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985工程大学重新洗牌,你觉得哪些会新入选哪些会淘汰?(985工程为什么叫985)

本文的标题是如果985工程大学重新洗牌,你觉得哪些会新入选哪些会淘汰?由云天河网络转载而成

明确的的说,一个都不会淘汰。这些院校都是国家均衡考虑后选出来的院校。很多人只是片面的看学科评估结果,或者学校录取分数线,就业情况,甚至三大奖获得情况,院士增选等。这样的眼光只是以排顺序为主导的眼界。

网上普遍认为会被淘汰的几所院校就是西农,东大,海大,央民。潜在目标包括华东师范,重大,湖大,兰大,电大。那么现在来说说这些院校的不可替代性。985的名额分行业类和综合类,谁也不能跨类别抢名额,那样就走极端了,要么比规模,要么比精度,规模精度都没问题的二十几年来只有清北。

先说行业类院校,北师大,华东师大,目前行业前两名,无可替代,所以不考虑。

海大是唯一的全学科海洋大学,如果海大被踢出,那么只有厦大还在研究海洋理论,但是没有院校研究海产(农业大学基本不研究海洋生物及海洋渔业),那么这么大一个行业无领头院校,不符合国家政策。

央民同理,作为985里唯一的民族院校,也不能推倒。

东大,原名东北工学院,其实骨子里也是行业院校,黑色金属,当年黑色金属的老大,与中南形成南北互补,黑色有色互补。如果排除,只能北科技上,可是问题东北作为曾经的重工业基地,肯定本地院校对企业的支持更直接有利,而且钢院也不比东北工学院强多少。那么谁又能替代呢?

电子科技大,到是有西电这个强力对手,但问题西南地区只有三所985,如果再把电子科技大去掉,西南教育体系真的就不平衡了。西南交大和西南大学距离985院校还是有距离的。平衡起见,只能牺牲西电。很多人看不上成电的原因,无非就是几十年没增选上院士,奖项也比较少,学生就业和分数线和西电也半斤八两。事实上成电在电子计算机类的确和西电旗鼓相当,但是其他学科,西电已经比不过成电了。这就是985加成的效果。

西农,中农作为两所985农业院校。是对**农业的政策保底。很多人认为西农可以被南农,华中农取代。其实根本不可能。第一西农是唯一一个农林水草渔学科齐全院校,在这一点,中农都没西农学科全,更别提其他院校了。第二,**农业的地区差异性决定了,西农在西北黄淮地区的不可替代性。中农农业生产技术应用上主要服务华北,兼顾东北,东北农,河北农,内蒙农大才是中农业务重合体。南农华农浙大都是长江流域,这几所院校不仅业务重合,而且还和湖南农大,四川农大,西南大学等院校业务服务目标重合。而西农是服务于西北,**,黄淮小麦产区,各有各的地盘。真正和西农业务重合的院校是河南农大,山西农大,山东农大,甘肃农大,石河子以及这些区域的科研机构。如果去掉西农,同区位其他院校补不了位。在这种情况下,一个服务近一半国土面积农业的院校,谁去替代?这也就是南农,华中农不能替代西农的本质原因。不是这两所院校不优秀,只是985给农业院校名额少了,没给留位置而已。

再说综合院校,兰大,重大和湖大曾经的辉煌还没有完全散尽,那么反过来找,还有哪所综合院校比他们好。即使几校衰落了十几年,后来者也并没有超越,那么在二十多年前又凭什么取代?与他们竞争的院校是郑大这类综合院校。那么和郑大一类的院校又是那些?可不是现在这些网红院校哦。

双一流的出现其实就是为了增加名额,但同时避免学校标签化,给原985院校以压力。但是可以肯定的说,985院校不会退出双一流大学,但其他潜力院校会加入,这才是最终的结果。

您好,很高兴回答你提出的问题,针对于你提出的问题,我将用自己的见解帮你解答。

985工程高校是为适应发展提出来的,尽管已经过去很多年,它却成为**学生填报志愿与企业用人单位招聘的一个衡量标准。尽管现在为适应发展提出“双一流”高校、“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称谓,但是985工程高校在人们脑海当中的印记在短时间内不会消失。现在每年**与企业招聘的时候,985工程高校仍是是备受大家关注。985工程高校不会在重新评定,因此也不会有成员退出与加入。但仍然不妨碍我们讨论假如重新评定的情况下,哪些高校会退出,哪些高校会加入。下面本人将讨论自己的观点:现在的985高校经过很多年的发展,虽然同是985高校,但是部分高校的实力差距是挺明显的。在39所985高校中,目前来说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东北大学、**民族大学、**海洋大学几所高校的实力较弱一点。因此,如果重新洗牌的话,实力比较弱的高校都有可能被踢出。那么面对四所实力相对弱一点的高校来说的话,**民族大学与**海洋大学被踢出去的可能性很小。虽然它们实力比较弱,但是它们都是比较有特色的高校。在双一流高校建设提出以后,**海洋大学与**民族大学的发展**都是世界高水平特色大学。高校的发展是多元化的,不可能全部都是理工类高校或者综合类高校。比如我们想要发展海洋科研与探究活动,**海洋大学起到很大的作用,是其他高校不能替代的。注:985工程高校名单统计(高校办学**)

但是,东北大学与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就不像**海洋大学与**民族大学那么幸运。在国内高校来说,现在有很多高校的实力都能够替代它们。那么如果重新洗牌的话,东北大学与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也是最有可能被踢出985工程高校建设队伍。在第四轮学科评估当中,两所高校也都被评为“双一流高校B类”,说明两所高校的发展与**在宏观层面来说,不如**海洋大学与**民族大学那么重要。在以后的发展中,对东北大学与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的倾斜程度也可能略微降低。

有出就会有进,如果东北大学与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两所高校在985评比中淘汰掉,在选两所高校进入新的985高校名单。个人觉得以下几所高校都有争取的可能:南京农业大学、华中农业大学、北京交通大学、南京理工大学、北京邮电大学。为什么上述几所高校能够进入的可能性最大呢?东北大学属于以理工类为主的高校,北京交通大学、南京理工大学、北京邮电大学三所高校也都是理工类强校,它们的学科评估实力都是比较强的。而且生源质量以及师资力量等来说,目前的发展并不亚于东北大学。少了一所理工类985高校,肯定也会在理工类高校方面新增一所,国家对理工类人才的需求是很大的。为什么南京农业大学与华中农业大学也有机会进入呢?我们是农业大国,国家的发展离不开农业,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属于农业农林类特色高校,而且设在陕西杨凌地区。如果把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淘汰出985高校,就剩一所**农业大学,对当下的发展来说是不够的。南京农业大学与华中农业大学在第四轮学科评估当中实力都要比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强,而且在生源质量以及教师人才引进、科研等方面也不弱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完全有能力取代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的985位置。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与东北大学被淘汰出局的可能性是因为能够找到替代它们位置的高校。

综上所述,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与东北大学最有可能在985重新新牌中淘汰。而北京交通大学北京邮电大学、南京理工大学、南京农业大学华中农业大学几所高校很有可能入选新的985工程高校。只不过一切都是假设,985工程高校的提法都是过去式,不会在对985高校进行增减。未来,双一流高校、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将进入人们的视野当中,它们也将会继985与211以后,人们对高校的又一类分类。如果让你们选择,你们认为哪些最有可能进入985工程行列,哪些最有可能淘汰呢?

