(3) 科学实验。

22、 我们所把握的物质世界是与人的实践相联系的物质世界(领会)

(1) 人的实践活动与自然界的二重化

(2) 社会历史是人们的实践活动创造的

(3) 实践是人的存在方式

23、 列宁的物质定义及其现实意义

列宁指出:“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这种客观实在是人通过感觉感知的,它不依赖于我们的感觉而存在,为我们的感觉所复写、摄影、反映。”简言之,物质是不依赖于意识又能为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列宁的物质定义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第一, 它指出物质是不依赖于意识的客观实在,同唯心主义划清了界限。

第二, 它指出物质是可以被人们认识的,同不可知论划清了界限。

第三, 它指出客观实在性是一切物质的共性,克服了旧唯物主义物质观的局限性。

第二节 物质世界的普遍联系和永恒发展

1、 联系(识记)

联系是指事物之间以及事物内部诸要素之间的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和相互制约。

2、 新事物和旧事物(识记)

新事物:是指符合事物发展规律、具有强大生命力和远大前途的事物。

旧事物:是指丧失了其存在的必然性、日趋灭亡的事物。

3、 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识记)

矛盾的同一性:是指矛盾双方相互联系、相互吸引的性质

矛盾的斗争性:是指矛盾双方相互排斥、相互对立的性质

4、 内因和外因

内因:就是事物的内部矛盾。

外因:是一事物与他事物的相互影响和相互作用,即外部矛盾。

5、 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

矛盾的普遍性指:是普遍存在的,矛盾无处不在,无时不有。

矛盾的特殊性指:不同事物的矛盾各不相同,都有其特殊性。

6、 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

主要矛盾:居于支配地位、起决定作用的矛盾。

次要矛盾:处于服从地位的矛盾。

7、 矛盾的主要方面和矛盾的次要方面

矛盾双方的力量也是不平衡的,其中居于支配地位、起着主导作用的方面是矛盾的主要方面,处于被支配地位的方面是矛盾的次要方面。

8、 质

质是指一事物区别于他事物的内在规定性。

9、 量

量是指事物存在和发展的规模、程度、速度等可以用数量表示的规定性,以及事物构成成分在空间上的排列组合。

10、 度

度是指事物保持自己质的数量限度(或范围、幅度),它体现着质和量的统一。

11、 量变和质变

量变:是事物数量的增减和场所的变更。

质变:是事物根本性质的变化,是事物由一种质态向另一种质态的飞跃。

12、 肯定和否定

肯定方面:是指事物中维持其存在的方面,即肯定这一事物是它自身而不是他物的方面。

否定方面:是指事物中促使其灭亡的方面,即破坏现存事物使它转化为他物的方面。

13、 原因和结果

(1)原因和结果的联系是事物或现象之间引起和被引起的联系。

(2)引起某种现象的现象就是原因,被某种现象所引起的现象就是结果。

14、 必然性和偶然性

必然性:是指事物联系和发展过程中确定不移的、不可避免的趋势。

偶然性:是指事物联系和发展过程中不确定的趋势。

15、 可能性和现实性

可能性:必然性通过偶然性为自己开辟道路时,要经历由可能到现实的转化过程。

现实性:是指包含内在根据的、合乎必然性的存在,是客观事物和现象种种联系的综合。

16、 内容和形式

内容:是指构成事物一切要素的总和,即事物的各种内在矛盾以及由这些矛盾所决定的事物的特性、成分、运动过程和发展的趋势等的总和。

形式:是指把内容诸要素统一起来的结构或表现内容的方式。

17、 本质和现象

本质:是指事物的根本性质以及组成事物基本要素的内在联系。

现象:是指事物的表面特征以及这些特征的外部联系。

18、 联系的客观性(领会)

事物之间的联系是客观的,本身固有的,是不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

19、 联系的普遍性(领会)

世界上任何事物都不能孤立地存在,都与周围的其他事物处于相互联系之中。

20、 联系的多样性(领会)

联系又是复杂多样的,不是单一的联系,有多种联系,同时联系的方面和对象也是多样的。

21、 世界是过程的**体(领会)

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是运动、变化和发展的,所以世界是过程的**体,无数有限的具体过程构成无限的、永恒发展的物质世界。

22、 新事物必然战胜旧事物(领会)

新事物必然战胜旧事物,是由新旧事物的本质特点和事物发展的辩证本性决定的:

第一, 新事物符合事物发展的必然趋势

第二, 新事物优越于旧事物

第三, 在社会历史领域内,它从根本上符合广大**群众的利益和要求,因而能够得到广大**群众的拥护和支持。

23、 辩证法和形而上学是两种根本对立的发展观(领会)

它们之间的对立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 联系观点和孤立观点的对立。

第二, 发展变化观点和静止不变观点的对立。

第三, 承认事物内部矛盾和否认事物内部矛盾的对立。

第四, 唯物辩证法坚持两点论,形而上学坚持一点论。

唯物辩证法与形而上学的根本对立和斗争焦点在于是否承认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

24、 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领会)

(1)对立统一规律揭示了事物普遍联系的根本内容和发展变化的内在动力。事物普遍联系的根本内容是矛盾双方既对立又统一的联系。事物发展变化的动力、源泉就在于矛盾双方的对立统一,这是发展观的实质与核心。

(2)对立统一规律是贯穿于唯物辩证法其他规律和范畴的中心线索,是理解它们的钥匙。

(3)矛盾分析法是最根本的认识方法。唯物辩证法主要是教导人们学会分析矛盾和解决矛盾。

(4)承认不承认对立统一规律以及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是唯物辩证法与形而上学的斗争焦点和根本分歧。

25、 矛盾的统一性和斗争性的相互关系(领会)

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是既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结的。

(1) 第一,在矛盾运动中所处的地位是不同的。矛盾的同一性是相对的,矛盾的斗争性是绝对的。

(2) 第三,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又是相互联结、不可分离的。

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相互联结的关系,要求我们在分析和处理矛盾时,必须在对立中把握同一,在同一中把握对立。社会主义同资本主义将在一个相当长的历史时期内共存,社会主义在其发展过程中,一方面要学习西方的先进成果,否则不利于社会主义的发展;另一方面我们要警惕资本主义的干扰和挑战,否则社会主义制度就无法坚持。在新的形势下如何正确认识和处理社会主义同资本主义的对立统一关系问题,已成为**改革开放实践中必须解决的一个新课题。

