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专升本招录比(河南专升本招录比)

本篇文章给大家谈谈全国专升本招录比(河南专升本招录比),以及全国专升本招录比(河南专升本招录比)对应的知识点,文章可能有点长,但是希望大家可以阅读完,增长自己的知识,最重要的是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可以解决了您的问题,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部分本科停招,“专升本”还有未来吗?

两次**失利后,浙江小伙儿秦志飞带着“升本”的决心,考进了一所大专。

为此,他报了校外辅导班,培训、刷题。2022年,他以超过录取线两分的成绩,考上了一所二本院校的环境工程专业。

秦志飞大专就读的是工程造价专业。学校经常请企业负责人为学生讲解行业现状,并且每年都在校内举办招聘会,但他一心想着升本,并没有考虑过毕业就工作。他还注意到,班里有半数同学都报了专升本考试。

2022年2月,在**举办的**发布会上,**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司司长陈子季表示,“目前全国专升本的比例已达20%,下一步我们将力争让更多的职业学校毕业生接受高质量的职业本科教育。”

然而,近日,武汉纺织大学、武汉轻工大学这两所公**院校专升本停止招生,引发了关于“专升本凉了吗”的广泛关注和讨论。

社交平台用户对此事展开讨论

专升本有没有降温?各方对专升本热如何看待?记者对此进行了调查。

为何停招“专升本”?

事实上,不只是武汉两所高校,公**院校减招或停招专升本学生的现象,也存在于其他省份。

陕西职业技术学院副院长王平告诉记者,今年,陕西省普通高等学校专升本共安排31所普通本科高校70个专业、两所职业教育本科高校22个专业招生;从近年招生计划中可以看到,民办院校以及**院校2022年招生人数相比2021年都有所扩招,而公办院校招生计划整体呈减招趋势;近两年,西安工程大学、西安邮电大学等高校都停招了专升本学生。

2023年3月4日,黑龙江专升本考试开考

专升本招生计划,到底是如何确定的?

江苏某高校招生负责人分析说,专升本招生,并不是各校“想招多少就招多少”,而是主管部门根据报名人数、录取率、高校办学条件等因素,综合测算、统筹规划而来,有一套科学的计算方法。“和**录取率通常保持前一年同等水平或略微上调同理,大家看到专升本在扩招,最重要的原因还是报名人数的逐年增加。”

她介绍说,职业本科院校和部分应用性本科院校的招生渠道比较多元,除普通**外,还有中职职教**、专转本统考、五年一贯制专转本考试等招生方式,学校在研究制定当年拟招生计划后,上报省教育厅审批,由省厅统一调控招生计划,“这个过程中有的学校扩招、有的学校减招,并非一味地扩招。”

那么,公**高校减招、停招专升本学生的原因是什么?多位受访者提到,这与公办学校有更高的奋斗目标、希望提升生源质量有关。

对此,王平给出了3点分析。

一是为了将招生重点调整至普通**招生。本科院校专升本招生是在学校原有的生源数上招收了一批新的学生入校学习,由于办学条件所限,专升本招生计划增加,势必挤占普通**招生计划。

二是为了减轻学校的教学压力。王平解释,针对统招专升本招收的学生,由于在培养方案及模式、学习基础及能力等方面和本校生存在一定差异,为了因材施教,学校需要单独安排教学,增加了教学管理难度。

三是社会上存在一定的认识误区。近年来,“双一流”建设高校不再招收专升本学生,很多一本院校也取消了招生。

王平说:“这也许和社会上存在的一种认识误区有关,有些人会对专升本存在偏见,认为‘参与专升本考试的院校不是好的院校’。这样一来,一些院校就会考虑取消专升本的招生计划。”

专升本是一种“刚需”

虽然一些本科高校减招或停招了专升本学生,但从这几年的数据来看,专升本一直持续升温。

2020年9月,**等九部门印发的《职业教育提质培优行动计划(2020-2023年)》要求:“适度扩大专升本招生计划,为部分有意愿的高职(专科)毕业生提供继续深造的机会。”当年,专升本扩招32.2万人。

3年来,全国专升本报考和招生人数仍呈上升趋势。例如,浙江省专升本2021年、2022年、2023年分别招生28388人、34724人、38248人;江苏省专转本(即专升本的另一种说法——记者注)3年来的招生数分别为30335人、32795人、33525人;上海市的数据则是5220人、7427人、10006人。