以上就是我的见解,欢迎大家评论、交流。喜欢的朋友可以关注我,每天都会分享自己的见解。如果你有其他不同想法的,也可以评论交流。

我国共有985大学39所,这39所985大学属于全国重点中的重点,但是,现在部分985大学发展势头比较缓慢,已经被不少211大学超越。

那么,如果985大学重新洗牌的话,哪些大学有可能被淘汰的?

第四轮学科评估最能说明一个学校的实力,在第四轮学科评估中,竟然有7所985大学没有A+学科,这七所大学分别是:南开大学、吉林大学、大连理工大学、湖南大学、东北大学、重庆大学和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在这七所大学中,南开大学虽然没有顶尖学科,但是学科实力还是非常强大,而且南开大学每年的录取分数线都是居高不下,可见南开大学在考生心目中的地位,百年名校,地位不可动摇。

吉林大学虽然没有顶尖学科,但是综合实力很强。吉林大学在东北仅次于哈尔滨工业大学,位居第二。其实力可见一斑。

大连理工大学是理工类强校,四大工学院之一,工科实力非常强大,深受考生青睐。

湖南大学是久负盛名的百年学府,但是近几年退步较大,在双一流评选中,湖南大学和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东北大学一起被降为一流建设大学B类。不过,湖南大学的强势专业还是很热门的。湖大的土木工程、机械工程都是深得考生青睐的。

重庆大学作为建筑老八校之一,建筑学实力强大。另外重庆大学的机械工程、电气工程、仪器科学与工程都非常不错。

因此,如果有985大学被淘汰,最有可能出局的就是东北大学和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东北大学地理位置不占优势,再加上气候寒冷,优秀教师流失,近几年退步较大。而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则是专业不受欢迎。

那么,又会有哪些大学可能入选呢?从第四轮学科评估入选A+学科的数量来看,非985大学中,南京农业大学、上海中医药大学、华中农业大学、北京科技大学、北京林业大学、北京协和医学院等院校实力都非常强大。

你认为哪所院校可以入选?欢迎留言,欢迎评论!

有温度有灵感的高校人才真经为你解答。

985工程是1998年5月由时任领导人提出的建设世界先进水平一流大学的重大决策。985这个名字,本身是带着历史烙印的。由于这20年是**高等教育飞速发展的20年,人们对高等教育的关注也高于以往。所以,比起此前的“全国重点大学”,985这个称号,在人们的观念中更加根深蒂固。以至于“双一流”建设计划已经出台3、4年了,大家仍然喜欢用985、211这样的称号。

但985已经成为了历史,不可能再重启了,大家完全可以把现在的双一流A类视为是对985高校的重新洗牌。

第一批入围的双一流A类高校共36所,全都是曾经的985高校。而39所985高校中,东北大学、湖南大学和西北农林科技大学3所高校已经被洗出A类高校。这个结果,实际上就是国家对原985高校的动态调整。

目前,双一流建设中期评估刚刚结束,从各个高校的自评结果来看,还很难看出谁会惨遭淘汰。而且,双一流建设计划是一项长期的计划,用短短4年时间来定一所高校的生**,太残酷了,会导致高校更加急功近利,造成**高等教育的极度扭曲。

不管是实施双一流还是985、211工程,国家的初衷都是为了激励高校,建好高校,并不是为了毁一所高校。试想一下,如果把西北农林从双一流里剔除掉,这所地处西部的高校基本上就是**路一条,谁还报考它?谁来肩负西部农林人才培养的重任?

所以,第二轮双一流建设,新增高校的可能性比较大,淘汰的可能性比较小,即便是高校表现不佳,最多也就是从A类下降到B类,但不会从名单里拿掉。

而新增高校的难度也不小,国家不太可能对双一流A类高校进行大放水,要想进入一流大学行列,至少从各种排名上应该比较靠前,能够服众。此外,由于双一流建设计划是基于学科建设的计划,所以,一所非985高校如果只有1-2个学科入选双一流学科,想要进一流大学行列,恐怕也比较困难。

目前来看,从大学排名和学科排名上具有这个实力的高校恐怕只有北京科技大学这一所。北京科技大学4个学科入选一流学科;在学科评估中有2个A+学科,1个A级学科,在国内排27位;在QS2020排名中,北京科技大学世界排名462位,排在国内高校第21位。

除了北京科技大学之外,东北师范大学有6个一流学科、华中农业大学有5个一流学科,学科评估成绩也很亮眼,但两所高校国际影响力稍弱一些,考虑到一所在东北、一所为农林类高校,也是有可能入选的。

华东理工大学有3个学科入围双一流,QS世界排名551-560,国内高校28位,整体实力不错,但是,华东理工大学在第四轮学科评估中,只有1个A+学科,没有A和A-,稍显底气不足。

苏州大学在国际上的排名比较领先,但这所学校特长是**文,用国内的评价体系评价并不占优,所以在双一流学科中都只有一个学科入围,在学科评估中只有2个A-,进入双一流A类的可能性比较小。

另外,从国家区域发展的角度看,目前双一流B类的三所211高校,郑州大学、云南大学、新疆大学如果这四年有所突破,尤其是在高层次人才以及服务区域经济等方面有重要进展的话,也是有可能照顾性地跻身双一流A类。

一、先给39所985高校排序

清华大学、北京大学

华五:复旦大学、浙江大学、上海交通大学、**科技大学、南京大学

挑战华五:西安交通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中山大学、华中科技大学、武汉大学

13~22:****大学、国防科技大学、北京航天航空大学、东南大学、同济大学、南开大学、天津大学、吉林大学、四川大学、厦门大学

23~31:北京师范大学、华南理工大学、大连理工大学、北京理工大学、中南大学、西北工业大学、山东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兰州大学

32~37:**农业大学、湖南大学、东北大学、重庆大学、电子科技大学、**海洋大学

38: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39:**民族大学

排名32~39之间这8所学校,基本上是行业和地区平衡的产物。

二、末尾排除及分析

排在32~39的8所高校:**农业大学、湖南大学、东北大学、重庆大学、电子科技大学、**海洋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民族大学是最有可能被淘汰的,现在具体对每个学校分析一下:

1、**农业大学

这是**农业类大学的标杆,是农业类大学的代表,拥有9个一流学科,农业类大学中实力最强的大学,显然不可能被淘汰。

2、湖南大学

原机械部重点大学,综合实力不弱,机械工程、土木工程和分析化学实力最强,学校拥有2个一流学科。在湖南有国防科技大学和中南大学两个985的的前提下,有被淘汰的可能,仅仅是可能。

3、东北大学

原名东北工学院,原冶金部重点大学,冶金工程、控制科学与工程和软件工程比较强。改名后还是没有发展成综合性大学,比较强的学科还是原来的学科,学校虽然只有1个一流学科,但是由于老工业基地东北地理位置的特殊性,东北大学也不可能被淘汰出局。

4、重庆大学

直辖市,西南重镇重庆唯一入选的大学,比较强的学科有机电、土木和建筑。遗憾的是没有一个能达到入选条件的一流学科,只有3个自定的一流学科。由于地理位置、地域和直辖市的特殊原因,重庆大学也不可能被淘汰出局。