26、 肯定和否定的辩证统一(领会)

(1) 一方面,肯定和否定相互依存。

(2) 另一方面,肯定和否定相互渗透。

27、 矛盾的特殊性原理及其方**意义(简单应用)

分析矛盾的特殊性就是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一方面,分析矛盾的特殊性是正确认识事物的基础。

另一方面,分析矛盾的特殊性是正确解决矛盾的关键。

28、 掌握事物的度的意义(简单应用)

(1) 在认识上,只有把握了事物的度,注意决定质的数量限度,才能准确地认识事物的质。

(2) 在实践上,防止“过”或“不及”。“注意分寸”、“掌握火候”等等,都是要求在实践中坚持适度原则。

29、 原因和结果关系的原理及其意义(简单应用)

(1)第一,只有找出某一事物或现象产生的原因,才能认识其本质和规律,提出解决问题的有效方法。

(2)第三,正确把握因果联系,才能很好地小编综合来说经验教训,以便更好地指导今后的行动。

30、必然性和偶然性关系的原理及其意义(简单应用)

(1)第一,因为偶然性是受必然性支配的,按必然规律办事,不要被偶然现象所迷惑。

(2)第三,因为必然性是通过大量偶然性表现出来的,偶然性是必然性的表现形式和补充,所以我们应当抓住偶然性提供的机遇,揭示偶然现象背后隐藏的必然性。

(3)此外,偶然性对事物的发展有重要的影响作用,我们决不能忽视偶然性。

31、 可能性和现实性关系的原理及其意义(简单应用)

(1)可能性与现实性之间是对立统一关系:

第一,可能性和现实性之间有着明显的区别和对立。

第三,可能性和现实性又是统一的。一方面,二者紧密相连、不可分割。另一方面,可能性和现实性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2)掌握可能性和现实性辩证关系的原理具有重要意义。

第一,可能性不等于现实性,一切工作都要从现实出发,而不要从可能出发。

第三,使好的可能性转化为现实,创造有利条件,改变不利条件,争取使好的可能性变成现实,避免坏的可能性实现。

32、 内容和形式关系的原理及其意义(简单应用)

我们必须自觉地运用内容决定形式、形式反作用于内容的原理,注意内容,根据内容的需要利用旧形式和创造新形式。反对忽视内容的**;反对抹煞形式作用的形式虚无主义。

33、 本质和现象关系的原理及其意义(简单应用)

(1)本质和现象之间的关系是对立统一关系。

第一, 本质和现象是相互区别、相互对立的,主要表现在:

第一,现象是事物的表面特征和外部联系;本质是事物的根本性质和内在联系。

第三,现象是个别的、具体的,是多种多样的;本质则是同类现象中一般的、共同的东西。

再次,现象是多变的;本质则是相对稳定。

第二,本质和现象又是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的。一方面,本质不能脱离现象。另一方面,现象不能脱离本质。本质决定现象。

(2)掌握本质与现象的辩证关系的原理具有重要意义。

第一,本质和现象是对立的,我们对事物的认识不能停留在表面现象上。

第三,本质和现象是统一的,对大量的现象进行深入分析是揭示事物本质的正确途径。

34、 内因和外因辩证关系的原理及其现实意义(综合应用)

(1)内因和外因的关系是:

第一, 内因是事物发展变化的根据,是第一位的原因。

第二, 外因是事物发展变化的条件,是第二位的原因。在一定情况下,外因对事物的发展甚至起决定性作用。

第三, 外因通过内因而起作用。

(2)现实意义:

唯物辩证法关于事物发展的内因和外因辩证关系的原理,是我们**制定和执行**自主、自力更生以及对外开放方针的重要理论基础。

35、 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辩证关系的原理及其现实意义(综合应用)

(1)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关系,也就是共性与个性、一般与个别的关系,它们是辩证统一的:

第一,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是互相联结的。一方面,普遍性存在于特殊性之中,另一方面,特殊性中包含着普遍性。

第二, 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是互相区别的。

第三,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在一定条件下可以互相转化。

(2)现实意义:

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辩证关系的原理,是矛盾问题的精髓,是我们坚持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同**具体实际相结合,建设**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基础。

36、 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关系的原理及其现实意义(综合应用)

(1) 主要矛盾是居于支配地位、起决定作用的矛盾,次要矛盾是其他处于服从地位的矛盾。

(2) 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的关系是:

第一,二者相互影响、相互作用。

第三,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3)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关系的原理,对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我们在集中力量抓经济建设的同时,还必须注意解决好其他社会矛盾,坚持一系列“两手抓”的方针,一手抓物质文明建设,一手抓精神文明建设;一手抓改革开放,一手抓打击**;一手抓经济建设,一手抓民主法制;等等。只有这样,才能实现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37、 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关系的原理及其现实意义(综合应用)

(1)矛盾的主要方面是居于支配地位、起着主导作用的方面,矛盾的次要方面是处于被支配地位的方面。

(2)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的关系是:

第一,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是相互制约、相互作用的。一方面,矛盾的主要方面支配次要方面,事物的性质主要是由取得支配地位的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的。另一方面,矛盾的次要方面也制约和影响矛盾的主要方面。

第三,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的地位不是固定不变的,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随着矛盾双方主次地位的转化,事物的性质也就发生了变化。

现实意义:基于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的这种关系,我们在分析问题时,特别是分析形势时,要分清主流和支流,抓住主流,正确认识事物的性质,同时也不能忽视支流,并且注意主流和支流的互相转化。

38、 两点论和重点论统一的原理及其现实意义(综合应用)

(1)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关系的原理,要求我们在实际工作中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

(2)我国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和一系列“两手抓”的方针,认识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形势要分清主流和支流,既要抓住主流、坚定信心,又不忽略支流,都是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统一的具体表现。

39、 量变和质变辩证关系的原理及其现实意义(综合应用)

(1)量变和质变是辩证统一的。

第一, 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

第二, 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

第三,量变和质变相互渗透。一方面,质变体现和巩固量变的成果,另一方面,在总的量变过程中有阶段性和局部性的部分质变。

(2)质量互变规律要求我们在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过程中,把远大的理想和目标同有步骤、分阶段地踏实苦干、稳步前进的精神结合起来,反对急躁冒进、急于求成。否则会欲速则不达,得到事与愿违的结果。