安徽交通职业技术学院院长孙晓雷观察到,不仅在他的学校,在全省、全国范围内,专科学生升本的意愿仍然比较强烈:安徽省2021年专升本报考人数较2020年增长了18.56%,2022年报考人数较2021年增长了36.33%;安徽交通职业技术学院的两项数据分别为25.43%和41.92%。

孙晓雷认为,从整体上来说,无论是从社会需求还是学生意愿来看,专升本都是一种“刚需”:比如在安徽,教育厅会从产业升级和改善民生需求的角度出发,合理安排专升本扩招的专业,包括电子信息、机械制造、生物医学、绿色环保、健康服务、应急管理、养老服务、家政服务等。

但孙晓雷同时认为,专升本升温也反映了职业院校办学在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方面做得还不到位。“以我们学校为例,轨道交通专业很少有学生选择升本,因为这个专业是与合肥轨道公司联合培养学生的,也叫‘订单班’,学生毕业后就能直接进入市属国企就业。如果职业教育都能让学生实现‘招生即招工,毕业即就业’,那么可能会有越来越多的学生愿意毕业后直接就业,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也不会缺高素质技能人才。”

“没有办法的办法”

在山东一所专科院校数字媒体艺术设计专业读大三的柳星雨注意到,包括她本人在内,学校艺术类专业几乎所有同学都报了专升本考试。

柳星雨是**失利来的专科,她对自己的规划是升本、考编、当老师,每一步都要“卡学历”。她发现,学校非常鼓励学生升本,很多学生也是“冲着升本来的”。

“在我们之前的那几届,学校专门设立了专升本课程;不知什么原因,我们这一届开始就没有专升本课程了,但学校会邀请校外辅导机构进学校宣讲,也会给专升本的学生提供寒暑假宿舍、自习室之类的便利。学校的毕业实习比较‘水’,只要去整一份实习报告就可以交差。毕竟如果我们真去实习的话,就无法兼顾专升本备考了。”

怎么在学习安排上满足学生强烈的升本欲望,同时完成职业教育在教育教学方面的要求,对于很多高职院校来说,是一个很大的挑战。

另外,对“升本”成功的学生来说,在本科院校就读的两年,仍然也是不小的挑战。

升入本科院校就读以来,秦志飞感觉学习氛围明显比在专科时紧张很多。一方面,自己要在两年内学完别人本科四年的课程,而与此同时,本科的同学们已经在为毕业、考研、考公做准备;另一方面,所学专业与此前有些差别,还需要时间来“补课”。

王平注意到,一些专科学生升本后选择了弃读。他分析,这是因为部分学生在大专阶段没有科学的职业规划,出于没有考上本科的心结而选择升本,但考上后发现“不是自己想的那样”。还有学生无法适应本科阶段的教学方式、学习节奏、课程难度和生活环境,因此选择弃读。

孙晓雷认为,学生考取专升本后在本科就读的两年,在人才培养方式上有些“脱钩”,“这些学生在专科阶段是技术技能培养,在本科又按照学科型人才培养,二者之间没有完全衔接好,导致部分学生在本科学校读书很吃力,毕业后理论掌握得不如全日制4年学生,技能又生疏了。要解决这个问题,做好本科层次的职业教育迫在眉睫,毕竟职业教育和高等教育是两个体系、两种类型。”

在孙晓雷看来,专升本的培养模式只是一个过渡阶段,是为了满足老百姓的教育需求,是“没有办法的办法”。未来,应该通过职业**改革和职业本科的建设,实现技能人才升学。

来自**的数据显示,目前全国共有32所职业本科院校。据了解,不少学校正在通过强强联合、建设新校区等方法,筹备升本。

2021年****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推动现代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意见》提出,到2025年,职业教育办学格局更加优化,办学条件大幅改善,职业本科教育招生规模不低于高等职业教育招生规模的10%,职业教育吸引力和培养质量显著提高。一些职业本科学校招生就业部门负责人表示,希望能通过加大职教本科建设力度,尽快壮大职教本科院校群体,联合起来形成一定规模,具有一定影响力以提高社会认可度。

“供”与“需”,如何平衡?