5、电子科技大学

原名成都电讯工程学院,四川省入选的第二所高校,强势学科为电子信息类和通讯类,学校拥有2个一流学科,电子通讯类院校的唯一代表,显然也不可能被淘汰。

6、**海洋大学

原名青岛海洋学院,山东省入选的第二所高校,强势学科是海洋科学及水生类学科,学校拥有2个一流学科,海洋科学及水产类高校的唯一代表,由于国家对海洋权益的重视程度在提高,所以被淘汰的可能性也不大。

7、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这个学校比较特别,西北地区唯一的农林大学,入选985就比较蹊跷,虽然只有一个一流学科,但是,被淘汰的可能性也不大。

8、**民族大学

原名**民族学院,56个民族的唯一的重点大学,象征意义远远大于实力,虽然只有一个一流学科,被淘汰的可能性也不大。

三、评价

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这8所高校没有一个会被淘汰。为此,国家为了平衡,在985大学的基础上搞出无数个985平台。

四、建议

为了平衡专业性院校,再把一流大学A类继续减少到20所左右,被减下来的进入B类。加入8~10所左右的专业性较强的高校,扩容B类一流大学到35所左右。最终把A、B类一流大学总数控制在55所之内。

从国家科学技术及工业布局和学校综合实力来看:中科院大学、北京科技大学、北京邮电大学、上海科技大学、华东理工大学、南京航空航天大学、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南京理工大学、西南交通大学、哈尔滨工程大学、武汉理工大学等是最有条件入选的大学。

第一名、上海财经大学

第二名、**财经大学

你一看这所学校的名字就知道很了不得。

第三名、对外经济贸易大学

第四名、北京外国语大学

第五名、**政法大学

这几年我最想聊的就是这一所大学,因为这所大学把我的同学坑了。当年我们考大学的时候,这所大学竟然是二本,但是录取分数线比一本高出几十分,我同学考了六百三十多,按理说分数不低,第一批志愿报考的都是北京的大学,没有被录取,然后不服从调剂直接滑档到了第二批,第二批第一志愿就是**政法大学,又没被录取,直接调剂到了山东经济学院,也真是服气了,你有重本的实力又何必在二本里面浑水摸鱼?

第六名、北京邮电大学

北京邮电大学的分数线也不低每年不会低于630+

第七名、上海外国语大学

985工程是1998年开始提出来的,建设一批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大学,清华、北大第一批进入,到2005年,一共进去了39所大学,后来就一直维持这个数量。直到2016年,985工程正式被弃用。2017年,启动了双一流工程,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工程。

985工程已经成为历史名词,但这个词和211一起,非常深入人心。这个工程结束之后,我想,我们可以盖棺评论了。985大学哪些是应该被淘汰,哪些是应该入选的。

关于这个谁应该被淘汰,谁应该被入选其实官方也有,大家看看双一流的名单就一目了然。

原先985工程中,没有分层,但在一流大学建设名单里,赫然分了两层,一层是一流大学建设名单A类,还有一层是一流大学建设名单B类。

A类还是原先的985大学,有36所。B类有6所,这6所很奇特,3所是原先的985大学,还有3所是新加入的大学。B类就是官方委婉的态度,有3所985大学不怎么样,可能要被淘汰,3所新加的,是要考察的学校,好的话,估计过几年可以跟A类平起平坐了。

要淘汰的是:东北大学、湖南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新入选的有:郑州大学、云南大学和新疆大学。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西北农林在陕西杨凌,西安附近的一个特区里。西农这所大学成立很晚,1999年才成立,是西北农大、西北林学院、陕西农科院、林科院、植物研究所等7个单位合并而成,2004年进入985工程。西农出名的是葡萄酒专业。

西农的分数线一直在985内属于垫底的存在,一个是专业不太好,第二个是地方也不太好,在西安附近比较偏僻的杨凌特区。

另外,西农的学科建设也不太好。在第四轮学科评估中,竟然没有一个A+,连A也没有,A-也只有一个:林学。要知道,农林类大学只有两所是985,看看其他一些农林类大学的表现。

**农业大学是老大,那不用说,有6个学科A+,在全国所有高校里排第六。南京农业大学,211大学,有4个A+,7个A类学科。华中农业大学,也是211大学,3个A+,7个A类学科。

如果985有退出机制,我觉得西农可以是第一个退出的。

湖南大学

湖南有3个985大学,湖南大学是其中之一,还有两个是国防科大和中南大学。曾经,湖南大学很火,不过它的火并不是实力非常强。

在第四轮学科评估中,湖南大学也是连A+和A都没有,只有5个A-,是机械、化学、工商管理、设计学、土木。如果要翻看湖南大学前三轮的学科评估的话,发现它其实并没有退步,当然也没有进步,一直在原地踏步。基本上,前三轮评估都是有3个学科,有时是4个学科,在全国排前10左右,跟现在一样。可见,湖南大学当年入选985,不完全靠的是自己的实力。现在在一流学科建设中,入选了机械和化学。从这个来看,说不定湖南大学还会再衰退。

从其他来看,情况也不容乐观。全国除了京沪,985大学超过3所的就是陕西和湖南,如果这第三所都不怎么样,肯定要被踢出来。

东北大学

东北的高校,除了哈工大,其他学校在评估中,表现都很一般。但独独把东北大学踢出来,这事很奇怪。大概东三省里面,只有辽宁才有2所985,黑龙江和吉林都只有1所985。

东北大学在上世纪末、本世纪初其实很火爆的,计算机、经管都不错,但因为东北经济的拖累,这几年的学科水平有下降。在第四轮学科评估中,东北大学有1个A,3个A-,确实不怎么样。

没有A+的学校

在第四轮学科评估中,不单单是以上三个学校没有A+,还有好几所学校没有A+。

吉林大学,有两个A,11个A类学科,

大连理工大学,有2个A,7个A类学科,

重庆大学,没有A,只有3个A-,

南开大学,有5个A,14个A类学科。

如果从评估结果来看,重庆大学比东北大学和湖南大学还差,但由于各个地区的平衡吧,重庆大学是安全的,而东北大学就**掉了。

**民族大学

**民族大学在第四轮学科评估中,有一个A+学科,民族学,除了这个学科,没有任何的A类学科。而民族学是一个非常小众的学科,可见**民族大学的水平不怎么样。如果单凭水平来说,它完全可以不在985里,北京很多211的水平比它高多了,甚至一些双非学校的水平也比它高。

郑州大学

河南的考生特别多,有近百万,但河南除了郑大这一所211大学,没有好大学,河南**意见很大,估计有这个考虑,想把郑大扶持一下,让中原也有一所985大学。郑大在政策的扶植下,进步是很大,但底子薄弱,跟老牌985还有点差距,但估计再过10年,差距应该不大了。

云南大学

云南大学是个很有历史的大学,曾经是西南最早建立的大学之一,也曾经非常有影响力过。到如今,云南大学的办学水平也是很不错,有1个A+学科,1个A-学科,这个成绩好于郑州大学,也好于西农和湖南大学。云南大学好的是文科,民族学、生态学、政治学等。

新疆大学

新疆大学和郑州大学一样,不属于大学水平高,而是其他考虑的因素。不过新疆大学要进入一流大学建设名单的A类,估计是没戏了,如果要进当年的985,我估计也没戏,毕竟差太多了。

985已经是过去式了,重新洗牌的节奏就是双一流的评选。这个问题可以理解为20年过去了,**的大学经历了合并潮以及社会经济高速发展,那些曾经一流的大学在过去的20年发展出现了哪些变化。