40、辩证否定观的内容及坚持辩证否定观的意义(综合应用)

(1)唯物辩证法的否定观是:

第一, 辩证的否定是事物的自我否定,即通过事物内部矛盾而进行的对自身的否定。

第二,辩证的否定具有两个重要特点:其一,否定是事物发展的环节。其二,否定是事物联系的环节。

第三,作为发展环节和联系环节之统一的辩证否定是扬弃。

(2)现实意义:坚持辩证的否定观,就要对一切事物采取分析的态度。于**传统文化,于外国文化,要采取有分析、有选择。

42、事物的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统一的原理及其现实意义(综合应用)

(1)否定之否定规律的基本内容是:事物的发展经过两次辩证的否定,由肯定阶段到否定阶段,再到否定之否定阶段,从而使事物的发展表现为螺旋式上升和波浪式前进的过程。否定之否定规律揭示了事物的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

(2)否定之否定规律揭示了事物发展的总趋势是前进的、上升的。否定之否定规律揭示了事物发展的具体道路是曲折的。

(3)把握否定之否定规律,坚持事物的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统一的原理,对我们正确认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具有重要意义。第一,要坚信社会主义的前途是光明的,第三,要准备走曲折的路。

第三节 客观规律性与主观能动性

1、 规律(识记)

规律就是物质运动发展过程中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

2、 意识(识记)

意识从本质上看,意识是人脑的机能,是客观世界的主观映像,是社会的产物。

3、 意识的能动性(识记)

意识的能动性是指意识能动地反映世界和通过实践改造世界的能力和作用。

4、 规律的特点(领会)

(1) 客观性。

(2) 普遍性。

5、 意识的起源(领会)

(1)第一,意识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

(2)第三,意识是社会性劳动的产物。

6、 意识的本质(领会)

意识从本质上看,意识是人脑的机能,是客观世界的主观映像,是社会的产物。

7、 意识能动性的表现(领会)

(1) 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和计划性。

(2) 意识活动具有主动创造性。

(3) 意识对于人的生理活动具有一定影响作用。

(4) 意识能通过指导实践改造客观物质世界。这是意识的能动性最突出的表现。

8、 物质和意识关系的原理及其意义(简单应用)

(1) 物质与意识的关系是:物质决定意识,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意识对物质又具有能动的反作用。

(2) 意义:

第一,想问题、办事情必须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做到主观符合客观。

第二,一定要重视意识的作用,重视精神的力量,自觉地树立正确的思想意识,克服错误的思想意识。

9、 尊重客观规律和发挥主观能动性辩证统一的原理及其现实意义(综合应用)

要正确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必须正确处理主观能动性和客观规律性的关系。尊重客观规律和发挥主观能动性是辩证统一的。

(1) 尊重客观规律是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前提。

(2) 认识和利用规律又必须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

(3) 现实意义: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各项工作中,我们必须把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与尊重客观规律结合起来,把高度的实践热情与科学的求实态度结合起来。我们既要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按规律办事,又要解放思想,锐意进取,勇于开拓创新。

第二章 认识的本质及其规律✚●○

第一节 认识的产生及本质

1、 认识主体的含义(识记)

认识主体是指认识和实践活动的承担者,是处于一定社会关系中从事实践活动和认识活动的现实的、具体的人。

2、 认识客体的含义(识记)

认识客体是指人的实践活动和认识活动所指向的对象。构成认识客体的内容主要有自然客体、社会客体和精神客体。

3、 实践对认识具有决定性的作用(领会)

(1) 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2) 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3) 实践是认识的目的

(4) 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4、 实践是认识的来源(领会)

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认识来源于实践,这与认识在实践中发生是一致的。

5、 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1) 社会实践不断提出新的需要、新的研究课题,推动认识的发展。

(2) 社会实践为认识不断提供新的经验和新的观察、研究的物质手段。

(3) 社会实践推动人的思维能力的发展。人们在实践中,不仅改造客观世界,而且也改造着自身的认识能力。

6、 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简单应用)

(1) 是不是真理就是要判明认识与认识对象是否相一致、相符合,主观真理论者无例外地都是从主观认识范围去解决这个问题;实践是人的主观见之于客观的活动,它能把主观认识与客观实际联系起来加以对照,来确定认识与认识对象是否相一致、相符合,从而使认识得到检验。

(2) 唯有实践才具有直接现实性的品格。通过实践把思想、理论在现实中实现出来,人们通过把变成现实的东西同原来的观念、思想加以对照,从而判明这个思想、观念是否正确,使认识得到检验。

7、 实践是认识的目的

人们认识世界的目的在于改造世界,此外再无别的目的。人们通过实践,达到对客观世界的正确认识,然后用这种认识指导人们去实践,对客观世界进行改造,以满足对人们的需要。

8、 认识主体的特点

(1)第一,人作为认识主体具有自然的物质基础。人的自然的物质存在和人脑的存在,都是认识主体的自然物质基础。

(2)第三,认识主体不仅具有自然的物质基础,而且具有社会历史性。

(3)再次,认识主体具有能动性。

9、 认识主体的结构

人是唯一能担当起认识主体的存在物,这个存在物具有自身的结构,它分为个体、群体和人类整体诸层次。

10、 认识客体的特点

构成认识客体的内容主要有自然客体、社会客体和精神客体。

11、 认识客体的性质、

认识客体具有客观实在性、对象性。

12、 认识主体和认识客体的关系

认识的主体和客体是一对矛盾的两个方面,它们之间存在着既对立又统一的辩证关系。对立是指二者各有自己的特点和特殊的规定性,彼此是相互区别的,然而二者又是同一的,即相互依存、相互作用,并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具体说来,它们的关系表现如下:

第一,主体和客体的实践关系。它是指主体与客体之间改造和被改造的关系,主体作用于客体,就是对客体的改造,也就是实践。

第二,主体和客体的认识关系。它是指主体与客体之间反映和被反映的关系。主客体在实践关系中,同时发生着认识关系。就是说,在改造客体的过程中,主体就在观念上、理论上去理解并把握客体,也就是达到对客体的认识。