如果从一些高校停止专升本招生工作来看,“专升本凉了”绝非耸人听闻。不过,“凉”的只是供给侧,尤其是部分知名高校的供给,在需求侧,专升本却仍旧热得发烫,对于很多专科学生而言,专升本依然是他们改写**失利,乃至人生命运的重要机会。

本科院校的自主办学权利理应得到尊重,专科学生希冀得到接受本科教育机会的愿望与强烈需求也不应被忽视。这就要求本科院校不能对专升本工作简单叫停,在条件允许的前提下,不妨为专科学生保留一扇继续深造学习的窗口。此外,要进一步加大职业本科教育的布局力度,让职业教育学历提升的渠道更加丰富多元。

无论是专升本还是开办职业本科,资源毕竟也都是有限的,不可能满足所有专科学生接受本科教育的愿望,否则,专科教育也就失去设立开办初衷了。因此,在优化供给侧改革的同时,还应该对需求侧加以引导分流,让更多学生安心于专科层面的学习。

说白了,热衷于专升本的学生,要么是担心在求职路上遇到“学历门槛”,要么是认为没能在专科教育阶段学到足够的技能,只得通过专升本寻求更好的教育机会。

这就要求全社会必须不断改变专科、职业教育“低人一等”的刻板印象与偏见认知,尽量意识到:专科教育、本科教育并没有高低贵贱之分,只是人才培养侧重点不同而已,而公务员招录等考试中,一些岗位也不妨尝试取消“本科及以上”的要求,带头扭转学历偏见乃至歧视的不良风气,让专科教育真正得到认同、认可。

从媒体报道来看,学生升本意愿较为强烈的专业,通常集中在同质化竞争比较激烈的非实体经济类专业,这说明职业院校办学在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方面做得还不到位。如果专科学生都能实现“招生即招工,毕业即就业”,相信也不会有大量学生去挤难度不亚于**的专升本“独木桥”。

可见,给专升本降温,关键还在“专”上,专科院校在专业设置上要紧跟社会需求,在人才培养上也不能“专科教育本科化”,在教学上更不可把专科变成本科的“预科学校”。

事关学生们的切身利益,更关乎职业教育能否实现良性健康发展,相关职能部门理应给予充分重视,拿出更多破题举措。

来源: 央视网

全国专升本总招生人数公布,四年时间从30万涨到90万!

2022年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于近期公布!

其中有一组数据和专升本的同学密切相关:

普通本科招生467.94万人,比上年增加23.34万人,增长5.25%,另有专科起点本科招生86.62万人;在校生1965.**万人,比上年增加72.54万人,增长3.83%;毕业生471.57万人,比上年增加43.47万人,增长10.15%。

职业本科招生7.63万人,比上年增加3.49万人,增长84.39%,另有专科起点本科招生3.31万人。在校生22.87万人,比上年增加9.94万人,增长76.91%。

也就是说2022年全国专升本的总招生人数89.93万人,差一点点就到90万。

这是怎样一个概念?招生人数很多吗?

的确,这个招生人数对比四年前,已经是成倍的增长了。

但是如果从专科升学率数据来看,反而在下滑!2022年全国专科毕业生人数是494.77万人,专升本招生人数89.93万人,升学率18.2%。

而2021年全国专科毕业生398.41万人,专升本招生人数73.28万人,升学率18.4%。

对比21年的数据,升学率下滑了0.02%。原因在哪里?是专升本的招生计划变少了吗?其实不然。

22年专升本招生计划相较于21年增长了16.65万人,最终升学率却下滑了,其根本原因在于1年的时间里,专科生的毕业生人数增长了96.36万人,增长24.19%。

2022年全国专科生数据

专科生人数增长,必然带来专升本报考人数的增加。举个最明显的例子:2021年山东专升本报考人数106665人,而2022年山东专升本报考人数170572人,增幅超过59%。

所以总是有同学在感叹,专升本明明扩招了这么多,为什么竞争还是很大呢?录取率感觉又有回到扩招之前的趋势了。

其实说实话,这几年专升本扩招是真真实实存在的,也是给所有专科生实实在在的利好。不信你看下方这组数据。

2019年全国专科生毕业人数为363.8141万,专科起点本科招生31.75万人,全国专升本比例为8.7%。

2019年全国高校学生数据

2020年全国专科生毕业人数为376.6894万,专科起点本科招生61.79万人,全国专升本比例为16.4%。

2020年全国高校学生数据

2021年全国专科生毕业人数为398.41万人,专科起点本科招生73.28万人(普通本科71.77万人,职业本科1.51万人),全国专升本比例为18.4%。

2021年全国高校学生数据

2022年全国专科生毕业人数为毕业生471.57万人,专科起点本科招生89.93万人(普通本科86.62万人,职业本科3.31万人),全国专升本比例为18.2%。