历史沉淀:现代大学在**的历史也就是100多年,我们国内现在绝大多数一流顶级名校都是国内大学初创时期的产物。比如清华、北大、厦门大学、南京大学、武汉大学、中山大学、浙江大学、同济大学、复旦大学、天津大学、南开大学等。还有就是在52年从原来的名校院系大调整时候出现的新大学,比如南京大学拆分重组出了东南、河海、西北工大、南师、南农、南林等后来的大批名校,厦大、中山、浙大、武大加上前面的南大就是院系拆分的五母校,其情况也类似。我们认知的所有的985基本都是拥有这种历史沉淀的老牌大学或者其专业拆分重组后继承下来的光荣历史。当然也有在那次整合中被拆残了再也没有恢复过来的,比如河南大学、山西大学,以及完全被撤销的几个超级有名的私立大学(圣约翰、震旦、金陵等)。整体来看的结果就是解放前的211所大学因为历史需要,在经历拆分重组后缩减到183所。我们现在全国有2800多所高校,但985和绝大多数双一流基本都在52年的院系重组后经过不断发展来的。事实证明了,一所好的大学特别是顶级名校,第一得有历史沉淀和传承。

区域影响:从上面的历史我们也可以看出,高校所在地对高校办学的数量和质量都有巨大影响。北京、上海、南京、武汉、广州、天津这些城市在解放前就依托自身的城市规模、政治地位、经济水平等出现了大量的优质高校,而院系大调整的时候也是基于这些地区的高校资源,通过国家行政安排在本地或异地孵化了更多的高校。这种强有力的政治顶层设计,迅速强化了以地区中心城市为主的优质高等学校布局,直辖市和副省级城市快速聚集了大量优质高等教育资源。直到今天,这种局面也没有发生变化,反倒是越来越趋向于塔尖化,那些位于经济水平、政治地位高城市的大学发展越来越快。和211评选中明显的照顾性质不同,在39所985大学评选时照顾因素相对很小。这39所顶级大学的分布中,北京独占8所,上海也有4所,陕西、湖南各3所,天津、江苏、湖北、四川、山东、辽宁、广东各2所,重庆、黑龙江、吉林、甘肃、福建、浙江、安徽各1所,政治、经济和交通条件俱佳的一线和新一线城市优势明显。只有厦门(副省级、计划单列)大学不在省会,兰州(GDP排名全国87)大学所在地兰州的经济总量在全国城市中未进前50。而且这些学校近几年各种排名变化来看,北京、上海以及东部沿海的学校排名靠前且越发稳定,中、西地区有部分高校排名持续向前,天津及华北、西北、东北的部分大学排名被向后挤压。由此可以看出,即便是顶级国内大学,其发展的质量依然也受区域经济、环境发展质量影响,更不要说那些一般的院校了。这里有个极端例子可以供大家参考——兰州大学,在计划经济年代一所与武大、厦大、天大、南大等几乎齐名的以城市命名的顶级高校,如果不是顶着985的光环、国家的照顾性质、以及拔尖的“草学”等冷门专业A+评级保住了双一流A类,估计真实生源素质、优秀教授数量、科研设施设备等已经不如很多经济发达区域的211甚至双非的普通高校。

基于以上历史原因,教育资源特别是高等教育资源的原始分配决定了短时间完全依靠经济因素是很难改变顶级大学的基本盘。所谓瘦**的骆驼比马大,在今后相当长时间内,这些顶级大学还将继续引领**高教的发展。这里可以用湘潭大学和深圳大学来做案例。湘大在1978年被**认定的为全国16所重大大学,那是何等**的存在啊。不过湘大作为一所1958年才成立的新学校,政治因素可以将她在特定时期抬得很高,但终因缺乏历史沉淀和传统,随着政治因素淡化,其短板很快显现。尽管湘大目前仍然是一所还不错的大学,但其排名、影响力和真实实力的确下降很多,算是80左右的综合排位吧。而1983年创办的深圳大学,虽然其所在地深圳是可以叫板北上广的一线城市,广东也是全国经济最发达的省份,在各级**、主管部门地支持关注、资源倾斜下,深大取得了不错的成绩与进步,先某些排名可以进入百强了。但可以预言在未来的三十到五十年内,深大依然很难进入top50。原因很简单,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教育事业容不下跳跃式发展。

在985诞生的二十多年里,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很多经济发达地区的211甚至是双非高校从资金投入、生源质量、教学水平等各方面都在提高。老的985大学中却有一部分学校受制于区域、经济等多方面影响,出现人才外流、影响力下降等问题。但正如国家不可能放开全国统一命题统一划线招生一样,正是因为不同地区的环境、经济发展水平有巨大差异,如果按统一标准一刀切,那结果就是强者越强、弱者越弱。在全国2800多所大学里,国家重点支持的985也好,新的双一流也罢,其比例并不高。国家播出一定比例的资金以及教育资源倾斜给这些学校,还是从学校发展的历史以及沉淀下来的教育、校友资源和美誉度。

目前双一流的42所大学除原来39所985以外,新增了新疆大学、云大大学和郑州大学。从近些年考生报考的情况以及各种国际国内大学排名就能看出顶层设计中的照顾性质,毕竟教育资源不能完全由经济市场化来决定,适当扶持既是必要也是必须。至于为啥是这三所大学,我想扶贫因素占最重要成分,但绝对综合考虑了这些学校历史沿革。

综上所述,我不认为重新洗牌985大学就会被淘汰,恰恰相反,随着社会经济发展水平提高,国家财力越来越足,人们对接受高等教育的渴望越来越高,大学生源素质、科研水平、国际竞争力会越来越高,这样更多的大学进入这种由国家主导的扶持计划和项目中来。

感谢邀请,第一肯定不存在985工程大学重新洗牌,国家已经不在提985、211工程的提法,所以,关于高等院校发展规划的985、211工程已成过去式。

他们的历史经过是1998年5月份,国家领导人在参加北京大学百年校庆时提出了建设一批具有国际水准的高水平研究型大学及世界一流大学,目前为止一共39所,由于是98年5月份提出的,所以这些大学简称985大学,这就是985的来源。

211是国家面向21世纪重点建设100所左右的高等学校和一批重点学科的建设工程,211就是这个工程代号,目前一共116所,这些学校简称211大学。

现在,已经经历20多年,可以说985以及211规划已经阶段性的完成历史使命,虽然民间仍然讲985、211,但在国家层面已经不再有这样的提法,现在的提法就是双一流!

双一流就是重新有新的标准与办法,对所有大学进行评价,按大学综合实力与专业实力进行评价,评定一流大学与一流学科,这就是“双一流”。在评定标准上,985、211侧重学校综合评价,而双一流侧重学科评价,评价方法更全面、更细致、更科学!

在2017年第一批双一流评定中,原来39所985全部进入世界一流建设高校,其中A类36所,B类东北大学、湖南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3所,也就是说B类3所已经与其他36所分开档次,但没有被淘汰!并且从211大学中升级云南大学、新疆大学、郑州大学为双一流B类,这样双一流大学A、B类共42所。

世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包括剩余112所原211大学,还有双非大学若干!所以,以后如果说高校,就说“双一流”,上好大学看世界一流建设高校,如果说专业,就看世界一流建设学科!