第三,主体和客体的相互作用。一切实践只有在主体能动性和客体制约性统一的基础上,才是成功的实践。这个实践过程也是主体客体化和客体主体化的过程

13、 认识的本质

认识的真正本质是在实践中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

14、 唯物论的反映论和唯心论的认识论的对立

(1) 在哲学上有两条对立的认识路线:一条是从物到感觉和思想的路线;一条是从感觉和思想到物的路线。

15、 可知论和不可知论的对立

(1) 不可知论是指那些认为世界不可认识或不能彻底认识的哲学认识论。(代表人物:休谟、康德)

(2) 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世界上只存在尚未被认识的事物,但不存在根本不能认识的事物;现在没有被认识的事物,随着实践和人的认识的发展,将来总会被人们所认识。

16、 辩证唯物主义的能动的反映论和旧唯物论的机械的反映论的对立

在认识论上,唯物论都是反映论,但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以前的唯物论的反映论是机械的。辩证唯物论的反映论成为能动的革命的反映论。辩证唯物论的认识论认为,实践是认识基础;在实践基础上产生的认识,不仅能反映外部事物的现象,而且经过人的思维对感性材料的加工,形成概念和理论,能够达到对事物本质和发展规律的认识。认识的过程是反映与创造的统一,这是辩证唯物论的反映论的能动性的突出表现,也是区别于机械唯物论反映论的根本标志。

17、 认识的本质及其理论意义

(1) 认识的本质是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

(2) 认识的真正本质是在实践中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这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对认识本质的科学揭示。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同唯心主义认识论、不可知论从根本上区别了开来,而且也同旧唯物主义认识论划清了界限。

第二节 认识的辩证运动

1、 感性认识的含义和形式(识记)

感性认识是对事物表面的、直接的、具体的、个别特性的反映,因而是不深刻的、片面的认识。

2、 理性认识的含义和形式(识记)

理性认识是对事物本质的、全体的、间接的、概括的反映,因而是深刻的、全面的、相对稳定的认识。

3、 感性认识的特点(领会)

感性认识分为感觉、知觉和表象三种形式。

4、 理性认识的特点(领会)

理性认识包括概念、判断和推理三种形式。

5、 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辩证关系(领会)

(1)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是认识的两个阶段,它们既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系,它们之间存在着对立统一的关系。

(2)第一,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的区别。感性认识是对事物表面的、直接的、具体的、个别特性的反映,因而是不深刻的、片面的认识;理性认识是对事物本质的、全体的、间接的、概括的反映,因而是深刻的、全面的、相对稳定的认识。

(2)第二,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的联系。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其一,理性认识依赖于感性认识。在认识论上坚持了唯物论。其二,感性认识有待于发展到理性认识。认识论上坚持了辩证法。其三,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相互渗透。一方面,感性认识中有理性认识;另一方面,理性认识中包含感性的成分。在人的实际认识过程中既没有纯粹的感性认识,也没有纯粹的理性认识。

6、 反对经验主义和教条主义(领会)

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是不可分割的,如果将二者割裂开,就会犯经验论或唯理论的错误。经验论者片面强调感性经验的重要性、唯理论者则走向另一个极端,认为感性经验是靠不住的。都犯了片面性的毛病,都是错误的。在实际工作中,经验论和唯理论是经验主义和教条主义的认识论根源。

7、 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飞跃(领会)

感性认识积累多了,就会由量变发展到质变,出现认识的飞跃,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认识的这次飞跃非常重要,它是认识任务的真正完成。

8、 从理性认识到实践的飞跃(领会)

认识由感性上升到理性,这只是认识运动的一半,还要实现由理性认识向实践的飞跃。

认识的这次飞跃比第一次飞跃具有更加重大的意义。这是因为:

第一, 只有经过这次飞跃,才能把理论用于指导实践,实现对客观世界的改造。

第二,只有经过这一次飞跃,使理性认识再回到实践中去,才能使之得到检验,得到丰富和发展。

9、 整个人类的认识是有限与无限的统一(领会)

每个时代的个人的每一次认具体的认识,由于受主客观条件限制,都是有限的;整个人类无止境的世代更替的认识,则有无限性。整个人类认识的无限性,存在于每个时代个人的认识的有限性中,并通过无数有限性得以实现。

10、 一个正确的认识需要经过多次反复才能完成(简单应用)

常常不是通过实践——认识——再实践一次反复就能完成,而是要经过多次反复,经过实践去检验认识,然后完善认识再去指导实践再进行循环认知过程,同时客观世界的发展是有限和无限的统一,人类对客观世界的认识也是有限和无限的统一。

第三节 真理与价值

1、 真理(识记)

真理是指与事物的内部联系和本质的相一致、相符合。

2、 谬误(识记)

谬误是与事物不相一致、不相符合的认识,它不仅与事物的现象和表面联系不相一致和不相符合,而且也与事物的本质和内部联系不相一致和不相符合。

3、 真理的绝对性(识记)

真理具有绝对性,通常把真理的绝对性称作“绝对真理”。

真理的绝对性有两个方面的含义:

第一,真理是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

第二,每一个真理性认识,都是向着这个无限发展着的物质世界的接近,这也是无条件的、绝对的。

4、 真理的相对性(识记)

通常把真理的相对性称作“相对真理”。

真理的相对性有两个含义:

第一,真理性的认识在广度上是有限的,它需要进一步扩展。

第二,第二,真理性的认识在深度上是有限的,是受一定条件制约的。

5、 价值的含义(识记)

价值是指外物对人需要的满足,表示某物具有对人有用或使人愉快的属性。

6、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识记)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核,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根本性质和基本特征,反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丰富内涵和实践要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高度凝练和集中表达。

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

7、 真理和谬误的关系(领会)

它们的对立表现在相互排斥、相互否定上。真理与谬误的统一表现为它们之间的相互依存和相互转化。真理与谬误互相依存,是说真理与谬误是相比较而存在、相斗争而发展的。在认识过程中不断地开展真理对谬误的斗争,以达到人们对真理越来越深刻的认识。谬误也可能转化为真理,这是指当人们把超出特定对象、时间和范围的认识进行纠正,使之重新与对象、时间和范围相符合,这时谬误就变成了真理。