2022年全国高校学生数据

4年时间,全国专升本的总招生计划从31.75万人,增长到89.93万人,增长了近3倍。单看这个数据可能很多同学没有概念,下方给大家整理了各省招生计划的对比。就能直观看出,每个省份专升本的扩招情况了。

2019年VS2022年各省专升本的招生计划人数。

大家可以直观的感受一下,你这个省份专升本的扩招情况。虽然全国总的招生人数从2019年的31万增长到约90万,差不多翻了2.9倍。但事实上,很多省份专升本的招生计划增长了5倍以上。

例如重庆专升本:2019年招生计划5265人,2022年招生计划31387人。招生人数增长了5.9倍。

广东专升本:2019年招生计划12926人,2022年招生计划81000人。招生人数增长了6.2倍。

江西专升本:2019年招生计划2770人,2022年招生计划4.27万。招生人数增长了15.4倍。

很多同学会说,总招生计划是扩招了,但是都是民办,公办招得越来越少了!

其实对比扩招之前的数据,公办院校的名额并没有减少。例如广东教育考试院每年在专升本的招生计划里面都会明确说明:

之所以觉得公办名额少,其实是因为专科生毕业人数越来越多,专升本的报考人数也在逐年增长,公办院校的名额很容易就被“一抢而空”。

想提醒大家的是,专升本连续四年扩招,整体而言是利好的,但是也要看到扩招背后报考人数的成倍增长。要有危机感和紧迫感,早日开始复习备考,把分数考高,你才有更多选择权。

接下来2024年专升本备考正式开始,微信**【专升本考试信息网】会持续关注各省的考试政策、招生计划、报考时间等资讯,可以留意更新。

好了,文章到这里就结束啦,如果本次分享的全国专升本招录比(河南专升本招录比)和全国专升本招录比(河南专升本招录比)问题对您有所帮助,还望关注下本站哦!

本篇文章给大家谈谈全国专升本招录比(河南专升本招录比),以及全国专升本招录比(河南专升本招录比)对应的知识点,文章可能有点长,但是希望大家可以阅读完,增长自己的知识,最重要的是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可以解决了您的问题,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部分本科停招,“专升本”还有未来吗?

两次**失利后,浙江小伙儿秦志飞带着“升本”的决心,考进了一所大专。

为此,他报了校外辅导班,培训、刷题。2022年,他以超过录取线两分的成绩,考上了一所二本院校的环境工程专业。

秦志飞大专就读的是工程造价专业。学校经常请企业负责人为学生讲解行业现状,并且每年都在校内举办招聘会,但他一心想着升本,并没有考虑过毕业就工作。他还注意到,班里有半数同学都报了专升本考试。

2022年2月,在**举办的**发布会上,**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司司长陈子季表示,“目前全国专升本的比例已达20%,下一步我们将力争让更多的职业学校毕业生接受高质量的职业本科教育。”

然而,近日,武汉纺织大学、武汉轻工大学这两所公**院校专升本停止招生,引发了关于“专升本凉了吗”的广泛关注和讨论。

社交平台用户对此事展开讨论

专升本有没有降温?各方对专升本热如何看待?记者对此进行了调查。

为何停招“专升本”?

事实上,不只是武汉两所高校,公**院校减招或停招专升本学生的现象,也存在于其他省份。

陕西职业技术学院副院长王平告诉记者,今年,陕西省普通高等学校专升本共安排31所普通本科高校70个专业、两所职业教育本科高校22个专业招生;从近年招生计划中可以看到,民办院校以及**院校2022年招生人数相比2021年都有所扩招,而公办院校招生计划整体呈减招趋势;近两年,西安工程大学、西安邮电大学等高校都停招了专升本学生。

2023年3月4日,黑龙江专升本考试开考

专升本招生计划,到底是如何确定的?