原先985里面有区域,学科的平衡在内考虑,如果重新评,**民族大学妥妥的应该第一被拿掉。

本文由云天河从网络转载而成,如有侵权,请联系站长删除

明确的的说,一个都不会淘汰。这些院校都是国家均衡考虑后选出来的院校。很多人只是片面的看学科评估结果,或者学校录取分数线,就业情况,甚至三大奖获得情况,院士增选等。这样的眼光只是以排顺序为主导的眼界。

网上普遍认为会被淘汰的几所院校就是西农,东大,海大,央民。潜在目标包括华东师范,重大,湖大,兰大,电大。那么现在来说说这些院校的不可替代性。985的名额分行业类和综合类,谁也不能跨类别抢名额,那样就走极端了,要么比规模,要么比精度,规模精度都没问题的二十几年来只有清北。

先说行业类院校,北师大,华东师大,目前行业前两名,无可替代,所以不考虑。

海大是唯一的全学科海洋大学,如果海大被踢出,那么只有厦大还在研究海洋理论,但是没有院校研究海产(农业大学基本不研究海洋生物及海洋渔业),那么这么大一个行业无领头院校,不符合国家政策。

央民同理,作为985里唯一的民族院校,也不能推倒。

东大,原名东北工学院,其实骨子里也是行业院校,黑色金属,当年黑色金属的老大,与中南形成南北互补,黑色有色互补。如果排除,只能北科技上,可是问题东北作为曾经的重工业基地,肯定本地院校对企业的支持更直接有利,而且钢院也不比东北工学院强多少。那么谁又能替代呢?

电子科技大,到是有西电这个强力对手,但问题西南地区只有三所985,如果再把电子科技大去掉,西南教育体系真的就不平衡了。西南交大和西南大学距离985院校还是有距离的。平衡起见,只能牺牲西电。很多人看不上成电的原因,无非就是几十年没增选上院士,奖项也比较少,学生就业和分数线和西电也半斤八两。事实上成电在电子计算机类的确和西电旗鼓相当,但是其他学科,西电已经比不过成电了。这就是985加成的效果。

西农,中农作为两所985农业院校。是对**农业的政策保底。很多人认为西农可以被南农,华中农取代。其实根本不可能。第一西农是唯一一个农林水草渔学科齐全院校,在这一点,中农都没西农学科全,更别提其他院校了。第二,**农业的地区差异性决定了,西农在西北黄淮地区的不可替代性。中农农业生产技术应用上主要服务华北,兼顾东北,东北农,河北农,内蒙农大才是中农业务重合体。南农华农浙大都是长江流域,这几所院校不仅业务重合,而且还和湖南农大,四川农大,西南大学等院校业务服务目标重合。而西农是服务于西北,**,黄淮小麦产区,各有各的地盘。真正和西农业务重合的院校是河南农大,山西农大,山东农大,甘肃农大,石河子以及这些区域的科研机构。如果去掉西农,同区位其他院校补不了位。在这种情况下,一个服务近一半国土面积农业的院校,谁去替代?这也就是南农,华中农不能替代西农的本质原因。不是这两所院校不优秀,只是985给农业院校名额少了,没给留位置而已。

再说综合院校,兰大,重大和湖大曾经的辉煌还没有完全散尽,那么反过来找,还有哪所综合院校比他们好。即使几校衰落了十几年,后来者也并没有超越,那么在二十多年前又凭什么取代?与他们竞争的院校是郑大这类综合院校。那么和郑大一类的院校又是那些?可不是现在这些网红院校哦。

双一流的出现其实就是为了增加名额,但同时避免学校标签化,给原985院校以压力。但是可以肯定的说,985院校不会退出双一流大学,但其他潜力院校会加入,这才是最终的结果。

您好,很高兴回答你提出的问题,针对于你提出的问题,我将用自己的见解帮你解答。

985工程高校是为适应发展提出来的,尽管已经过去很多年,它却成为**学生填报志愿与企业用人单位招聘的一个衡量标准。尽管现在为适应发展提出“双一流”高校、“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称谓,但是985工程高校在人们脑海当中的印记在短时间内不会消失。现在每年**与企业招聘的时候,985工程高校仍是是备受大家关注。985工程高校不会在重新评定,因此也不会有成员退出与加入。但仍然不妨碍我们讨论假如重新评定的情况下,哪些高校会退出,哪些高校会加入。下面本人将讨论自己的观点:现在的985高校经过很多年的发展,虽然同是985高校,但是部分高校的实力差距是挺明显的。在39所985高校中,目前来说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东北大学、**民族大学、**海洋大学几所高校的实力较弱一点。因此,如果重新洗牌的话,实力比较弱的高校都有可能被踢出。那么面对四所实力相对弱一点的高校来说的话,**民族大学与**海洋大学被踢出去的可能性很小。虽然它们实力比较弱,但是它们都是比较有特色的高校。在双一流高校建设提出以后,**海洋大学与**民族大学的发展**都是世界高水平特色大学。高校的发展是多元化的,不可能全部都是理工类高校或者综合类高校。比如我们想要发展海洋科研与探究活动,**海洋大学起到很大的作用,是其他高校不能替代的。注:985工程高校名单统计(高校办学**)

但是,东北大学与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就不像**海洋大学与**民族大学那么幸运。在国内高校来说,现在有很多高校的实力都能够替代它们。那么如果重新洗牌的话,东北大学与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也是最有可能被踢出985工程高校建设队伍。在第四轮学科评估当中,两所高校也都被评为“双一流高校B类”,说明两所高校的发展与**在宏观层面来说,不如**海洋大学与**民族大学那么重要。在以后的发展中,对东北大学与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的倾斜程度也可能略微降低。

有出就会有进,如果东北大学与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两所高校在985评比中淘汰掉,在选两所高校进入新的985高校名单。个人觉得以下几所高校都有争取的可能:南京农业大学、华中农业大学、北京交通大学、南京理工大学、北京邮电大学。为什么上述几所高校能够进入的可能性最大呢?东北大学属于以理工类为主的高校,北京交通大学、南京理工大学、北京邮电大学三所高校也都是理工类强校,它们的学科评估实力都是比较强的。而且生源质量以及师资力量等来说,目前的发展并不亚于东北大学。少了一所理工类985高校,肯定也会在理工类高校方面新增一所,国家对理工类人才的需求是很大的。为什么南京农业大学与华中农业大学也有机会进入呢?我们是农业大国,国家的发展离不开农业,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属于农业农林类特色高校,而且设在陕西杨凌地区。如果把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淘汰出985高校,就剩一所**农业大学,对当下的发展来说是不够的。南京农业大学与华中农业大学在第四轮学科评估当中实力都要比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强,而且在生源质量以及教师人才引进、科研等方面也不弱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完全有能力取代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的985位置。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与东北大学被淘汰出局的可能性是因为能够找到替代它们位置的高校。

综上所述,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与东北大学最有可能在985重新新牌中淘汰。而北京交通大学北京邮电大学、南京理工大学、南京农业大学华中农业大学几所高校很有可能入选新的985工程高校。只不过一切都是假设,985工程高校的提法都是过去式,不会在对985高校进行增减。未来,双一流高校、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将进入人们的视野当中,它们也将会继985与211以后,人们对高校的又一类分类。如果让你们选择,你们认为哪些最有可能进入985工程行列,哪些最有可能淘汰呢?

以上就是我的见解,欢迎大家评论、交流。喜欢的朋友可以关注我,每天都会分享自己的见解。如果你有其他不同想法的,也可以评论交流。

我国共有985大学39所,这39所985大学属于全国重点中的重点,但是,现在部分985大学发展势头比较缓慢,已经被不少211大学超越。

那么,如果985大学重新洗牌的话,哪些大学有可能被淘汰的?