8、 真理的客观性(领会)

真理的客观性有两个含义:

其一,真理的客观性就是承认认识的内容来自客观实际又符合客观实际。事物及其规律本身并不就是真理;真理属于认识范围。

其二,真理的客观性是指检验真理的标准是客观的。

9、 逻辑证明在认识和探索真理中的作用(领会)

逻辑证明是指用已有的真理性认识作为前提,通过合乎逻辑规则的推理,去证实(或证伪)另一种认识。在实践检验真理的过程中,逻辑证明也是不可少的。但逻辑证明的这种作用并不表明它是检验真理的标准,更不能用逻辑证明取代实践标准。这是因为逻辑证明不具有最终性。第一,它所依赖的前提是否正确,逻辑证明自身不能保证,而要经过实践的检验。第三,被逻辑证明证实或证伪了的东西,最终还要靠实践的检验,实践才具有最后的权威。

10、 实践标准的确定性和不确定性及其相互关系(领会)

(1)实践标准既是确定的、绝对的,又是不确定的、相对的,是确定性与不确定性、绝对性与相对性的统一。

(2)实践标准的绝对性、确定性是指:第一,认识是否是真理,只有通过实践来检验,此外再无别的检验真理的办法。第二,人的实践和人的认识都是有限和无限的统一,实践能够对人类的一切认识作出检验。

(3)实践标准的相对性、不确定性是指:第一,任何实践总是一定历史条件下的具体的实践,都是有局限性的,因而它不可能完全证实或驳倒现有的一切认识。第二,实践对真理的检验具有反复性。实践标准的确定性和不确定性是不可分的,任何夸大一方面而否认另一方面的做法都是错误的。

11、 真理与价值的对立统一(领会)

真理与价值的对立是指真理和价值的不同。真理体现的是认识与认识对象的关系,是认识与对象相一致、相符合;而价值是指外物对人需要的满足,表示某物具有对人有用或使人愉快的属性。由此不难看出,真理和价值是有区别的,不可混为一谈。

真理与价值又是不可分的,又有统一的一面,表现在:第一,真理能够指导社会实践,人们通过在真理指导下的实践,成功地改造世界,以这种实践的成果来满足人的需要,这就是真理所表现出来的价值属性。第二,真理与正确的价值观相一致,正确的价值观是在真理指导下形成的。

12、 真理的价值表现在它的功能上(领会)

(1)真理具有指导实践的功能。

(2)真理具有再认识的功能。

(3)真理具有教育和激励的功能。

13、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观点及其现实意义(简单应用)

观点:第一种,提出用伟人、圣人之言作为衡量真理的标准。错误是因为第一,这种所谓的标准没有客观实在性;第二,伟人、圣人之言本身是否正确还需要通过实践进一步证明;第三,伟人、圣人之言即使是真理,也不能作为检验真理的标准。

第二种,实用主义哲学提出的“有用即真理”。是一种非常错误的观点。第一,这与真理是不是具有效用是不同的两个问题;第二,真理是有用的,但有用的未必就是真理;第三,会使得真理的标准变得极为不确定,也就失去了标准的意义。

14、 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辩证关系的原理及其现实意义(综合应用)

(1)真理既是绝对的,又是相对的,是绝对性和相对性的统一。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具有如下关系:第一,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相互依存。第二,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互相包含、互相渗透。一方面,任何相对真理中都包含着绝对真理的颗粒;另一方面,绝对真理通过相对真理表现出来,无数相对真理的总和构成绝对真理。第三,相对真理向绝对真理转化。

(2)把握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相统一的原理,对于我们正确对待马克思主义有重要意义。马克思主义是真理,它也是绝对性和相对性的统一。它正确地反映了自然、社会和思维发展的普遍规律,因而具有绝对性的一面。但是,它又没有穷尽一切事物及其规律,需要随着社会实践的发展而发展,因而又具有相对性的一面。正因为马克思主义真理具有绝对性,所以我们必须坚持它并以它作为我们的指导思想;又因为它具有相对性,所以我们又必须在实践中丰富它、发展它。既坚持又发展,才是对待马克思主义的正确态度。

第四节 认识世界与改造世界的统一

1、 思想路线(识记)

思想路线是指一个阶级及其政**作为指导思想并用以支配行动的认识路线。

2、 **的思想路线的内容(领会)

**的思想路线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

3、 **的群众路线的内容(领会)

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

4、 马克思主义认识论与**的群众路线的一致性(简单应用)

“从群众中来”就是从实践到认识的过程,“到群众中去”就是从认识到实践的过程,“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不断循环往复的过程,也就是实践——认识——实践不断循环往复的过程,这表明群众路线同马克思主义哲学认识论是完全一致的,是马克思主义哲学认识论在实际工作中的运用。

5、 马克思主义认识论是**的思想路线的理论基础(综合应用)

马克思主义哲学认识论是这条思想路线的理论基础;而**的思想路线则是马克思主义哲学认识论在实际中的具体运用。**的思想路线与马克思主义哲学认识论是统一的,具体表现如下:

(1) **的思想路线坚持了一切从实际出发的原则。

(2) **的思想路线坚持了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

(3) “实事求是”这四个大字是**的思想路线的核心,也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精髓,它充分地体现了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根本原则。

(4) **的思想路线坚持了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第三章 人类社会及其发展规律✚●○

第一节 社会基本矛盾及其运动规律

1、 社会基本矛盾(识记)

道德是通过社会**、传统习俗和人们的内心信念来维系,对人们的行为进行善恶我评价的心理意识、原则规范和行为活动的总和。

2、 社会存在(识记)

社会存在是指社会物质生活条件的总和,包括地理环境、人口因素和物质生活资料的生产方式。

3、 地理环境(识记)

地理环境是指人类生存和发展所依赖的诸种自然条件的总和,它由大气圈、水圈、岩石圈构成,适合生物生存的范围叫生物圈。

4、 人口因素(识记)

人口因素,是一个包括人口数量、质量、密度、构成、人口的发展、人口分布和迁移、人口的自然变动和社会变动等各种因素的综合范畴。

5、 生产方式(识记)

生产方式是人类借以向自然界谋取必需的生活资料的方式,包括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两个方面,是特定的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统一。

6、 社会意识(识记)