江苏某高校招生负责人分析说,专升本招生,并不是各校“想招多少就招多少”,而是主管部门根据报名人数、录取率、高校办学条件等因素,综合测算、统筹规划而来,有一套科学的计算方法。“和**录取率通常保持前一年同等水平或略微上调同理,大家看到专升本在扩招,最重要的原因还是报名人数的逐年增加。”

她介绍说,职业本科院校和部分应用性本科院校的招生渠道比较多元,除普通**外,还有中职职教**、专转本统考、五年一贯制专转本考试等招生方式,学校在研究制定当年拟招生计划后,上报省教育厅审批,由省厅统一调控招生计划,“这个过程中有的学校扩招、有的学校减招,并非一味地扩招。”

那么,公**高校减招、停招专升本学生的原因是什么?多位受访者提到,这与公办学校有更高的奋斗目标、希望提升生源质量有关。

对此,王平给出了3点分析。

一是为了将招生重点调整至普通**招生。本科院校专升本招生是在学校原有的生源数上招收了一批新的学生入校学习,由于办学条件所限,专升本招生计划增加,势必挤占普通**招生计划。

二是为了减轻学校的教学压力。王平解释,针对统招专升本招收的学生,由于在培养方案及模式、学习基础及能力等方面和本校生存在一定差异,为了因材施教,学校需要单独安排教学,增加了教学管理难度。

三是社会上存在一定的认识误区。近年来,“双一流”建设高校不再招收专升本学生,很多一本院校也取消了招生。

王平说:“这也许和社会上存在的一种认识误区有关,有些人会对专升本存在偏见,认为‘参与专升本考试的院校不是好的院校’。这样一来,一些院校就会考虑取消专升本的招生计划。”

专升本是一种“刚需”

虽然一些本科高校减招或停招了专升本学生,但从这几年的数据来看,专升本一直持续升温。

2020年9月,**等九部门印发的《职业教育提质培优行动计划(2020-2023年)》要求:“适度扩大专升本招生计划,为部分有意愿的高职(专科)毕业生提供继续深造的机会。”当年,专升本扩招32.2万人。

3年来,全国专升本报考和招生人数仍呈上升趋势。例如,浙江省专升本2021年、2022年、2023年分别招生28388人、34724人、38248人;江苏省专转本(即专升本的另一种说法——记者注)3年来的招生数分别为30335人、32795人、33525人;上海市的数据则是5220人、7427人、10006人。

安徽交通职业技术学院院长孙晓雷观察到,不仅在他的学校,在全省、全国范围内,专科学生升本的意愿仍然比较强烈:安徽省2021年专升本报考人数较2020年增长了18.56%,2022年报考人数较2021年增长了36.33%;安徽交通职业技术学院的两项数据分别为25.43%和41.92%。

孙晓雷认为,从整体上来说,无论是从社会需求还是学生意愿来看,专升本都是一种“刚需”:比如在安徽,教育厅会从产业升级和改善民生需求的角度出发,合理安排专升本扩招的专业,包括电子信息、机械制造、生物医学、绿色环保、健康服务、应急管理、养老服务、家政服务等。

但孙晓雷同时认为,专升本升温也反映了职业院校办学在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方面做得还不到位。“以我们学校为例,轨道交通专业很少有学生选择升本,因为这个专业是与合肥轨道公司联合培养学生的,也叫‘订单班’,学生毕业后就能直接进入市属国企就业。如果职业教育都能让学生实现‘招生即招工,毕业即就业’,那么可能会有越来越多的学生愿意毕业后直接就业,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也不会缺高素质技能人才。”

“没有办法的办法”

在山东一所专科院校数字媒体艺术设计专业读大三的柳星雨注意到,包括她本人在内,学校艺术类专业几乎所有同学都报了专升本考试。

柳星雨是**失利来的专科,她对自己的规划是升本、考编、当老师,每一步都要“卡学历”。她发现,学校非常鼓励学生升本,很多学生也是“冲着升本来的”。

“在我们之前的那几届,学校专门设立了专升本课程;不知什么原因,我们这一届开始就没有专升本课程了,但学校会邀请校外辅导机构进学校宣讲,也会给专升本的学生提供寒暑假宿舍、自习室之类的便利。学校的毕业实习比较‘水’,只要去整一份实习报告就可以交差。毕竟如果我们真去实习的话,就无法兼顾专升本备考了。”

怎么在学习安排上满足学生强烈的升本欲望,同时完成职业教育在教育教学方面的要求,对于很多高职院校来说,是一个很大的挑战。

另外,对“升本”成功的学生来说,在本科院校就读的两年,仍然也是不小的挑战。

升入本科院校就读以来,秦志飞感觉学习氛围明显比在专科时紧张很多。一方面,自己要在两年内学完别人本科四年的课程,而与此同时,本科的同学们已经在为毕业、考研、考公做准备;另一方面,所学专业与此前有些差别,还需要时间来“补课”。