第四轮学科评估最能说明一个学校的实力,在第四轮学科评估中,竟然有7所985大学没有A+学科,这七所大学分别是:南开大学、吉林大学、大连理工大学、湖南大学、东北大学、重庆大学和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在这七所大学中,南开大学虽然没有顶尖学科,但是学科实力还是非常强大,而且南开大学每年的录取分数线都是居高不下,可见南开大学在考生心目中的地位,百年名校,地位不可动摇。

吉林大学虽然没有顶尖学科,但是综合实力很强。吉林大学在东北仅次于哈尔滨工业大学,位居第二。其实力可见一斑。

大连理工大学是理工类强校,四大工学院之一,工科实力非常强大,深受考生青睐。

湖南大学是久负盛名的百年学府,但是近几年退步较大,在双一流评选中,湖南大学和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东北大学一起被降为一流建设大学B类。不过,湖南大学的强势专业还是很热门的。湖大的土木工程、机械工程都是深得考生青睐的。

重庆大学作为建筑老八校之一,建筑学实力强大。另外重庆大学的机械工程、电气工程、仪器科学与工程都非常不错。

因此,如果有985大学被淘汰,最有可能出局的就是东北大学和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东北大学地理位置不占优势,再加上气候寒冷,优秀教师流失,近几年退步较大。而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则是专业不受欢迎。

那么,又会有哪些大学可能入选呢?从第四轮学科评估入选A+学科的数量来看,非985大学中,南京农业大学、上海中医药大学、华中农业大学、北京科技大学、北京林业大学、北京协和医学院等院校实力都非常强大。

你认为哪所院校可以入选?欢迎留言,欢迎评论!

有温度有灵感的高校人才真经为你解答。

985工程是1998年5月由时任领导人提出的建设世界先进水平一流大学的重大决策。985这个名字,本身是带着历史烙印的。由于这20年是**高等教育飞速发展的20年,人们对高等教育的关注也高于以往。所以,比起此前的“全国重点大学”,985这个称号,在人们的观念中更加根深蒂固。以至于“双一流”建设计划已经出台3、4年了,大家仍然喜欢用985、211这样的称号。

但985已经成为了历史,不可能再重启了,大家完全可以把现在的双一流A类视为是对985高校的重新洗牌。

第一批入围的双一流A类高校共36所,全都是曾经的985高校。而39所985高校中,东北大学、湖南大学和西北农林科技大学3所高校已经被洗出A类高校。这个结果,实际上就是国家对原985高校的动态调整。

目前,双一流建设中期评估刚刚结束,从各个高校的自评结果来看,还很难看出谁会惨遭淘汰。而且,双一流建设计划是一项长期的计划,用短短4年时间来定一所高校的生**,太残酷了,会导致高校更加急功近利,造成**高等教育的极度扭曲。

不管是实施双一流还是985、211工程,国家的初衷都是为了激励高校,建好高校,并不是为了毁一所高校。试想一下,如果把西北农林从双一流里剔除掉,这所地处西部的高校基本上就是**路一条,谁还报考它?谁来肩负西部农林人才培养的重任?

所以,第二轮双一流建设,新增高校的可能性比较大,淘汰的可能性比较小,即便是高校表现不佳,最多也就是从A类下降到B类,但不会从名单里拿掉。

而新增高校的难度也不小,国家不太可能对双一流A类高校进行大放水,要想进入一流大学行列,至少从各种排名上应该比较靠前,能够服众。此外,由于双一流建设计划是基于学科建设的计划,所以,一所非985高校如果只有1-2个学科入选双一流学科,想要进一流大学行列,恐怕也比较困难。

目前来看,从大学排名和学科排名上具有这个实力的高校恐怕只有北京科技大学这一所。北京科技大学4个学科入选一流学科;在学科评估中有2个A+学科,1个A级学科,在国内排27位;在QS2020排名中,北京科技大学世界排名462位,排在国内高校第21位。

除了北京科技大学之外,东北师范大学有6个一流学科、华中农业大学有5个一流学科,学科评估成绩也很亮眼,但两所高校国际影响力稍弱一些,考虑到一所在东北、一所为农林类高校,也是有可能入选的。

华东理工大学有3个学科入围双一流,QS世界排名551-560,国内高校28位,整体实力不错,但是,华东理工大学在第四轮学科评估中,只有1个A+学科,没有A和A-,稍显底气不足。

苏州大学在国际上的排名比较领先,但这所学校特长是**文,用国内的评价体系评价并不占优,所以在双一流学科中都只有一个学科入围,在学科评估中只有2个A-,进入双一流A类的可能性比较小。

另外,从国家区域发展的角度看,目前双一流B类的三所211高校,郑州大学、云南大学、新疆大学如果这四年有所突破,尤其是在高层次人才以及服务区域经济等方面有重要进展的话,也是有可能照顾性地跻身双一流A类。

一、先给39所985高校排序

清华大学、北京大学

华五:复旦大学、浙江大学、上海交通大学、**科技大学、南京大学

挑战华五:西安交通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中山大学、华中科技大学、武汉大学

13~22:****大学、国防科技大学、北京航天航空大学、东南大学、同济大学、南开大学、天津大学、吉林大学、四川大学、厦门大学

23~31:北京师范大学、华南理工大学、大连理工大学、北京理工大学、中南大学、西北工业大学、山东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兰州大学

32~37:**农业大学、湖南大学、东北大学、重庆大学、电子科技大学、**海洋大学

38: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39:**民族大学

排名32~39之间这8所学校,基本上是行业和地区平衡的产物。

二、末尾排除及分析

排在32~39的8所高校:**农业大学、湖南大学、东北大学、重庆大学、电子科技大学、**海洋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民族大学是最有可能被淘汰的,现在具体对每个学校分析一下:

1、**农业大学

这是**农业类大学的标杆,是农业类大学的代表,拥有9个一流学科,农业类大学中实力最强的大学,显然不可能被淘汰。

2、湖南大学

原机械部重点大学,综合实力不弱,机械工程、土木工程和分析化学实力最强,学校拥有2个一流学科。在湖南有国防科技大学和中南大学两个985的的前提下,有被淘汰的可能,仅仅是可能。

3、东北大学

原名东北工学院,原冶金部重点大学,冶金工程、控制科学与工程和软件工程比较强。改名后还是没有发展成综合性大学,比较强的学科还是原来的学科,学校虽然只有1个一流学科,但是由于老工业基地东北地理位置的特殊性,东北大学也不可能被淘汰出局。

4、重庆大学

直辖市,西南重镇重庆唯一入选的大学,比较强的学科有机电、土木和建筑。遗憾的是没有一个能达到入选条件的一流学科,只有3个自定的一流学科。由于地理位置、地域和直辖市的特殊原因,重庆大学也不可能被淘汰出局。

5、电子科技大学

原名成都电讯工程学院,四川省入选的第二所高校,强势学科为电子信息类和通讯类,学校拥有2个一流学科,电子通讯类院校的唯一代表,显然也不可能被淘汰。

6、**海洋大学

原名青岛海洋学院,山东省入选的第二所高校,强势学科是海洋科学及水生类学科,学校拥有2个一流学科,海洋科学及水产类高校的唯一代表,由于国家对海洋权益的重视程度在提高,所以被淘汰的可能性也不大。