社会意识指社会的精神生活过程,它具有复杂而精微的结构,由诸多因素和层次构成。

7、 社会心理(领会)

社会心理是社会意识的低级层次;思想体系是社会意识的高级层次,亦称社会意识形式。

8、 思想体系(社会意识形式)(领会)

社会心理是社会意识的低级层次;思想体系是社会意识的高级层次,亦称社会意识形式。

9、 意识形态(领会)

意识形态范围的思想体系,包括政治思想、法律思想、道德、宗教、艺术、哲学和绝大部分社会科学,它们是上层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反映特定的经济基础并为之服务,在阶级社会里具有一定的阶级性。

10、 非意识形态(领会)

非意识形态范围的思想体系,包括自然科学、语言学、逻辑学等,它们不是特定经济基础的反映,其自身没有阶级性,可以一视同仁地为各个阶级和各种经济基础服务。

11、 个体意识(领会)

个体意识即社会成员的个人意识。

12、 群体意识(领会)

群体意识是指各种社会群体的意识

13、 生产力(领会)

生产力是人类利用自然、改造自然、从自然界获取物质资料的能力,生产力范畴反映的是人与自然界的关系。

14、 生产关系(领会)

生产关系是指人们在物质生产过程中结成的经济关系。

15、 经济基础(领会)

经济基础是指一个社会中占统治地位的生产关系各个方面的总和,即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各种不同的社会集团在生产中的地位及其相互关系、产品分配方式三个方面的总和。

16、 上层建筑(领会)

上层建筑是与经济基础相对应的范畴,指社会的政治、法律、艺术、道德、宗教、哲学等意识形态以及与这些意识形态相适应的政治法律制度和设施的总和,分为政治上层建筑和观念上层建筑两部分。

17、 经济社会形态(领会)

经济社会形态是直接或间接以生产关系的性质为标准划分的社会形态。

18、 技术社会形态(领会)

技术社会形态就是以生产力和技术发展水平以及与此相适应的产业结构为标准划分的社会形态。

19、 地理环境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领会)

地理环境就必然影响社会的发展。这种影响作用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

第一, 地理环境通过对生产的影响,加速或延缓社会的发展。

第二, 地理环境还可以通过对军事、政治的影响,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不同国家社会的发展。

20、 人口因素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领会)

人口因素对社会发展起着制约和影响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第一, 一定数量的人口是社会物质生产的必要前提。

第二, 人口状况能加速或延缓社会的发展。在社会发展的不同时期,人口状况对社会发展有不同的影响。只有与物质生产相适应的人口状况,才最有利于促进社会的发展。

21、 生产方式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领会)

生产方式在社会发展中起决定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 生产方式或生产活动,是人类从动物界分离出来的根本动力和人类区别于动物的根本标志。

第二,生产方式或生产活动是人类和人类社会得以存在和发展的基础。

第三,生产活动是形成考类一切社会关系的基础。在生产关系的基础上,形成了整个人类社会。

第四,生产方式决定社会制度的性质和社会制度的更替。

22、 社会意识的相对**性(领会)

社会意识的相对**性主要表现在以下五个方面:

第一, 社会意识与社会存在变化发展的非完全同步性;第二, 社会意识与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具有不平衡性;第三, 社会意识的发展具有历史继承性;

第四, 社会意识各种形式之间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第五, 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的反作用或称能动性。

23、 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是历史观的基本问题(领会)

(1)第一,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这对范畴,是高度概括、高度抽象的范畴,它们包括了人类社会的一切物质现象和精神现象。

(2)第三,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是划分历史唯物主义和历史唯心主义的根本标准。凡是认为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的,属于历史唯物主义;凡是认为社会意识决定社会存在的,属于历史唯心主义。

(3)再次,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也是人们在实践中的重大问题。

24、 生产力系统的要素(领会)

现代生产力系统包括四类要素:

(1) **的实体性因素,包括劳动者、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

(2) 运筹性的综合因素,包括分工协作、经济管理、预测决策等。

(3) 渗透性因素,主要指自然科学。

(4) 准备性因素,主要指教育。

25、 生产关系体系(领会)

(1)生产资料的所有制形式;

(2)人们在生产中的地位及其相互关系(包括交换);

(3)产品的分配方式。

26、 三种社会形态划分法和五种社会形态划分法的关系(领会)二者在马克思主义体系中的作用是互补的,而不是互相排斥的,而且这两种划分法本质上是统一的。人的依赖性社会或自然经济社会包括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三种社会形态;物的依赖性社会或商品经济社会在马克思、恩格斯那里指的就是资本主义社会,**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也属于商品经济社会;个人全面发展的社会或产品经济社会,则指的是未来的**社会。

27、 社会形态的发展是自然历史过程(领会)

人类社会的发展或者说社会形态的演变也像自然界一样,是客观的、物质的、辩证的过程,具有不依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性。同时又应看到,人类的活动是有意识、有目的的。正是人类有意识、有目的的实践活动,构成了人类社会的历史,形成了人类社会历史的发展规律。

28、 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关系的原理及其现实意义(简单应用)

(1)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所谓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是指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的反映,社会意识依赖于社会存在。

(2)社会意识反作用于社会存在,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的反作用,是指社会意识这种精神力量,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反作用于社会存在,转化为物质力量,影响社会发展的进程。

29、 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是整个生产关系的基础的观点及其现实意义(简单应用)

(1)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是生产劳动得以进行的前提。要进行生产劳动,必须具备劳动者和生产资料两项因素。而劳动者与生产资料结合的社会形式,就是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

(2)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决定整个生产关系的性质。

(3)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决定人们在生产中的地位及其相互关系。

(4)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决定产品的分配方式。

30、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的辩证关系的原理及其现实意义(简单应用)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辩证关系是:

(1) 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有什么样的生产力,就有什么样的生产关系;生产力的发展决定生产关系的改变 是自发过程与人的自觉活动的统一。

(2) 生产关系对生产力具有反作用,当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就对生产力具有促进

作用;生产关系不适应生产力,就对生产力起阻碍作用。

意义:历史唯物主义关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辩证关系的原理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经济体制改造的哲学依据,一方面,社会主义的生产关系是和生产力相适应的,对社会主义的生产力具有促进作用,因此,必须坚持社会主义的基本经济制度;另一方面,社会主义的生产关系又存在和生产力不相适应的薄弱环节,因此,必须加以改革。只有在坚持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的前提下,对不适应生产发展的经济体制进行改革,才能使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顺利发展。