王平注意到,一些专科学生升本后选择了弃读。他分析,这是因为部分学生在大专阶段没有科学的职业规划,出于没有考上本科的心结而选择升本,但考上后发现“不是自己想的那样”。还有学生无法适应本科阶段的教学方式、学习节奏、课程难度和生活环境,因此选择弃读。

孙晓雷认为,学生考取专升本后在本科就读的两年,在人才培养方式上有些“脱钩”,“这些学生在专科阶段是技术技能培养,在本科又按照学科型人才培养,二者之间没有完全衔接好,导致部分学生在本科学校读书很吃力,毕业后理论掌握得不如全日制4年学生,技能又生疏了。要解决这个问题,做好本科层次的职业教育迫在眉睫,毕竟职业教育和高等教育是两个体系、两种类型。”

在孙晓雷看来,专升本的培养模式只是一个过渡阶段,是为了满足老百姓的教育需求,是“没有办法的办法”。未来,应该通过职业**改革和职业本科的建设,实现技能人才升学。

来自**的数据显示,目前全国共有32所职业本科院校。据了解,不少学校正在通过强强联合、建设新校区等方法,筹备升本。

2021年****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推动现代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意见》提出,到2025年,职业教育办学格局更加优化,办学条件大幅改善,职业本科教育招生规模不低于高等职业教育招生规模的10%,职业教育吸引力和培养质量显著提高。一些职业本科学校招生就业部门负责人表示,希望能通过加大职教本科建设力度,尽快壮大职教本科院校群体,联合起来形成一定规模,具有一定影响力以提高社会认可度。

“供”与“需”,如何平衡?

如果从一些高校停止专升本招生工作来看,“专升本凉了”绝非耸人听闻。不过,“凉”的只是供给侧,尤其是部分知名高校的供给,在需求侧,专升本却仍旧热得发烫,对于很多专科学生而言,专升本依然是他们改写**失利,乃至人生命运的重要机会。

本科院校的自主办学权利理应得到尊重,专科学生希冀得到接受本科教育机会的愿望与强烈需求也不应被忽视。这就要求本科院校不能对专升本工作简单叫停,在条件允许的前提下,不妨为专科学生保留一扇继续深造学习的窗口。此外,要进一步加大职业本科教育的布局力度,让职业教育学历提升的渠道更加丰富多元。

无论是专升本还是开办职业本科,资源毕竟也都是有限的,不可能满足所有专科学生接受本科教育的愿望,否则,专科教育也就失去设立开办初衷了。因此,在优化供给侧改革的同时,还应该对需求侧加以引导分流,让更多学生安心于专科层面的学习。

说白了,热衷于专升本的学生,要么是担心在求职路上遇到“学历门槛”,要么是认为没能在专科教育阶段学到足够的技能,只得通过专升本寻求更好的教育机会。

这就要求全社会必须不断改变专科、职业教育“低人一等”的刻板印象与偏见认知,尽量意识到:专科教育、本科教育并没有高低贵贱之分,只是人才培养侧重点不同而已,而公务员招录等考试中,一些岗位也不妨尝试取消“本科及以上”的要求,带头扭转学历偏见乃至歧视的不良风气,让专科教育真正得到认同、认可。

从媒体报道来看,学生升本意愿较为强烈的专业,通常集中在同质化竞争比较激烈的非实体经济类专业,这说明职业院校办学在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方面做得还不到位。如果专科学生都能实现“招生即招工,毕业即就业”,相信也不会有大量学生去挤难度不亚于**的专升本“独木桥”。

可见,给专升本降温,关键还在“专”上,专科院校在专业设置上要紧跟社会需求,在人才培养上也不能“专科教育本科化”,在教学上更不可把专科变成本科的“预科学校”。

事关学生们的切身利益,更关乎职业教育能否实现良性健康发展,相关职能部门理应给予充分重视,拿出更多破题举措。

来源: 央视网

全国专升本总招生人数公布,四年时间从30万涨到90万!

2022年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于近期公布!

其中有一组数据和专升本的同学密切相关:

普通本科招生467.94万人,比上年增加23.34万人,增长5.25%,另有专科起点本科招生86.62万人;在校生1965.**万人,比上年增加72.54万人,增长3.83%;毕业生471.57万人,比上年增加43.47万人,增长10.15%。

职业本科招生7.63万人,比上年增加3.49万人,增长84.39%,另有专科起点本科招生3.31万人。在校生22.87万人,比上年增加9.94万人,增长76.91%。

也就是说2022年全国专升本的总招生人数89.93万人,差一点点就到90万。

这是怎样一个概念?招生人数很多吗?