7、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这个学校比较特别,西北地区唯一的农林大学,入选985就比较蹊跷,虽然只有一个一流学科,但是,被淘汰的可能性也不大。

8、**民族大学

原名**民族学院,56个民族的唯一的重点大学,象征意义远远大于实力,虽然只有一个一流学科,被淘汰的可能性也不大。

三、评价

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这8所高校没有一个会被淘汰。为此,国家为了平衡,在985大学的基础上搞出无数个985平台。

四、建议

为了平衡专业性院校,再把一流大学A类继续减少到20所左右,被减下来的进入B类。加入8~10所左右的专业性较强的高校,扩容B类一流大学到35所左右。最终把A、B类一流大学总数控制在55所之内。

从国家科学技术及工业布局和学校综合实力来看:中科院大学、北京科技大学、北京邮电大学、上海科技大学、华东理工大学、南京航空航天大学、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南京理工大学、西南交通大学、哈尔滨工程大学、武汉理工大学等是最有条件入选的大学。

第一名、上海财经大学

第二名、**财经大学

你一看这所学校的名字就知道很了不得。

第三名、对外经济贸易大学

第四名、北京外国语大学

第五名、**政法大学

这几年我最想聊的就是这一所大学,因为这所大学把我的同学坑了。当年我们考大学的时候,这所大学竟然是二本,但是录取分数线比一本高出几十分,我同学考了六百三十多,按理说分数不低,第一批志愿报考的都是北京的大学,没有被录取,然后不服从调剂直接滑档到了第二批,第二批第一志愿就是**政法大学,又没被录取,直接调剂到了山东经济学院,也真是服气了,你有重本的实力又何必在二本里面浑水摸鱼?

第六名、北京邮电大学

北京邮电大学的分数线也不低每年不会低于630+

第七名、上海外国语大学

985工程是1998年开始提出来的,建设一批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大学,清华、北大第一批进入,到2005年,一共进去了39所大学,后来就一直维持这个数量。直到2016年,985工程正式被弃用。2017年,启动了双一流工程,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工程。

985工程已经成为历史名词,但这个词和211一起,非常深入人心。这个工程结束之后,我想,我们可以盖棺评论了。985大学哪些是应该被淘汰,哪些是应该入选的。

关于这个谁应该被淘汰,谁应该被入选其实官方也有,大家看看双一流的名单就一目了然。

原先985工程中,没有分层,但在一流大学建设名单里,赫然分了两层,一层是一流大学建设名单A类,还有一层是一流大学建设名单B类。

A类还是原先的985大学,有36所。B类有6所,这6所很奇特,3所是原先的985大学,还有3所是新加入的大学。B类就是官方委婉的态度,有3所985大学不怎么样,可能要被淘汰,3所新加的,是要考察的学校,好的话,估计过几年可以跟A类平起平坐了。

要淘汰的是:东北大学、湖南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新入选的有:郑州大学、云南大学和新疆大学。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西北农林在陕西杨凌,西安附近的一个特区里。西农这所大学成立很晚,1999年才成立,是西北农大、西北林学院、陕西农科院、林科院、植物研究所等7个单位合并而成,2004年进入985工程。西农出名的是葡萄酒专业。

西农的分数线一直在985内属于垫底的存在,一个是专业不太好,第二个是地方也不太好,在西安附近比较偏僻的杨凌特区。

另外,西农的学科建设也不太好。在第四轮学科评估中,竟然没有一个A+,连A也没有,A-也只有一个:林学。要知道,农林类大学只有两所是985,看看其他一些农林类大学的表现。

**农业大学是老大,那不用说,有6个学科A+,在全国所有高校里排第六。南京农业大学,211大学,有4个A+,7个A类学科。华中农业大学,也是211大学,3个A+,7个A类学科。

如果985有退出机制,我觉得西农可以是第一个退出的。

湖南大学

湖南有3个985大学,湖南大学是其中之一,还有两个是国防科大和中南大学。曾经,湖南大学很火,不过它的火并不是实力非常强。

在第四轮学科评估中,湖南大学也是连A+和A都没有,只有5个A-,是机械、化学、工商管理、设计学、土木。如果要翻看湖南大学前三轮的学科评估的话,发现它其实并没有退步,当然也没有进步,一直在原地踏步。基本上,前三轮评估都是有3个学科,有时是4个学科,在全国排前10左右,跟现在一样。可见,湖南大学当年入选985,不完全靠的是自己的实力。现在在一流学科建设中,入选了机械和化学。从这个来看,说不定湖南大学还会再衰退。

从其他来看,情况也不容乐观。全国除了京沪,985大学超过3所的就是陕西和湖南,如果这第三所都不怎么样,肯定要被踢出来。

东北大学

东北的高校,除了哈工大,其他学校在评估中,表现都很一般。但独独把东北大学踢出来,这事很奇怪。大概东三省里面,只有辽宁才有2所985,黑龙江和吉林都只有1所985。

东北大学在上世纪末、本世纪初其实很火爆的,计算机、经管都不错,但因为东北经济的拖累,这几年的学科水平有下降。在第四轮学科评估中,东北大学有1个A,3个A-,确实不怎么样。

没有A+的学校

在第四轮学科评估中,不单单是以上三个学校没有A+,还有好几所学校没有A+。

吉林大学,有两个A,11个A类学科,

大连理工大学,有2个A,7个A类学科,

重庆大学,没有A,只有3个A-,

南开大学,有5个A,14个A类学科。

如果从评估结果来看,重庆大学比东北大学和湖南大学还差,但由于各个地区的平衡吧,重庆大学是安全的,而东北大学就**掉了。

**民族大学

**民族大学在第四轮学科评估中,有一个A+学科,民族学,除了这个学科,没有任何的A类学科。而民族学是一个非常小众的学科,可见**民族大学的水平不怎么样。如果单凭水平来说,它完全可以不在985里,北京很多211的水平比它高多了,甚至一些双非学校的水平也比它高。

郑州大学

河南的考生特别多,有近百万,但河南除了郑大这一所211大学,没有好大学,河南**意见很大,估计有这个考虑,想把郑大扶持一下,让中原也有一所985大学。郑大在政策的扶植下,进步是很大,但底子薄弱,跟老牌985还有点差距,但估计再过10年,差距应该不大了。

云南大学

云南大学是个很有历史的大学,曾经是西南最早建立的大学之一,也曾经非常有影响力过。到如今,云南大学的办学水平也是很不错,有1个A+学科,1个A-学科,这个成绩好于郑州大学,也好于西农和湖南大学。云南大学好的是文科,民族学、生态学、政治学等。

新疆大学

新疆大学和郑州大学一样,不属于大学水平高,而是其他考虑的因素。不过新疆大学要进入一流大学建设名单的A类,估计是没戏了,如果要进当年的985,我估计也没戏,毕竟差太多了。

985已经是过去式了,重新洗牌的节奏就是双一流的评选。这个问题可以理解为20年过去了,**的大学经历了合并潮以及社会经济高速发展,那些曾经一流的大学在过去的20年发展出现了哪些变化。