31、 政治上层建筑与观念上层建筑的关系的原理及其现实意义(简单应用)

政治上层建筑与观念上层建筑之间既相互区别,又互相依赖、互相渗透、互相作用、互相转化。第一,观念上层建筑决定政治上层建筑。第三,政治上层建筑一旦形成,又会成为一种强大的、既成的物质力量,反过来影响观念上层建筑。

32、 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之间的辩证关系的原理及其现实意义(简单应用)

(1) 原理: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反作用于经济基础,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运动,这三项内容构成上层建筑必须适合经济基础发展要求的规律。

(2) 意义:上层建筑必须适合经济基础发展要求的规律,是无产阶级政**制定正确的路线、方针、政策的理论依据。正确理解和运用这个规律,对于我国正在进行的经济体制改革和政治体制改革以及其他方面的改革,具有重大的指导意义。

33、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综合应用)

(1) 科学渗透于现代生产力系统的各类要素之中。

(2) 在现代化生产中,出现了“科学—技术—生产”的过程,使科学对物质生产具有了主导作用和超前作用。

(3) 科学技术已经成为推动生产力发展的重大杠杆。第一。由科学技术因素造成的劳动生产率和经济增长率越来越高。第三,自然科学从理论突破到新产品试制成功的周期日益缩短。

34、 生产关系必须适合生产力性质的规律及其现实意义(综合应用)

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反作用于生产力,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运动,这三项内容构成生产关系必须适合生产力性质的规律。

意义:生产关系必须适合生产力性质的规律,是无产阶级政**制定正确的路线、方针、政策的理论依据。正确理解和运用这个规律,对于我国正在进行的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具有重大的指导意义。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实行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就是以这一规律为理论依据的。

35、 上层建筑必须适合经济基础发展要求的规律及其现实意义(综合应用)

(1)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反作用于经济基础,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运动,这三项内容构成上层建筑必须适合经济基础发展要求的规律。

(2)上层建筑必须适合经济基础发展要求的规律,是无产阶级政**制定正确的路线、方针、政策的理论依据。正确理解和运用这个规律,对于我国正在进行的经济体制改革和政治体制改革以及其他方面的改革,具有重大的指导意义。

36、 社会历史发展的决定性与选择性关系的原理及其历史和现实意义(综合应用)

(1)社会历史发展的决定性是指历史决定论,社会历史发展的选择性是指主体选择的作用。承认历史决定论和承认主体选择的作用是一致的、不矛盾的。

(2)第一,在历史决定论看来,纯粹的必然性只存在于逻辑中。

(3)第三,在历史决定论看来,社会规律所揭示的社会过程之间的联系,不是单值对应的线性因果联系,而是多值的、或然的、非线性的因果联系。因此,社会规律给人的活动所提供的并不是一种唯一的现实可能性,而往往是提供一个由多种现实可能组成的可能性空间。在这一可能性空间中,何种可能性成为现实,取决于人的自觉活动和主体选择。

(4)再次,每一种可能性的实现,又会有多种多样的形式,即各种具体的模式和途径。人们对具体模式和途径的选择,可以表现出巨大的能动性。

37、 社会形态发展的统一性和多样性关系的原理及其意义(综合应用)

(1)社会形态发展的统一性

社会形态发展的统一性,是指各国历史发展过程所具有的共同性、普遍性。这种统一性表现在纵向和横向两个方面。以五种社会形态划分为例,社会形态发展的纵向统一性。社会形态发展的横向统一性,具有大致相同的生产力发展水平,大致相同的生产关系体系,大致相同的上层建筑。

(2)社会形态发展的多样性

所谓社会形态发展的多样性,是指不同国家和民族的历史发展具有不同的特点,在经济、政治、文化发展上都有自己民族的特色,各国的历史可以说是千差万别的。

第二节 社会历史发展的动力

1、 阶级的实质(识记)

阶级是生产力有了一定发展而又发展不足的情况下产生和存在的。

2、 社会革命(识记)

社会革命是社会制度的根本质变,是用新的社会形态代替旧的社会形态。

3、 社会改革(识记)

社会改革是同一社会制度(社会形态)总的量变过程中的部分质变。

4、 两对社会基本矛盾之间的关系(领会)

两对基本矛盾,不是互相孤立、互相平行的,而是相互制约、有主次之分的。

(1)第一,由于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作为社会的经济基础又决定社会的上层建筑,所以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对于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起着主导作用。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之间的矛盾根源于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

(2)第三,由于生产关系对生产力有反作用,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有反作用,经济基础是联系上层建筑和生产力的中间环节,所以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的解决,又有赖于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的解决。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之间的矛盾的解决,制约着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矛盾的解决。

5、 阶级斗争是阶级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领会)

(1)阶级斗争是指各对抗阶级之间的斗争,其中包括剥削阶级和被剥削阶级之间的斗争。

(2)物质利益的对立是阶级斗争的根源。阶级斗争归根结底是由于物质利益的对立引起的,都是直接或间接为了某种物质利益而进行的。阶级斗争的具体形式是多种多样的,归结起来主要有三种形式:经济斗争、政治斗争、思想斗争。

(3)阶级斗争是阶级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 第一,阶级斗争推动社会发展的作用,最明显地表现在社会形态更替的过程中。第三,阶级斗争推动社会发展的作用,还表现在同一个社会形态的量变过程中。

6、 社会革命的根源(领会)

社会革命的最深刻的根源,就在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以及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

7、 社会革命的类型

(1)新兴封建主阶级推翻没落奴隶主阶级的革命

(2)新兴资产阶级推翻没落封建主阶级的革命

(3)无产阶级推翻**资产阶级的革命

8、 社会革命的形式

暴力革命是社会革命的基本形式。

9、 社会革命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社会革命在社会发展中的重大作用:

(1)第一,社会革命是阶级社会由低级向高级发展的决定性手段。

(2)第三,**群众在革命时期能发挥出创造历史的巨大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3)再次,革命阶级在革命斗争中受到锻炼和改造,成为建设新社会的基础。