的确,这个招生人数对比四年前,已经是成倍的增长了。

但是如果从专科升学率数据来看,反而在下滑!2022年全国专科毕业生人数是494.77万人,专升本招生人数89.93万人,升学率18.2%。

而2021年全国专科毕业生398.41万人,专升本招生人数73.28万人,升学率18.4%。

对比21年的数据,升学率下滑了0.02%。原因在哪里?是专升本的招生计划变少了吗?其实不然。

22年专升本招生计划相较于21年增长了16.65万人,最终升学率却下滑了,其根本原因在于1年的时间里,专科生的毕业生人数增长了96.36万人,增长24.19%。

2022年全国专科生数据

专科生人数增长,必然带来专升本报考人数的增加。举个最明显的例子:2021年山东专升本报考人数106665人,而2022年山东专升本报考人数170572人,增幅超过59%。

所以总是有同学在感叹,专升本明明扩招了这么多,为什么竞争还是很大呢?录取率感觉又有回到扩招之前的趋势了。

其实说实话,这几年专升本扩招是真真实实存在的,也是给所有专科生实实在在的利好。不信你看下方这组数据。

2019年全国专科生毕业人数为363.8141万,专科起点本科招生31.75万人,全国专升本比例为8.7%。

2019年全国高校学生数据

2020年全国专科生毕业人数为376.6894万,专科起点本科招生61.79万人,全国专升本比例为16.4%。

2020年全国高校学生数据

2021年全国专科生毕业人数为398.41万人,专科起点本科招生73.28万人(普通本科71.77万人,职业本科1.51万人),全国专升本比例为18.4%。

2021年全国高校学生数据

2022年全国专科生毕业人数为毕业生471.57万人,专科起点本科招生89.93万人(普通本科86.62万人,职业本科3.31万人),全国专升本比例为18.2%。

2022年全国高校学生数据

4年时间,全国专升本的总招生计划从31.75万人,增长到89.93万人,增长了近3倍。单看这个数据可能很多同学没有概念,下方给大家整理了各省招生计划的对比。就能直观看出,每个省份专升本的扩招情况了。

2019年VS2022年各省专升本的招生计划人数。

大家可以直观的感受一下,你这个省份专升本的扩招情况。虽然全国总的招生人数从2019年的31万增长到约90万,差不多翻了2.9倍。但事实上,很多省份专升本的招生计划增长了5倍以上。

例如重庆专升本:2019年招生计划5265人,2022年招生计划31387人。招生人数增长了5.9倍。

广东专升本:2019年招生计划12926人,2022年招生计划81000人。招生人数增长了6.2倍。

江西专升本:2019年招生计划2770人,2022年招生计划4.27万。招生人数增长了15.4倍。

很多同学会说,总招生计划是扩招了,但是都是民办,公办招得越来越少了!

其实对比扩招之前的数据,公办院校的名额并没有减少。例如广东教育考试院每年在专升本的招生计划里面都会明确说明:

之所以觉得公办名额少,其实是因为专科生毕业人数越来越多,专升本的报考人数也在逐年增长,公办院校的名额很容易就被“一抢而空”。

想提醒大家的是,专升本连续四年扩招,整体而言是利好的,但是也要看到扩招背后报考人数的成倍增长。要有危机感和紧迫感,早日开始复习备考,把分数考高,你才有更多选择权。

接下来2024年专升本备考正式开始,微信**【专升本考试信息网】会持续关注各省的考试政策、招生计划、报考时间等资讯,可以留意更新。

好了,文章到这里就结束啦,如果本次分享的全国专升本招录比(河南专升本招录比)和全国专升本招录比(河南专升本招录比)问题对您有所帮助,还望关注下本站哦!

统招专升本 免费一对一报考指导、院校选择、专业规划,赠送全套专升本考试资料
专业老师为您指导统招专升本 帮您规划如何报名、选择院校、专业规划、保证100%拿证,现在预约即可获赠一整套专升本考试资料
请在浏览器中启用 JavaScript 来完成此表单。
填写您当前所在的省份

原创文章,作者:Admin,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mingpinfang.com/180055.html