历史沉淀:现代大学在**的历史也就是100多年,我们国内现在绝大多数一流顶级名校都是国内大学初创时期的产物。比如清华、北大、厦门大学、南京大学、武汉大学、中山大学、浙江大学、同济大学、复旦大学、天津大学、南开大学等。还有就是在52年从原来的名校院系大调整时候出现的新大学,比如南京大学拆分重组出了东南、河海、西北工大、南师、南农、南林等后来的大批名校,厦大、中山、浙大、武大加上前面的南大就是院系拆分的五母校,其情况也类似。我们认知的所有的985基本都是拥有这种历史沉淀的老牌大学或者其专业拆分重组后继承下来的光荣历史。当然也有在那次整合中被拆残了再也没有恢复过来的,比如河南大学、山西大学,以及完全被撤销的几个超级有名的私立大学(圣约翰、震旦、金陵等)。整体来看的结果就是解放前的211所大学因为历史需要,在经历拆分重组后缩减到183所。我们现在全国有2800多所高校,但985和绝大多数双一流基本都在52年的院系重组后经过不断发展来的。事实证明了,一所好的大学特别是顶级名校,第一得有历史沉淀和传承。

区域影响:从上面的历史我们也可以看出,高校所在地对高校办学的数量和质量都有巨大影响。北京、上海、南京、武汉、广州、天津这些城市在解放前就依托自身的城市规模、政治地位、经济水平等出现了大量的优质高校,而院系大调整的时候也是基于这些地区的高校资源,通过国家行政安排在本地或异地孵化了更多的高校。这种强有力的政治顶层设计,迅速强化了以地区中心城市为主的优质高等学校布局,直辖市和副省级城市快速聚集了大量优质高等教育资源。直到今天,这种局面也没有发生变化,反倒是越来越趋向于塔尖化,那些位于经济水平、政治地位高城市的大学发展越来越快。和211评选中明显的照顾性质不同,在39所985大学评选时照顾因素相对很小。这39所顶级大学的分布中,北京独占8所,上海也有4所,陕西、湖南各3所,天津、江苏、湖北、四川、山东、辽宁、广东各2所,重庆、黑龙江、吉林、甘肃、福建、浙江、安徽各1所,政治、经济和交通条件俱佳的一线和新一线城市优势明显。只有厦门(副省级、计划单列)大学不在省会,兰州(GDP排名全国87)大学所在地兰州的经济总量在全国城市中未进前50。而且这些学校近几年各种排名变化来看,北京、上海以及东部沿海的学校排名靠前且越发稳定,中、西地区有部分高校排名持续向前,天津及华北、西北、东北的部分大学排名被向后挤压。由此可以看出,即便是顶级国内大学,其发展的质量依然也受区域经济、环境发展质量影响,更不要说那些一般的院校了。这里有个极端例子可以供大家参考——兰州大学,在计划经济年代一所与武大、厦大、天大、南大等几乎齐名的以城市命名的顶级高校,如果不是顶着985的光环、国家的照顾性质、以及拔尖的“草学”等冷门专业A+评级保住了双一流A类,估计真实生源素质、优秀教授数量、科研设施设备等已经不如很多经济发达区域的211甚至双非的普通高校。

基于以上历史原因,教育资源特别是高等教育资源的原始分配决定了短时间完全依靠经济因素是很难改变顶级大学的基本盘。所谓瘦**的骆驼比马大,在今后相当长时间内,这些顶级大学还将继续引领**高教的发展。这里可以用湘潭大学和深圳大学来做案例。湘大在1978年被**认定的为全国16所重大大学,那是何等**的存在啊。不过湘大作为一所1958年才成立的新学校,政治因素可以将她在特定时期抬得很高,但终因缺乏历史沉淀和传统,随着政治因素淡化,其短板很快显现。尽管湘大目前仍然是一所还不错的大学,但其排名、影响力和真实实力的确下降很多,算是80左右的综合排位吧。而1983年创办的深圳大学,虽然其所在地深圳是可以叫板北上广的一线城市,广东也是全国经济最发达的省份,在各级**、主管部门地支持关注、资源倾斜下,深大取得了不错的成绩与进步,先某些排名可以进入百强了。但可以预言在未来的三十到五十年内,深大依然很难进入top50。原因很简单,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教育事业容不下跳跃式发展。

在985诞生的二十多年里,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很多经济发达地区的211甚至是双非高校从资金投入、生源质量、教学水平等各方面都在提高。老的985大学中却有一部分学校受制于区域、经济等多方面影响,出现人才外流、影响力下降等问题。但正如国家不可能放开全国统一命题统一划线招生一样,正是因为不同地区的环境、经济发展水平有巨大差异,如果按统一标准一刀切,那结果就是强者越强、弱者越弱。在全国2800多所大学里,国家重点支持的985也好,新的双一流也罢,其比例并不高。国家播出一定比例的资金以及教育资源倾斜给这些学校,还是从学校发展的历史以及沉淀下来的教育、校友资源和美誉度。

目前双一流的42所大学除原来39所985以外,新增了新疆大学、云大大学和郑州大学。从近些年考生报考的情况以及各种国际国内大学排名就能看出顶层设计中的照顾性质,毕竟教育资源不能完全由经济市场化来决定,适当扶持既是必要也是必须。至于为啥是这三所大学,我想扶贫因素占最重要成分,但绝对综合考虑了这些学校历史沿革。

综上所述,我不认为重新洗牌985大学就会被淘汰,恰恰相反,随着社会经济发展水平提高,国家财力越来越足,人们对接受高等教育的渴望越来越高,大学生源素质、科研水平、国际竞争力会越来越高,这样更多的大学进入这种由国家主导的扶持计划和项目中来。

感谢邀请,第一肯定不存在985工程大学重新洗牌,国家已经不在提985、211工程的提法,所以,关于高等院校发展规划的985、211工程已成过去式。

他们的历史经过是1998年5月份,国家领导人在参加北京大学百年校庆时提出了建设一批具有国际水准的高水平研究型大学及世界一流大学,目前为止一共39所,由于是98年5月份提出的,所以这些大学简称985大学,这就是985的来源。

211是国家面向21世纪重点建设100所左右的高等学校和一批重点学科的建设工程,211就是这个工程代号,目前一共116所,这些学校简称211大学。

现在,已经经历20多年,可以说985以及211规划已经阶段性的完成历史使命,虽然民间仍然讲985、211,但在国家层面已经不再有这样的提法,现在的提法就是双一流!

双一流就是重新有新的标准与办法,对所有大学进行评价,按大学综合实力与专业实力进行评价,评定一流大学与一流学科,这就是“双一流”。在评定标准上,985、211侧重学校综合评价,而双一流侧重学科评价,评价方法更全面、更细致、更科学!

在2017年第一批双一流评定中,原来39所985全部进入世界一流建设高校,其中A类36所,B类东北大学、湖南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3所,也就是说B类3所已经与其他36所分开档次,但没有被淘汰!并且从211大学中升级云南大学、新疆大学、郑州大学为双一流B类,这样双一流大学A、B类共42所。

世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包括剩余112所原211大学,还有双非大学若干!所以,以后如果说高校,就说“双一流”,上好大学看世界一流建设高校,如果说专业,就看世界一流建设学科!

原先985里面有区域,学科的平衡在内考虑,如果重新评,**民族大学妥妥的应该第一被拿掉。

本文由云天河从网络转载而成,如有侵权,请联系站长删除

统招专升本 免费一对一报考指导、院校选择、专业规划,赠送全套专升本考试资料
专业老师为您指导统招专升本 帮您规划如何报名、选择院校、专业规划、保证100%拿证,现在预约即可获赠一整套专升本考试资料
请在浏览器中启用 JavaScript 来完成此表单。
填写您当前所在的省份

原创文章,作者:云天河,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mingpinfang.com/1872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