10、 社会革命与社会改革的区别

(1)第一,社会革命是人类社会的根本质变;社会改革则是同一社会制度总的量变过程中的部分质变,不改变社会制度的根本性质。

(2)第三,社会革命目的是推翻**统治阶级的国家政权;社会改革目的是维护和巩固统治阶级的统治地位。因此,社会革命一般是由下层群众第一发动的,社会改革则是自上而下展开的。

(3)再次,从历史上看,社会革命往往要通过暴力革命的形式;社会改革虽然也要付出代价,甚至流血牺牲,但一般不需要采取大规模的武装斗争和暴力冲突的形式。

11、 社会改革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社会改革推动社会发展的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社会改革可以巩固新生的社会制度或使原有的社会制度持续存在并获得一定程度的发展。

(2) 在社会主义社会以前,社会改革为新社会制度的诞生作量变和部分质变的准备。

(3) 在社会经济、政治等社会体制改革的过程中,必然伴随着人们思想观念和价值取向的变更。

12、 结合我国实际证明社会主义社会改革的特点

(1)社会主义社会改革是主动的,自觉的

(2)社会主义社会改革是从广大**群众的利益出发,为了满足广大**群众需求而进行

(3)社会主义社会改革,可以在社会主义制度内,是各种矛盾不断得到解决

13、 结合我国改革的实际说明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

(1) 我国改革之所以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是由社会主义基本矛盾的性质和特点决定的。

(2)我国的改革并没有改变社会主义根本的经济制度和政治制度,也没有否认社会主义的优越性,它实在保持社会主义制度下,对社会的不相适应的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进行革除或是优化,是使我国的社会发展更加完善更加进步,使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进一步发挥。

第三节 **群众在历史发展中的作用

1、 人的自然属性(识记)

自然属性是指人的**存在及其特性。

2、 人的社会属性(识记)

社会属性是指在社会实践活动中人与人结成的各种社会关系。

3、 马克思对人的本质的三个界定(识记)

(1) 劳动是人的本质

(2) 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

(3) 人的需要即人的本质

4、 **群众的含义和构成(识记)

(1) 含义:**群众是指推动历史发展的绝大多数社会成员的总和。

(2) 构成:我国现阶段**群众的内容是:包括知识分子在内的工人阶级和广大农民,始终是推动我国先进生产力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的根本力量;一切**、拥护和参加社会主义建设的社会集团及拥护社会主义和**祖国统一的爱国者,也都属于群众的范围。

5、 普通个人(识记)

普通个人在历史上的作用较为一般,但绝不能忽视。

6、 历史人物(识记)

历史人物在历史上的作用比较大,在历史进程中留下明显印记。

7、 杰出人物(识记)

在一定历史阶段对社会发展起促进作用的伟大人物。

8、 劳动是人的本质(领会)

所谓劳动是人的本质,是指劳动是一切人所共有的一般本质。这主要是因为劳动是人从动物界分化出来的基本标志和人区别于动物的根本特征。

9、 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领会)

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不是人与动物的区别,而是人与人之间的区别。

10、 人的需要即人的本质(领会)

“他们的需要即他们的本性”,讲的是人的需要是人的具体本质。每个个人具体的社会联系即具体本质的形成,是由他们特定的需要决定的,所以说人的需要即人的本质。

11、 人与社会的关系(领会)

人与社会紧密相连、不可分割,社会是人的社会,人生活在社会之中。社会就是以一定的物质生产活动为基础而互相联系的人们的总和。

12、 在历史创造者问题上两种根本对立的观点(领会)

是广大**群众还是个别英雄人物是历史的创造者,即推动历史发展的决定力量,历史唯物主义和历史唯心主义在对这个问题的看法上,存在着根本分歧。

13、 历史唯心主义的两个主要缺点(领会)

(1)只看到人们历史活动的思想动机,没有研究产生这些动机的物质根源;

(2)不承认**群众是推动历史发展的决定性力量。

14、 结合实际说明**群众推动历史发展的作用(简单应用)

(1) **群众是物质财富的创造者。

(2) **群众是精神财富的创造者。

(3) 第三,**群众是实现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

15、 结合实际说明无产阶级领袖的历史作用(简单应用)

无产阶级领袖也是杰出人物,但他们又与历史上的杰出人物不同,他们的历史作用是

历史上其他杰出人物的作用无法比拟的。我们要热爱无产阶级领袖,维护他们的威信。

同时不要神化领袖,搞个人崇拜。

16、无产阶级政**的群众观点及其现实意义(简单应用)

第一,**群众自己解放自己的观点;第二,全心全意为**服务的观点;第三,向**群众负责的观点;第四,向**群众学习的观点。 **的群众路线的内容是:“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

17、 坚持无产价级政**的群众路线的现实意义(简单应用)

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新形势下,坚持**的群众路线,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推进**的作风建设,核心是保持**同**群众的血肉联系。我们**的最大政治优势是密切联系群众,**执政后的最大危险是脱离群众。

18、 正确评价杰出人物在历史上的作用(综合应用)

(1)杰出人物是一定历史条件下的产物,要正确认识杰出人物的历史作用,必须深入了解他们所处的历史条件,坚持历史主义原则。

(2)在阶级社会里杰出人物,特别是政治家、思想家、理论家、军事家,总是一定阶级的代表,他们的历史作用同他们所代表的那个阶级的历史作用是分不开的。因此,要正确认识杰出人物的历史作用,必须对他们作阶级分析。

(3)杰出人物的出现及其历史作用都是必然性与偶然性的辩证统一,因此必须用必然性与偶然性辩证统一的观点来分析杰出人物及其历史作用。

(4)任何杰出人物都有巨大的历史功绩,也必然会有这样那样的缺点或错误。因此,对他们的历史作用要作全面的分析与评价,既不能肯定一切,也不能否定一切。

拓展知识:

统招专升本 免费一对一报考指导、院校选择、专业规划,赠送全套专升本考试资料
专业老师为您指导统招专升本 帮您规划如何报名、选择院校、专业规划、保证100%拿证,现在预约即可获赠一整套专升本考试资料
请在浏览器中启用 JavaScript 来完成此表单。
填写您当前所在的省份

原创文章,作者:编辑,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mingpinfang.com/5440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